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423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docx

成都医学院皮肤病知识专辑

1、表皮通过时间(更替时间):

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次序的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地层移行至颗粒层的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妹并脱落又需14天,共28天

2、表皮黑素单元:

一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3、单一感觉:

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感受体外的单一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如触觉、痛觉等

4、复合感觉:

皮肤中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共同的感受刺激传入中枢后由大脑综合分析形成的感觉,如湿、硬等

5、皮损:

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官的改变称体征,也称皮损

6、原发性皮损: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7、继发性皮损:

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8、斑疹:

皮肤粘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斑片

9、斑块:

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见于银屑病

10、丘疹:

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11、风团:

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突然发生,数分钟或数小时消退,不留痕迹

12、水疱和大疱:

水泡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

13、脓疱:

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有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14、结节:

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表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

15、囊肿:

为含有液体、粘稠物或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16、糜烂:

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损害表浅愈合快,不留瘢痕

17、溃疡:

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大真皮或更深位置,愈后留有瘢痕

18、鳞屑:

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19、浸渍:

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多导致表皮强度下降,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皮损质地变软,颜色变白,表面可起皱

20、裂隙:

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引起出血、疼痛,不留瘢痕

21、瘢痕:

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增生修复而成,有增生性和萎缩性两种

22、萎缩:

皮肤的退行性改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或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减少所致

23、痂:

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固而成

24、抓痕:

也称表皮剥脱,为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缺损,常由搔抓或摩擦所致,表面有渗出,脱屑或血痂,不留瘢痕

25、苔癣样变:

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

26、溶液:

是药物的水溶液,具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湿敷,有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和痂皮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类疾病

27、酊剂和醑剂:

是药物的酒精溶液或浸液,酊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醑剂是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

28、粉剂:

有干燥、保护和散热作用,多种药粉混合而成,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无糜烂和渗出的皮损

29、洗剂(震荡剂):

是粉剂(30%~50%)与水的混合物,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

30、油剂:

用植物油溶解药物或与药物混合,有清洁、保护和润滑作用,主要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

31、乳剂:

是油和水经乳化而成的剂型,两种类型,一种为油包水称脂,一种为水包油称霜剂,具有保护、润泽作用,主要用于亚急性、慢性皮炎

32、软膏:

药物与油性基质混合而成,具有保护创面、防止干裂的作用,主要用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

33、糊剂:

含25%~50%固体粉末成分的软膏,有吸水收敛作用,用于轻度渗出皮损,毛发部位不用

34、Ramsay-Hunt综合征:

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被称为~

35、挪威疥疮:

与患者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对有感觉神经病变或严重体残的患者,因对瘙痒不能起反应或搔抓,容易发生结痂性疥疮,表现为大量结痂、脱屑,有时呈红皮样外观,脱痂中有大量疥螨,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季

36、接触性皮炎:

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无之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37、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

38、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

39、性传播疾病:

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还可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

40、药疹:

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集体其他系统

41、同形反应(Kobner现象):

正常外观皮肤,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导致与原发病皮损相同皮损,见于扁平苔藓、扁平疣、白癜风

42、窗口期:

急性HIV感染,周围血淋巴细胞中可培养出HIV病毒,血清中可测出P24抗原,直至抗P24抗体产生,抗HIV抗体可持续阴性达2~3个月,这一时间被称为~

43、吉海反应:

系梅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因梅毒螺旋体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的急性变态反应,多在用药后数小时发生,表现为寒战、发热、头痛、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全身不适及原发疾病加重,严重时心血管梅毒患者可发生主动脉破裂

44、浅部真菌病:

是指限于皮肤最外层(表皮)、甲板、毛发和黏膜的真菌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皮肤癣菌和念珠菌

45、交叉过敏:

指机体被某种药物致敏后,可能同时对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存在共同化学基团的药物产生过敏

46、潜伏梅毒:

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表现或临床表现已消失,除梅毒血清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称为潜伏梅毒。

其发生机制与机体免疫力较强或暂时抑制TP有关

47、带状疱疹:

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48、疣:

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

临床上常见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和尖锐湿疣等

49、脓疱疮: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

50、皮肤癣菌:

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

51、体癣:

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

52、股癣:

指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

53、手癣:

