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837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docx

中考化学压轴题废液成分探究题二doc

废液分析二

1.将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又将②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增多。

请你回答反应后①中的溶质是

②中的溶质是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2.同学们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反应,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烧杯中,呈浑浊状,静止后过滤。

(1)取滤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大量的;

(2)另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3)结合有关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相关性质,综合分析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3.(2010•哈尔滨36)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

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

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4、化学课外活动中,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K2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体生成。

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小强从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

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KCl外,还可能含有K2CO3,请你邦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滤液中含有K2CO3.

5.同学们在做NaOH溶液与CuCl2溶液反应、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实验结束时,将废液都倒入一空烧杯中,最终烧杯中物质呈蓝色浑浊。

同学们决定对烧杯中的物质进行探究,于是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发现滤渣为蓝色,滤液为无色。

回答:

(1)滤液为无色,说明上述四种物质中全部参加反应了;

(2)取适量滤液,向滤液中加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

(3)综合分析,他们认为滤液中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4)同学们认为蓝色固体中除氢氧化铜外还有硫酸钡,可选用溶液确定是否含有硫酸钡.

 

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aCl2和HCl  、   NaCl和Na2CO3

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只能说明废液中没有氯化钙,只能说明上述猜想②不正确,不能说明猜想③正确,可能是猜想①正确。

加适量酸至中性再排放。

 

1答案NaOH、Ca(OH)2;NaCl、Na2CO3;H

2答案:

答案:

(1)氢离子或硫酸

(2)碳酸根离子或碳酸钠(3)氯化钠和硫酸钠,氢氧化钠

3(2010•哈尔滨36)

(1)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或酚酞溶液红色褪去)

(2)CaCl2、HCl(3)NaCl、Na2CO3

(4)甲同学结论不正确。

实验只能说明废液中无CaCl2若废液中只含有NaCl也无明显现象,则乙同学猜想不一定成立,所以甲同学结论不正确。

(5)向最终废液中氯化钙(或加入酸溶液)至中性后再倒掉废液(或其他答案合理)

4答案

(1)CaCO3;

(2)CaCl2和HCl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稀硫酸、硝酸等)或可溶性钙盐、钡盐及其它对应的碱溶液等合理答案均可

有气体生成或白色沉淀生成(现象必须与选取试剂相对应

5答案

(1)CuCl2

(2)NaOH(3)Na2SO4(4)HNO3

17.(2007陕西14)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

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报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

 

(2007陕西14)HCl;不能;酚酞遇盐酸也不变色,无法确定是否含有HCl;紫色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或较活泼的金属;溶液变红或主生气泡;CaCO3;可能腐蚀铁制下水管道或污染水质

用适量的碱性物质中和(或将两班的废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和等)

2013中考化学压轴题精练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初中离子共存问题)

1、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I-、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                         。

答案:

Ba2+;OH-;Fe3+;CO32-、SO42-,Na+、Cl-

2、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溶液无色透明,没有沉淀物

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

(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

肯定有的物质是。

(3)另取

(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原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          。

(4)在(3)中滴加稀硝酸

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可能有的物质是    。

答案

(1)CuSO4CaCO3

(2)NaCO3(3)NaSO4(4)NaNO3

3.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CuCl2、Na2SO4、CuSO4、NaCl、AgNO3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得无色溶液

(2)在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然后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最后完全消失,由此可以推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答案Na2CO3;Na2SO4、CuSO4、AgNO3、CuCl2;NaCl

4.同学们在做NaOH溶液与CuCl2溶液反应、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实验结束时,将废液都倒入一空烧杯中,最终烧杯中物质呈蓝色浑浊。

同学们决定对烧杯中的物质进行探究,于是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发现滤渣为蓝色,滤液为无色。

回答:

(1)滤液为无色,说明上述四种物质中全部参加反应了;

(2)取适量滤液,向滤液中加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

(3)综合分析,他们认为滤液中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4)同学们认为蓝色固体中除氢氧化铜外还有硫酸钡,可选用溶液确定是否含有硫酸钡.

答案

(1)CuCl2

(2)NaOH(3)Na2SO4(4)HNO3

5.将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

(2)取少量滤液与稀硫酸混合,现象只有气泡产生,由此判断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3)综合分析判断,该滤液中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答案

(1)BaCO3

(2)Na2CO3(3)NaCl;NaOH

6.请回答鉴别NaOH溶液、稀H2SO4、Ba(OH)2溶液的相关问题:

(1)Cu、CuO、Cu(OH)2三种物质中,无法将待测溶液分为酸和碱两组的是

(2)用三支试管取待鉴别的溶液各少量,分别滴加CuSO4溶液后可将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将产生的废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结合有关物质之间的反应和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3)为了防止废液中呈蓝色的阳离子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答案

(1)Cu

(2)CuSO4;Na2SO4(3)铁粉

7.将稀硫酸、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

(2)探究滤液中是否含有BaCl2,取少量滤液B滴加的K2SO4溶液,始终没有看到白色沉淀。

由此得出结论:

(3)探究滤液中是否含有Na2SO4,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没有沉淀出现。

由此得出结论:

不含有Na2SO4,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中也不含有

(4)综合分析可知:

滤液B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答案

(1)Ba2SO4

(2)不含有BaCl2(3)H2SO4(4)NaCl;HCl;NaOH

8.将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又将②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增多。

请你回答反应后①中的溶质是

②中的溶质是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答案NaOH、Ca(OH)2;NaCl、Na2CO3;H

9、化学课外活动中,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K2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体生成。

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小强从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

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KCl外,还可能含有K2CO3,请你邦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滤液中含有K2CO3.

