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294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docx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

成本会计总复习笔记整理

一、名词解释

1.生产费用:

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生产费用。

2.成本预测:

是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可能发生的发展变化和将要采取的各种措施,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的测算。

3.成本决策:

是根据成本预测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在若干个与生产经营和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

4.成本核算:

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5.直接人工:

生产工资及福利费,简称工资及福利费,也称直接人工。

6.待摊费用:

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等共同负担的费用。

7.制造费用:

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8.废品损失: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9.停工损失:

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

10.约当产量比例法:

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11.定额比例法:

其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

12.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3.分批法:

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4.连环替换分析法:

是顺序用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借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15.差额计算分析法:

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是连环替换分析法的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二、简答题

1.成本会计的环节有哪些?

答:

①成本预测②成本决策③成本计划④成本控制

⑤成本核算⑥成本分析⑦成本考核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的内容有哪些?

答:

⑴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⑵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⑶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⑷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⑸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在规定或者调整成本项目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

⑴费用在管理上有无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需要

⑵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的大小

⑶为某种费用专设成本项目所增加的核算工作量的大小.

4.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的分类包含哪些内容?

答:

⑴包括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生产费用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直接生产费用

2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间接生产费用

5.什么是低值易耗品?

有哪些摊销方法?

答:

⑴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包括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各种用具物品.

⑵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6.辅助生产按计划分配法计算的优点?

答:

⑴简化了计算工作

⑵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⑶还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

7.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答:

①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②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③机器工时比例法

④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8.分批法的特点有哪些?

答:

①按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单位成本

②成本计算期为生产周期

③按批别归集分配生产费用

④月末一般不需要计算在产品成本

9.什么是广义在产品?

包含哪些内容?

答:

在产品是指尚未产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包括:

①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

②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

③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末最后产成的在产品。

10.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答:

①限额法②切割核算法③盘存法

 

三、杂项

1.生产耗费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耗费,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耗费。

P1

2.产品成本是前两个部分价值之和(C+V)。

P1

3.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P1

4.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也计入产品成本。

P2

5.成本会计的对象: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成本会计实际是成本、费用会计。

P3

6.成本会计的任务受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所决定;成本会计的任务还受成本会计的对象所制约。

P4

7.成本控制分为事中控制和事前控制P7

8.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成本核算是基础。

P9

9.成本会计的工作的组织必须在企业中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成本会计人员,并且按照与成本会计有关的各种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

P9

10.企业在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时,应该考虑:

P9

①自身规模的大小②企业机构的设置③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11.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

P10

12.分散工作方式,也称非集中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工作,分散由车间等其他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成本考核工作由上一级成本会计机构对下一级成本会计机构逐级进行。

P11

13.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经营管理的耗费过程。

P16

14.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

(1)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生产费用;

(2)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称为销售费用;(3)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称为管理费用;(4)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称为财务费用。

P16

15.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亦即产品成本的核算和经营管理费用的核算.P17

16.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应该贯彻权责发生制。

P20

1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P21

18.工业企业费用要素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就是对工业企业各种费用的两种最基本的分类.P24

19.工业企业九个费用要素的名称:

①外购材料②外购燃料③外购动力④工资

⑤计提的职工福利费⑥折旧费⑦利息费用

⑧税金⑨其他费用

20.税金是指企业应计入经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

21.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我国工业企业一般应该设立以下四个成本项目:

1原材料,也称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

3生产工资及福利费,简称工资及福利费,也称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它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22.如果工艺上耗用的燃料和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将工艺用燃料并入“原材料”成本项目,将工艺用动力费用并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也可以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23.为了进行产品成本的总分类核算,应设立“生产成本”总账科目。

可以将“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分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两个总账科目。

24.“基本生产成本”应按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的对象分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该账也称产品成本明细账或产品成本计算单。

25.“辅助生产成本”应按辅助生产车间和生产的产品、劳务分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26.在小型工业企业中,也可以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账科目合并为“生产费用”一个总账科目。

27.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三类:

①成果类②消耗类③定额类

28.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

29.“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反映材料成本的超支差异,其借方余额,为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贷方余额为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

30.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3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该单独地计入产品成本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32.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职工的计件工资,应根据产量记录中登记的每一工人的产品产量,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

这里的产量包括合格品产量和不是由于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品产量。

33.长期病假人员工资应记入“营业外支出”。

34.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应付福利费,应记入“管理费用”。

35.按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不由应付福利费开支,而作为管理费用开支。

(借:

管理费用贷:

应付福利费)

36.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及以经营租凭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算折旧。

房屋和建筑物由于有自然损耗,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算折旧。

(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照提折旧,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不提折旧)

37.待摊费用包括出借出租包装物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

38.实际支付时,应记入“预提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记入“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贷方。

“预提费用”科目的会出现贷方余额,会出现借方余额,也可能没有余额。

39.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40.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而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因而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单独归集,而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41.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只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42.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法:

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43.顺序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费用表的下线呈梯形,因而这种分配方法也称梯形分配法。

44.交互分配法:

①对内分配:

应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中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进行一次交互分配;②对外分配:

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再按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45.交互分配法在各月辅助生产的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46.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一般将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47.制造费用包括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

48.由于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水平不同,制造费用的分配应该按照车间分别进行,而不应该将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汇总起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

49.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核算工作很简便,特别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50.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成本与合格品的成本相同;其降价损失,应在计算销售损益时体现,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属于管理上的问题,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也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也应计入管理费用,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5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52.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废品损失,不必计算其生产成本。

53.由于车间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转入“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

54.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55.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

56.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57.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