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3846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docx

仪器操作规程路面

电脑自动沥青针入度仪操作规程

1、将预先脱水的试样加热熔化,加热温度不高于试样估计软化点90度,时间不得多于30min充分搅拌,过筛后注入盛样皿内。

其深度至少应超过预期针入值约10mm,放置于15—30℃的室温中冷却1h,冷却时应注意不应有灰尘落入。

2、将盛样皿浸满清水的水槽中,保温1—15h,水温保持25℃+0.5℃,水面应高于试样表面10mm以上,在保温过程中应将对针聚光灯关掉,延长使用。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调节针杆,松开悬臂的止紧丝,使之悬臂下落,使针尖与试样大约接触时,止紧悬臂螺母,然后细调上升工作台,使试样表面与针尖恰好接触为止。

4、将电源开关打开时间数显为零,按一下启动按扭,电脑显示时间,同时释放针杆,标准针自由地穿入试样中,当达到规定的时间5s后,电脑时间停显,将其针杆销紧使其针杆不再下落,用手按下底触点与其针杆顶端面接触,此时,表上值即为该试样的针入度值。

5、同一试样重复试验至少三次,每次针入点有相互距离及盛样边缘的距离都不得少于10mm,各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即为试样的结果。

6、每次试验前都应检查并调节保温皿内的水温,试验后,都应将标准针取下用浸有溶剂(苯或汽油)的棉花或布试净,再用棉花或布檫干。

以防锈蚀便于下次使用。

注意事项

1、仪器数显测长仪应十分防潮,长期使用后,如发现数字显示不清,即需要更换规格的电池。

其它部件不得随意打开,以免损坏。

2、每次试验完毕,应将仪器各部擦洗干净,放在通风干燥地方。

3、仪器上部件若有遗失或损坏时,可与我厂联系装配。

 

自动恒温双数显沥青延伸度仪使用说明

 

1、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的试模底板和侧模内侧表面。

然后将沥青试样仔细的自试模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试模中并略高于试模。

2、在室温中冷却30Min-40Min,置于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保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刀刮除高于试模的沥青。

自试模中间向两端刮平,将试模连同底板浸入规定试验温度(25℃)的水槽1-1.5小时。

3、将仪器水槽内加水至槽右端刻度线,水深不允许超过变速箱右端散热孔,将试样装入后按下仪器红色按钮开关,此时绿色指示灯亮已接通总电源,将温控仪调到所需温度,把温度传感器探头插入水中。

4、拉出手柄旋转至空挡,移动变速箱将试样的试模放置在仪器延伸端的铜园柱销内,推入手柄,使齿轮啮合。

5、打开变速箱电源开关,仪器开始工作。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则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比重至试样相近再进行试验。

6、待沥青试样拉断或达到试验要求时按右端的按钮开关,仪器自动记录该试样的延伸度,第二根试样拉断时再按一下按钮开关仪器自动记录该试样的延伸度,第三根试样拉断时再按一下按钮开关,此时仪器将自动计算显示三根试样延伸度的平均值。

7、工作结束后,关上电源,取出试模,拉出手柄至空挡将变速箱推回。

打开放水阀,将槽内水放干净,擦干。

各传动部位加入适量的机油以防止生锈。

注意事项

1、电机数显部分发热属于正常现象。

2、如发现水泵不转,可用螺丝刀把水泵头部小孔内的电机轴心转动几下,如水泵转而水不循环说明水泵内有异物。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操作规程

1、将青铜环置于涂有隔离剂的金属板上。

2、将沥青试样加热熔化(加热温度不得高于试样预估软化点100℃)搅拌、脱水,过滤后呈细流注入黄铜环内至稍高出环面为止(如软化点在120℃以上时,应先将铜环和金属板预热至80-100℃)。

