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032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docx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上)

(一)

教学目的:

一、基础知识目标: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统治;《人权宣言》;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雅各宾专政及评价;热月政变;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督政府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的统治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其评价。

二、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是导致法国大革命前阶级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封建王朝的财政危机削弱了专治政权的力量,为法国大革命的成功和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创造了条件。

2.通过对巴黎人民在革命中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打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进攻作出了积极贡献。

是人民的力量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

3.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结果的讲述。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并为以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4.通过对拿破仑上台、他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外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拿破仑取得政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他所实施的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他迷信强权、发动对外征服战争,最后导致帝国的灭亡。

5.通过法国共和制结束与拿破仑失败在经济方面共同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力量较弱,封建势力在欧洲大陆远远大于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斗争和国际竞争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三、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危机的加深,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

2.通过分析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作用,以及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分别的历史贡献,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有关资料,比较它们的异同,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的统治政策;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及其评价。

难点:

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君主立宪派对革命的贡献。

雅各宾派及其垮台的原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

教学要点

一、大革命的爆发

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三级会议的召开

3.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二、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1.立宪派采取的各项措施

2.《人权宣言》

3.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

三、吉伦特派的统治

1.进一步摧毁封建制度残余

2.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

四、雅各宾派专政

1.雅各宾派采取的革命措施

2.热月政变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法兰西第一帝国

1.热月党和督政府的统治  

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3.拿破仑的统治政策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其评价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完成第一至第四子目;

第二课时:

完成第五子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子目 大革命的爆发)

提问,导入新课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法国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首先,它的矛头是以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对象的,因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次,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提倡自由、博爱、平等等思想在法国迅速传播,对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

导入:

18世纪末在启蒙思想的大力影响下,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一次由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大革命。

这次革命所建立的原则和所提出的口号,都深深的印上了启蒙思想的痕迹,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对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过一定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大革命的爆发

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学设计:

A.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文。

B.提问: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C.指导学生概括原因和条件:

D.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和条件。

国内原因

(1)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这是法国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18世纪后期,法国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的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

占全国人口99%以上的第三等级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由于杂税如牛毛,苛政似猛虎,他们在国家、贵族、教会三重压迫之下,饱受压榨,生活艰难,陷于绝境。

当时法国穷苦人民的生活状况,在英国作家迭更司(C.Dickens,1812-1870)的名著《双城记》中有很生动的反映:

“一只大酒桶跌破在街心里,街上的石子把酒隔成一些小池潭。

附近的人们奔到出事地点,有人跪在地上,用手捧起酒来喝;有人用破陶器的碎片或者女人的头巾去吸取地上的酒……”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城市平民也不断发动暴动,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大革命的可能。

(2)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是法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18世纪下半期,法国虽然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采矿、冶金、丝织、造船等业尤为兴旺。

手工工场已为数不少,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

对外贸易仅次于英国,波尔多、马赛等已经成为大商港。

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

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

(3)财政危机的加剧,标志着法国革命条件的成熟。

18世纪法国的专制王朝已经非常腐朽。

对外战争屡遭败绩,统治者的挥霍无度,使得法国的财政赤字增加,负债累累。

1774年。

法王路易十六(LouisXVI)登基时。

在他面前的是一副烂摊子。

当时政府负债累累,而王室、贵族却挥金如土,穷奢极侈。

有人建议节省宫廷开支,向贵族和教士征税。

以求挽回颓势,因受王后和贵族的反对,不曾实施。

到1789年,国债已达45亿理,仅付出的利息已同全年的财政收入相近。

18世纪后期的法国,政府也因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濒于破产。

(4)启蒙思想的大力宣传,为大革命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资产阶级的要求和主张,在政治思想上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国际原因:

一百五十年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当时正在进行的英国工业革命;和刚刚取得胜利的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革命有促进、鼓舞作用。

  综上所述,18世纪晚期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方面,都已经出现全面危机,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使它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这不仅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也为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2.三级会议的召开(或大革命的爆发)

教学设计:

A.解释三级会议:

B.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

C.提问:

为什么路易十六要恢复召集三级会议?

各等级对三级会议的态度如何?

情况及结果如何?

