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672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docx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

第十八章地球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资源与环境概述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概念

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命和人类存在的星球。

自从人类出现,地球上就存在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课题,倍受人们的关注。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天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条件,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与劳动的对象。

通常所指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生物、矿产和气候资源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需求的转变和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含义也会不断转化和扩大,古代所谓的环境因素如水、空气等,现在已成为自然资源。

按利用性质可将自然资源分为三类:

一类是不可更新的资源,如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铁、铜、锰、石灰岩、花岗岩等)。

这些矿物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各种地质作用形成,消耗以后在短期内不能恢复。

第二类是可更新的资源,如水、土壤、森林、草地等,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再生、更新或循环出现,能持续利用。

第三类是相对取之不尽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这些资源不会因利用而导致贮量减少。

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料的总称。

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自然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组成。

虽然迄今为止,人类居住在地球表面,但其活动的空间已远远超出了地球表层。

它不仅深入到地壳深处,而且还离开地球进入到星际空间。

至于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因素,更是远远超出了地球表层的范围。

地球的自然环境,虽然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了巨大变化,但其仍按自然的规律发展着。

按组成要素,自然环境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等。

3.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及其基本属性

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自然环境中的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在组成环境整体的结构和功能中,具有特定的生态效能。

如森林,既具有能完成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代谢功能,提供一定的生物产量和产物,可以随时间的变迁而演替,而且对它的毗邻环境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消除噪音、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和草原,改善环境质量等生态功能开发、保护和利用,这类环境因素又称为环境资源,如水、大气、土壤等。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实质上并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它们是自然这一整体中的两个侧面,这个整体是自然历史演化形成的。

无论生物和非生物,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相互适应协调,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补偿作用,协同进化,趋于动态平衡。

由于这是一个自然历史演化形成的综合体,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调节适应机能,互相制约在有限的特定限度之内,如果改变破坏了其中任何一个主要组成成分,就将影响整体或导致整体失去平衡。

4.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自然物质条件既是自然环境,又是自然资源,可以相互转化,具有两重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质和量都有限定性;人类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之间具有相依性;这些关系有整体性和稳定性是自然历史演化形成的。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由自然资源与环境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整体的失然整体即遭破坏,甚至导致灾害。

可见,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也就是利用自然环境。

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统一体的前提下,开发任一项自然资源,必须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生产的自然环境。

对待自然环境的任何组成成分犹如利用自然资源一样,也必须按照利用资源时所应注意的特性对待自然环境。

5.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有限性、整体性与区域性的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大国之一,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因而中国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特点。

根据土地、水、气候、生物和矿产等主要资源的分布,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

(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m2,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海域473万km2。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耕地占世界的6.8%,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印度,居世界第四位。

森林面积占世界第八位,木材蓄积量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五位。

草地面积占世界9%,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河川径流量占世界5.6%,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六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居世界第一。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仅次于俄罗斯与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钨、锑、钛、稀土、菱镁矿居世界第一位,钒、硫居世界第二位,煤、磷、锌、钼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九位。

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种数约占世界10%,鸟类约占15%,兽类约占8%。

中国大陆架渔场约占世界优良渔场总面积的1/4,淡水鱼类种数居世界首位。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世界各国比较,仅次于俄罗斯与美国,位居世界第三,堪称资源大国。

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中国资源的优势。

世界上中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都是资源组合状况最为良好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自然资源总量。

目前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外,世界上的经济大国都是资源大国。

自然资源总量大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2)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生存空间狭小

中国人口众多,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普遍偏少,按人口平均,中国则是资源小国。

中国人均国土面积仅0.8hm2,为世界人均的2.77hm2的29%。

中国山地丘陵占2/3,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的1/2。

人均耕地0.11hm2,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3;人均草地0.33hm2,为世界平均数的1/2;人均森林面积0.1hm2,为世界平均数的1/6;人均森林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数的12.2%;人均水资源2300m3,为世界平均数的1/4;各类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绝大多数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东半部半湿润、湿润地区集中了90%以上的人口,每平方千米225人,特别在沿海和平原地区,生存空间狭小。

中国资源相对紧缺,特别是决定国计民生的耕地人均量过小与淡水资源缺乏,成为制约性的两个紧缺资源,至21世纪20~30年代,中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5亿,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2亩,人均占有淡水资源将下降到1800m3,资源供应形势将越来越严重。

