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719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docx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瞬时速度、位移、时间

C.位移、速度、加速度D.速度的变化、路程、加速度

【答案】C

【解析】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位移,速度(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等,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路程,质量,时间,速率,温度等,C正确.

2.2017年8月20日15时30分,高中部军训成果汇报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

B.“15时30分”表示“时刻”

C.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和路程都为零

D.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

【答案】B

【解析】A、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时,学生的胳膊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故A错误;

B、15时30分是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B正确;

C、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是零,但路程不是零,故C错误;

D、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是零,但路程不是零,所以瞬时速度不是零,平均速度为零,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及平均速度的定义,对于相近物理量要注意特别掌握,明确其相互间有区别和联系。

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

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

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

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

D.逻辑推理、抽象思维提出猜想与假说,数学推理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运用实验验证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落体运动的规律,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点:

伽利略实验

4.下列词语所隐含的物理现象,可用力的概念和规律来解释的是()

①滴水石穿②铁杵成针③水中望月④逆向扬帆⑤光阴飞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①滴水石穿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水掉下来的冲击力使石头穿了一个洞;

②铁杵成针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铁杵在摩擦的过程中越来越小;

③水中望月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④逆向扬帆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风对帆的力改变穿的运动状态;

⑤光阴飞逝说明时间过的很快;

所以可用力的概念和规律来解释的是①②④,C正确.

5.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

【答案】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6.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的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

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C对A及B均有压力,C不是直接作用桌面,故对桌面没有压力可言,故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A与B间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因此没有弹力,故B错误;若D除了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以外还受第三个力即斜面对D的弹力作用,则不能保持D物体静止,因此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以及二力平衡的应用,在做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假设法的运用.

7.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3m;在第5次、第6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11m,由此可以求出()

A.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6m

B.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2m/s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

D.这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8m/s

【答案】B

【解析】根据逐差公式可知

,解得

,AC错误;第1次和第2次闪光的中间时刻速度为

,故第一次闪光的速度为

,B正确;第5s末的速度为

,故这5s内的平均速度为

,D错误.

8.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

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

它是静止的;丙说:

它在做加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

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

D.如果三人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可能都对

【答案】D

【解析】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取地面为参考系的.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往往不同.

三个人判断同一个运动,得出的结论不同,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以自己为参考系.

9.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象),如图所示.甲图象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t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B.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C.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由此分析即可.

图象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

时间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时刻之后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所以甲车的瞬时速度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后小于乙车的瞬时速度.时刻两者瞬时速度相等,因为是乙追甲,所以在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即在时刻两车相距最远,A错误D正确;时刻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两车相遇,B错误;

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C错误.

10.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不断增大

C.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D.当a=0时,速度为0,位移达到最小值

【答案】B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速度变化的慢了,但速度仍在增大,当加速度减小的到零时,速度恒定不变,做匀速运动,由于速度方向一直朝着负方向运动,所以位移大小一直在增大,BC正确.

11.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其中k1、k2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

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

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形变量不相同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

劲度系数太大或者太小,缓冲效果都不是很好,所以缓冲效果与劲度系数有关,A错误;垫片向右移动时压缩弹簧,垫片对弹簧1的弹力等于弹簧1对弹簧2的力,所以两个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B正确;由于两个弹簧弹力F相等而劲度系数K不相等,据可知,弹簧形变量不相等,则弹簧的长度也不相等,C错误;D正确;故选BD。

考点:

弹簧的弹力。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明确两个弹簧是串联关系,弹力相等,然后结合胡克定律进行分析。

12.一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间隔,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

则()

A.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20m/s

B.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10m/s

C.小球第二次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5m

D.小球将在t=6s时与地面发生第四次碰撞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恒为g不变,根据图象可知,在t=2s时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碰后反弹在t=3s时上升到最高处,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v=gΔt2=10m/s,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小球第二次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根据图象可知,Δt3=0.5s,所以

=1.25m,故选项C正确;显然小球每次与地面的碰撞都存在能量的损失,因此小球第三次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一定小于1.25m,因此从小球第三次与地面碰撞后到第四次与地面碰撞的时间间隔一定小于2Δt3,即在t=6s时与地面的第四次碰撞已经结束,故选项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抛体运动规律和图象的理解与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13.某汽车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L,在处速度为v1,在处速度为v2,则()

A.匀加速运动,v1>v2B.匀加速运动,v1

C.匀减速运动,v1v2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

对运动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出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

设汽车的初速度为,末速度为v,则在中间时刻时速度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

,解得在中间位置时的速度为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即无论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都有

,AD正确.

