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763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x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

人像摄影是摄影重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纪实风格和艺术写真风格两种。

两者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因此也谈不上谁优谁劣。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去拍人像,我们不可能象大师一样有着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精彩的一瞬间,也不可能有机会使用专业的灯光和化装师去给你所拍摄的model达到专业的效果,因此我们只能走一条中庸之路好在两者在技巧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首先我们看一看以下两幅作品

   第一幅是布勒松的名作,典型的纪实手法,抓拍的相当出色,把握了小男孩的精彩瞬间。

第二幅是典型的艺术写真风格,用到了人造光源和出色的化装效果。

以上图片手法完全不同但是技巧上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下面我们来一一说明。

1.首先对于拍摄主体的突出都使用的浅景深,使焦外部分虚化。

如第一幅的道路和行人的虚化,第二幅的头发部分的虚化。

2.眼神的把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直接的反映着自己的表情,因此两幅作品都抓住了眼神。

3.就是画面的安排,我们表现的主体因该在画面中间,不能偏的的太厉害,可以画个九宫图来构图。

4.然后最后是暴光问题,亚当斯的区域暴光理论把照片的暴光分为11个区,10区和0区最亮(纯白色,画面明亮,有反光)和最暗(相片上一片漆黑),人物的主体皮肤一般安排在4(阴影部分),5(中灰色,皮肤色调较深)或6(皮肤影调正常),7(皮肤影调很浅),8(皮肤上有高光)区。

(对皮肤侧光的所举参数只适合白人或化浓妆以后的效果,对于肤色较深的人不合适要适当调整)

   下面我们就围绕上述4点针对数码相机的自身特性讲述一下如何拍人像(主要针对消费级产品)。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和传统相机相类似,但是特性却有所不同,首先就是景深偏小,带来的结果就是背景虚化不很理想,这就给人像摄影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但是数码相机根据其大变焦的优势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在传统相机拍摄人像时一般合适的焦距范围是85-105mm,因为这个范围还原真实,景深控制也很合理

   但是数码相机就不大一样在笔者的实践当中笔者拍人像基本上都用到了110-200的焦距范围才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浅景深,使背景虚化合理。

   什么是景深,简单的说就是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

现在我们就谈谈决定景深的一些因素: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具体的公式就是:

景深ΔL=ΔL2+ΔL2=2f^2FδL^2/f^4-F^2δ^2L^2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焦距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

ΔL2--后景深

ΔL--景深

公式中f^2表示f的平方 f^4表示f的四次方其他类似的也是一样。

让我门再看看图片效果:

通过这些想必大家对景深有了一定认识。

可能大家在实际当中由于器材的限制对背景无法进行很理想的虚化,没关系由于数码相机有着很便利的图象处理(不必像传统底片一样去专业冲洗店用底片扫描仪记录成电脑数据)。

这就给我们用图象处理软件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其实上用photoshop就能很容易的做到浅景深效果了,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

   上图就是修改前后的两幅图片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用快速蒙版抠像(注意头发)分离背景。

然后绘画涂抹

(以上图片摘自色影无忌)

这种方法可以使背景产生真实的眩光效果而不失真。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眼神的把握

   眼神是心灵的窗口,人像摄影的关键就是拍摄出独特的表情,而表情就集中体现在眼神上,可以这样说如果拍摄者很好的抓住了model的眼神,其他如构图方面的缺点都可以忽略不记了,如何抓住眼神?

我们不可能有大师那样的明锐目光,但是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多和model交流沟通让model的表情尽量自然。

然后就靠你慢慢捕捉了。

下面我们看两幅图片

   这两幅都是大师的作品,这两幅图片拍摄的是同一个人--小提琴家伊莎克·斯特恩。

第一幅是纽曼的,第二幅是卡什的,就笔者的欣赏角度觉得第1幅效果比第二幅好,第一幅近距离的拍摄,很好地表现出了人物的眼神,让观众感到一种亲切。

第二幅虽然从构图,暴光以及层次上都比第一幅出色但是却使画面失去了一种个性特点。

没有个性的摄影作品自然就是臆见比较平庸的作品了。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构图,对于一幅照片并不是拍出来了就结束了,通过后期的裁剪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通过裁减可以弥补前期构图的缺点。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第一幅是原图,第二幅是剪裁过的,第一幅图主体不够突出,而且给人一种偏右的感觉。

而且在左下角有双讨厌的鞋子严重影响美观,周围的建筑物也过多对整体效果有影响。

剪裁后的第二幅感觉就好一些了。

   另外拍摄构图时也应让主体向中间靠。

可以通过比划一个九宫图来构图,还有要提醒的是选购数码相机还是应尽可能选择高像素的,这样便于构图和后期剪裁。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暴光问题。

这也是摄影中应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

数码相机不同与传统相机的彩色胶片(负片)。

他的宽容度很小几乎达到了反转片的宽容度。

这样我们就要十分注意暴光问题,不要在照片中出现过暴区和欠暴区。

这两个区域都会是照片产生严重的失真,使照片变为废片。

   既然如此测光准确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人像摄影我们因该围绕model去测光。

中心就是model的脸部,我们必须准确的对model的脸部进行测光。

   先来讲讲亚当斯的区域式暴光这一经典理论:

这个理论把照片暴光分为11个区如下:

0区相片上一片漆黑,底片上除了片基本身的色调和灰度外,没有任何可用的密度

1区相片上已非全部漆黑,略有影调,但没有影纹,这是有效临界曝光。

低调区

2区相片上初步显出影纹,影象最暗的部分影调深黑,缺乏纹理。

3区黑暗物体,影调正常,阴暗部分显出了足够的影纹。

4区深色的树叶,石块或景物阴影表现正常。

在日光中拍摄人像,阴影部分表现正常。

5区呈中灰色(反射率18%)。

北部天空影调较浅,皮肤色调较深,石块呈灰色,木头影调正常。

中调区

6区在日光,天空光或人造光中,皮肤影调正常。

石块,阳光下的雪景阴影,以及用全色片价浅蓝滤镜拍摄的北部天空,影调都较浅。

7区皮肤影调很浅,一般物体呈灰色,侧光照射的雪景,影调正常

8区明亮部分影调细腻,有适当影纹,雪景影纹相当明显,任务皮肤上有高光。

9区明亮部分没有影纹,接近于纯白色,与1区的略有影调而没有影纹颇为相似,

用聚光型放大机将小规格底片放大,相片呈纯白色,与10区无明显差别。

10区呈纯白色,画面明亮,有反光

以上主要是针对黑白片。

   通过以上理论大家以对测光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实现在很多相机的测光系统都是采用区域测光比如nikon的256区平均测光。

但是对于彩色效果呢?

特别是数码相机的拍摄应是如何呢?

下面我们就进入这个话题。

我们的数码相机出来的图片和传统胶片中的反转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宽容度,色彩的饱和度等。

以下是对反转片的测光表

暗调区

 -2ev影像呈黑色,没有细节,色彩无法分辨,在有的胶片和真正的黑色尚有区别,但是需要较大幅面的底片才能区分

 -1ev影响明显暗于眼睛所看到的实际景象,有细节,但细节和质感难以辨认,色彩晦暗,颜色过深。

-1/2ev影像略暗于实际景象,细节质感表现清晰色彩较为深,有时看上去会显得饱和度较高。

正常区

 0曝光正常,细节,色彩表现正常

+1/2ev影像略为明亮,细节质感仍然清晰,但是色彩偏淡,饱和度变差。

+1ev影像明显亮于实际看到的景象,细节和色彩弱化,偏淡

+2ev影像发白,没有细节,色彩。

但是有的容度较宽的胶片上会有很前的色彩,但影像几乎不可分辨

 

曝光过度

   可以看出我们因该尽量将人脸的暴光放在正常区。

而且环境因该尽量选择明暗反差不要过的地方。

除非你要突出照片的个性特点,或者喜欢那种视觉上的冲击。

   对于脸部的测光,可以采用点测光,因为中国人的皮肤偏黄,这样暴光时不能完全按18%灰度暴光,这样有时候会欠暴光使片上的model感觉上面部发黄,我个人的建议是在原有测光的基础上加强1/3档到1/2档。

曝光不足

   另外对于光线的选择,应避免侧光或逆光这个就不会产生面部阴影。

如果环境限制的话可以采用使用反光板和闪光灯进行补光,因为我们不需要非常专业,反光板用的较少,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闪光灯的用法。

曝光准确

对于在自然光(日光)下摄影,一般不需要辅助照明,因为自然光有足够的亮度。

可是在有些情况下则不然,如在强烈的日光下拍摄侧光或逆光的近景和特写人物活动,或在窗前拍摄在日光直射下的逆光人像,或因景物明暗反差过大,或因光线不匀,就需要补光。

小型闪光灯既轻便,又容易控制光量,色温适宜,还可以多灯同闪,是比较理想的补充光源,如果运用得好,有助于弥补自然光的不足,改善照片质量。

   现以侧光摄影为例:

在直射日光下拍摄侧光人物,曝光可以面部强光为准,其明暗反差,通过闪光灯补光,一般控制在1:

3到1:

4比较合适。

如果使用自动闪光灯,要控制上述明暗反差的比例很简单,只要在选择闪光灯上的自动光圈级时,选用比相机上所用光圈大一级到一级半即可。

倘若闪光灯上正好没有这个档次,还可通过调整相机上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曝光组合来解决。

   在直射日光下拍摄彩色片,如加用闪光,要注意日光色温的变化。

特别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段时间拍摄人像,为了保持现场光的色调和气氛,一定要在闪光灯上加用降低色温的滤光片。

在阴雨天的散射光下拍摄人物照片,常因拍摄对象受光平淡,反差很弱,而使照片基调灰平、沉闷。

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闪光作造型光,用闪光灯订出侧光和逆光等光线效果,以达到增加反差、丰富层次的目的。

具体作法有两种:

一种是,把闪光灯作主光,或置于被摄体的侧高处,打出侧光效果;或置于背侧高处,打出轮廓光的效果。

曝光可以人物脸部自然光为准,把闪光灯的功率和距离调到比相机所用光圈多一级到一级半即可。

不过这样作,需要一条较长的导线。

另一种是,可以完全仿照双灯摄影的布光法,一只作主灯,一只作副灯,光位和光比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不同的是因曝光是以自然光为准,副灯的主要任务是引发主灯,所以在确定副灯的功率时,要比相机所用光圈少一级为好,以免破坏自然光的效果。

   说了这么这么多,忘了说最重要的了,就是实践,实践和理论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既然数码相机不用胶卷,随你怎么拍都没关系,那就赶快拿起你的相机快快练习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