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染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3616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染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细菌染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细菌染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细菌染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细菌染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菌染色.docx

《细菌染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染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菌染色.docx

细菌染色

A甲紫染色液

甲紫2g溶于20ml的95%乙醇溶液,草酸胺0.8g溶于80ml纯水中,丙液混合静置48小时后使用。

B革兰碘液

取碘化钾2g,以5—10ml纯水充分溶解后,加碘1g待完全溶解。

加水至300ml。

C脱色液

95%乙醇或95%乙醇7份与丙酮3份混合液

D番红复染液

10%乙醇

2.5%番红(沙黄乙醇液番红0.25g--------------水加至100ml)

先在玻片中滴一滴水,将菌在水中涂抹开,菌固定,快速通过火焰几次,以手接触玻片背面不烫手,温度过高影响染色效果,将A液滴加在固定菌体上,染1分钟,水洗净。

2,滴加碘液作用1分钟,水洗,沥干,

3滴加95%乙醇或乙醇丙酮混合液脱色,侧动玻片至紫色脱落为止,约20-30秒水洗

4滴加番红液复染30秒至一分钟水洗,待干,油镜检查,结果G+菌体呈蓝紫色,G—菌体呈红色。

注意1菌龄应为18—24h培养物,G—菌染色反应稳定,不受菌龄影响,G+超过24小时变为G—

2涂片匀薄为佳,固定最好为风干,自然干燥,用火焰固定,以载玻片底面不烫手

3脱色时间不足G—变为G+,脱色过度,G+染为G—故应以无紫色脱出时之即水洗,如片薄含水多,未沥干时,脱色时间应短,反之应长,

4碘液在密闭的暗色瓶内贮存,因贮存不当,碘挥发或被还原,溶液变为淡黄色。

菌孢染色法

菌孢含水低,孢壁厚而致密,能阻止一般染料渗入。

因而一般染料芽孢不着色,仅是芽孢壁与菌体着色,芽孢不受色应为空圈9,用下面方法染,芽孢与菌体颜色分明。

1品红---亚甲兰法

A染液碱性品红(碳酸复液)及亚甲兰染色

前者,碱性品红0.3g加石碳酸5g溶于95%乙醇10ml加水至100ml

亚甲兰(次甲基兰)1%乙醇液30ml,加0.01%KOH液100ml

方法:

以菌24—48h培养物,常法制片,固定滴加碱性品红染液,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加热,染液自蒸气,但不沸腾,并继续滴加染液保持保持温度并使涂抹干涸,约5分钟,待凝后倾去染液,用水冲洗,以95%乙醇脱色30秒,水洗,再加亚甲兰染液30秒,水洗,待干,镜检,芽孢为红色。

菌体兰色。

革兰氏染色法不仅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而且它还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法,

微生物的细胞小且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因此,微生物染色技术是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

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Gram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需用四种不同的溶液:

碱性染料(basicdye)初染液;媒染剂(mordant);脱色剂(decolorisingagent)和复染液(counterstain)。

碱性染料初染液的象在细菌的单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样,而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crystalviolet)。

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附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碘(iodine)是常用的媒染剂。

脱色剂是将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同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用95%的酒精(ethanol)。

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而且将细胞区分成G+和G-两大类群,常用的复染液为番红

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

因为如果脱色过度则阳性菌被误染为阴性菌;若脱色不够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我们一般是在斜面上Z字型传,然后培养,用灭菌水洗下,一般为0.3~0.5%的加菌浓度。

如果是大量制备菌液也用克氏瓶来培养然后用定量的灭菌水洗下。

我们实验室制备的短小芽孢杆菌菌液加菌浓度要在0.8—1%,用量很大。

用一支留种菌种接种到四五个扁培养瓶中培养,从外面买来的菌种基本都是第三代的。

我上个星期做庆大加菌量是0.5%药品浓度是5,10

我一般都用0.3%的,很好!

问:

药典附录上说的菌液制备“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一毫升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这一句话中,菌悬液是怎么确定含菌数为50~100cfu?

