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794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摇篮》大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摇篮》大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摇篮》大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摇篮》大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摇篮》大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摇篮》大班教案.docx

《《摇篮》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摇篮》大班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摇篮》大班教案.docx

《摇篮》大班教案

《摇篮》大班教案

《摇篮》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用一一对应指读的方法阅读图夹文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阅读活动,提高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

3、培养幼儿热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自制放大的图夹文故事大挂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挂摇篮”。

3、摇篮曲背景音乐磁带一盘。

4、“兔爸爸”“兔妈妈”“兔宝宝”“摇篮”的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摇篮曲的背景音乐,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书,把书里的故事找出来好吗?

看书的时候要注意一页一页地翻看。

2、请个别幼儿看着书讲故事。

教师提问:

这个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放大的图书)对,故事中讲了兔妈妈生了一个兔宝宝,兔爸爸高兴地说:

“我给娃娃挂一个摇篮。

”(教师用一一对应指读汉字的方法阅读第一幅图片。

3、学习第二幅内容。

教师:

“兔爸爸会把摇篮挂在哪儿呢?

”(幼儿回答)

4、学习第三幅图片

教师小结:

兔爸爸再一次失败了,都把小鸟、小猴的尾巴当成挂摇篮的地方了,那你们再想想他会把摇篮挂在什么地方,谁的身上去呢?

(发散幼儿思维,进行创造性地讲述)

5、学习第四幅图片

教师:

最后兔爸爸到底把摇篮挂在了什么地方?

(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图夹文)兔宝宝再摇篮里怎么样了?

(兔宝宝在摇篮里睡得多香啊!

6、幼儿与教师一起阅读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7、思品教育:

教师:

兔妈妈、兔爸爸看着宝宝在摇篮里睡着了,心里怎样?

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

你爱爸爸、妈妈吗?

他们为你们做了些什么?

你们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8、给故事起一个名字。

教师:

你能给故事起个名字吗?

(出示汉子卡“挂摇篮”)

《摇篮》大班教案2

1.通过曲线、直线、弧线等多种线条及图案表现画面。

2.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铅画纸、记号笔。

一、教师出示摇篮,引发幼儿大胆想象。

师:

这是什么东西?

(摇篮)我们可以把摇篮想象成什么?

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小船)还有吗?

师小结: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我们还可以想象成月亮摇篮。

先请幼儿自由讨论,再请个别幼儿起来回答。

二、出示空白的月亮,请幼儿帮助月亮姐姐装饰摇篮,好吗?

师:

月亮姐姐住在摇篮里很不开心,因为月亮摇篮不漂亮,请小朋友帮帮月亮姐姐装饰摇篮好吗?

请幼儿说说准备怎么装饰摇篮。

然后请幼儿示范画,教师做评价,把范画挂在黑板上。

三、幼儿操作、设计月亮摇篮。

1.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要求幼儿大胆表现,根据教师提供的花纹或根据自己的想想设计。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说一说最喜欢谁设计的摇篮。

师:

瞧,你们的作品都完成了,说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五、把幼儿完成的作品张贴在活动室。

师幼共同张贴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摇篮》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根据诗歌的结构,尝试迁移生活经验,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中宁静、柔美的气氛,体验参与诗歌创编的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

幼儿认识和观察过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

摇篮曲、大图片、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创设意境。

1、幼儿在等待上课的过程中,聆听摇篮曲。

提问:

“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

”(想睡觉)

2、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

师:

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他?

(请一幼儿上来示范)他是怎样哄?

(拍他、笑眯眯的、摇摇篮等)

我们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来哄宝宝。

(请幼儿演示怎样哄宝宝睡觉。

怎么小宝宝还没睡着呀?

我们给他来点音乐吧!

(放缓慢音乐)

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宝宝是怎么睡着的?

(出示图,教师边做边说诗歌的最后一段。

为什么要轻轻唱?

原来宝宝听了轻轻的音乐才睡着的。

我们一起看着图来哄哄宝宝。

(幼儿练习。

二、整体感知诗歌。

1、师:

“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

”(师朗诵诗歌)

2、幼儿交流。

(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3、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都想睡觉了,那谁是它们的摇篮呢?

(师再次朗诵诗歌)

4、幼儿交流。

(教师出示背景图)为什么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呢?

