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836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docx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

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

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

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

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

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

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主要开展了城市市场空间研究,城市形态研究,城市边缘区研究,郊区化研究,城市群研究和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研究这几方面研究工作。

7.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顾朝林首先从研究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

①城市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②大都市持续发展研究;③中小城市持续发展研究;④小城镇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侧重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城市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分析。

(2)生态城市研究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生态—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建设生态城市是寻求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生态规划方法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的规划思维方法。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

1.定量方法与模型模拟国外地理学界研究实践表明,正是数量方法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城市地理学在数十年形成为有自己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学科。

在中心地理论的研究中,城市地理学者建立了大量的模型来对城市分布、城市形态等作模拟分析。

90年代以来,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职能划分、土地定级、城镇等级结构分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2.遥感技术应用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开始得到逐步推广。

采用遥感技术获得的遥感图象是一种综合的地理信息源,它包括各种地理要素,,同时又是一种空间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数据。

3.GIS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地理学的畴,它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工具。

GIS技术必须和RS、GPS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各自最大的技术潜力。

三、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中国城市和城市地理学发展看其发展趋势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意义,而且丰富了城市规划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城市现代化研究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生态等的现代化,它是指城市的多功能与系统协调运行,从而使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竞争达到并保持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

(3)城市管治研究发展一个既公平、公开,又具世界竞争力的管治和协调系统,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综合包融在的地域整体管治概念。

(4)数字城市研究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信息化成为研究的特点。

未来的信息社会,城市形态、人们的行为方式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注重三维表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数字城市将成为城市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现象市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就我国而言,当前正处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快速城市化建设向我国城市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五、目前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

1.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机制与体制创新研究,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研究历来都是城市地理学的重点,容涉及全国及区域城市化的特征、地域类型、发展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乡镇企业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小城镇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等方面。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开始对城市化研究进行理性思考与理论总结,并对城市化研究中的难点,即城市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90年代末,我国政府对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问题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实施城市化战略被确定为我国“十五”时期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人口城乡转移渠道不畅、城市经济结构趋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衔接和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缺乏联合行动、统一规划缺乏实施和监督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推进,这就要求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研究城市化问题。

因此,对城镇规划、人口管理、经济组织、土地流转、资金筹集等经济社会体制创新和对小城镇发展的地域模式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2.城市体系与城市群(都市区、都市连绵区)的研究。

城市体系的传统研究领域主要是“三结构一网络”,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联系网络。

“三结构一网络”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不同区域、不同地域类型的因地制宜的应用研究、二是用新的方法技术对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三是对联系城市的航空、信息等网络系统结构的研究。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城镇体系研究在“三结构一网络”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研究推进,即对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等城市体系的特殊形态进行理论与实践(规划)两方面的研究。

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机制与调控研究”成果(2000),代表着国研究的前沿;在应用研究方面,周一星主持的“---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2001)、“都市圈规划”(2000)代表着国研究的前沿。

对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连绵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是今后城镇体系研究的前沿领域。

3.大城市空间扩展与社会空间、感应空间的研究。

大城市部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CBD、边缘区、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市场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5个方面。

其中,最新成果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领域,包括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和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扩展规模、特征、动力和模式进行探讨;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主要对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表现形式、动力机制和现象结果进行中西方、不同城市的比较研究。

周一星的“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研究”(2000)代表了这方面的前沿。

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研究是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当有限,代表性成果有王兴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2000)和柴彦威的“中日城市结构比较研究”。

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国外开展较多,并且对城镇规划和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是我国城市地理学应开拓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4.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研究。

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研究面还较窄,成果数量还很少,代表性成果是阎小培的“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1999)。

基于信息化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对中国传统的城市等级体系、经济活动区位决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化对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影响、信息网络与城市体系的互动关系,信息网络与大城市地域结构的互动关系是城市地理今后应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

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增长点”,相比之下城市地理学对这方面研究较少,仅有一些理论综述、评价指标和土地利用的文章。

随着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化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的日益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也会逐步深化。

城市人居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将侧重城市人工环境的研究。

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发展模式。

六、重要研究成果与贡献

1.1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及其调整的综合研究

设市是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为扭转长期以来中国设市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民政部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从1989年委托地理资源所城市地理科研工作者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共同承担《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的编制任务。

