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374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docx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

一、积累运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4分)

(1),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

(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按要求做题(6分)

温公(司马光)独乐园之读书堂,文史万余卷。

而公晨夕所常阅者,虽累数十年,皆新若手未触者。

尝谓其子公休曰:

“贾竖①藏货贝,儒家惟此耳,然当知宝惜。

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暴其脑②,所以年月虽深,终不损动。

至于启卷,必先视几案洁净,藉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

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

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

每至看竟一板,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拈而挟过,故得不至揉熟③其纸。

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

今浮图④、老氏尤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

汝当志之。

注释:

①贾竖:

商人②脑:

线装订线的部分③揉熟:

揉软④浮图:

梵语音译,佛家僧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藉以茵褥藉:

②每至看竟一板竟:

③汝当志之志: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暴其脑

二、阅读理解(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

闲敲棋子落灯花

王清铭

给学生讲赵师秀的诗歌《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本想按《千家诗》的赏析,照本宣()地说这是描写诗人初夏的雨夜期客不至的焦灼之情。

但我仔细揣摩,觉得其实不然。

黄梅时节雨霏霏,正好有空闲邀约朋友来下棋;朋友来不了,诗人神游户外,听蛙声在池塘边悠然地歌唱,于是有一种宁静随涟漪漾到自己的心里来;拿起棋子,跟自己对弈,灯是唯一的旁观者,灯花落了,突然明亮的灯光充满了整个房间。

诗人仰起头,脸上写满了闲适。

不知道是现代人懒得思考,还是没有闲适的生活体验,他们大多人云亦云地把这首诗歌解读为表现诗人的焦灼心情。

他们说,敲棋子是诗人排遣寂寞的动作,零落的敲声更显出他的心绪不宁。

现代人的心境真的离闲适很远了。

夜半,是很多城市人夜生活正酣的时候,忙碌一天,心弦绷紧了一天,在人群中体会的只是孤独,他们用酒精慰藉自己。

灯红酒绿的城市夜晚,很多城市人都是失语者,他们要倾诉,但又不懂得怎么表达,就拿起话筒唱一些流行的歌曲,千人一口。

酒喝得差不多了,歌把喉咙撕破了,于是摇摇晃晃回家,在豪华的席梦思上打鼾,间或做一些啤酒泡沫一般易碎的美梦。

被酒味泡软的城市夜半,人们很难再有那种闲情逸(),在家中摆一盘棋等待朋友的到来。

他们都很忙,忙到脚后跟打脑袋,心自然闲不下来,虽然很多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忙什么。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蜗牛是道好菜,都市人饕餮的胃口张开着;苍蝇虽说是四害之一,但只要有点含金量,蚊子腹内刳脂油的老先生早就()拳擦掌了。

他们也知道人生如棋,但眼中只有空地,呕心()血要把对方的子消灭殆尽。

他们相信一句被改装过的话: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在他们看来,朋友就是敌人,他人就是地狱,谁会邀约一个无利可图的人深夜下一些没有经济效益的棋呢?

他们把他人看做自己手中的棋子,殊不知自己也把别人拈在手中,处处算计别人,往往又被别人算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我们的身后,还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是时间。

世人只懂得争来争去,却在无谓的争斗中蹉跎岁月,无暇静下心来享受短暂生命中的悠闲和诗意。

“松下围棋,松子偶随棋子落;柳边垂钓,。

”苏东坡与黄庭坚这种纹枰对弈的飘逸只能到古代去找了,现代人大概连思古之幽情也没有时间去发。

3.在括号里把成语补充完整。

(4分)

照本宣()闲情逸()()拳擦掌呕心()血

4.把文章最后一段的对联补写完整。

(3分)

松下围棋,松子偶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

5.文章画线句子“他们也知道人生如棋,但眼中只有空地”的含义是什么?

(4分)

答:

6.本文主日清月结旨并不在于对古诗《约客》作出新解,而是另有深意。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三、作文(50分)

7、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22年夏天,沈从文决定离开湘西的老家到北京求学。

当时他姐夫在北京,问他: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沈从文说:

“我来寻找理想。

”姐夫十分惊诧:

“什么,寻找理想?