(3)资源质量相差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

资源质量相差悬殊的现象在中国地面资源与部分矿产资源中表现突出。

耕地、草地等地面资源,东部优于西部。

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与高寒地区,质量普遍较差,中下等草地占87%,加以季节不平衡,15~20亩地才能养一只绵羊单位。

天然草地质量冬春场不足,载畜能力低,差异也很大,东部的草甸草原产草量高于荒漠草地10倍,呼伦贝尔草原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地。

有林地质量总体较好,一等有林地占65%,但西部高山陡坡与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林地质量较差。

中国的耕地一般都是在最好的土地上开垦的,但质量也相差悬殊,好地即无限制的一等地约占40%,而有各种限制的耕地,即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风沙、盐碱、洪涝灾害的中下等耕地与中低产田则占总耕地面积的60%左右,所以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并不高。

矿产资源不同矿种质量相差也很悬殊。

煤炭资源总体质量较好,品种分布集中,开采条件也较好。

还有一些小矿种如钨、稀土等质量也较好。

但相当部分矿种质量较差,表现为富矿少,贫矿多,综合组分多,单一整装矿少开采难度大。

如铁矿,贫矿占95%以上,能直接入炉的富矿只占探明储量的2.4%。

在全部铜矿中,品位低于1%的占2/3。

而且中国矿产一般埋藏较深,可露天开采的大型巨型矿产极少。

这就加大了资源更新、改造、开发利用的难度,对投资和技术条件的要求较高。

(4)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

自然资源分布的区域性是资源的一个共同特点。

中国各类资源的地区分布和组合并不合理。

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1%,耕地只占全国耕地的35.9%,能源普遍短缺。

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1%,而水资源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的90%,铁矿的60%,石油资源的大部都在北方。

其中华北地区,耕地占38.5%,水资源仅占7.5%,水土严重不平衡,煤矿、石油、铁矿等十分丰富,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的35.4%,且是中国的富能地区,但水资源只占4.6%。

水资源是限制华北、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因素。

相对来说,东北地区水、耕地、能源、森林等资源匹配较好。

从人口分布看北方人口占45.3%,土地面积占63.3%,以黄淮海地区人口最为集中,占全国总人口的33%,土地面积只占15%,人口密度最大;南方人口占52%,其中长江流域人口占35%,土地面积只占19%;根据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南方是人地矛盾,而中国北方是水土矛盾,黄淮海地区则处于水土矛盾与人地矛盾叠加的焦点,又是矿产资源丰富,经济重心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是首要问题。

(5)资源开发强度大,后备资源不足

从资源开发强度看,各类资源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都得到开发利用,其中有些资源的开发强度大,有的已达到“饱和”状态。

宜农地资源的利用90%以上,后备资源不足。

据调查,后备耕地只有5亿亩左右,其中适宜开发种植农作物的后备耕地资源面积仅2亿亩左右,垦殖系数按50%计,只可开垦净耕地约1亿亩,为现有实际耕地的1/20,宜农耕地资源已处于“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

在黄土高原、风沙地带和西南山区,平地耕地不足,而采取陡坡开荒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现有天然草场过牧超载约1/3,造成草地生产力普遍下降30~50%。

中国林地资源丰富,利用率只有50%略多,还有17亿亩的宜林荒山荒地,提高森林覆盖率潜力很大。

但多年来森林资源一直是采大于育,采育失调,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将有利于天然林的保护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量开采,出现区域性下降漏斗,一些滨海地区已发生海水倒灌。

东部油田,储采比已降到10/1,大都已进入中晚期。

铁矿资源,由于富矿少,已部分由国外进口。

因此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坚持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寻找新的后备资源。

二.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1.土地的基本特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根据197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对土地的定义为“一片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定地区,其特性包含着此地面以上和以下垂直的生物圈的一切比较稳定或周期循环的要素,如大气、土壤、地质、水文、动植物密度、人类过去和现在相互作用等,因为这些要素及相互作用对人类现在和将来利用土地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土地是地球的表层及其以下和以上的多种自然要素的地域综合体。

土地是自然环境的立地基础,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最基本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实践的基地。

毫无疑问,土地是自然资源。

作为资源的土地长期以来处于人类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经营管理之下,其自然形状和面貌不断发生变化,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和广泛。

