家校共育良性发展的研究.docx
《家校共育良性发展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共育良性发展的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校共育良性发展的研究
“家校共育良性发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知风晓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
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
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
首要的地位。
”家校共管共育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教育问题,
各个国家或组织都在不同层面对家校共管共育进行研究实
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
天和明天》指出:
“明天的教育要试图使家长能够直接参与
学校结构,共同制订教育计划,并共同实施。
”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中指出: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
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
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
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指出:
教育好孩子既是学校的任
务,也是家长的责任,家长课堂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的纽带,学校要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
动,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
二、选题依据
1.核心概念界定
价值观乃立人之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立人的
“第一粒扣子”。
党的十九大把教育强国,立德树人上升到
了“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
发展规律,创新教育观念,调动家庭教育积极性,激发家长
教育活动,实现家校“共管共育”。
通过更有效地措施挖掘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潜力,形成家校联手共管共育
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家校共管共育”是指学校充分开发家长,家长充分参
与学校全程管理,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促进
孩子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2.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综述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
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
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
首要的地位。
”家校共管共育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教育问题,
各个国家或组织都在不同层面对家校共管共育进行研究实
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
天和明天》指出:
“明天的教育要试图使家长能够直接参与
学校结构,共同制订教育计划,并共同实施。
”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中指出: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
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
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
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指出:
教育好孩子既是学校的任
务,也是家长的责任,家长课堂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的纽带,学校要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
动,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
3.本课题已有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1)欧美国家共管共育:
家长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
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方式作为
支持者和学习者;以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
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方式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
者;以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
成员等等方式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
(2)前苏联十分重视家校合作。
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学
校与家庭的合作必须是经常的、具体的,有家长委员会、家
庭和学校协助委员会等专门的组织机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
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家校合作的典范。
(3)日本市镇村都设有社会教育主事,协调社会各界
对教育的支持和关心。
社会教育设施不断充实和增加,如“青
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儿童文化中心”等,作为将家
庭、学校、社会三者联系的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课题实验的进展
1、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侧重通过家长驻校,
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学校教育,参与学生管理,共同为孩子搭
建舞台,提供资源,逐步形成互动、平等、和谐的家校关系。
促进家长信任和支持工作,达到“共管”的效果。
侧重于开设家长社团课堂的实践,把家长请进课堂,利
用让家长自身特长,为学生带来别样的课程,让学生领略到
来自不同家庭的教育风格,接受授课家长传递的各种实用学
识,拓宽学生视野。
参与授课的家长通过这种特别的体验,
对“教育”二字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领悟,促进教育差异的
互补共赢,达到“共育”的目的。
2、确定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严格按
照“确定主题—选择内容—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
—心理疏导—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先对本校家校共管共
育现状作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
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
步骤。
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建立起家校共管共育体
(1)文献研究法。
学习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寻求理论
支撑,有针对性地研究并指导实践。
(2)调查法。
通过编制相关问卷,调查学生的思想和
学习现状以及实施家校共管共育措施后思想发展和学习效
果发生的变化;调查家长对学校和学生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实
施家校共管共育后的满意度。