”沈从文说“:

想读书,写文章,当作家。

”姐夫听了十分赞赏:

“人家带了弓箭到山中猎取虎豹,你赤手空拳带着一脑壳幻想来北京做这份买卖。

好!

不过我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让信仰失去!

因为你除了它,什么都没有。

请以“寻找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1、

(1)临溪而渔,泉香而酒洌

(2)波撼岳阳城(3)沉舟侧畔千帆过(4)零落成泥碾作尘2、

(1)藉:

铺垫竟:

完志:

记住

(2)译文:

就在阳光照射的地方(处所)摆上桌子,把几本书斜放桌上曝晒订线的部分。

二、3、科、致、摩、沥

4、柳丝常伴钓丝垂(3分。

第一和第五若不是“柳”“钓”,扣1分;第六字和第二字不同不扣分,平仄不作要求)

5、现代人的眼中,“棋盘”就是战场,人生就是争名夺利。

(答对“棋”和“空地”的比喻义各给2分)

6、作者通过解读古诗《约客》引出对现代人那种为了争名夺利而忙忙碌碌的生活方式的批评。

(答出“批评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给2分;答出“争名夺利”“忙碌”的给2分)

司马光独乐花园里的读书堂,藏有万余卷书籍,他早晚翻阅的书箱,虽然经过了几十年,却都崭新得像从未用手触摸过一样。

他曾对儿子司马康说:

“商人家藏财宝,读书人家只有藏书。

但是应该知道珍重爱惜。

我每年在初伏到重阳期间,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就在阳光照射的地方摆上桌子,把几本书斜放桌上曝晒订线的部分,因此虽然过了几十年,这些藏书最终也没有损伤。

开卷看书时,一平方和要先看见桌子洁净,铺上垫子,然后端正地坐着看书。

有时想边走边看,就用块托着书,从不敢直接用手捧书,不只是担心手上的汗沾污了书本,也担心弄坏了订线的部分。

每到看完一页,(要翻页时)就侧着用右手大拇指的下面托着书的边,用食指盖在它上面,两指夹着翻过去,所以能不把书页揉软。

每次看到你们总是用指甲尖撮起书页,让我很不满意。

现在和尚、道士都知道爱惜他们的书,难道我们儒者反而不如他们吗?

你应当记住。

 

一、积累运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4分)

(1),。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2)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6分)

东瓯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

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

海隅之贾人适晋,闻晋国有冯妇善搏虎,所在则其邑无虎,归以语东瓯君。

东瓯君大喜,以马十驷、玉二瑴、文锦十纯,命贾人为行人,求冯妇于晋。

冯妇至,东瓯君命驾虚左,迎之于国门外,共载而入,馆于国中,为上客。

明日,市有火。

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攮臂从国人出,求虎弗得。

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

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

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

(2)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

二、阅读理解(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

没有秋虫的地方(叶对陶)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

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

”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

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

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

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

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谈的云影覆盖在场上。

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

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

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

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

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

我们以为最难堪而极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朦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汤是罪恶的,

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

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

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

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

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3、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4分)

微喟()隽永()酷嗜()水门汀()

4、简析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虫声。

(4分)

5、文中说: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动人的感叹,秋上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

”联系全文,说说秋虫鸣声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的原因。

(3分)

6、文章结尾说:

“想到‘井底’与‘铅色’,就觉得象征意味丰富极了。

”结合全文,说说“井底”与“铅色”象征什么?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三、作文(50分)

7、以“听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1、

(1)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2)水中藻、荇交横(3)竹径通幽处(4)萧萧暮雨子规啼

2、

(1)他们的国家没有砖瓦,而盖屋顶子全用茅草,所以多火灾,国人都吃过它的苦头。

(2)于是那个商人因为说假话获罪,但冯妇却至死也没搞清是怎么回事。

二、3、kuìjuànshìtīng

4、修辞手法:

衬托,用静谧的环境衬托虫声。

比喻,秋虫是神妙的乐师。

拟人,秋虫的鸣唱踌躇满志。

对比,用“高,低,宏,细,疾,徐,作,歇”四组反义词写秋虫合奏的神韵。

5、秋虫的鸣唱给我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了味道,不管这味道是甜美的还是酸苦的,总胜过淡漠无味百倍。