3、将试样在空气中(15-30℃)冷却30分钟后,用刀刮去高出环面的多于试样,使之与环面齐平。

4、将盛有试样的铜环,放置在环架中层板的相应圆孔上,并套上网球定位环,然后将感温探头从上层板的中心口插入,使其感温探头底端与铜环上面平齐,根据试验软化点不同,需将上述安置的环架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或甘油中15分钟。

5、烧杯内注如5+0.5℃的蒸馏水或32+1℃甘油,然后放入环架,须使各环和试料上下表面勿附空气泡,经15分钟后,在取出环架,将刚球安置在刚环上,复将环架置于烧杯内,并调整液面至标记线,保持前之水或油温,环架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

6、将烧杯置于工作台上,并放置得使各刚环的平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7、当刚球下沉至与下层板面接触时的温度,即为该沥青试料的软化点。

8、接同电源后,开动开关,温度显示窗为当时环境温度,要归零,同时将旋扭调到合适的位置,使磁力棒以合适的速度进行旋转。

9、按下启动键,时间显示窗开始计时,同时加热器对烧杯中的液体开始加热,整个过程由电路自行执行,该仪器的最高加热温度为200℃。

10、操作时注意:

a、加热器未放入规定的水或甘油中,切勿通电,否则烧坏加热管或其他器件,后果自负。

b、根据最高温度200℃推算,最长加热时间为33分36秒。

 

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合机操作规程

 

当接通电源后,各部即进入准备状态。

首先根据规程或工作需要预置拌和时间和加热温度。

控温部分的旋扭置于“工作”位置,则控温加热系统开始工作。

约30分钟锅的内壁即可达到设定温度。

这时机器即可开始工作。

1、填料

按下操作面板右侧的“上升”按钮,则搅拌头自动升到最高位置。

这时将事先预热好的混合料倒入锅中。

2、拌和

按下“下降”按钮,则搅拌器自动降到最低位置,伸入锅内,按下面板中部的“启动”按钮,则搅拌浆开始搅拌。

当搅拌到预置时间时,自动停机。

“清零”后可进行下一次搅拌。

在搅拌过程中如遇到紧急情况,可按下“清零”按钮、则搅拌器立即停止工作。

为了减少搅拌浆下降的阻力,可在搅拌浆下降刚刚接触到料面时,立即“启动”搅拌器。

3、出料

按下“上升”钮,搅拌头升至最高位置,通过把手松开锁紧螺母,打开定位器,旋转把手将锅倒置90°。

用掏料匀将混合料掏出,通过滑板落入模具内,然后根据需要制备试样。

4、清洗

当混合料的拌和与试样制备完毕后,切断电源,对机器进行清洗。

特别是加热锅、滑板及搅拌浆上不得留有沥青残渣或污物。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

1、装好试模筒,加好试料,将击实锤落放到试模筒内。

2、检查控制器各操作键所处状态,启动——置数,开——关,两键均处于按下位置。

3、打开电源“OFF”。

4、按所要求的击实次数置数,数码管显示出所置数,(只有置数键在按下位置时才能置数)。

5、按启动键,键提起,仪器自动击实运行,计数器自动计数,数码显示岁锤击次数而递减,当实际锤击次数与设定击实次数相同时,即数码管显示为00时,仪器自动停止工作,击实一次周期结束。

6、向试模内加填料,准备下一周期击实。

7、按下启动——置数键,此时数码显示上次置数值。

8、按下启动——置数键,键提起,仪器第二次周期击实运行。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击实试验完成。

9、工作完毕,清理仪器及现场,并切断电源。

10、在工作中,遇到其他情况,需仪器暂停,可按“开——关”键,键提起,击实停止。

需继续工作,按下“开——关”键,仪器继续按原设定的击实数运行,直到数码管显示为00,仪器激动停机。

 

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1、取出仪器。

2、将压力与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加荷设备上。

3、装好连接线缆,按照加荷设备面板说明,将位移和压力传感器插头对应插到位移与压力输出口。

双根位移传感器必须调节至有效测量范围之内,(当试件放在压头内传感器刻度大约进去2.00mm左右)。

4、检查电源:

电脑部分与主机部分,同为一根电源线插头线。

电压为220V、50HZ。

5、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0分钟压力窗口显示“0000”正常;位移窗口显示“0000”正常;如果压力窗口显示“3333”须经过预热显示“0000”才能试验,位移窗口显示“1111”,说明位移传感器其中一根不在有效行程之内,必须调节其中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当试件放在压头内传感器刻度大约进去2.00mm左右,按扎完毕后把养护好的试件放进压头里面按“试验”键即可,仪器自动控制加荷部分,当试件受压变形情况通过显示窗口直接显示出来,直至试件受压破碎,停止加压,显示器上直接显示试件的最大压力和两根位移的平均对应的流值,然后同时仪器自动控制加荷设备下降至规定高度,方便更换试件。

如果配上EPSONLQ-300K打印机打印出试验结果,即最大压力“P值”与对应平均流值“S值”。

当第一次试验完成后,准备做第二个试件时,装好试件,按一下“复零”键,再按“试验”键,直至一批试件做完。

6、如果您要想知道压力与位移在分值中的数据过程,请按住“shift”键不松手再按稳定度键以后再同时松手,即可打出全部数据,以便参考。

7、其中一个试件做好以后,如果想知道其中“流值I”,按一下“流值I”即可显示和打印出流值I数据;按一下“流值II”即可显示和打印出流值II的数据。

按一下“稳定度”即可显示和打印最大压力和平均对应流值。

 

标准恒温水浴操作规程

1、将预制好的沥青混凝土试件(或其他试件)整齐的排于水箱内的托板上,然后向水箱内加水,使水浸没试件,并高出试件90mm左右。

2、将温度仪的控制温度选择在所需的温度值上,接通仪器的电源,启动仪器。

仪器进入升温状态上。

3当加热温度上升至控温仪所控制的温度时,仪器自动停止加热,并使水箱内温度稳定在该温度上,此时记下时间。

试件在水箱内温度达到恒定至少30分钟,方可取出使用。

试验结束后,旋动水箱底部旋塞,将箱内的水放净,擦净仪器表面水份,将仪器置于通风干燥处。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操作规程

1、连接电源(220V/50HZ),按下电源开关,显示窗口显示“O”位,等待试验。

2、将负压容器(以下称料筒)连同其中的水及试件一起放入震动台中,盖好两只料筒的盖板,将放气阀推入关闭位置。

3、按下“自动”键,仪器开始自动工作。

按照仪器的预置程序,仪器将先抽气至真空度达到97.3KPa,并保持真空状态,整个过程20分钟,然后震动台将自动每隔2分钟振荡若干次。

自动程序时间工作60分60秒后自动停机。

4、操作者认为试验己达到要求,可按“停止”健并拉出放气阀,将料筒盖板插入两旁的把手中,取下料筒,关闭电源。

5、如果自动控制试验后,试件中还有气体未全部除去,操作者还可以用人工手控功能使仪器继续动作。

先按“抽气"键,再按“震动”键,仪器将边抽气边振荡料筒,此间,可以随时按“停止”键中断其动作。

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其满足需要为止,最后按“停止”键停止工作。

6、人工手控试验操作说明:

①“震动"功能与、“抽气”功能同时进行的时候,应先按“抽气”键待料简内真空度达到97.3Kpa以后,再按“震动"键进行振荡动作。

②按“抽气”后真空泵的一次连续动作时限为60分钟,按“震动”后震动台的一次连续动作时限为60分钟,中途停机可按“停止”键。

 

沥青薄膜加热烘箱操作规程

1、把烘箱调整水平,使转盘在水平面上以5.5r/min±1r/min的速度旋转,转盘与水平面倾斜角不大于3°,温度计位置距离转盘中心和边缘距离相等。

2、在烘箱达到恒温163℃后,将盛样皿迅速放入烘箱内的转盘上,并关闭烘箱门和开动转盘架;使烘箱内温度回升至162℃时开始计时,连续5h并保持温度163℃±1℃。

但从放置盛样皿开始至试验结束的总时间,不得超过5.25h。

3、加热后取出盛样皿,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随机取其中两个盛样皿分别称其质量(m2),准确至1mg。

