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239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docx

高三二轮专项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

2019高三二轮专项:

中外现代史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

1、〔2018年10月浙江温州十校高三联考20题〕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2、〔2018年1月龙岩市质检10题〕2018年是人民政协诞生60周年。

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B、《共同纲领》被广泛接受

C、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已被推翻D、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

3、〔2018年3月莆田市高三质检17题〕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

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间”。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

4、〔2017年5月南通市三模18题〕“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

A、罗斯福B、丘吉尔C、杜鲁门D、尼克松

5、〔2018年11月福州市八县高一期中25题〕1949-1954年实际上执行我国最高权力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政务院

6、〔2017年3月吉安市一模29题〕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

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8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

有人说:

“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选项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7、〔2018年辽宁沈阳四校阶段测试第45题〕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

“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

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8、图3是“收藏迷”李华在旧货市场上买到的“宣传画”。

图示情景发生在〔〕

A.建国初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C.中共八大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0、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O

一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11、〔2017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14题〕图2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国家经济面临困难

③国家处于战争时期

④存在个人崇拜现象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图2

12、〔2018年1月湖州市期末13题〕民歌是时代的回音壁,反映不同时代特征。

这是中国民间一首典型民谣:

“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

”以下关于这首民谣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这首民谣最早出现在“文革”时期

B、这是新型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带来丰硕成果

C、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业丰收的喜人面貌

D、违背农业发展规律浮夸风的真实写照

13、〔2017年浙江会考24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以下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

A、美国B、英国C、联邦德国D、日本

14、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等。

因而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

还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搞社会主义。

上述看法的主要错误在于()

A、单单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问题B、只看到内容,没有看到形式

C.没有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问题D、用现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

15、〔2017年11月襄阳市四校期中25题〕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说: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说:

“……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上述材料说明

A、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军事上的冲突B、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国家关系的紧张

C、意识形态的对立压倒其他国际关系D、美苏对峙,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6、〔2017年3月南昌市一模11题〕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

这里的“发展”主要表达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不动摇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7、〔2017年1月扬州市调研15题〕《全球通史》中说: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

这一现象〔〕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18、以下图片反映的现象,哪些与政府干预经济有关〔〕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9、〔2018年1月延吉市一模26题〕“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

”1896年的人民党漫画〔见右图〕。

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

罗斯福新政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20、〔2018年1月苏州调研6题〕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以下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21、〔2018年11月广东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2题〕2018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

”胡锦涛所说的党的基本理论不包括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理论

D、“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

22、以下属于1929年——1945年的常用语的一组是()

A、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

B、经济危机、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战争

C、国家干预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法西斯

D、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社会福利制度

23、〔2018年1月宁波市期末12题〕“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

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

”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

”处应该是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D、人民公社

24、“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它们生产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B、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C.发达国家正对我们进行经济浸略

D.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25、国外有人说:

“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

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

”用行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B、袁隆平C、李四光D、杨利伟

【二】非选择题

26、〔2018年9月江西九江市六校联考26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画的“三权分立”的示意图。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依据前三那么材料,分别指出各自政体的性质。

〔3分〕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所示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

〔4分〕

〔3〕材料一和材料四中的国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公民参政议政?

〔6分〕

〔4〕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宣称其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你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

〔5分〕

27、〔2018年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36题〕〔34分〕

历史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千秋,对此人们各有说法。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

而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

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成立资源委员会,对全国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抗战爆发后,资委会开始对汽油、煤炭等国防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

大力兴办厂矿。

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

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材料二

威尔斯:

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

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

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

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

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

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

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

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

……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那么,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并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16分〕

〔2〕你对威尔斯的观点有何评论?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国民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

〔1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论断较斯大林的思想而言,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6分〕

28、〔2018年11月江苏泰州中学高三期中26题〕〔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1分〕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1分〕

材料二“包字万岁!

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1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2分〕

材料三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2分〕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1分〕

材料四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那么持相反意见。

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2分〕

2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

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那么。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一】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那么。

【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四】不过问或干涉他国内政。

【五】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六、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七、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八、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手段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手段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

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引自万隆会议《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某些原那么”最早是在什么时候、由谁在什么场合下提出来的?

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材料一这份声明发表于哪一年?

当时中国还和哪个国家发表了类似的联合声明?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提出这些原那么的历史意义。

〔3〕什么是“万隆精神”?