6、“井底”与“铅色”象征城市鹑鸽箱似的生活。

(或“象征城市乏味的生活”)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7、可以写听歌曲或乐曲得到的享受和获得的感悟,也可以讲述与听歌有关的人和事。

东的人把“火”叫作“虎”,他们发“火”和“虎”的字音没有区别。

他们的国家没有砖瓦,而盖屋顶子全用茅草,所以多火灾,国人都吃过它的苦头。

靠海边的地方,有一个商人到了晋国,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同虎搏斗,冯妇所到的地方就没有老虎。

商人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东国君。

东国君听了高兴,用马四十匹、白玉两双、文锦十匹作礼物,命令商人做使者,到晋国聘请冯妇。

冯妇应邀到来,东君命驾车,虚左,亲自在国门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车进入宾馆,把他当做国中的上宾款待。

第二天,市中起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捋袖伸臂跟随国人跑出来,找老虎搏斗,却没有找到。

这时大火迫向宫殿店铺,国人簇拥着冯妇就奔向大火,冯妇被烧灼而死。

于是那个商人因为说假话获罪,但冯妇却至死也没搞清是怎么回事。

 

三、积累运用(10分)

1、补写出一下列诗文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3),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2、下面一段文字在标点和语法上共有三处错误,请指出错句序号并改正。

(6分)

①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同时,②更应当引导他们从文章中学习精神营养,③获取精神力量。

④教师要用精神力量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品格。

⑤语文教材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⑥物物总关情,⑦处处见精神。

答:

(1)序号改为

(2)序号改为

(3)序号改为

二、阅读理解(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

小小红帆船

乔叶

侄女小谦今年8岁,很瘦,不大爱说话,却常常chán着我。

星期天的下午,她非拉着我到河边来。

冬日的小河在阳光下清清浅浅地流着。

“这水真好,”小谦说,“咱们放船吧?

“你去找点儿废纸。

“哎。

”她连忙跳起来。

jí刻,收集了一沓红红白白的纸片。

红纸极薄,不知是哪家娶媳妇放鞭炮落下的残xiè,白纸极厚,是塑纸板。

这两种原料显然都叠不成纸船。

我思cǔn了一会儿,把白纸板一块块掰开,将红纸一条条撕成小帆插进白纸板中,这简易的红帆船就算做成了。

准确地说,这不叫船,叫筏子。

然而小谦还是很高兴地把它们一个个送进水里,很小心地用树枝击打着水面,让河水一波一波地把它们送往远方。

“小谦,你说这些船会翻吗?

“不会。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

“为什么?

”我很有兴趣地问她。

“它是船呀!

”她很奇怪地回头看着我,“它是船呀!

我哑然失笑。

可爱的孩子!

它是船又怎样?

也许在风和日丽中航行时它会显得很威武,可是一旦由于自身的疏漏或狂涛巨浪袭击,它就会脆弱得不堪一击。

这世上伟大的东西太多了,可永恒的又有多少呢?

——何况,我们的船是多么小多么小的小船呀。

孩子当然不懂这些,我却想让她明白。

于是我做了一只有点失衡的小船,等小谦把它放进水里的时候,我问:

“这船会翻吗?

“不会。

”她依然斩钉截铁。

然而船却开始倾斜,小谦拼命地挥动树枝帮助它维持平衡,可无济于事。

“不会翻的……”她喃喃自语,非常努力尽责地救护着小船。

我看见小船在水中打了个滚儿,又翻上来,红帆湿透了。

我赶紧转过头去,怕伤了小谦的面子。

“姑姑,你看,船走了。

”过了一会儿,小谦拽拽我的衣角。

果然,那只小船奇迹般歪歪斜斜向远方飘去,那场景极像一场恶战中坚守到底终于凯旋的最后一名士兵,扛着一面鲜艳招展的残旗正在离开战场,颇显几分悲壮美。

我突然热泪盈眶,为这船,也为了孩子——像河水一样清澈纯净的孩子。

正因为她对苦难和坎坷一无所知,所以对生命才充满了最本质的维护和最无邪的热情,哪怕是一只废纸做成的小船,她也相信它不会毁灭,因为——“它是船呀!