注意,即使不进行质量损失测定的,亦应放入干燥器中冷却,但不称量,然后进行以下步骤。

4、将盛样皿置一石棉网上,并连同石棉网放回163℃±1℃的烘箱中转动工作15min,然后,取出石棉网和盛样皿,立即将沥青残留物样品刮入一适当的容器内,置于加热炉上加热并适当搅拌使充分融化达到流动状态。

5、将热试样倾入针入度盛样皿或延度、软化点等试模内,并按规定方法进行针入度等各项薄膜加热试验后残留物的相应试验。

如在当日不能进行试验时,试样应在容器内冷却后放置过夜,但全部试验必须在加热后的72h内完成。

 

燃烧法沥青含量测定仪操作规程(燃烧炉)

一、检查试验室电源是否安全接通。

二、检查燃烧炉电源,接通燃烧炉电源,打开控制机右侧的红色开关,使燃烧炉进入工作状态,显示屏显示工作菜单。

三、设定温度(通常为540℃)、校正参数(初次试验时参数为零)、混合料的类型。

四、

(1)按加热键,加热指示灯亮,燃烧炉开始预热。

(2)当炉膛温度达到预先设置的温度(通常为540℃)时,打开燃烧炉炉门,此时加热自动停止,将空料筐放在托盘上。

(3)待试样重量数值(此时为料筐重量)稳定后,再按去皮键,将试样重量清零,数值应小于0.2g。

(注:

必须去除皮重后再打开炉门)。

(4)打开炉门取出料筐,将需要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摊开放入料筐内,注意不要堆放在一起要摊平放入料筐内。

(5)将料筐放在燃烧炉内的托盘上,一定要将料筐放置在托盘的中央,才能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6)关上炉门,迅速按加热键,加热指示灯亮,燃烧炉开始加热,显示屏显示试样重量,风机开始工作,显示屏上的数值刷新一次,此时试验开始。

(7)试验中显示屏不断的显示损失重量的数值,当损失的重量达到一定的值时,燃烧炉自动判断试验是否结束。

试验结束风机自动停止工作后,显示屏显示试验结果。

(8)打开炉门取出料筐并清理干净,关闭电源等30秒以上开机,准备下一次试验。

砂当量试验仪操作规程

为了不影响沉淀的过程,试验必须在无扰动的水平台上进行。

随时检查试验的冲洗管口,防止堵塞。

试验过程中,冲洗液的温度应保持20±2℃范围内。

由于塑料在太阳光下容易变成不透明,应尽量避免将塑料器皿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

盛试验溶液的塑料器皿用毕要清洗干净。

(1)用冲洗管将冲洗液吸入试简直到lOOmm刻度(约80毫升)。

(2)把相当于120±1g干料重的湿样用漏斗倒入竖立试筒中。

(3)反复敲打试筒下部,以除去气泡使试样湿润,静置10min。

(4)试样静置10±1min结束后,用橡胶塞堵住试筒,将试筒水平固定在振荡器上。

(注意试筒底部方头碰螺丝。

(5)开动振荡器,在30±1S的时间内振荡90次。

用人工振荡时,要用手将试筒横向水平放置,仅需手腕振荡,不必晃动手臂,振幅为203±25mm,振荡时间和次数与振荡器相同。

然后将试筒取下,竖直放回试验台上,拧下橡胶塞。

(6)将冲洗管插入试筒中,用冲洗液迅速冲洗附在试筒壁上的集料然后将冲洗管插到试筒底部,慢慢转动冲洗管,同时匀速缓慢提高冲洗管,使附着在集料表面的细粒杂质浮上来,直至溶液达到380mm刻度线为止。