答:

按10倍递减稀释法.例如取1白金饵的大肠杆菌新鲜培养物至10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后;取0.1mL加入至10mL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摇均按10倍递减稀释法稀释至10-6~10-7即取1mL,加入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放置于30~35度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记录菌落数。

既得每mL的菌落数。

如果是用营养肉汤和改良马丁培养基,则培养18~24小时后,直接用培养物以10倍递增稀释,按照我们的经验:

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物应稀释至10-8~10-9左右,枯草杆菌应稀释至10-5~10-6左右,白色念珠菌应稀释至10-5左右;其每1ml菌液的含菌数就在50~100个附近。

如果是用营养琼脂和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则培养18~24小时后,先把菌苔刮到0.9%无菌氯化钠中,黑曲霉只取其孢子,然后用细菌比浊管比浊,再按比浊后所标示的菌液浓度以10倍递增稀释至所要的浓度。

取上述稀释后的菌悬液各1ml放入灭菌平皿中,(最好连续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级度应做2ml)立即加入相应的45℃琼脂培养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用营养琼脂,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用改良马丁琼脂)混匀后置规定的培养温度培养,培养(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30~35℃培养48小时,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23~28℃培养72小时)后计数即可确定每1ml菌液含50~100个菌的稀释级别。

问:

控制菌验证时如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作用?

答:

对于控制菌的验证,如果常规法行不通,那我们就必须选用其他方法消除其抑菌作用.培养基稀释法中和法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我们都可以用.

培养基稀释法:

虽然供试液的量我们不能减少,但我们可以将培养基的量增加,大肠埃希氏菌检查可以将胆盐乳糖增加至200ml或更多,大肠菌群检查可以将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增加至20ml或更多,沙门菌检查可以将营养肉汤增加至400ml,等等;

中和法即将中和剂加入到相应的的培养基中;

离心沉淀法即将离心集菌后的供试液取规定量加至相应的培养基中;

薄膜过滤法即将规定量的供试液过滤后取滤膜至相应的培养基中

问:

如何选择中和剂及其用量?

答:

中和法应特别注意所用试剂对微生物的损伤,须通过试验证明其可行性,若无报导,试验菌株的范围要广。

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

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无影响.而且所加中和剂的量也需要验证,在消除抑菌作用的前提下,越少越好,否则会造成琼脂不易凝固(加到培养基中情况)和试剂的浪费.

目前验证过的中和剂有:

倍他内酰胺酶和MnSO4.

1.倍他内酰胺酶用于倍他内酰胺类药物,具体用量根据品种选择验证.

2.MnSO4用于喹诺酮类药物.

中检所在<加替沙星无菌检查验证试验>中,从FeCl3(其溶液在湿热灭菌时即浑浊,而且对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淘汰)和MnSO4两种试剂筛选出MnSO4,用量为每筒培养基中5ml0.1mol/L的溶液.其原理为利用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可以降低喹诺酮药物的活性,从而消除其抑菌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的微生物限度验证和无菌验证,我们可以直接选用MnSO4作为中和剂,但具体需要好多量,我们可以中检所加替沙星验证所用的量作为参考,寻找一个最适宜的量.

其他品种如若选用其他中和剂,都必须重新验证.

问:

净化工作台(二级生物安全柜)的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应该多久清洗/更换一次?

答:

初效过滤器:

可以取出来清洗,清洗时从干净的一面向灰尘较多的一面冲洗,至于清洗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个人经验:

一季度1次即可)

中效/高效过滤器:

维护者可定期测试其过滤性能,以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数作为其性能指标,超出标准时则应及时更换(所以应有备用过滤器)

问:

菌液用注射器从过滤器上面加入,加菌液后摇均过滤成片状不能计数,可能原因

有:

答:

1.抽虑时没有抽虑干净,膜上尚保留有液体

2.加菌液后没有摇均

3.培养基中水分过多

问:

对于喹诺酮类药物验证中所用中和剂的选择及其量

答:

中和法应特别注意所用试剂对微生物的损伤,须通过试验证明其可行性,若无报导,试验菌株的范围要广。

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

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无影响.而且所加中和剂的量也需要验证,在消除抑菌作用的前提下,越少越好,否则会造成琼脂不易凝固(加到培养基中情况)和试剂的浪费.

对于喹诺酮类药物验证中所用中和剂MnSO4及其量(0.1mol/L,5ml/筒)来自中检所<加替沙星无菌检查验证试验>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的微生物限度验证和无菌验证,我们可以用MnSO4作为中和剂,但具体需要好多量,我们可以中检所加替沙星验证所用的量作为参考,寻找一个最适宜的量

问:

煮沸消毒法中为何加碳酸钠或石碳酸效果更佳?