如何理解材料二所示十项原那么与材料一所说“某些原那么”之间的关系?

中外现代史模块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屉,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1961年,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大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表示不结盟国家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据此选B项。

2、C      3、C      

解析:

“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双百”方针于1956年;“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三个面向”方针于1983年;再结合题干可以知道考查的是教育战略。

4、C      

解析:

从题目的信息看,题目的观点鲜明的反对共产主义。

这个与杜鲁门时期的冷战政策是吻合的,应选C。

5、C      6、D      

解析:

参政的积极性能否提高在于民主建设程度,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途径有多种方式,比如信件、交谈等;科技发展推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客观上促进民主进程,但不能说是直接推动作用。

故A、B、C错误。

7、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1600年以后,中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实际开始练习成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逐渐加强逐渐加强。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8、C      

解析: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简称革委会。

9、D      

解析:

简单回顾课本知识即可。

10、B      

解析:

1990年是苏联解体的前夕,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不见成效导致苏联经济出现负增长,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11、C      

解析:

材料中图片信息较容易判断,当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材料中“节约”等信息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平时半稀半干,-------”反映了国家经济面临困难,渴饱得不到解决;“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等信息可以反映出当时存在个人崇拜现象,此题选C项。

材料中不能反映国家处于战争时期,这一说法也与史实不符。

12、D      13、D      14、D      

解析:

材料中的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罗斯幅新政的实质或根本前提,即用现象掩盖了本质。

15、B      

解析:

通过这那么材料,可以得出导致美苏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不是国家利益,并且也没有爆发战争。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美国和苏联由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分歧,使国家关系紧张。

乔治·凯南关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被美国决策层采纳,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

此题选B项。

16、B      

解析: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三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是对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只有B项属于中共十三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

17、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该政策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题目中“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和“雇佣劳动力”经营生产即是新经济政策的反映。

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18、D      

解析:

④是农民当初的自发行为,只是后来政府总结推广,所以不属于政府的干预。

19、B      20、B      21、C      

解析:

此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是1961年提出来的,其提出来的背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错误。

时间上与题干不符。

22、A      

解析:

1929—1945年,是大危机和二战期间,30年代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那么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成为战争策源地,二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A正确。

23、D      24、B      

解析:

“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是跨国公司,反映了世界市场紧密联系一起,D项说法不正确。

25、B      

【二】非选择题

26、

(1)奴隶制公民民主(制),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3分)

(2)同:

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部门的事权有一定分工。

(2分)

    异:

材料二君权至高无上,个人独裁专制;材料三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民主政治。

(3)材料一的措施:

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津贴制度等(3分)。

材料四的措施:

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3分)

(4)不同意。

(1分)材料一是奴隶制公民民主,其公民只占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均没有公民权,所以不是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少数人的民主。

(2分)材料四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除了极少数敌对分子之外的绝大多数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是真正多数人的民主(2分)

27、

(1)目的:

古代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奢侈生活的需求;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4分)

原因:

为了战时需要(民族危亡局势的深化)和改善人民生活;当时美国经济危机严重,而苏联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4分)

利弊:

为战争准备了物质基础;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和制度约束;工人没有获得普遍的人身自由。

(答出任意4点得8分)

(2)评论:

威尔斯只看见罗斯福新政对经济干预的表面现象(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未看到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没有改变的实质,因而得出错误的结论(6分)

区别:

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而国民政府实行的是官僚资本主义,美国那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分)

(3)贡献:

斯大林把计划经济与非公有制经绝对对立起来,排斥市场价值规律,否定市场经济,不利于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落后面貌,而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这个根本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6分)

28、

(1)指导思想: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分)失误:

掀起

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分,答出一点即可)

(2)变化:

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

(1分)

影响:

全国农村经济大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分。

答出其他

要点,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3)事件: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目标。

(2分)

努力:

对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了WTO等。

(1分,答出一点即可)

(4)此问较为开放,可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2分)

第一种:

当时实行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和计划模式,所有媒体的宣传口径是高度统一的,所

以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

第二种:

孤证不立,一份地方报刊反映的某一行为不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也具有这种特征。

(主流媒体受政治、经济的影响,但不一定是社会真实的反映。

29、

(1)1953年,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

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4年。

缅甸。

意义:

成为指导中印和中缅关系的基本准那么,并逐渐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那么。

(3)万隆精神:

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关系:

万隆会议的十项原那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引申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