(7)缓慢匀速向上拔出冲洗管,当液面位于380mm刻度线时,切断冲洗管的液流,使液面保持380mm刻度线,然后在没有扰动的情况下静置20min±15S。

2、测量

(1)静置20min后,用钢板尺在试筒外量测从试筒底部到絮凝物上液面的高度,即h1(如有可能,同测得从试筒底部到沉淀物上液面的高度,即h2,此项作为与活塞测量的砂当量值的参考值)准确至1mm。

(2)将配重活塞套筒在试筒口放好,使配重活塞徐徐落入试筒直至碰到沉淀物时,立即拧紧固定螺丝,将尺子插入套筒的开口处,使零点对准活塞的底面,从套筒处读取沉淀物高度,即h2,准确至1mm。

上述测量过程应在30秒内完成。

同时记录试筒内的温度,准确至1℃。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操作规程

1、仪器调平:

(1)将仪器置于测点上,并使摆的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

(2)转动调平螺丝使水准泡居中。

2、调零:

(1)标定指针位置,摆向右运动,定位卡环进入释放开关槽后拨动指针向右,并与摆杆平行,用指针标识器长边靠紧悬臂,标识器另一端置于摆杆上,指针尖应紧靠标识器凸边,若高于或低于凸边,应调整指针调节螺丝使指针尖紧靠凸边,并用指针调节螺丝的并紧螺母,固定指针调节螺丝位置,此时指针指示的位置既摆杆中心位置。

(2)放松固定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旋紧固定把手。

(3)将摆向右运动,按下释放开关,使定位卡环进入开关槽,并使摆杆处于水平释放位置。

同时,用左手拨动指针与摆针轴线平行。

(4)按下释放开关摆向左运动并带动指针向右运动。

当摆达到最高位置后下落时,用左手接住摆杆。

此时指针应指零。

若不指零时,可稍紧或放松指针调节螺母,重复本项操作,直到指针指零。

3、标定滑动长度:

(1)用橡皮刷清除测试范围内路面上的松散颗粒和杂物。

(2)让摆自由悬挂,将标尺的中部对准摆杆,并使滑动标尺平行于测试方向并靠近橡胶片。

(3)放松固定把手。

转动升降把手让摆缓慢下降并同时用右手提起举升柄使摆向右方移动,在标尺右端放下滑溜块使之接触路面并与标尺刻线对齐,然后提起升举柄使摆向左移动,并在标尺左端放下滑溜块,使之接触路面与标尺左端刻线齐平没,在标尺左端放下滑溜块,接触路面与标尺左端刻线平行,旋紧固定把手,复核滑动长度。

在这一过程中可用调平螺丝对滑动长度进行微调,使滑动长度准确到126±0.5mm,但应注意微调中应保持水泡居中。

4、测定:

用水浇洒路面,并用橡皮刷刷刮,以便洗去泥浆。

然后再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并使摆在路面上滑过,指针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摆值(一般第一次可不做记录)。

当摆向右回摆时,用左手接住摆杆,右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升高,并将摆向右运动,按下开关。

使定位卡环进入释放开关,重复1-5项,测定5次(每次均洒水)记录每次的数值。

5次数值差值不大于三个单位。

液压电动多用脱模机操作规程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将试样放入脱模机顶杆并对中,首先要调整下托盘高度,下托盘之间距略高于试样筒高度。

脱直径Φ50、Φ100、Φ150试样时将对应尺寸的挡圈用固定螺丝钉固定在上托盘上,将推动座上的大推土板拿走,其于方法同上条。

按动手柄使脱模机顶杆上升,直至脱出试模。

停止上升,取下试模,然后按动下降手柄回复顶杆高度。

注意事项:

使用完,将电源插头拔下使整机断电。

将立柱上、下托盘,推动座等擦干净,套上防护罩,如较长时间不用可在表面涂防锈油,以防止零件锈蚀。

 

精密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一、校准:

