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913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

陕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同处境的人读书的目的也不同,有的人__________,常见在独处闲暇时;有的人__________,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有的人__________,这样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①为装饰而读书   ②为消遣而读书   ③为增长才干而读书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海南岛的春天,景色宜人,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B.欣赏文学作品,必须反复品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像。

C.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D.难道能否认香港回归祖国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吗?

3.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莫泊桑是德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了300多部短篇小说,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除了我们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羊脂球》《项链》等。

D.《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4.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其中划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张老师您好!

我校文学社你邀请您于12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讲座。

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⑤敬希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诅咒(jǔ)   相称(chèn)  预警  叮嘱

B.倚靠(yǐ)   怂恿(sǒng)  懒惰  冤枉

C.蜷伏(quán) 惩戒(chěng) 消耗  挣扎

D.虐待(nüè)  污涩(sè)    辨诉  抵抗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以及何故、如何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件,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C.《“飞天”凌空》是一篇通讯,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一连串精彩的跳水动作,表现了中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增光的精神。

D.《一着惊海天》一文全面生动地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7.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滞留(zhì) 麾下(huī)  诘难(jié)  重蹈覆辙(zhé)

B.旁骛(wù) 亵渎(xié)  聒噪(guō) 一抔黄土(péng)

C.睿智(ruì) 陨落(yǔn) 相契(qiè)  廓然无累(guó)

D.扶掖(yè) 恣睢(zì)   别墅(yě)  庶竭驽钝(shù)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C.作家曹文轩荣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9.下面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人物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颌联以工整的对仗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C.颈联写牧人和猎人傍晚归家,表现了作者安宁恬淡的心境。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绣眼与芙蓉

赵丽宏

①曾经养过两只鸟,一只绣眼,一只芙蓉。

②绣眼体型很小,通体翠绿的羽毛,嫩黄的胸脯,红色的小嘴,它黑色的眼睛被一圈白色包围着,像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绣眼之名便由此而得。

绣眼是江南的名鸟,据说无法人工哺育。

一般都是从野地捕来笼养。

它的动作极其灵敏,虽在小小的笼子里,上下飞跃时却快如闪电。

它的叫声并不大,但却奇特,就像从树林中远远传来群鸟的齐鸣,回旋起伏,变化万端,妙不可言。

③那只芙蓉是桔黄色的,毛色很鲜艳,头顶隆起一簇红色的绒毛,黑眼睛,黄嘴,黄爪,模样很清秀。

它的鸣叫婉转多变,如银铃在风中颤动,也如美声女高音,清泠百啭。

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

④两只鸟笼,并排挂在阳台上。

绣眼和芙蓉能相互看见,却无法站在一起。

它们用不同的鸣叫打着招呼,两种声音,韵律不同,调门也不一样,很难融合成一体,只能各唱各的曲调。

它们似乎达成了默契,一只鸣唱时,另一只便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

⑤在鸟儿的欢唱中,日子不觉得也欢快起来。

⑥一次在为芙蓉加食后我忘记了关笼门,发现时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想那笼子可能已经空了。

却没想到,芙蓉依然在笼中欢快地高歌,全然无视洞开的笼门。

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绣眼的鸣唱声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阳台上只剩下芙蓉的独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⑦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芙蓉的叫声似乎有了变化,它一改从前那种清亮高亢的音调,声音变得轻幽飘忽起来。

那旋律,分明有点像绣眼的鸣啼。

莫非是芙蓉在模仿绣眼的歌声来引导它重新开口?

然而绣眼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沉默。

芙蓉执着地独自鸣唱着,而且唱得越来越像绣眼的声音。

而绣眼不仅停止了鸣叫,也停止了那闪电般的上下飞跃。

它只是瞪大了眼睛默默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在思考。

它是在回想自己昔日的歌声,还是在回忆那遥远的自由时光?