在序威和文司长的共同主持下,先是开展了“省设市预测与规划”的试点工作,完成了“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以此为基础编制全国和分省区设市预测与规划,通过课题组历时6年(1989-1995年)的艰苦努力,最终编制完成《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报告和各省区报告(除北京、天津、上海、、、外)。

规划报告分析了中国设市的历史过程和综合性城镇与特殊类型城镇的设市条件,提出了全国设市总量预测与规划方案、设市的空间布局规划方案和省区设市时序规划方案。

该研究报告的公开版本于1997年由知识出版社公开出版。

研究报告作为一项开创性研究工作,阐明了中国设市发展必须与全国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自然状况相适应,设市超前或滞后均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研究报告实现了政策性、战略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探索出了一套切合中国国情的设市预测与规划理论及方法,获得了1996年度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

通过规划的实施,使中国从1990年以来的设市状况得到明显改观,由1980年代过热的倾向逐步迈向稳步发展,同时也推动中国设市工作进入科学发展轨道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和对城镇化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的调整修改随之也被提到议事日程。

从2007年开始,民政部继续委托地理资源所承担《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的修改任务,在序威指导下,由田负责完成了《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新规划将继续推进中国设市工作健康发展。

1.2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中国城镇体系规划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依据中国国情发展起来的重要规划类型,它既是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容之一,也是协调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中间环节。

早在1987-1988年就参与完成了建设部委托的“省域城镇化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的两个专题城市经济吸引围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田负责)和省域城镇化预测研究(马清裕负责);1989年又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叶舜赞、马清裕负责),分析了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发展变化的条件、因素、特点及规律,为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方法。

1991年由顾朝林负责完成的“中国城镇体系:

历史、现状、展望”研究,在广泛吸取和充分运用国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和基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市的起源,中国城镇体系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中国城镇体系进一步的发展条件、中国

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人口增长、地域开发等对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前景特征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研究成果《中国城镇体系:

历史、现状、展望》于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当时国第一部从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历史学以及国土规划学多角度,全面系统论述和研究中国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现状和未来的专著。

1995年,顾朝林等在对城镇体系研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工业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完全市场条件下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中国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模式,建立了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划分了城市经济影响围和城市经济区,提出了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流程,进而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城市体系的基本框架。

1997年,顾朝林组织编写了国第一本中国城市地理著作,进一步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国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国城镇化与城市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组合结构,分析了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中国城市经济区组织、中国城市影响区、中国大都市密集区和中国国际化都市等区域城市体系与城市影响围,探讨了中国城市部空间结构、中国城市经济结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极化与社会空间分异、中国城市边缘区、中国城市形态等容,并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1.3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研究

以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研究为主线,先后在2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和多项横向合作与国际合作项目支持下,结合地理资源所雄厚的资源环境研究基础,完成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障基础及程度方面的重要成果,得到了相关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系统模拟并揭示了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动态机理及规律。

在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资源约束下干旱区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方创琳主持)项目支持下,采用RS和GIS技术,通过几何推导和实证研究,揭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机理与规律性,表现为一个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叠加而成的双指数耦合曲线。

这种双指数耦合曲线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出低水平协调、拮抗、磨合和高水平协调的阶段性规律和熵变规律,进而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度模型。

采用阈值模型计算了河西走廊未来30年能够达到的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阈值。

研究成果获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了专著《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深入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障基础及程度。

在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资源环境基础”(雷主持)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资源约束下干旱区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方创琳主持)两个项目共同资助下,针对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剥夺问题和保障问题,揭示了现代城市化发育与资源环境基础的在协调机理,进而揭示了城市用水保障程度与用地保障程度的变化机理与规律,得知过去25年(1980-2005年)全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需新增城市用水17亿m3,需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000km2;未来15年(2006-2020)中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需新增城市用水32亿m3,需新增城市建设用地3500km2,生态超载将增加5.68%,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下降0.0064。

说明未来中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消耗的水资源量、所占用的建设用地、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会更大,城市化进程中的用水用地保障形势和生态环境形势更为严峻[28-33]。

为此提出了基于资源环境保障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与对策。

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和《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资源环境基础》,相关成果被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国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采用,并获得领导人批示。