”’

我自觉内心里是一个比较冷漠苍凉的人,也许是所见所闻太多,所以虽未亲历什么沧桑世事,却对人生总持有一种非常顽固的悲哀的感悟。

做事虽然也尽力而为,但从不抱什么积极态度。

我嘲笑那些总是以诚挚和乐观去面对生活的人们,觉得他们幼稚盲目,无知可怜,今天才发现自己才是真正可怜。

我认识得太明智太清晰,所以也就生活得太脆弱太无能。

我默默地望着河面,感到那一只只小帆船正带着一股清纯和滚滚的波流猛烈地冲击我的心灵之壑。

我真希望自己能一直在感动和被冲击中生活,像今天这样。

“姑姑,你说这些船还会翻吗?

”小谦突然疑惑起来。

“不会。

“它们会走远吗?

“当然。

它们会走得很远很远。

我知道我必须这样说。

63、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1)却常常chán()着我。

(2)jí()刻,收集了一沓红红白白的纸片。

(3)不知是哪家娶媳妇放鞭炮落下的残xiè()。

(4)我思cǔn()了一会儿。

64、“我们的船是多么小多么小多么小的小船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它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4分)

 

65、文中前后文重复了“你说这些船会翻吗?

”“不会。

”的对话,“我”的看法前后相反,促使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分)

 

66、文章结尾说:

“我知道我必须这样说。

”请根据文意,简答为什么“我必须这样说”的两点理由。

(4分)

答:

(1)

(2)

五、作文

67、在上面《小小红帆船》一文中,我们看到那只小纸船“奇迹般歪歪斜斜向远方飘去”了,是啊,人生也如放船,人虽然渺小,也会遇到波折,但终能战胜风浪,走向美好的未来。

你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请以“我是这样战胜挫折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61、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铜雀春深锁二乔(3)谈笑有鸿儒(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62、

(1)①改为“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方法的同时”,也可改为“教会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同时”。

(2)②改为“从文章中吸取(汲取)精神营养。

(3)④顿号改为逗号

四、阅读理解

63、

(1)缠即屑忖

64、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在文中强调小纸船的脆弱与不堪一击,为下文“小船不会翻”的事实作反衬。

65、小谦对生命充满本质维护和最无邪的热情的童心,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深层次思考。

66、

(1)因为小谦那颗清澈纯净的童心必须呵护。

(2)“我”也应该像小谦那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一、积累运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4分)

(1)后皇嘉树,。

受命不迁,。

(屈原《橘颂》)

(2)老夫聊发少年狂,,。

,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近乡情更怯,。

(宋之问《渡汉江》)

(4)我歌月徘徊,。

(李白《月下独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6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分)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分)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分)

 

二、阅读理解(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握一把苍凉

(台湾)司马中原

 童年,总有那么一个夜晚,立在露湿的石阶上,望着升起的圆月,天空成了碧海,白苍苍的一弯月,望得人一心的胆寒.谁说月是冰轮,该把它摘来抱温着,也许残秋就不会因月色而亦显凄冷了.离枝的叶掌悄然飘坠在多苔的石上,窸窣幽叹着,俄而听见高空洒落的雁声,鼻尖便无由地酸楚起来.后来忆起那夜的光景,只好以童梦荒唐自解。

  把家宅的粉壁看成一幅幅斑驳的、奇幻的画,用童心去读古老的事物,激荡成无数泡沫般的幻想,渔翁、樵子、山和水以及水滨的钓客,但从没想过一个孩子怎样会变成老翁的。

五十之后才哑然悟出:

再丰繁的幻想也只有景况,缺少那种深细微妙的过程,你曾想抱温过秋空的冷月吗?

串起这些,在流转的时空里,把它积成一种过程,今夜的稿笺上,便落下我曾经漆黑过的白发。

  但愿你懂得我哽咽的呓语,不再笑我痴狂,就这样,我和中国恋爱过,一片碎瓦,一角残砖,一些在时空中消逝的人和物,我的记忆发酵着深入骨髓的恋情,一声故国,喷涌的血流已写成千百首诗章。

  浮居岛上三十余年,时间把我蚀成家宅那面斑驳的粉壁,让年轻人把它当成一幅幅奇幻的画来看,有一座老得秃了头的山在北国,一座题有我名字的尖塔仍立在江南,我的青春是一排蝴蝶标本,我的记忆可曾飞入你的幻想?