答案

(1)CaCO3;

(2)CaCl2和HCl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稀硫酸、硝酸等)或可溶性钙盐、钡盐及其它对应的碱溶液等合理答案均可

有气体生成或白色沉淀生成(现象必须与选取试剂相对应

10.氢氧化钙的部分性质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二:

稀盐酸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实验三:

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

将这三个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静置,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

取上层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

综合分析可知:

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答案:

氯化钠;氯化钙。

11.鉴别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和氯化铁五瓶无标签的溶液

(1)通过观察溶液的,直接确定出氯化铁溶液;

(2)小刚利用氯化铁溶液分别与其他四种溶液混合,试管一中出现红褐色沉淀,试管二中既有红褐色沉淀又有气泡产生,试管三、四中无明显现象,则试管三、四中取出的原溶液是。

他将试管三中溶液倒入试管一中,观察到红褐色沉淀溶解且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试管三中所取的原溶液是。

(3)小强取除氯化铁溶液外的其他四种溶液各少量(可多次取用),将每种溶液分别与另外三种溶液一一混合,同样达到了鉴别的目的。

则他鉴别出碳酸钠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答案:

(2)稀盐酸稀硫酸,稀硫酸,(3)与一种溶液产生气泡与另两种溶液产生沉淀。

12.同学们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反应,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烧杯中,呈浑浊状,静止后过滤。

(4)取滤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大量的;

(5)另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6)结合有关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相关性质,综合分析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答案:

答案:

(1)氢离子或硫酸

(2)碳酸根离子或碳酸钠(3)氯化钠和硫酸钠,氢氧化钠

13.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1)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2)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溶液混合

(3)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他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过滤,发现滤液为无色,加入稀盐酸或碳酸钠溶液均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答案:

氯化钠,硫酸钠。

14.(2007年烟台31)国家环保总局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

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

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

的废液缸中,甲班废液呈红色,乙班废液呈蓝色。

(1)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

甲班废液含有

;乙班废液中含有。

(2)目前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

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

甲班的废液

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你建议如何处理甲班的废液?

(2007年烟台31)

(1)甲班:

NaCl、CaCl2、HCl乙班:

NaCl、CaCl2、NaOH、Ca(OH)2

(2)废液会腐蚀水管,造成污染。

15.(2007太原19)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酸的性质”实验,使用过的试剂有:

①铁屑②氧化铁③盐酸④氢氧化钠溶液⑤碳酸钠溶液。

实验结束,他们将废液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

为了使废液能无害排放,需要用___________测定废液的酸碱度,测定废液的pH=1,废液呈______性。

以上提供的5种试剂在废液中不可能有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你选择的理由是(任选两种,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液中的溶质最多可能有________种。

(2007太原19)

(1)pH试纸;酸

(2)①②④⑤;Na2CO3+2HCl===2NaCl+H2O+CO2↑;Fe2O3+6HCl===2FeCl3+3H2O;HCl+NaOH====NaCl+H2O

Fe+2HCl===FeCl2+H2↑(任选两个);4

16.(2007沈阳23)在化学实验室,亮亮学习小组要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研究。

已知废液中可能含有KNO3、KMnO4、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1)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首先,观察废液为无色溶液,则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测试废液的pH为13,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接下来,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废液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

此废液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沈阳23)

(1)①KMnO4(或高锰酸钾)②NaOH(或氢氧化钠)③BaCl2(或氯化钡)KNO3(或硝酸钾)、、

(2)不能;此废液显碱性且含有毒的可溶性钡盐,会造成环境污染

17.(2007陕西14)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

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报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

 

(2007陕西14)HCl;不能;酚酞遇盐酸也不变色,无法确定是否含有HCl;紫色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或较活泼的金属;溶液变红或主生气泡;CaCO3;可能腐蚀铁制下水管道或污染水质

用适量的碱性物质中和(或将两班的废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和等)

18.(2006大连37)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入到指定的洁净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为了解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人手进行探究。

(1)他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作出了两种猜想(猜想①和猜想②)。

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猜想③)。

猜想①:

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

猜想②:

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③:

溶质为()。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该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

(3)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加以证明。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按相关要求填写下表。

 

(2006大连37)

(1)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或化学式)(1分)

(2)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不足,碳酸钠有剩余(1分);剩余的碳酸钠溶液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1分)。

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方法一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1分)。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0.5分)。

方法二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清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1分)。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0.5分)。

19.(2010•哈尔滨36)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

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

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2010•哈尔滨36)

(1)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或酚酞溶液红色褪去)

(2)CaCl2、HCl(3)NaCl、Na2CO3

(4)甲同学结论不正确。

实验只能说明废液中无CaCl2若废液中只含有NaCl也无明显现象,则乙同学猜想不一定成立,所以甲同学结论不正确。

(5)向最终废液中氯化钙(或加入酸溶液)至中性后再倒掉废液(或其他答案合理)

 

1、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