D.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对上述问题的解答。

(1)解释三级会议:

三级会议始于14世纪法王腓力四世时,1614年以来一直不曾召开过。

(2)三级会议召开的原因:

①路易十六为了摆脱危机,决定召集三级会议,他的真实目的在于对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主要是向资产阶级要钱。

以减轻财政压力,解除燃眉之急。

②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口袋中有钱,但手中无权。

他们要求改变现状,要求解除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要当权。

他们希望通过三级会议实现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因而欢迎三级会议召开。

③穷苦人民迫切要求解决饥寒交迫的问题。

他们也欢迎三级会议的召开,希望通过会议实现政治和经济的改革。

(3)三级会议召开的情况:

三级会议于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宫开幕后,气氛就很紧张。

①争论的内容:

第一,对开会形式和表决方式的争论:

国王宣布三个等级分别开会,表决时每个等级一票,两对一就通过。

第三等级代表人数等于第一、二等级代表人数之和,如果听国王的话,第三等级代表人数虽多,结果仍居下风。

第三等级要求改变陈旧的开会形式和表决方式,他们主张三个等级一同开会,按人数进行表决。

第二,对会议的主要议题的意见分歧:

国王却只准讨论财政问题,无视人民的改革要求。

第三等级的代表决意反对专制统治,限制统治,限制王权,实行社会政治改革。

②会议的进程:

第三等级要求改变陈旧的开会形式和表决方式的要求和政治改革的要求遭到特权等级的反对。

6月17日,第三等级退出会场,宣布把三级会议改为单独代表人民意志的国民议会。

6月20日,路易十六下令封闭国民议会会场。

国王派兵封闭会场,代表们就转移到附近一个网球场继续开会,进一步把会议改名为制宪会议,宣誓不制订出一部宪法,并使之实施,议会绝不解散。

这个行动,历史上叫做“网球场宣誓”。

事后,一部分教士和贵族也加入了国民议会。

第三等级代表的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把法国改造成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4)结果:

①三级会议的召开和第三等级的斗争,是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的标志,它像在干柴上点了一把火,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②三级会议的召开和第三等级的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法国政治舞台的开始,其中积极主张在法国实行君立宪制的君主立宪派成为革命初期的直接领导者。

3.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路易十六看到自已的统治开始瓦解,感到十分恐慌。

他表面上接受了第三等级的要求,暗地却调兵准备驱散会议。

风声传出,巴黎人民敲响警钟。

并立即走上街头示威,他们夺取武器,使示威行动又演变为起义。

(2)7月14日,起义群众攻占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并取得首次胜利。

消息传出,各地城市纷纷响应,农民也积极行动起来,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土崩瓦解。

巴士底狱当年被夷为平地,这里后来建成巴士底广场。

巴士底狱有一把长约30厘米的钥匙,由拉法夷特送给美国华盛顿。

现存华盛顿故居纪念馆内。

二、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1.君主立宪派掌权及其各项措施  

教学设计

A.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教材中的史料、了解法国初步改造的情况。

B.提问:

起义成功后,法国的政权则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们在政治、经济、法律三方面对法国旧制度改造的情况如何?

C.师生共同回答上述问题,并说明君主立宪派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原则确立的历史贡献。

(1)君主立宪派掌权:

起义成功后。

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在人民的支持下掌握了政权。

巴伊当选为巴黎市长。

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自由派贵族拉法夷特(LaFayette,1757—1834)出任国民自卫军总司令。

巴黎国民自卫军采用蓝、白、红三色帽徽,蓝色和红色为巴黎城徽的颜色,白色是波旁王朝徽号百合花的颜色。

当时国民自卫军帽徽中采用白色,意味着保留国王。

大资产阶级保留了国王,打算仿效英国,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2)君主立宪派对法国旧制度改造的措施

在政治上,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包括取消教会和世俗的封建特权。

在经济上,没收教会和逃亡贵族财产,取消关卡,规定一切公民和财产都应纳税,这使得大批属于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土地,都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制宪会议通过一系列法令,取消农民的徭役、什一税以及其他一些封建义务。

但是,它没有废除封建地租,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在法律上,君主立宪派于1791年颁布了《1791年宪法》,这部宪法除肯定了制宪议会以往颁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外,还规定了法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这就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确保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合法性。

《1791年宪法》规定了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这是与在它之前通过的《人权宣言》的有关内容大相径庭的,这反映了以君主立宪派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君主立宪派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法律上改造了封建的旧制度,创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法国革命作出了很多贡献。

2.《人权宣言》(1789年)

教学设计:

A.教师简要解释《人权宣言》。

B.提问:

《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C、指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客观评价《人权宣言》(进步性和局限性)。

(1)《人权宣言》是《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简称,由拉法夷特等起草,于1789年8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

但是,路易十六拒绝批准。

10月,巴黎群众手持武器向凡尔赛进军,冲进王宫。

路易十六才无可奈何地批准了《人权宣言》。

在群众强烈要求下,王室迁回巴黎。

(2)主要内容:

宣言宣称在权利上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言论、著述、出版,信教的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评价:

发表《人权宣言》的目的在于,以法律形式确定启蒙思想家主张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天赋人权”等观念,并以此作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要求从根本上否定并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因此是进步的、革命的。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献,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和战斗旗帜。

它体现了要求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以及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实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属性。

因此,它有“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之称。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以法治国的主张。

3.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君主立宪派统治的结束)

(1)原因:

1791年秋季,法国革命的发展遇到了严重问题,在国内,因战争造成的生产停滞导致人民生活恶化,引起群众的不满;在国外,以俄、奥、普为代表的欧洲封建君主势力组成“反法同盟”,公开干涉法国内政。

为保卫革命成果,1792年4月制宪议会向奥地利宣战,但由于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和王党势力出卖情报,导致战场上的失利。

(2)情况:

1792年8月,法国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攻占王宫,推翻了君主制度;同时,也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把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推上了历史舞台。

法国大革命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三、吉伦特派的统治

1.吉伦特派的统治(进一步摧毁封建制度残余)

教学设计:

A.解释吉伦特派。

B.提问:

为什么雅各宾派要领导人民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

C.引导学生分析吉伦特派在法国大革命中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揭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为以后讲述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做一铺垫。

(1)吉伦特派:

因为他们的主要代表来自于吉伦特省,因而被称吉伦特派。

主要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2)措施:

政治上:

①8月起义后掌握了政权的吉伦特派吸取了君主立宪派的教训,注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

吉伦特派宣布实行“普选制”,取消按财产享有公民权的规定,并据此选出了新的权力机构--立法议会。

②建立共和国。

9月22日,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决议。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③处死路易十六。

共和国建立后,围绕如何处置国王的问题,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793年初。

国民公会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大革命又向前进了一步。

经济上:

④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

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

(3)评价:

进步性:

①吉伦特派在法国革命的第二阶段,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农民的封建义务的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9月1日,当凡尔登要塞失陷的消息传到巴黎后,首都立即沸腾起来,广大市民在革命派的激励下,拿起武器奔赴前线,9月20日法军在瓦尔密高地击败普鲁士军队,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②吉伦特派废除君主制,创建法兰西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进一步摧毁君主专制统治,为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局限性:

吉伦特派在共和国成立后,法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局势,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能暂时地限制和牺牲自身的利益,结果招致人民的唾弃,在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中垮台。

2.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

教学设计:

A.提问:

巴黎人民再次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B.教师简释雅各宾派。

C.教师概述起义情况。

(1)原因:

①法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局势。

共和国成立后,国内物资短缺,物价高涨,不法商人乘机囤积居奇,人民苦不堪言。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与吉伦特派实行的“自由贸易”政策有关。

为此,全国各地出现了群众要求限价的示威活动。

与此同时,王党又在西部发动暴乱。

1790年春,由英国发起,奥、普、荷、西等国参加的第一次反法同盟,也从四面八方扑向法国。

②吉伦特派丧失民心。

面对上述危急的局面,雅各宾派坚决要求实行限价政策。

但吉伦特派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对限价的要求持敌视态度,甚至采取行动,要镇压雅各宾派,致使吉伦特派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激化,从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导致统治的垮台。

③雅各宾派的领导。

(2)雅各宾派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因为经常在巴黎雅各宾修道院聚会,因而称雅各宾派。

其代表人物是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等人,他们曾号召巴黎人民举行了法国大革命中的第二次起义、第三次起义,掌权后实行雅各宾专政。

(3)情况:

1793年5月底至6月初,雅各宾派领导人民发动第三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

这次起义标志着法国革命进入第三个阶段。

四、雅各宾派专政

教学设计:

A.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文。

B.提问:

雅各宾派上台时,法国革命面临怎样的局面?

雅各宾派专政措施的必要性是什么?

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如何认识雅各宾派专政的作用?