(3)系统开展了中国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时空演化过程及策略的研究。

在两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空间重组》(盛和负责)、《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演变类型与动力机制》(盛和负责)[34-37]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城市化过程及资源环境效应与对策研究》(成升魁负责)”及国际合作项目共同支持下,系统开展了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科学问题的研究。

阐述了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主要特征,提出了界定半城市化地区的指标体系,探讨了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演化的空过程。

通过、、、北京郊区案例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半城市化地区人口和经济空间重组、社会空间隔裂现象、产业集群、土地利用与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重组的关系,以及中国半城市化地区发展策略。

该研究成果拓展了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为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另辟新径提供了科学依据。

1.4中国城市群与典型都市密集区及城市经济区的综合研究

顺应城镇化发展方针的转变和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先后结合全国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全国经济区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宏观区域规划的编制,在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以及数项地方政府委托项目支持下,先后开展了城镇密集区、城市经济区、都市密集区、大都市区、城市边缘区、城市群地区等不同类型城市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为推动城市区域的集聚与扩散,为推动中国城市群的健康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

具体体现在以下4大方面。

(1)系统揭示了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机制与规律。

(2)提出了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完成了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

(3)完成了城市圈总体规划并被纳入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

(4)提出了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和城市边缘区的界定方法与区划方案

1.5全国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

(1)适应沿海地区改革开发大局,开展了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的研究与规划。

(2)顺应资源型城市转型,开展了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的研究与规划。

(3)立足城市发展战略需求和自身优势,编制完成了一大批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

(4)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城乡规划法》编制完成了部分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

(5)应之所急,主动参与完成了、汶川和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1.6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城镇产业布局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1)揭示了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时空模式。

(2)围绕小城镇产业布局关键技术,开发出了小城镇产业布局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3)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切入点,探索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分析方法。

1.7紧跟国外学术前沿和热点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城市问题的研究

在完成及地方各类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需求任务的同时,地理资源所城市地理科研工作者紧跟国外学术前沿和热点领域,系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城市问题的研究。

针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和盲目城镇化问题,开展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道路和模式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以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容,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健康城镇化道路的建议。

针对全国各地借各类“新区”建设规划之名,实行大规模圈地、(向上)“要地”和“造城”问题,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新区”建设与“保增长、调结构”的关系,严防部分领导越位圈地造城,脱离实际竞建级试验区、以功能区划为指导,以新的思路编制区域规划,避免将规划功能夸大等建议。

针对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区域剥夺行为,分析了区域剥夺行为的表现形式、诱发原因和消减路径。

同时,还开展城市人口监测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城市化资源环境保障问题、城市社会犯罪与社会灾害问题,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问题、都市农业问题、宜居城市问题、城市住房问题、城市交通问题、节能减排目标下的低碳城市建设问题,环境友好型城市、国际化城市、世界城市、创新型城市等一系列城市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七、与国际合作的情况

“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研究”国际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在参与世界银行“中国城市化政策研究”课题(2000-2001年)基础上,我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乡发展研究室和区域发展研究室与美国Stanford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联合,成功申请了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研究”,同时该合作研究项目得到世界银行的认可和支持。

“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和案例实证研究,来认识中国半城市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就业、环境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动态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半城市化发展对我国城市化总体进程和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意义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了合作课题的顺利开展,2001年12月3日在我所举行了“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研究”课题研讨会。

除中美双方课题组成员外,来自计委、建设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重要决策部门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所有关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副所长成升魁研究员主持,副所长毅研究员致词并介绍我所情况。

世界银行城市和发展部研究项目官员TomTzearley先生和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城市和环境部官员MattsAndersso先生分别简要介绍了世界银行在亚洲和中国开展的有关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业务情况,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项目官员SarahCook女士介绍了福特基金会资助“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研究”项目的意义和目的,美方课题组组长DouglasWebster博士介绍了半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研究”课题背景、课题设计和课题进展情况。

最后,与会人员就中国城市化战略和中国半城市化课题研究进行了热烈讨论,外方专家和官员对这次项目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外方课题组成员一行8人于2001年12月5-10日在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

在市科技局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课题组的调研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市副市长接见了课题组成员并交流了意见。

市领导和专家对应用“半城市化”概念研究的城市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