因此,土地资源的内涵既应包括它的自然属性,还应该包含它的社会属性。

土地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生产力、固定的空间位置、一定的面积和它的两重性。

土地的生产力,表现在人类通过劳动和经营管理,可以在土地上生产出粮食、油料、木材、药材等有机物质产品,创造出人类必需的基本物质财富。

只要利用得当,其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不仅不会消耗、磨损、变值报废,它可以永续利用,而且土地的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会不断增长。

土地无论作为环境条件,还是生产资料都不能由其他任何物质代替。

所谓位置固定,是指土地都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及一定的形态特征。

即每块土地所处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都是固定的,并有特定的外部形态。

也就是说,各种土地分布具有受水热条件支配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以及受局部地形、地质条件影响而表现的非地带性规律。

因此,土地利用都限于固定地点。

所谓面积有限,是指不考虑漫长的地质过程,土地面积不会明显增加。

除了受地震、滑坡等少数地质作用影响外,土地的具体位置和面积是不会变动的。

土地总面积基本不变,某项用地面积增加,必然导致其他面积的减少。

土地两重性表现为土地既是生产的物质要素和物质条件,同时又是社会关系的客体。

作为生产资料,土地是广义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农业生产中更是主要的生产资料。

由于土地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土地是财富,所以产生了土地的所有权,形成土地财产权利制度。

土地制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制度之一,而且土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关系土地权利和收益的分配。

在生产中,以这些权利和收益的分配为主要内容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土地正是这种重要社会关系的客体。

2.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中国位于北半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中国土地辽阔,土地总面积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

据1977年联合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全世界总土地面积为1961.04亿亩。

土地总面积中耕地205.5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0.5%;草地面积459亿亩,占23.4%;林地面积611.6亿亩,占31.2%;其他土地面积671.55亿亩,占34.2%。

与世界上地总体分布情况相比,中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具体可概括为以下4个基本特点。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土地总面积约为960万km2,合144亿亩,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大国。

但人口平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口占有量49.7亩的1/3,为14.4亩。

其中耕地约20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3.92%;草地43亿亩,占29.9%;宜农耕地193亿亩,占13.4%。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世界人均耕地0.37hm2,中国人均仅0.1hm2,人均草地世界平均0.76hm2,中国为0.35hm2。

发达国家1hm2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中国则需负担8人。

尽管多年来经过努力,中国已经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在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土地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

从南至北,中国北起寒温带,南至热带,南北长达5500km,跨越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49个纬度。

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

从东到西,东起太平洋,西达欧亚大陆中部,长达5200km,跨越62个经度,可分为湿润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区(占17.8%)、半干旱区(占19.2%)和干旱区(占30.8%)。

从地形高度上看,从平均海拔50m以下的东部平原,逐渐上升到西部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在这个广大范围内,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组合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农业土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

在全国总土地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和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尤以耕地、牧草地较差。

在现有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只占1/3,而涝洼地、盐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低产地等低产田也占1/3。

在草场资源中,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漠荒草场有9亿亩,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寒草场约有20亿亩,草质差、产量低,约需60~70亩亩草场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

全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每公顷只有79m3,为世界平均110m3的71.8%。

(4)中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我国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建设基本农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总产量17%的粮食,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

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土地的潜力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我国目前土地开发利用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大面积土地质量退化;二是土地浪费、优良耕地减少。

前者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以及土壤污染等;后者是指土地利用不合理,乱占滥用耕地等。

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基本策略应该是:

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土地资源的清查和评价。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的地区和部门结构,做到使整个地区的农业资

源得到合理利用。

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地荒漠化,包括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土地沙漠化的治理,盐碱土改良和治理等。

土壤污染的防治。

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1.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水资源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本身又具有不断更替能力的天然水体的总称。

广义上说,地球水圈中各种水体或各种形态的水,对人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价值,都可视为水资源。

但是限于当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对含盐量较高的海洋水和分布在南极洲的大陆冰川,目前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还有许多困难。

因而,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大陆上可供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沼以及储存在地下的淡水资源。

这部分水的数量还不到地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

如从满足长期开发利用需要的角度来衡量,所谓水资源,仅指区域内逐年可以恢复、更新的淡水量。

而最能反映一个地区水资源特征的就是河川径流量,以及部分浅层地下淡水资源。

因此,水资源通常被狭义地理解为某一区域逐年可以得到更新恢复的淡水水体。

水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可归纳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三个类型。

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总补给来源,从这一角度来讲,降水量就是水资源的总量。

水资源不同于土地资源和固体矿产资源,有其独特的性质。

只有充分认识它的特性,才能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的循环性和有限性

水是可更新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被开发利用后,可以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处于不断循环中,但每年的补给量是有限的。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一般不宜动用地下水、地表水储存的静态水量,多年平均利用量不能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

