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239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 光学教案.docx

自主招生课程自主招生课程高三物理第14讲光学教案

第14讲光学

适用学科

物理

适用年级

高三

适用区域

全国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1:

光的折射、全反射

2:

光的干涉、衍射

3:

光程与半波损失

教学目标

1:

了解光学的考查特点

2:

掌握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

3:

学会利用光路图辅助解题

教学重点

1:

机械振动

2:

波的周期性

教学难点

1:

光的干涉、衍射

2:

光程与半波损失

【重点知识精讲和知识拓展】

一、光的独立传播规律

当光线从不同方向通过透明媒质中一点时互不影响,不改变频率仍按原方向传播的规律。

二、折射率

1.相对折射率:

光从1媒质进入2媒质。

2.绝对折射率:

任何媒质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

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光从折射率为n的介质进入真空,其临界角C=arcsin(1/n);光从折射率为n1的介质进入折射率为n2的介质,其临界角C=arcsin(n2/n1)。

.

四、透镜成像

1.透镜公式

若u为物距,v为像距,而f为焦距,则有:

放大率

(线放大率)

(面放大率)

说明:

(1)上述公式适用范围:

面镜,薄透镜。

(2)适用条件:

近轴光线;镜的两侧光学媒质相同。

(3)符号规定:

“实正、虚负”的原则。

2.透镜成像作图法:

主要依据三条特殊光线确定像的位置。

①平行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若为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反向演唱像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轴平行,若为凹透镜,指向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方向不变。

以上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何两条,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3.实像和虚像:

两条实际光线的交点为实像点;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虚像点。

像点位置确定后,也同时确定了像的虚实、倒正和大小。

实像用光屏接收,经光屏的反射用眼观察。

虚像必须用眼直接观察。

五、球面镜的焦距

可以证明,球面镜的焦距f等于球面半径R的一半。

且凹透镜的焦距为正值,凸透镜的焦距为负值。

六.眼睛和光学仪器

(1)眼睛

1人眼结构:

水晶体:

即眼珠,由折射率为1.42的胶状透明物质组成的双凸透镜,前、后面曲率半径分别为1厘米和0.6厘米。

1玻璃液:

水晶体被一种透明淡盐溶液包围,这种溶液称玻璃液,折射率为1.33。

2瞳孔:

玻璃液被称为巩膜的白色坚韧的膜包围,形成眼球,直径约为2.4厘米。

眼球前方有一小远控,称为瞳孔。

外来光束过弱时,瞳孔直径可扩大到0.8厘米。

3视网膜:

眼球后方有一极薄的膜,称为视网膜。

由视神经把视网膜和大脑联系起来。

2人眼的调节功能:

1自调节:

水晶体有自我调节功能,使它的曲半径变化,从而自动改变焦点,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2近点和远点:

眼睛能看清楚的最近点称为近点;最远点称为远点。

随着年龄增加,近点逐渐变远,远点逐渐变近。

3非正常眼:

正常眼能看清楚眼前25厘米处物体的细节,故把25厘米称为明

视距离。

远点不在无限远而在眼前有限的距离,称为近视眼。

可用凹透镜矫正。

近点离眼很远的,称为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眼珠在不同方向的平面内曲率不同,称为散光眼,可用非球面透镜矫正。

(2)照相机:

由物镜、快门、暗箱等组成。

用感光片记录物体倒立实像,经显影和定影后,得到明暗对比与物体相反的负片。

如为彩照,负片的色彩与物体互成补色。

快门控制感光片曝光时间,暗箱防止漏光。

物镜中装有调节直径大小的光圈,用来改变像的照度,缩小光圈还可增加成像的景深。

复杂的照相机装有

可变焦距的物镜。

(3)放大镜:

一个焦距f很短的会聚透镜。

f远小与明视距离s,作用是放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

像所张的视角与肉眼观察时物体在明视距离处所张的视角之比,定义为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M,

(4)幻灯片:

使透明图片在屏幕上成放大倒立实像的仪器,由光源、聚光器和放映镜头(凸透镜)等组成。

(5)显微镜

1.结构:

在放大镜(目镜)前加一个称为物镜的焦距极短的会聚透镜,组成显微镜。

物体放在物镜物方焦

点外侧附近,经物镜成放大实像于目镜物方焦点内侧附近。

再经目镜成放大虚像于明视距离以外。

2.放大倍

率:

物镜、目镜的焦距分别为f0和fe,如光学筒长为

,明视距离为S0,则显微镜放大倍率为:

负号表示像是倒立的。

(6)望远镜

1.结构:

物镜为凸透镜,焦

距较长,把无穷远处的物成像在物镜的像方

焦平面上。

目镜有两类,用短焦距凸透镜做目镜的,称为开普勒望远镜,成倒立像。

用短焦距凹透镜做目镜的,称为伽利略望远镜,成正立像。

2.放大倍率:

用S0、fe表示物、目镜的焦距,则放大倍率为

,负号表示像是倒的。

3.最小分辨角:

望远镜能辨别远处两物点的最小角距离称为最小分辨角。

由光波波长

和望远镜的通光孔D所决定:

.