(3)专题讲座,不定期辅导法。
邀请知名教育专家,
开展家庭讲座,使家长具备正确的育人观;获得有利于子女
发展的教育方式,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够辅导子女。
(4)行动研究法。
教育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讨,发挥
家长委员会作用,定期邀请家长驻校共管共育,定期邀请家
长到校给孩子上课,开通年级和班级微信群,加强沟通、协
作,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改进,提高研究实效性。
3、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以家长驻校日为共管共育平台进行发展,使家长认同学
校教育方式,协调教育目标;以自主选课课堂为家校共管共
育平台进行创新,使家长具备教育子女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获得家校共管共育良性发展;以家校互动,建立良好的家校
沟通机制,教师能以家长的情感和家庭教育的长处,应用于
学校教育教学中,探索新时期家校共管共育的特点和做法,
获得具有推广性的经验。
四、课题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1)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为起步阶段:
转变
观念,更新理念。
制订方案,明确思路,做好计划,组织实
验教师学习“家校共管共育良性发展”课题相关理论,明确
家校联手共管共育的良性发展,明确该课题研究的实际意
义。
(2)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为攻坚阶段:
以家长
驻校日为共管共育平台进行发展,使家长认同学校教育方
式,协调教育目标;以自主选课课堂为家校共管共育平台进
行创新,使家长具备教育子女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获得家校
共管共育良性发展;以家校互动,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
教师能以家长的情感和家庭教育的长处。
(3)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为总结阶段:
运用整合,
总结结题。
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中,探索新时期家校共管共
育的特点和做法,获得具有推广性的经验。
撰写实验报告,
介绍实验做法。
五、现将各阶段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起步阶段:
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领导重视,骨干参与,更新理念,深化认识。
课题开题
后,课题组成员人人参与,深入学习“家校共管共育良性发
展”课题相关理论,课题组教师一起交流谈心得,认识传统
单一学校管理带来的弊端。
通过学习讨论,深化了对课题的
认识,在沉重的反思的同时,打开了家校共管共育的一扇新窗户。
(二)具体研究阶段:
形式多样,成果丰富。
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路子,定期让家长走入学校,参观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全校学生极具特色的武术操,整齐划一
的招式吸引了各位家长的眼球,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走进课堂,倾听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让家长参与教学,
进行家长评教。
通过这项活动,家长、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
关系融洽了。
1.健全家校共管共育机构
为保证家校沟通畅通、快捷,促进家校共管共育。
学校
发展中心设立专门负责家校工作的家委主任,成立学校、年
级、班级三级家委会。
家校沟通走向日常化。
2.开展家长驻校日活动
农村寄宿制学校最明显的就是,学生在周一到周五都要
吃住在学校,家长不清楚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时单凭
跟老师电话了解又远远不够,因此我们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开
展了家长住校日活动,每天都安排家长到校参观孩子的学习
和生活情况,采取各个班级轮流和家长主动报名的方式,让
家长到校参观,走进学校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敞开了家校联
系的大门,效果比较好。
2.自主选课课堂
根据社团活动的需要,召集一些有特长的家长到校进行
授课,通过亲临讲堂的实习,家长也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
明白为师的不易,理解了老师的辛勤付出,通过这些活动的
开展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特长,也让家长与老师走得更近了。
3.家教课堂常态化
根据家校共管共育的需要,召集教育专家到校为家长进
行授课,通过专家讲解,家长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白
教育孩子的方法,理解了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与呵护,通过
专家讲堂家长认识到了自己日常教育的不足,学会了管理孩子的方式方法。
4.家校互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孩子受到教育最
多的地方,如果家校相脱节的话容易造成孩子教育的不完
整,容易造成教育的片面化,容易造成教育的疏漏,因此主
动联系家长,让家长空暇时间主动到校交流,没空微信电话
交流,有效召开家长会,家长会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
一是
学期末举行的面向全体家长的定期家长会;二是根据具体情
况召开的不定期、不定员的家长会。
只有做到常态化,有效
化,必将对孩子的教育达到最大化,有利的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阶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了实现家校“共管共育”的一
些具体的措施,实现了“家校共管共育的良性发展”
(一)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特色、
管理要求、育人氛围得到广泛宣传,创造了“家校共管共育”
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
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促进
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取得家庭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家长
满意度从2016年89.5%到2017年96.7%,家长满意度连年
提高。
(三)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教育的发展趋
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沟通,让家长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六.课题研究的几点反思
(一)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
村,很多孩子的家长忙于打工或经商,夫妻双方于孩子接触
的时间少之又少。
很多时候就是把孩子放在家里,给他们一
定的生活费用,让其自由发展,根本谈不上教育引导孩子的
问题,孩子沾染上许多不良习惯都不知道。
如何改变这种家
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家庭教育环境堪忧。
我们的学生大多是民工子女,
他们一般都租住在周围的民房,为了节约开支,一家三口或
更多的人居住在一两间低矮潮湿的屋子里,家里除了必须的生活用品以外,适合孩子的学习场所和物品几乎没有。
(三)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我们曾遇到一些这样的
家长,在家访时,我们把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家长反映,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
多大关系。
部分家长坦言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就是:
到学校混
大一点,只要不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