【点睛】本题也可以通过v-t图像解决问题,如图所示

14.在阳台上,将一个小球以v=15m/s初速度竖直上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h=10m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10m/s2)

A.1sB.2sC.

D.(2+

)s

【答案】ABC

【解析】试题分析:

位移是矢量,抛出后石子通过距抛出点15m处,可能是上升阶段经过10m高处,也可能是下降阶段经过高10m处,还有可能是下降阶段经过下方10m处,代入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求解即可.

规定向上为正方向,若

,则根据

可得

,解得

,若

,则有

,解得

(舍去),故ABC正确

15.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

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速度﹣时间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图象的性质可得出物体的运动性质及位移大小.

解:

A、甲在0时刻由负方向上距原点2m处向正方向运动,6s时达到正向的2m处,故总位移为4m,故A错误;

B、根据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故B正确;

CD、乙开始时速度为沿负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s后做正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总位移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BC

【点评】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和位移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抓住各自的数学意义理解其物理意义,即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而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x表示位移.

二、实验题

16.

(1)实验室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__V.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物理量的测量结果,有的属于直接测量结果,有的属于间接测量结果,其中属于直接测量结果的有_________.

A.瞬时速度B.位移C.时间间隔D.平均速度

(2)在对纸带的测量中,某同学只测量了如下图1、2两点间距离S2和4、5两点间距离S5,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运动的加速度为a=_______m/s2(用S2、S5、T表示)

【答案】

(1).

(1)低压交流

(2).4~6(3).BC;(4).

(2)a=(S5-S2)/3T2

【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4-6V的低压交流电,直接测量得出的结果,即不需要用公式计算得到的有,位移,时间间隔,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都需要根据公式计算,故BC正确;

(2)根据逐差公式

可得

,解得

17.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连续打了一系列点的纸带如下图,由此可以判断,这段纸带的运动属于________(填“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AB段运动的时间t=________s,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电源的实际频率低于50Hz时,但仍按50Hz计算,则计算得到的C点速度将比真实速度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

(1)匀变速

(2).0.08(3).1.15(4).5.00(5).1.15(6).

(2).偏大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平均速度定义求解AB段的平均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中间时刻等于该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求解C点的速度,根据

求解加速度.

..................

(2)若电源的实际频率低于50Hz时,则打点周期

偏大,即如果仍按照50Hz去计算,则计算时间偏小,而C点的计算公式为

,所以得出的结果偏大。

三、计算题

18.质量为m=2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了2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所受的滑动动摩擦力为多少?

(3)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答案】

(1)6N

(2)4N(3)0.2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弹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kx1=200×0.03N=6N.(4分)

(2)物体匀速前进时,滑动摩擦力与弹簧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滑动摩擦力为

f=kx2=200×0.02N=4N(4分)

(3)又因为f=μN=μmg,所以动摩擦因数为

(4分)

19.一个滑块沿斜面静止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AB=6m,BC=10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求: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2)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

(3)A到初始位置的距离?

【答案】

(1)1m/s2

(2)4m/s(3)2m

【解析】试题分析:

(1)滑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BC-AB=aT2

得到:

a="1"m/s2

(2)B点对应时刻是AC段时间的中间时刻,B点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滑块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3)设斜面A点到初始位置的距离为x

则由VB2=2a(x+AB)

代入解得x=2m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0.屋檐间隔一定时间滴出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

取g=10m/s2,试求:

(1)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

(2)相邻两滴水的时间间隔。

【答案】

(1)3.2m

(2)0.2s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初速度为零的比例式可知,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

则在第2滴水和第3滴水之间的距离为1m,则:

3.2m

(2)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代入数据得有:

0.2=

故解滴水的时间间隔为:

t=0.2s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匀速度直线运动公式

21.水平地而上有一足球距门柱x=l0m,某同学将该足球以水平速度v1=6m/s踢出,足球在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1=1m/s2,足球撞到门柱后反向弹回,弹回瞬间速度大小是碰撞前瞬间速度大小的,该同学将足球踢出后立即由静止开始以a2=1m/s2的加速度追赶足球,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2=3m/s,该同学至少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足球?

【答案】

【解析】设足球运动到门柱时的速度为,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足球从踢出到撞门柱前的运动时间为

足球撞在门柱后反弹速度大小

足球从反弹到减速为0的时间

该同学加速时间

该同学加速运动的位移

匀速运动的位移

足球从反弹到速度减为0的位移

,所以此时该同学还未追上足球

该同学要追上足球,还需要的时间

所以该同学追上足球的总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