七.光的干涉

(1)、双缝干涉:

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双缝处光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在光屏上距双缝的路程差为光波波长整数倍的地方出现明条纹;光屏上距双缝的路程差为光波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出现暗条纹.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条件下,干涉条纹间距(相邻两条明条纹中心或相邻两条暗条纹中心间的距离)跟波长成正比。

所以从红光到紫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将越来越小。

在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除中央亮条纹为白色外,两侧均为彩色的干涉条纹。

(2)、薄膜干涉:

光照射到薄膜上时,被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相叠加,也可发生干涉现象.若入射光为单色光,可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入射光为白光,可形成彩色的干涉条纹.

温馨提示:

利用双缝干涉可以精确测定光的波长,而薄膜干涉常用于检查平面质量和镜头的增透膜。

八.光程

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路程L与该介质的折射率n的乘积nL称为光程,即S=nL.

光在传播过程中其位相变化ΔΦ与光程的关系是

式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在真空中或空气中n=1,光传播的路程就等于光程。

九、半波损失

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在两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光的相位要

发生180°的变化,相当于有半个波长的光程差,称为半波损失。

反之,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其相位不发生变化,因此,这时没有半波损失。

十.光的衍射

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象.

只有在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著名的泊松亮斑就是典型的光的衍射现象.

十一.光的电磁说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本性.

(2)、电磁波谱:

电磁波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γ射线.其产生机理、性质差别、用途等可概括如下表:

波谱

无线电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X射线

γ射线

产生机理

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运动

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

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

原子核受激发

特性

波动性强

热效应

引起视觉

化学作用、荧光效应、杀菌

贯穿作用强

贯穿本领最强

应用

无线电技术

加热、遥感

照明摄影

感光技术医用消毒

检查探测医用透视

工业探伤医用治疗

十二.光谱和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

根据光谱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的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典例精析】

例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1/f=1/u+1/v。

.一架以108km/h匀速飞行的飞机要航拍与地面景物比例为1∶5000的照片时,其飞行高度应为1000m.试求:

(1)航拍员所用照相机的焦距有多

大?

(2)若要用这架照相机航拍与地面景物的比例为1∶2000的照片,则:

①飞机的飞行高度应多高?

②航拍时,景物在胶卷上所成像的位移不能超过0.1mm,其像才不至于模糊。

.这时航拍员应选取多大的快门,所拍摄的像才不至于模糊?

(注:

照相机上的快门数据,为快门开启时间的倒数)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的光路图成相似三角形的关系可得,放大率

(2)

所以快门应选取“150”及以上。

例2.(2014华约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蜡烛与光屏的间距为1.8m。

从蜡烛处开始移动透镜,第一次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之后,又向前移动了0.72m时,再一次出现了清晰的像。

求透镜的焦距f。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令光源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两次成像时,物距(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分别为

,像距分别为

,两次透镜间距离为d,则由成像公式

解得

(1)

由对称性(或光路可逆性),交换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则成像时透镜在同样位置,故:

可得

由上述四式可得:

(2)

(3)

(2)(3)带入

(1)得:

【点评】此方法在实验上称为位移法测透镜焦距,也叫二次成像法。

解答此题所需要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凸透镜成像公式。

例3: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缝A和B的间距为d=3.3mm,狭缝到光屏的距离L=3.0m,单色光的波长=500nm。

(1)试计算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x。

(2)若在狭缝B后插入一厚度为10μm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片,如图所示,试确定由此引起的条纹移动方向。

(3)若已知插入上述玻璃片后,光屏上条纹移动了4.73mm,试求此玻璃片的折射率。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由双缝干涉实验条纹间隔公式可得两相邻亮纹的间距

(2)插入玻璃片后,由于玻璃片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有B到M的光程增大,图中M点的条纹图样下移。

即由此引起的条纹移动方向向下。

(3)干涉条纹移动一级就相当于两缝到光屏的光程差变化了一个波长。

,可知干涉条纹图样下移10.5级,所以BM之间的光程增加了10.5

.

增加的光程为δ=(n-1)L=10.5λ.。

解得n=1.525.

例4.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干旱少雨,

我国北方地区春天会出现扬尘天气甚至沙尘暴。

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出现严重沙尘暴时,最大风速可达到12m/s,同时由于大量微粒在空中悬浮,天空呈橙黄色,能见度只有50m左右。

(1)根据光的散射规律可知,当空中悬浮的微粒直径d与入射光的波长λ之比d/λ=0.1时,该波长的光散射最强。

在空气洁净时,主要是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散射日光,其中蓝光被散射得最强,所以天空呈蓝色。

发生沙尘暴时由于悬浮微粒对光的散射,使得天空呈橙黄色,已知橙黄色光波的平均波长为6.0×10-7m,请计算悬浮微粒的平均直径为多大。

(2)若某次沙尘暴使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5.8x10-6kg/m3,已知单个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k/m3,这时1.0cm3的空气约含多少颗悬浮微粒?

(3)在一般扬尘天气,风力发电机还可以正常工作。

已知风力发电机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0%,空气密度为1.29kg/m3,某风力发电机风车的有效受风面积为4.0m2,此风力发电机在风速为l0m/s时的输出电功率为多大?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因为

时,该波长的光散射最强,所以沙尘的平均直径

(4分)

沙尘暴天气是,

的扬尘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总体积为:

(1分)

每个悬浮微粒的平均体积为:

(2分)

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数量为

(2分)

所以1.0cm3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数量为

(1分)

(3)1s内吹到风车上的空气的体积为:

(2分)

这些空气具有的动能为:

(2分)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2分)

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