水的循环过程是无限的,但在一定时段内的补给量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水资源在一定数量限度内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年际、年内变化都很大,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困难。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更是如此,在时空上变化非常大。

为了满足各地区、各部门的用水要求,必须采取措施,如修建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对天然水资源进行时空再分配。

但是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要受自然、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只能控制利用水资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而排盐、排沙、排污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都要求保持一定的入海、入湖水量,故将一个流域的产水量用尽耗光,既不可能,也不应该。

(3)用途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在国计民生中的用途相当广泛,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

用水户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耗损性用水,如农业、工业、生活供水等,需要消耗或污染大量的水;另一类是非损耗性用水,如水运、水电、水产养殖等,要求保持一定的水位和流量,但消耗水量很小。

水不仅是用途广泛的自然资源,而且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它在维持生命和组成环境方面是不可替代的。

人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水,有水才有人,有人必需水。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是必然趋势。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21世纪水资源危机潜在威胁要比能源世界普遍重视的社会问题。

有人认为,危机的威胁大的多。

(4)经济上的两重性

由于降水和径流的地区分布和时程分配不均匀,往往会出现洪、涝、旱、盐碱等自然灾害。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会引起人为灾害,如水库垮坝事故、次生盐碱化、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

水的可开发利用性和可能引起的灾害,决定了水资源在经济上的两重性。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应达到兴利除害的双重目的。

水在自然界的作用尤如人体的血液一样不可缺少,是改造地球的积极因素。

自然界环境可以影响水体变化、水体运动,又可直接地、间接地影响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

如天气的变化,风、雨、雪、台风、旱涝等都与水体运动有直接关系。

如果大气没有水体的运动,天气的变化就难以出现。

所以,水体运动为天气演变创造了条件,水分循环又使地形不断改变,降水形成径流,径流可以侵蚀地表,使水土流失,河流中的水流又能引起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使河床地形产生反复的演变。

由于天气的变化和地形的演变促使地球上地理景观发生变化,间接地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乃至人类的活动。

水与环境条件之间就是这样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2.世界水资源概况

地球表面和地壳中的水确实很多。

地球表面约有70%为海洋所覆盖,而其余占30%的陆地表面及其地下也有水;水同时存在于遍布陆地和海洋的一切生物体内;在整个包围着地壳的大气层中,也有水汽或水滴的存在,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圈。

水在循环过程中,无论是从地表到大气,从海洋到陆地,或从陆地到海洋,都在不断地更替和自身净化。

河水更替比较快,平均约每6天更替一次。

冰川、深层地下水和海水的更替周期很长,都在千年以上。

全球动态平衡的循环水量,通常用水量平衡方法估算。

根据联合国1977年资料,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0mm,蒸发量和降水量相等,因此全球动态平衡的循环水量为577×1012m3,约占全球水储量的万分之四。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不均匀,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少,在适合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地区,可以利用的水量仅占全部水量的1/3左右。

而水的循环又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可能出现超过一般情况的极端变化,即出现大暴雨和洪涝,或出现降水偏少和干旱,形成因水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自然灾害。

因此,水的可利用性与可能引起的灾害性是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须同时注意的问题。

3.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侧,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夏、秋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雨较多,冬、春受来自欧亚大陆中心及蒙古高原干冷气团的控制,降水较少。

在空间上,东部和南部邻近海洋,降水量丰沛,气候较湿润;西北内陆受高原和山脉阻挡,季风难以深入,降水稀少,气候较干燥。

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和时程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地区上表现为南北不均、东西不均;时间上表现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1)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1012m3,占世界第六位。

多年平均降水628mm,小于全球陆面上平均年降水800mm,或亚洲陆面上平均年降水740mm,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约2.6×1012m3,但以径流深即单位面积上的水量计算,我国仅为276mm,低于除非洲与南极洲外的欧、亚、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大洋洲的平均径流量,也比世界陆面总平均径流315mm还要低。

按人均占有水量计算,中国每人每年只有2670m3,相当于全世界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的1/4,世界排名第88位。

相当于前苏联的1/7,美国的1/5,略高于人口众多的印度。

全国水资源的总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全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2.8×1012m3,其中56%,约3.4×1012m3的雨水通过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消耗,剩余的44%,2.6×1012m3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