1、为了获得精确的称量结果,天平必须在校准前通电60分钟,让天平预热,以达到天平的稳定状态;

2、准备好校正砝码。

取去称盘上的一切加载物。

3、按“TARE”键,显示0.0000g,再按“CAL”键,显示“CAL”此时将200.0000g重的校正砝码放在称盘中央,同时关上防风罩的玻璃门,等待天平内部自动校准。

4、当显示器出现“+200.0000g”,同时蜂鸣器响了一下后,天平校准结束;移去校正砝码,天平稳定后显示“0.0000g”即可使用。

二、称重:

1、在天平显示“0.0000g”时,将称重样品放在称盘上,同时关上的玻璃门,等待天平稳定后显示单位“××××g”

后,读取称重结果。

2、在天平显示“0.0000g”时,将空容器放在称盘上,随后显示容器的重量值。

去皮操作:

按“TARE”键,即显示“0.0000g”

3、给容器内放上需称重的样品,即显示净重量值;连续称重:

再按一次“TARE”键后,显示“0.0000g”,然后移去容器及样品,天平显示负的累加值。

4、称量完毕,待天平归零后关机,断开电源,罩上防尘罩。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除去一切包装,取出风罩内缓冲海绵,装好称盘。

2、将天平置于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震动、阳光照射和气流。

3、环境温度为20℃+2℃,其温度波动不大于1℃/h。

4、工作电压220V(+22V,-33V),50Hz;或110±11V,60Hz。

5、调节电子天平底脚旋钮使水准泡位于水平仪中心。

6、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需要预热以后方可开启显示器操作使用。

7、天平使用时应轻触按键,各功能转换与选择只需按相应的按键。

注意事项

1、经常性用校准砝码校正电子天平,称量不准时应重新标定。

2、带存储电功能的电子天平,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

 

EDTA滴定法试验操作规程

一、配制试剂

1.10.1mol/m3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标准溶液(简称EDTA二钠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EDTA二钠(分析纯)37.23g,用40~50℃的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溶解,待全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OOOmL。

1.210%氯化按(NH4Cl)溶液:

将500g氯化按(分析纯或化学纯)放在10L的聚乙烯桶内,加蒸馏水4500mL,充分振荡,使氯化钱完全溶解。

也可以分批在1OOOmL的烧杯内配制,然后倒人塑料桶内摇匀。

1.31.8%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溶液:

用电子天平称18g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放人洁净干燥的1OOOmL烧杯中,加1OOOmL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人2mL三乙醇胺(分析纯),搅拌均匀后储于塑料桶中。

1.4钙红指示剂:

将0.2g钙试剂梭酸钠与20g预先在105℃烘箱中烘1h的硫酸钾混合。

一起放人研钵中,研成极细粉末,储于棕色广口瓶中,以防吸潮。

二、试验步骤

2.1称取试样置于的盛样器中,在盛样器内加人10%氯化按溶液(如湿料质量为300g,则氯化铰溶液为600mL;如湿料质量为1000g,则氯化按溶液为2OOOmL)。

料为300g,则搅拌3min(每分钟搅110~120次);料为1000g,则搅拌5min。

如用1OOOmL具塞三角瓶,则手握三角瓶(瓶口向上)用力振荡3min每分钟120次±15次),以代替搅拌棒搅拌。

放置沉淀10min,然后将上部清液转移到300mL烧杯内,搅匀,加盖表面皿待测。

2.2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液面上1~2cm)悬浮液10.OmL放人200mL的三角瓶内,用量管量取1.8%氢氧化钠溶液50mL倒人三角瓶中,然后加人钙红指示剂(质量约为0.2g),摇匀,溶液呈玫瑰红色。

记录滴定管中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1,然后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边滴定边摇匀,并仔细观察溶液的颜色;在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放慢滴定速度,并摇匀;直到纯蓝色为终点,记录滴定管中EDTA二钠标准溶液体积V2。

计算V1–V2,即为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