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

54、足癣:

指皮肤癣菌累及足趾间、足跖、足跟和足侧源的感染

55、甲真菌病:

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

甲癣则特指由皮肤癣菌所致的甲感染

56、花斑康疹:

又称花斑癣、汗斑,是马拉色菌侵犯表皮角质层引起的皮肤表浅感染

57、疥疮:

是由疥螨寄生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58、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癣样变为主,病情易反复发作

59、慢性单纯性苔癣:

即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60、寻常痤疮:

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

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

61、梅毒:

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早起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侵犯全身组织、器官(主要是心脏和神经组织),病程长

62、硬下疳:

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最早出现的特征性皮损,是由TP在侵入部位引起的无痛性炎症反应。

典型的硬下疳触之具有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TP,传染性极强,常为单发。

无自觉症状,1个月可自行消退

63、二期复发梅毒:

因抗梅毒治疗剂量不足或未经治疗或患者免疫力降低,二期损害消退后有重新出现的现象

64、结节性梅毒疹:

三期梅毒的皮肤黏膜损害之一。

好发于头面部、肩部、背部及四肢伸侧。

呈簇集排列的铜红色浸润性结节,表面光滑,也可被覆黏着性鳞屑或顶端坏死形成溃疡。

多发于感染后3~4年,常无自觉症状

65、梅毒性树胶肿:

又称为梅毒瘤,是三期梅毒的标志,也是破坏性最强的一种皮损。

好发于小腿,初起常为无痛性皮下结节,逐渐增大,中央软化、破溃形成穿凿状溃疡,基底表面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物渗出,愈合形成萎缩性瘢痕。

黏膜损害也表现为坏死、溃疡,并在不同部位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66、淋病:

是由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包括眼、咽、直肠感染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

67、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是一种以衣原体为致病菌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临床过程隐匿、迁延、症状轻微,常并发上生殖道感染

68、尖锐湿疣:

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常发生在肛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STD之一

69、艾滋病:

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STD。

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病之一

70、疥疮结节:

疥螨侵入皮肤,在阴囊、阴茎、龟头等处发生直径3~5MM暗红色结节的现象,为疥螨死后引起的异物反应

71、多价过敏:

个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同时对多种化学结构无相似处的药物发生过敏

72、血清固定:

有的患者虽经充分治疗,临床上也无症状,但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始终阳性

1、皮肤是由(皮肤)、(真皮)、(皮下组织)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有(基底膜带)相连接。

皮肤最薄处是(眼睑)、(外阴)、(乳房);(掌跖部位)、(枕后项部)、(臀部)皮肤最厚。

2、表皮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有(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表皮分五层,由深至浅分别是(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3、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真皮属(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纤维分为(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

4、皮下脂肪层(脂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

5、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

6、皮脂腺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较多,为(皮脂溢出部位)。

7、皮肤中的三大血管丛(乳头下血管丛)、(真皮下血管丛)、(皮下血管丛)。

8、皮肤的功能:

(屏障)、(吸收)、(感觉)、(分泌与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和(免疫)。

9、皮肤吸收功能途径:

(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管)。

皮肤的不同结构和部位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一般而言,(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壁)》(掌跖)

10、皮肤感觉分为(单一感觉)和(复合感觉),前者包括(触)、(压)、(冷)、(温),后者包括(湿)、(糙)、(硬)、(软)、(光滑)等。

11、皮肤病患者的自觉症状:

(瘙痒)、(疼痛)、(烧灼感)、(麻木)、(蚁行感)。

12、皮肤原发性皮损:

(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皮肤继发性皮损:

(糜烂)、(溃疡)、(鳞屑)、(浸润)、(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癣样变)。

13、引起疣的病原菌:

(人类乳头瘤病毒);疣的分类:

(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

14、疥疮由(疥螨)引起,好发于皮肤(较薄部位),治疗用(硫磺软膏)。

15、性传播疾病包括:

(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生殖道衣原体感染)、(艾滋病)。

1、内用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

A:

H1受体拮抗剂

第一代: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

第二代:

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抗胆碱作用,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损害,心脏副作用

应用:

1型变态反应及其他瘙痒症B:

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应用:

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糖皮质激素:

适应症

急性或危及生命的疾病

某些较重的急性自限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病;不良反应:

感染加重,尿糖升高,血压升高,溃疡加重,穿孔,出血,月经紊乱,精神失常,骨质疏松,白内障等。

抗生素: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与新型B-内酰胺类抗生素

2、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3、急性湿疹和急性接触性皮炎的区别

急性湿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病因

复杂,多属内因,不易查清

多属外因,有接触史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

主要在接触部位

皮损特点

多形性,对称,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

单一形态,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

皮损境界

不清楚

清楚

病程

较长,易反复

较短,去除病因后迅速自愈,不接触不复发

自觉表现

瘙痒,一般不痛

瘙痒、灼热或疼痛

斑贴试验

常阴性

多阳性

4、急性荨麻疹内用药治疗

首选没有镇静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治疗,具有镇静作用的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疗效更强,主要用于治疗较为严重的荨麻疹;维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伴腹痛可给予解痉挛药;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引起者应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处理感染病灶。

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抢救

5、药疹的种类及治疗原则

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湿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痤疮型药疹、光感性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治疗原则:

首先停用致敏药物,包括可疑致敏药物,慎用结构相近似的药物,加速药物的排出,尽快消除药物反应,防止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轻型药疹可给予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必要时给予中等剂量泼尼松

重型药疹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防止继发感染;加强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

6、与超敏反应有关的药疹特点

与超敏反应有关的药疹具有如下特点:

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约需4~20天出现临床表现,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至;在高敏状态下24小时内发病;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服药者;皮损及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相关;临床表现复杂;在高敏状态下可发生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

7、梅毒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一、获得性梅毒:

一期梅毒: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硬下疳

硬化性淋巴结炎:

发生于硬下疳出现后1~2周,常累及单侧腹股沟或患处附近淋巴结,呈质地较硬的隆起,表面无红肿破溃,一般不痛。

淋巴结穿刺可见大量TP

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TP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

常发生于硬下疳消退3~4周后,也可与硬下疳同时出现,与一期无明显分界。

A皮肤黏膜损害,80~95%患者出现

梅毒疹:

呈泛发性、对称性分布,皮损内含有大量TP,传染性强。

掌跖部位梅毒疹表现为铜红色,具有一定特征性;无自觉症状,2~3月可消退,不留瘢痕

扁平湿疣:

好发于肛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皮损周围暗红色浸润,表面糜烂,有少量渗液;皮损内含大量TP,传染性强;常与梅毒疹并发,也可单发

梅毒性脱发

粘膜损害

B骨关节损害:

骨膜炎最常见,常发生于长骨

C眼损害:

均可引起视力损害

D神经损害

E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

F内脏梅毒

三期梅毒:

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3~4年,40%患者可发生

A皮肤粘膜损害:

主要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梅毒性树胶肿

结节性梅毒疹

梅毒性树胶肿

骨梅毒:

发生率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最常见的是长骨骨膜炎

眼梅毒:

类似二期

心血管梅毒

神经梅毒

二、先天性梅毒:

不发生硬下疳,早期病变较后天性梅毒严重

早期先天梅毒:

患儿常早产,发育营养差,躁动不安

皮肤粘膜损害:

口周及肛周常形成皲裂

梅毒性鼻炎:

常形成鞍鼻

骨梅毒

晚期先天梅毒:

一般5~8岁发病,13~14岁才相继出现多种表现,以角膜炎、骨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常见

先天潜伏梅毒:

没有症状出现的先天梅毒,或早期症状出血后,未经治疗消退者,但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三、潜伏梅毒

8、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比较

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潜伏期

平均3~5天

1~3周

尿道刺激征

多见

轻或无

尿道分泌物

脓性,量多

浆液或黏液性

全身症状

偶见

分泌物涂片

白细胞核内G-双球菌

病原体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9、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及诊断标准

临床分期:

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

诊断标准:

HIV感染受检血清初筛试验阳性,确证试验阳性者

艾滋病确诊患者

AHIV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1)近期内(3~6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度一个月以上者

2)近期内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天3~5次)一个月以上者

3)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4)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5)卡波西肉瘤(KS)

B若HIV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一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患者

