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121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docx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古诗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试题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

一、基础知识巩固,古诗文默写

1.清晨入古寺,。

2.,禅房花木深。

3.山光悦鸟性,.

4.,但余钟磬音。

5.青山横北郭,.

6.此地一为别,.

7.,落日故人情。

8.挥手自兹去,。

9.,漏断人初静。

10.谁见幽人独往来,。

11.,有恨无人省。

12.,寂寞沙洲冷。

13.驿外断桥边,。

14.,更着风和雨。

15.无意苦争春,。

16.,只有香如故。

1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的诗句是:

,。

1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的诗句是:

,。

1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

,。

20.《送友人》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和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

21.《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

2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的诗句是:

,。

2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作者心境孤独和志趣高洁的句子是:

,。

2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所处的风雨交加的恶劣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

2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

26.陆游《卜算子·脉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做岸的句子是:

,。

答案:

1.初日照高林

2.曲径通幽处

3.潭影空人心

4.万籁此都寂

5.白水绕东城

6.孤蓬万里征

7.浮云游子意

8.萧萧班马鸣

9.缺月挂疏桐

10.缥缈孤鸿影

11.惊起却回头

12.拣尽寒枝不肯栖

13.寂寞开无主

14.已是黄昏独自愁

15.一任群芳妒

16.零落成泥碾作尘

1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8.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4.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2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二、真题演练

1、阅读文段,完成1-2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下列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

A.这两句是诗歌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

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C.互文互义、相得益彰。

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2.“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磐音”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案:

1.D

2.不矛盾。

这种以“寂”村“音”的写法,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正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阅读文段,完成3-4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

请简要赏析。

4.颈联“山光悦鸟性,罩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5.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3.“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此联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4.“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烦恼都除去、心胸开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5.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1.阅读文段,完成1-2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案:

1.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秀丽怡人的图景!

2.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情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2.阅读文段,完成3-4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请从用字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首联。

4.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来表现“游子意”的?

简要分析。

 

答案:

3.“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绘了白水的动态。

这些词形象地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

4.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3.阅读文段,完成5-6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请描绘首联中刻画的景象,并赏析“横”与“绕”的妙处。

 

6.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

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答案:

5.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

“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了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6.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

4.阅读文段,完成7-8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8.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试做赏析。

答案:

7.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8.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离开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很好地渲染了伤感的离别氛围。

1.阅读文段,完成1-2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孤鸿若有若无,也许就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与词人合二为一。

写鸿“惊起”“有恨"“不肯栖”,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2.词人用象征手法,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

2.阅读文段,完成3-4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词的上片通过描绘缺月、、等景物,道染了

的氛围。

4.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做简要赏析。

答案:

3.疏桐孤鸿凄清、孤寂

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

表达了作者贬滴黄州时期的弧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1.阅读文段,完成1-2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阔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答案:

1.寂寞、苦闷、凄清(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

2.以梅花高洁的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