答:

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目的为提高水的沸点,可以提到到105摄氏度,还可以去污去锈;详细请查阅物理化学或化学手册

石炭酸又名来苏尔,本身就是化学消毒剂,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问:

对微生物检品取样工具有什么要求?

答:

微生物检品取样工具,1、一次性耗材

2、能够反复使用的耐高温、高压、不易与药品产生反应。

问:

黑曲霉的传代是否和其它菌一样?

我之前接好的第二代黑曲霉是白白的,呈棉絮状,用普通方法是否能够传代?

请问斜面如何保持干燥?

答:

黑曲霉就是这样的,前7天生长的白色物质是菌丝体,后期培养基中的营养用完了才会产生黑色的孢子~这是正常的生长状态,注意传代时的改良马丁斜面培养基要保持干燥,水分过多的话孢子颜色会偏黄.把培养基放在35℃的恒温培养箱里培养1天,应该可以去掉水分的。

问:

薄膜过滤法做限度验证,药典中说冲洗量过大有可能会造成微生物的损伤,是说的供试品中的微生物吗?

一般冲洗量在什么范围内算是适当呢?

还有冲洗量过大会损伤薄膜而影响到最后所加菌的充分截留吗?

答:

一般冲洗体积每张膜不应大于1000ml。

根据我们的实验经验,实际上一种冲洗液达到500ml/膜时就已经达到冲洗极限,也就是说到500ml冲洗时还不能有效去除抑菌活性,再通过增加冲洗体积一般也无济于事,这时应考虑改变冲洗条件,比如增加冲洗液温度(45度)、添加表面活性剂(0.1%土温80等);再不奏效,就得考虑添加中和剂。

上述经验也可能与所使用的实验器材(主要是膜材质)有关。

问:

低速离心辅料不容易离干净,还有其它方法吗?

大部分需离心的片剂都不容易离干净,如罗红霉素片。

答:

供试液低速离心只能解决沉降系数比较大的固体颗粒干扰,对于一些新型辅料,比如微晶纤维素等是难以奏效的。

目前可尝试采用如下方法:

取供试液上清液(静置、或低速离心)适量,转移到一中试管,从管口推入一小团疏松的无菌棉花,一直到液面以下,用移液管在棉花上部取液实验。

问:

生化、霉菌、恒温培养箱怎么区分和选择?

答:

1.生化培养箱主要用于生化反应的孵化,所以它们的门主要由玻璃组成,用于在特定温度孵化反应,操作者可在不破坏反应条件的前提下在外观察反应的变化;亦可用于细菌霉菌与控制菌的培养.2.霉菌培养箱与生化培养箱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多了一个灭菌开关,用于杀灭霉菌的孢子3.恒温恒湿培养箱主要用于培养细菌和控制菌,正如其名,其密封性好,温度和湿度都是可控恒定的,但不便于在外观察;总之,三种培养箱各有所长,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选择

:

为什么验证时试验组中菌液和供试液在加培养基之前尽量避免混合?

答:

验证是考察供试品经所用方法处理后对微生物抑制能力的消除程度,所以在注皿前一定保证微生物是处于成活的状态,真实地反应微生物在有营养成分的良好培养条件下(我们人体便是一个很好的培养环境)与供试品作用的结果.否则,便失去了我们验证的意义.故验证的过程中,试验组中菌液和供试液在加培养基之前尽量避免混合,然后尽快倾注培养基

问:

2005版中国药典及各国药典对于回收率如何规定?

答:

关于回收的限率问题,各国药典规定不同.;EP、BP、JP:

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不低于80%;2005版中国药典及USP:

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包括供试品组和稀释剂对照组)均不低于70%.各国设定下限都只是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和统计数据对方法所制定的一个门槛,旨在考察供试品经所用方法处理后对微生物抑制能力的消除程度.对于它的上限,根据药典委员会的专家推荐,以不超出120%为限.