我感到困惑。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芙蓉照旧每天欢歌,已多日无语的绣眼显得更落寞了,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

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回来,刚进门,就听见阳台上传来很热闹的鸟叫声,那是绣眼的鸣唱,但比它原先的叫声要响亮得多,也丰富得多。

我感到惊奇,绣眼重新开口,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走近阳台一看,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鸟笼外,来了另一只绣眼。

笼中的绣眼在飞舞鸣叫,笼外的绣眼围着笼子飞舞,不时停落在鸟笼上。

那只自由的野绣眼,翠绿色的羽毛要鲜亮得多,相比之下,在笼里的绣眼毛色显得黯淡无光。

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

两只绣眼,面对面上下飞窜,鸣叫声激动而急切,仿佛在哀哀地互相倾诉,在快乐地互相询问。

⑨那两只绣眼此刻的情状,让我看到了“欢呼雀跃”是怎样一种生动的景象。

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

      。

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还没碰到鸟笼,就惊飞了笼外那只野绣眼。

我打开笼门,再退回到屋里。

笼里那只绣眼对着打开的笼门迟疑了片刻,便一蹦两跳,飞出了鸟笼,它拍拍翅膀,飞过楼下的花坛,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⑩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这样想着,我内心不觉得欣慰起来。

10.请从绣眼的角度概括文章情节。

绣眼欢快鸣唱→_______→绣眼更加落寞→_______→ _______

11.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它只是瞪大了眼睛默默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在思考。

(从描写角度)

(2)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

(从修辞角度)

12.联系上下文,补全第⑨段中“我”的心理活动。

13.结合链接材料,说说本文中芙蓉鸟“无视洞开的笼门”,没有离开的原因。

(链接材料)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

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

(节选自郑振铎《猫》)

14.文章第⑩段“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这样想着,我内心不觉得欣慰起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风吹董志塬任随平

①董志塬醒来,从一阵清风微拂中掏出了暗藏在内心深处的纯净和明丽。

辽阔弥漫的馨香涌动着,从每一双眼眸中拥吻而过,从每一朵花褶皱的内心而过,从你我深情的仰望与热爱中而过。

②此刻,立于广袤土塬之上的人,满目的诗意正在被群集的鸟声唤醒,啁啁,啾啾,每一声都是一枚音符,每一声都是一颗滴落的珠露,每一声都在不经意间将穹苍推向澄澈的高处,每一声都将土塬流动的绿色围拢。

箭镞一般的阳光倾泻而下,穿过蓊郁的树木,洇湿在大地广袤的辽阔里。

时值五月,放眼一望无垠的土塬,麦田烟波浩渺,每一株麦子都挺直了腰身,相互挨挤着,搀扶着,金色的波涛涌过来,它们齐刷刷倾斜了腰身,波涛涌过去,它们再次将腰身斜过去,悠然,曼妙,若高原的舞者,在辽阔的塬的舞台上尽情绽放着,舞姿招展,在午间浓郁的阳光下,风情万种。

守望麦田的人笑了,笑靥随微风拂动着,摇曳着,这是高原美妙的夏日,这是高原成熟的标志。

③时序进入六月,季节成熟,高原成熟,一株株麦子在高原人精心的呵护中成熟。

④每一把镰刀都在挥动,每一把镰刀都在忙碌。

此时的高原人,每个人都是高原舞台上不可少却的一员。

他们要在雷声撼动土塬之前,守住每一粒麦子,这黄金锻造的颗粒。

广袤的董志塬,馨香尽放。

弯腰,起身,收割,束捆,他们把一束束麦子捆扎成捆,他们也把汗水和身影一同捆扎在季节深处。

休憩的瞬息,抬头望天,穹苍高远,澄澈蔚蓝,天空的牧场上,白云的羊群竞逐在草场之上。

翔集的鸟群,正在斜了身子,将时光馥郁的剪影粘贴在一抹浓情的蔚蓝里。

⑤风吹高原,汗水飘香。

丰腴的马莲河一路歌唱。

滔滔水声是马莲河养育的音符,跃动在高原的每一处罅隙。

听,风吹马莲河,两岸蛙声四起。

每一声,都带了清凉的梦幻,每一声,都浸润着福祉,在暮色四合里,将幸福的鸣叫播撒在屋舍俨然的村庄深处,播撒在草木清香的袅袅炊烟里,播撒在婴孩甜蜜馨香的夜梦里。

⑥夜梦深处,孩子们和马莲河一同奔跑,跑着跑着,就跑进了秋日的密林。

⑦秋日的董志塬,是上帝遗落人间的画布。

沟壑深处,树木葱郁,层林尽染。

平原之上,玉米林立,火狐隐遁。

若是闲暇时分,漫步塬上。

成片成片的玉米林,被阳光染上了金色,每一株玉米都咧嘴而笑,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的结尾,飒飒,飒飒,悉心聆听,你就一定能够听懂玉米说给高原的情话,每一句,都是那么情深意切。