C.师生共同解答上述问题。

1.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

(1)原因:

1793年5月底到6月初,法国大革命中的第三次起义在巴黎爆发后,以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1758—1794)为首的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派,统治了法国。

英、普、奥、荷、西班牙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攻入法国北部,英军占领土伦港;国内保王党掀起的叛乱也在扩大;由于囤积居奇,法国粮食缺乏,物价继续飞涨,人民处于饥饿状态;马拉于1793年夏遭到暗杀等。

雅各宾派针对战时环境和险恶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解决危机。

(2)措施:

①颁布法令,摧毁封建制度。

国民公会在6月颁布法令,宣布将逃亡贵族和教士的地产分成小块出售,地价10年付清;把地主霸占的公用土地一律归还农民,按当地人口分配;7月,又颁布土地法令,发展了吉伦特派关于地主必须出具原始契券才能继续享有封建权利的规定,宣布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除了农民负担的封建义务;烧毁一切封建地契和文据。

②实行恐怖政策。

国民公会于9月5日通过决议,“将恐怖提上日程”。

恐怖统治包括经济恐怖和政治恐怖。

经济恐怖是颁布全面限价法令,严禁囤积居奇,对日用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规定不得超过1790年物价的1/3,打击投机奸商;规定工资最高限额;这是一种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体制。

政治恐怖是颁布了《惩治嫌疑犯条例》,并建立了集权统治,以加强对敌斗争,镇压反革命,平定国内叛乱。

_

③发布总动员令,宣布祖国处于危急状态,建立救国委员会,掌握最高行政权,实行战时集权的政治体制。

派救国委员会成员到地方和军队指导工作,撤换不可靠的军官,破格提升优秀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为军官。

加上雅各宾派以前颁布的法令顺应了广大群众的要求,所以总动员令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大批青年应征入伍,到1793年底,已经组织了一百万人的军队。

法军在战场上击败干涉军,战场也从国内转移到国外。

(3)评价:

①雅各宾派的土地措施,使数十万农民变成了小块土地所有者。

这是雅各宾派最得人心的措施。

列宁称赞它是“用真正革命的手段摧毁过时的封建制度”。

虽然这一措施没有满足穷苦农民无偿分配土地的要求,不能完全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但在争取农民对雅各宾派的支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有力地打击了反对法国革命的国内外敌人。

②“恐怖政策”是雅各宾派在内忧外患空前严重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措施。

它是一种“战时体制”,其积极作用是它以暂时牺牲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满足了群众的某些要求。

在经济上使囤积居奇和哄抬物价的投机行为得到了遏制,经济混乱局面得到一定的克服。

在政治上使叛乱被平息,基本上赶走了外国干涉军,法国秩序得以稳定,共和国的危机得以解除。

在“挽救共和国和拯救革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③“恐怖政策”在经济上存在负面作用,限价法令,引起商人不满;限制工人的工资,引起工人们的反感。

这说明经济问题必须用经济方法才能解决。

行政手段只能起辅助作用,雅各宾派使用单一的行政手段不能解决经济问题。

④“恐怖政策”在政治上也存在负面作用,镇压反革命做过了头,扩大化了;违反了法制。

《惩治嫌疑犯条例》,规定一切言行有害于共和国的人均属嫌疑犯。

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没有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甚至没有证据,靠“推理”定罪,并进而规定一律定为死罪,无辜而死的人很多。

1794年7月,巴黎革命法庭判处死刑的人员中,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竟占74.5%。

“恐怖政策”“打击面过宽,处决的人太多”,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心态,使罗伯斯庇尔的对立面扩大。

⑤当危机过后,当权者罗伯斯庇尔不尽早结束“恐怖政策”,还想以此消除异己,维护权力。

这就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成为雅各宾派丧失民心,内部分裂,最终垮台的根本原因。

2.热月政变:

(1)原因:

由于危机过后,罗伯斯庇尔不能根据形势改变政策,相反继续以残暴手段对付不同见解的革命家和其他政治派别的人,在政治斗争中树立了太多的对立面;1794年,雅各宾派领袖之一的丹东被送上了断头台。

他的罪名是“参加恢复君主制,企图颠覆共和国”,这显然不符合事实,而且招致雅各宾派内部的分裂,政权陷于孤立境地,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2)情况:

1794年7月27日(热月9日),国民公会中各种反罗伯斯庇尔的力量联合起来,他们有预谋地忽然打断雅各宾派另一主要领导人圣鞠斯特(SaintJust,1767—1794)在国民公会上的发言,紧接着一哄而起,对罗伯斯庇尔大肆攻击。

罗伯斯庇尔几次要上台发言,都被反对派阻止,最后一次,罗伯斯庇尔已经走上了讲台,结果仍旧被人拖了下来。

他说话的声音被一片“打倒暴君”的喊声淹没。

在混乱之中,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捕。

次日,叛乱者把罗伯斯庇尔等人送上了断头台。

(3)影响:

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

“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指导学生从规模、成果和影响三个方面归纳法国革命的意义。

①广泛彻底:

18世纪的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1794年7月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历时5年,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使革命得以彻底进行。

③成果卓著:

国内:

法国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法国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国际:

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

③影响深远:

国内:

这次革命扫荡了法国的封建势力,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