问:

常用菌种及培养基英文对照

答:

Bacillus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pumilus短小芽胞杆菌

Staphylococcus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

Micrococcusluteus藤黄微球菌

Escherichiacoli大肠埃希杆菌

Saccharomycescerevisiae啤酒酵母菌

Candidaalbicans白色念珠菌

Aspergillusniger黑曲霉

SalmonellaparatyphiB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

Coliform大肠菌群

Clostridium梭菌

Nutrientagar营养琼脂培养基

RoseBengalagarSodium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Nutrientbrothmedium营养肉汤培养基

Thioglycollatemedium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Martinmediummodified改良马丁培养基

Bilesaltlactoseenrichment胆盐乳糖培养基

0.1%peptonewatermedium0.1%蛋白胨水

pH7.0sodiumchloridepeptonebuffer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Lactosebilesaltfermentationmedium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DHL(deoxycholateH2Slactoseagar)agarmedium胆盐硫乳琼脂培养基

Tetrathionateenrichmentbasemedium四硫磺酸钠亮绿基础培养基

Eosiamethyleneblueagarmedium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关键词:

菌种培养基英文对照

问:

该如何理解“常用供试液制备方法:

1、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

10的供试品液。

......(请问,这里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是90ml还是90ml以上,大概估计到100ml?

2000年版说的很明白90ml稀释液)

2、固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g,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请问,这里又该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是90ml,或者90多ml,或者100ml?

2000版为100ml稀释液)

[按照2005年版,在制备供试液时该如何加入稀释液(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答:

2005年版药典二部附录:

“常用供试液制备方法:

液体供试品、固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

10的供试品液。

“加至”应理解为“稀释液”与“供试品”的总量为100ml。

作为固体供试品,称取2005版药典规定g数,置灭菌量筒中,加入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再移至其它匀浆容器,混匀!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这样操作:

取100ML灭菌量筒加入10ML样品,加稀释剂至100ML刻度!

问:

黑曲霉传代和保藏的方法

答:

(1)黑曲霉孢子悬液,冰箱4-8℃进行保藏,保藏时间为1个月;

(2)改良马丁琼脂斜面低温保存法,保存2~3个月

问:

无菌用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和灵敏度检查隔多长时间再复测?

答:

认为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应该每配制一次就做一回(因为培养的时间为14天,可以随样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这样做即便是有样品染菌,在你分析原因时也可以少排除一项。

至于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培养基换批号或厂家,要做灵敏度实验;在批号不换的情况下,本人认为如果同一批号使用半年以上,应该再作一次灵敏度检查,如果发现培养基的味、外观性状有所改变,应该及时作灵敏度检查。

总之,应处处小心,才能步步为赢。

问:

玻璃器皿用湿热灭菌121℃灭菌多长时间?

答:

玻璃器皿用湿热灭菌121℃灭菌30min。

问:

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答:

5~20倍稀释的碘伏水溶液

0.1%新洁尔灭溶液

1:

50的84消毒液

75%乙醇溶液

3%碘酒溶液

5%碳酸(来苏儿)消毒溶液

2%戊二醛水溶液

尼泊金乙醇消毒液(具体配置不详)

问:

适宜药厂检验室,菌种的保藏方法?

答:

大肠/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低温斜面保藏,2~8℃,1~2个月;

绿脓常温斜面保藏,1~2个月;

枯草低温斜面保藏,2~8℃,3~6个月;

生孢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低温保藏,2~8℃,2~3个月;

白色念珠低温斜面保藏,2~8℃,3~6个月;

黑曲霉低温斜面保藏,2~8℃2~3个月;(有误请发论坛消息给我指正,这是我目前用的方法,谢)

问:

如何使验证实验在制备供试液后1小时做完?

答:

小窍门:

统筹安排验证试验,把时间合理化.

举例常规法--------1制备菌液放到中午临近下班时来完成.2下午一上班就开始验证试验前期工作,进行供试液的制备3按预先安排进行验证4完成验证试验后,进行规定的培养.

很多人把菌液稀释拿到和制备供试液一起来做,1小时肯定要超.

问:

常用的灭菌参数?

答:

湿热灭菌121℃15min(灭菌培养基等);

湿热灭菌121℃30min(灭菌不宜干烤的玻璃器皿常用)

干烤灭菌160~180℃2小时

干烤灭菌250℃至少1小时(除外源内毒素用)

问:

培养基如何调PH?

答:

一般培养基的PH值规定范围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比如说PH7.0的氯化钠-蛋白胨水要求为7.1±0.1,PH试纸是不能满足此精确度的,只能用PH计调;

由于灭菌后调PH要想保持无菌,调节PH值所用滴管、溶液乃至PH的电极必须也要灭菌,其中某些条件显然是无法到达的,所以只能灭菌前调PH;

由于大部分培养基中某些成分(比如说牛肉、蛋白胨等)经高温灭菌后会产酸导致PH变低,故培养基在配制完毕后调节PH值(调高0.2)再灭菌。

控制培养基的PH值目的是使微生物能够良好生长的,而培养(23℃~28℃,30℃~35℃)的温度在室温左右,所以应该在室温(10~30℃)条件下调PH.