望远,黄了的落叶旋舞着,带了时光的印记,带了枝头的祝福,一片片,一叶叶,在旋舞中投入了大地的怀抱。

每一片每一叶都是大地画册上的印章,轻轻盖上去,董志塬便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幅,静谧中镶嵌在西北大地之上。

⑧及至冬日,茫茫董志塬被皑皑白雪覆盖,褴褛隐去,突兀隐去,莽莽雪原呈现出一派祥和与宁静。

踏雪而行的人,头顶雪花明丽的照耀,沿着村巷漫步。

村庄深处,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若是一盏盏点亮的灯火,在冬日里绚烂出一片热烈,一片期冀与遐思。

冰雪封冻了的马莲河与蒲河相伴而行,孕育着春潮涌动。

⑨此刻,我独立高原,微风拂面,婆婆娑娑的树影,迎迓着季节沉吟,我知道高原正在走向迷离的浓秋深处。

⑩风吹董志塬,吹出馨香迷漫,吹出念想深深,吹出时光旖旎。

(选自2018年9月10日甘肃庆阳网,略有改动)

15.作者笔下的董志塬在夏、秋、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夏:

                    

秋:

                      

冬:

                      

16.品析语言。

⑴弯腰,起身,收割,束捆,他们把一束束麦子捆扎成捆,他们也把汗水和身影一同捆扎在季节深处。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

⑵每一株玉米都咧嘴而笑,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的结尾,飒飒,飒飒,悉心聆听,你就一定能够听懂玉米说给高原的情话,每一句,都是那么情深意切。

(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17.请写出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每一声,都带了清凉的梦幻,每一声,都浸润着福祉。

18.请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三、句子默写

19.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2)满面灰尘烟火色,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3)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4)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小景传神地表现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因以为号焉()     

(3)造饮辄尽()              

(4)箪瓢屡空()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2.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夜游孤山记(节选)

[清]邵长蘅①

余至湖②上,寓辋川③四可楼已半月。

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

楼面孤山,暑甚,未能住。

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

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④,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⑤。

从一奚童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⑦墓下。

已舍艇,取径沮洳⑧间。

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

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

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⑨。

(选自《青门旅稿·卷四》)

()①邵长蘅:

清朝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

②湖:

西湖。

③辋(wǎng)川:

作者族兄邵远平(号戒庵)的别墅名。

④溶漾:

波光浮动的样子。

⑤麓:

山脚下。

⑥奚童:

童仆。

⑦林处士:

指林逋,终身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

⑧沮洳(jùrù):

低湿的地带。

⑨林薄:

草木丛杂的地方。

2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至湖上

B.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

C.徘徊/林处士墓下

D.左右/有居人数十家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面(______) 

(2)从(______) (3)西(______)

2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

(2)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

26.同为夜游,本文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写景、抒情上有何异同?

请结合选文简单的加以分析。

六、综合性学习

近日,年级开展了名著阅读情况调查。

请从《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帮助广播站小记者完成系列采访。

27.以你选择的作品为例,分析下面表格呈现如此现象的原因。

学生喜爱名著侧重点百分比统计

侧重点

名著

主题

人物

语言

其他

《傅雷家书》

 

30.22%

 

10.08%

 

52.44%

 

7.2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8.65%

 

28.88%

 

4.04%

 

1.57%

 

《三国演义》

 

8.90%

 

67.67%

 

20.23%

 

3.20%

 

 

28.有人说,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

结合选择的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作文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

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字数在600字以上;诗歌除外,文体不限;要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内阅读

1、

五、课外阅读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