  如果你了解一个人穿过怎样的时空老去的,你就能仔细品味出某种特异的感觉,在不同时空的中国,你所恐惧的地狱曾经是我别无选择的天堂。

不必在字面上去认识青春和恋爱。

区分乡思和相思了。

我在稿纸上长夜行军的时刻,我多疾的故土一如既往是我携带的背囊,我唱着一首战歌,青春,中国的青春,但在感觉中,历史的长廊黑黝黝的,中国恋爱着你,连中国也没有快乐过。

  一个雨夜,陪老妻找一家名唤“青春”的服装店,灯光在雨雾中炫射成带芒刺的光球,分不清立着还是挂着。

妻忘了带地址,见人就问:

青春在哪里?

被问的人投以诧异的眼神,—对霜鬓的夫妇,竟然向他询问青春?

后来我们恍然觉出了,凄凉地对笑起来,仿佛在一霎中捡取童稚时的疯和傻。

最后终于找着那间窄门面的店子,玻璃橱窗里,挂满中国古典式的服装,猜想妻穿起它们来,将会有些戏剧的趣味。

若说人生如戏,也就是这样了,她的笑瞳里竟也闪着泪光。

三分的甜蜜,竟裹着七分的苍凉。

我们走过的日子,走过的地方,恍惚都化成片片色彩,涂抹出我们共同爱恋过的中国。

中国不是一个名词,但愿你懂得,我们都不是庄周,精神化蝶是根本无需哲学的。

握一把苍凉献给你,在这不见红叶的秋天,趁着霜还没降,你也许还能觉出一点我们手握的余温吧!

58、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4分)

稿笺()哽咽()发酵()黑黝黝()

59、在第一段中,作者主要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勾起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用简洁准确的文字回答。

(4分)

答:

事物:

思想感情:

60、揣摩下面的语句,揭示它们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4分)

①我多疾的故土一如既往是我携带的背囊

②三分的甜蜜,竟裹着七分的苍凉

61、作者说“中国不是一个名词,但愿你懂得”,那么,你懂得中国是什么吗?

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你所理解的中国表达出来。

(3分)

答:

 

五、作文(50分)

62、“纸上读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是一副关于读书的对联,请你根据对联的意思,结合自己生活及学习的体会,以“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三、56、

(1)橘徕服兮生南国兮

(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3)不敢问来人(4)我舞影零乱

57、

(1)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大事(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2)问现在是秦朝第几世皇帝,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必说魏晋了。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西汉)兴隆的原因。

四、58、jiānyèjiàoyǒu

59、事物是:

圆月、落叶(离枝的叶掌)、雁声(除了多写一个“残秋“不给分也不扣分外,多写一个其它词语扣1分,3分扣完为止。

不能答“月亮”、“树叶”或“叶掌”、“大雁”)

思想感情:

乡愁

60、①多灾多难的祖国始终是我文章中表现的内容。

或答:

我始终带着对多灾多难的农用车的热爱从事文学创作。

②睹物思乡,感到幸福温暖,但更多的是勾起凄凉痛苦的思恋之情。

61、排比句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不是排比句不给分。

是排比句必须写出具体一些人内容,表达对“中国”的理解。

写“中国是我的母亲”之类的简单判断不给分。

写的是排比句,其中只要有三句写得很好即可给满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

田承嗣不习教义,沉猜好勇,虽外受朝旨,而阴图自固。

重加税率,修缮兵甲,计户口之众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故数年之间,其众十万,乃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

郡邑官吏,皆自署置,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虽曰藩臣,实无臣节。

代宗以黎元久罹寇虐,姑务优容,累加检校尚书仆射、太尉,封雁门郡王,赐实封千户。

及升魏州为大都督府,以承嗣为长史,乃以其子华尚永乐公主,冀以结回其心,庶其悛革,而生于朔野,志性凶逆,每王人慰安,言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