问:

TTC的作用?

答:

TTC是氯化四唑,即2,3,5-三苯基氯化四唑,它的无色溶液可以做指示剂,可以显示活细胞中所发生的还原过程。

再活细胞中,2,3,5-三苯基氯化四唑经氢化作用,生成一种红色稳定的不扩散物质三苯基甲月替,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菌落

问:

纯化水的验证与检查

答:

GMP有规定:

纯化水系统安装之后需要验证其管道消毒效果的验证,验证期间:

最远处管口需每日验证,持续一年

其他各管口需一周全部验证一遍,持续3周

验证完毕,每周需检查,而每管口需一月轮一次

问:

每一个药的无菌检查验证是否也要像限度验证那样重复做3次呢?

答:

一次就可以了,不过记得要做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和同时做无菌性检查哦注意:

不同品种的药品(不包括厂家、批次不同),无菌检查验证、微生物限度限度验证一定要重复做3次!

问:

做无菌验证时阳性对照菌是怎么加入的?

可以在加完培养基后用无菌的注射器把菌液注入吗?

答:

严格的说是要在最后一遍冲洗液中加入阳性对照菌的,这主要是考量滤膜对于阳性菌的截留性~但是滤器如果可以提供滤膜对于阳性菌的充分截留的话在最后的培养体系中加入阳性菌也是未尝不可的.如果供试品没有抑菌作用,可以在加完培养基后用无菌的注射器把菌液注入,摇匀如果供试品有抑菌作用,正如安哥洛卡所讲,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阳性对照菌,摇匀,抽虑,加培养基.无菌检查,加入阳性的方法可以有许多种,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

只是注意:

1、避免人为污染。

2、阳性菌加入数量,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

问:

离心沉淀法的原理、操作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

原理:

利用沉降系数的差异将供试品和微生物进行分离;

操作:

取规定量的供试液,3000转/分离心20分钟(供试液如有沉淀,先以500转/分离心5分钟,取全部上清液再离心),弃去上清液,留底部集菌液约2ml,加稀释剂至原规定量.

注意事项:

真菌由于沉降系数比较小,500r/min离心5min,黑曲霉、白色念珠菌回收率为20%,因此其检查不适宜用低速离心沉淀法.

问:

稳定性实验的微生物及无菌检查,是否每次都要做?

答:

是;

原因:

一实验期内可能会染菌;

二灭菌后微生物并不是就彻底"死亡",有些成为碎片,这些碎片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下,可以自我修复而复活.

三稳定性的考察,也应包括药品有效期的考察,在此期间所有的项目都应是合格的,无菌也是其中之一,如果在有效期内无菌不合格,也可以说明该药品存在一定的缺陷,至少,有效期有问题。

问:

眼部给药制剂如何做卫生学检验?

答:

液体制剂:

无菌检查;

半固体及固体制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

问:

滴眼液的微生物限度为何进行无菌检查?

答:

一滴眼剂产品系按照无菌工艺生产且终产品为灭菌产品,故其成品的微生物质量应要求统一为无菌;所以,滴眼剂产品的临床合理用药应与其卫生标准要求一致,即将其微生物质量要求统一为无菌,显然更为合理;

二滴眼剂的微生物质量要求为无菌,是与各国药典在滴眼剂要求上的统一,及对《中国药典》此项规定合理性的补充及完善等方面看,滴眼剂成品的微生物质量要求统一为无菌具有必要性。

三同时,中国已加入WTO,进出口药品已有明确质量要求(在国外药典中,眼用药品都以无菌要求),同时临床用药更加合理与规范。

故现行药典将滴眼剂的卫生标准统一为强制性无菌要求。

问:

如何进行灭菌验证?

答:

可用生物指示剂进行验证,

湿热灭菌:

湿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

干热灭菌:

枯草芽孢杆菌孢子

问:

为何洁净度沉降菌的检查只用营养琼脂?

答:

一玫瑰红钠培养基对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营养琼脂对于真菌的生长则没有抑制作用,所以选用营养琼脂作为培养基

二营养琼脂主要为培养细菌,而且培养时间是2天,原因为细菌为原核生物,生长与繁殖的能力较霉菌等真核生物强,所以控制了细菌,霉菌等真菌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控制

三厂家在制定自己的内控标准时,可以同时对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