1)CD4+、CD8+T细胞计数比值小于1,CD4+T细胞计数下降

2)全身淋巴结肿大

3)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1、尼氏征的四种阳性表现

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

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

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

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2、带状疱疹的特征表现(诊断依据)

群集水疱

皮损沿某一神经呈带状排列

皮损多单侧分布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

3、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A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触知有明显的痛觉敏感+特征表现

B特殊表现:

眼带状疱疹:

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

耳带状疱疹:

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若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亦成为Ramsay-Hunt综合征

4、跖疣、鸡眼和胼胝的鉴别诊断

跖疣

鸡眼

胼胝

病因

HPV感染

挤压

长期摩擦、压迫

好发部位

足跖

足跖、趾、足缘

足跖前部、足跟

皮损

圆形灰黄色角化斑块,中央凹陷,较软,表面粗糙无皮纹,外周角化环,易见出血点

圆锥形角质栓,外围透明黄色环

蜡黄色的角质斑片,中央略增厚,皮纹清楚,边缘不清楚

数目

可较多

单发或几个

1~2片

疼痛与压痛

挤捏时明显

压痛明显

无或轻微

5、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分类

接触传染性脓疱疮

深脓疱疮

大疱性脓疱疮

新生儿脓疱疮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发病部位

面部多见

好发于小腿或臀部

好发于面部、躯干和四肢

广泛分布

常由口周和眼周开始,迅速波及躯干和四肢

好发人群

儿童

儿童或老人

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

发生于新生儿

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

转归

严重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伴淋巴结炎

易并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

6、头癣的临床表现

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四种类型。

多累及少年儿童,成人少见。

7、头癣的实验室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

黄癣病发内可见与毛发长轴平行的菌丝和关节孢子,黄癣痂内充满厚壁孢子和鹿角状菌丝;白癣病发外有成堆的圆形小孢子;黑点癣病发内可见呈链状排列的圆形大孢子

滤过紫外线灯检查:

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呈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病发无荧光

8、头癣的预防和治疗

对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服药、擦药、洗头、剪发、消毒五条措施联合。

脓癣治疗同上,切忌切开。

急性炎症期可短期联合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

9、手足癣分型

可分为三型:

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

10、甲真菌病的分型

白色表浅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毁损型

11、接触性皮炎的病因

动物性物质

植物性物质

化学性物质

原发刺激物

接触致敏物

原发性刺激反应(任何人均可发生)

接触性致敏反应(少数人,IV型超敏反应)

12、接触性皮炎的分类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病。

某些物质刺激性较小,但一定浓度下接触一定时间也可致病。

其共同特点是:

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无一定潜伏期;皮损多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境界清楚;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消退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IV型超敏反应。

接触物为致敏因子,本身并无刺激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有少数人接触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发生超敏反应性炎症。

其共同特点是:

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后不发生反应,经过1~2周后如再次接触同样致敏物质才发病;皮损往往呈广泛性、对称性分布;易反复发作;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13、接触性皮炎的诊断

发病前接触史

发生于接触部位

皮损境界清楚

去除病因后经适当处理皮损很快消退

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14、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原则:

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

超敏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治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致敏源,以免复发。

内用药物治疗:

视病情轻重可内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

外用药物治疗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

15、湿疹的临床表现

急性湿疹:

好发于面、耳、手、足等外露部位;常对称分布;皮损多形性,境界不清楚,范围广;有明显浆液性渗出;自觉骚痒剧烈。

2~3周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亚急性湿疹:

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不适当处理后病程较久发展而来,皮损呈暗红色,肥厚,仍自觉骚痒剧烈,如经久不愈可发展为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

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也可由于刺激轻微、持续而一开始就表现慢性化。

好发于手、足、小腿等处;多对称发病;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苔癣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明显骚痒,常呈阵发性

16、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癣的鉴别

慢性湿疹

慢性单纯性苔癣

病史

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有反复发作的亚急性史,急性期先有皮损,后有痒感

多先有痒感,搔抓后出现皮损

病因

各种内外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为主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

颈项、肘膝关节伸侧、腰骶部

皮损特点

圆锥状,米粒大小灰褐色丘疹,融合成片,浸润肥厚,有色素沉着

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成片,呈苔癣样变,边缘见扁平发亮丘疹

演变

可有急性发作,有渗出倾向

慢性、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