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273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教案新版湘教版

《认识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2)运用地球仪,能说出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划分,掌握中低高纬度和半球的划分标准;(3)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读图活动、多媒体展示等形式,使学生初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经度、纬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1.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和特点等学习内容;

2.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

读图、小组探究、列表比较、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地球卫星图片:

地球,顾名思义,是“球”形的。

不过人类对“球”形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

多媒体展示“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图片

师:

古代是怎样看待天地关系的?

(生答)

明确:

“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

一些人想象中的地是平的,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而“浑天说”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的,他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在一些人的想像中,地球像一个蛋黄。

多媒体展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

师:

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生读图回答: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师: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展示地球卫星照片

师:

地球卫星照片,让人类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

师:

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球”体?

学生回答。

图片展示:

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了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形状。

回顾: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主观猜测——环球航行——精确测量)

提问: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形状的过程,你有何感悟?

(学生回答。

——鼓励学生要有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提问:

我们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阅读材料,并回答)

明确: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提问:

地球到底有多大?

你能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生答)

明确:

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所以说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过渡:

地球是个巨大的星球,要掌握它的详细情况将会很难,于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二)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的图片

指导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地轴、南极、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播放“地球自转”视频

提问: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呢?

(生观看视频并回答)

明确: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动。

(1)纬线、纬度

学生阅读教材17页内容,小组探究以下内容:

纬线的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之后进行汇报展示,学生互相补充,教师指正。

明确:

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等的圆圈

形状:

圆圈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展示纬度划分的图片

纬度:

为了区分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的度数。

提问:

纬度是如何划分的?

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度数是增大还是缩小?

(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

从赤道(0°纬线)向北向南度数越来越大,向北向南各划分为90°,以北是北纬(N),以南是南纬(S)。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90°N)和南纬90°(90°S)。

图片展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和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明确:

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划分了90度,所以赤道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展示图片:

几条重要的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指导学生在图2---6中找出来,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并标出纬度。

提问:

高、中、低纬度是如何划分的?

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高、中、低纬度地区中的哪一个纬度地区呢?

(生答)

明确:

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填表:

纬线

定义

地球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形状

除南北两个极点外,每一条纬线自成圆圈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起点

赤道(0°)

度数划分

赤道向北、向南各分为90°,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

半球划分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有关纬线、纬度的内容之后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经线、线度

学生阅读19页教材内容,小组探究以下内容:

经线的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之后进行汇报展示,学生互相补充,教师指正。

明确:

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形状:

半圆

长度:

等长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

为区别各条经线所标定的度数。

展示经度划分的图片

提问:

经度是如何划分的?

(生读图分析答)

明确: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各划分了180°,以西为西经(W),以东为东经(E),西经180°(180°W)和东经180°(180°E)重合为一条经线。

展示图片: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和本初子午线

明确:

本初子午线是西经和东经的分界线

提问:

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

(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

两条相对应的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一条经线在西经,另一条在东经。

练习:

说出与下列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

西经20°、0°、东经170°(西经20°和东经160°,0°和180°,东经170°和西经10°)

提问: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也是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吗?

(生回答问题)

明确: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为何没有用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

(生读图分析答)

明确:

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上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练习:

连连看

 

西半球

 

东半球

小组探究(同桌两人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他们在哪里?

小明说他一脚踏着南半球,一脚踏着北半球,向东看到东半球,向西看到西半球,请问,小明在哪里?

(小明位于赤道与西经20°的交界处)

小芳说她前面是北半球,后面是南半球,左面是东半球,右面西半球,请问她在哪里?

(小芳位于赤道与东经160°的交界处)

纬线

定义

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

形状

半圆

长度

等长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起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划分

向西、向东各划分了180°,以西称西经(W),以东称东经(E)

半球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小组探究:

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沿同一经线圈飞行,最终又飞回到北京。

请问:

它在飞行途中改变过方向没有?

学生观察地球仪,小组讨论探究,回答问题。

明确:

北京向北——北极点——沿同一经线圈向南——南极点——沿同一经线圈向北——北京

纬线与经线对比

要素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圈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缩短,直至缩为一点

等长

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

半球划分

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西经20°和东经160°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相互关系

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构成网状

纬度与经度比较

要素

纬度

经度

度数起点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北向南各划分90°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代号

北纬(N)南纬(S)

西经(W)东经(E)

半球划分

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西经20°和东经160°把地球

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拓展延伸

自制地球仪

1.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和赤道,并每隔30°画一条经线和纬线。

2.标出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以及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3.用不同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4.在南、北极点各钻一个小孔,用铁丝为地球仪作一个支架。

第三课时

复习上节课有关经、纬线、经纬度的有关知识后进入本节课学习

(三)经纬网

定义:

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展示图片:

教室座位网络图

请学生找找自己的位置

把教室座位图转换成经纬网图,请学生再来找找自己的位置

引入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明确:

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如伦敦(51°N,0°)。

展示:

经纬网图

提问:

在一幅经纬网图中,如何判断北纬还是南纬?

东经还是西经?

(学生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明确: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练习:

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A20°S,40°W;B40°N,60°E)

小试牛刀:

读出A、B、C三点的经纬度,并判断出三点各位于哪个半球?

C在A的什么方向?

B在A的什么方向?

C在B的什么方向?

A(40ON,40OW)B(30ON,80OW)C(50ON,60OW);A、B、C全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在A的西北方向,B在A的西南方向,C在B的东北方向。

小组探究:

提问:

贝贝和玲玲的说法正确吗?

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贝贝在玲玲的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回答问题)

明确: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贝贝脚跨0°经线,显然是在东半球,玲玲站在位置大致是在东经170°附近,位于西半球。

所以玲玲是正确的。

贝贝在玲玲的西南方向

图片展示经纬网的其他形状

三、课堂练习

1.北京的纬度大约是北纬40°,属于(B)

A.低纬度B.中纬度

C.高纬度D.无法确定

2.本初子午线是指(A)

A.0°经线B.100°经线

C.120°经线D.180°经线

3.关于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指示南北方向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D.有无数条

4.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B.赤道是0°经线

C.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D.赤道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D)

A.0°纬线B.0°经线C.180°经线D.极点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A.西经20°和东经160°B.0°经线和180°经线

C.东经20°和西经160°D.本初子午线

7.下列纬线最长的是(A)

A.0°B.北纬20°

C.南纬60°D.北纬90°

二、读图题:

1.写出三地的经纬度

A(20ON,20OW)B(0O,0O)C(20OS,20OE)

2.ABC三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位于南半球的是(C),位于东半球的是(B、C)

3.A在B的(西北)方向,C在B的(东南)方向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纬线和经线的定义、形状、长度、度数划分、划分起点、半球划分以及经纬网定位。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教材19页活动3

3.同步练习册

地球的形状

【板书设计】

经纬网

产建设

地球仪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也可以改变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交流互动,学生学会与人团结协作,学会与人分享学习成果。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概念较多,学生来不及消化,还不能灵活运用,需要进一步强化练习,加以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