(师出示汉字)

5、“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和小宝宝都在自己的摇篮里舒舒服服的睡着。

看着宝宝们幸福的样子,我想到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摇篮》,(出示题目,齐读)请大家仔细听一听,诗歌里谁在哄宝宝?

怎么哄的?

(师朗诵诗歌)

三、学习诗歌

(一)第一段:

星宝宝

1、摇篮摇啊摇,星宝宝要睡觉,谁哄着星宝宝睡着的呢?

(出示白云。

)瞧,谁来了?

(白云)原来是白云啊,她是怎么哄星宝宝的?

(白云飘啊飘)是啊,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啊?

不能重重的吗?

(做一做白云飘的动作,边做边说:

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5、我想把星宝宝睡觉的这件事说一说,行吗?

谁也愿意来说一说?

(个别指名读)

6、集体朗诵。

(边朗诵边表演)

(二)第二段:

花宝宝

1、过渡:

看着星宝宝睡得那么香,花宝宝也揉揉眼睛想要睡觉了。

谁是花宝宝的摇篮啊?

又是谁来哄她的呢?

仔细听哦!

(教师朗诵第二段诗歌)

2、幼儿交流。

3、分组朗诵(加动作)

(三)第三、四段:

鱼宝宝、小宝宝

1、星宝宝、花宝宝都睡了,鱼宝宝也不闹了,它也要睡觉了。

谁是它的摇篮?

又是谁哄它睡觉的呢?

你能看着图片来说一说吗?

(出示浪花图)

2、幼儿个别、分男女练习。

3、星宝宝睡了,花宝宝睡了,鱼宝宝也睡了,我们的小宝宝也要怎么样了?

(睡觉了)这时,妈妈的手就是小宝宝的摇篮。

(出示图片)谁看着图片来说一说?

4、幼儿练习。

5、宝宝睡得真香啊!

你觉得这首诗歌听上去是什么感觉?

(优美、舒服、温馨等)

6、我们一起把这些图片都说一说好吗?

(完整地朗诵诗歌,配乐)

7、小结: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摇篮,他们在这个摇篮里睡得可香了。

四、仿编诗歌

1、出示创编图片

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的宝宝也要睡觉了,谁是它们的摇篮?

又是谁来哄这些宝宝的呢?

请你们用诗歌里的话来说一说。

(幼儿讨论,教师指导)

2、交流,评价。

3、刚才小朋友帮助很多宝宝找到了他们的摇篮。

让我们去语言区把它们记录下来,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吧!

《摇篮》大班教案4

活动名称:

摇篮

活动目标:

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物。

活动准备:

1、挂图:

四幅。

2、布娃娃。

3、音乐:

摇篮曲。

4、头饰;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摇篮曲》,教师抱着娃娃做睡觉动作。

二、初步感知诗歌

过渡语: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摇篮吗?

(原来有很多东西可以当摇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诗歌里有哪些是摇篮。

①、教师配乐朗读。

(配乐)

②、教师结合图片再次朗读

师:

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再来听听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出示图片:

边读边操作图片。

提问:

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三、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①、提问:

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因为蓝天很大····)

小结:

蓝天很大,还有白云,星宝宝睡在里面很舒服,很温暖。

②、提问:

大海这个摇篮里睡着谁呀?

(鱼宝宝)

浪花是怎么摇的?

③、提问:

花宝宝睡在哪个摇篮里?

(花园)

④、师:

妈妈是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为什么小宝宝睡着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活动分析:

在诗歌创编中,原有环节中小图片的使用可以帮幼儿突破创编诗歌的困难,但有一些限制幼儿的思维。

欣赏诗歌的次数略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创编环节的时间把握稍显不足,使幼儿的创编活动不够尽兴。

特别是仿编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编,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摇篮摇起来。

作为老师的我也不能很广阔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数活泼的小朋友创编得很好。

分析原因,仿编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在上这节课时,可多观察、多引导幼儿去学习。

《摇篮》大班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进行演唱。

3、让幼儿体会恬静、优美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4、让幼儿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6张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衬词。

(三)、学习歌曲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小娃娃:

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觉了,怎么办呢?

(2)怎样来哄娃娃睡觉?

(3)你们听,老师是怎样来哄娃娃睡觉的?

(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范唱歌曲一遍)

2、根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

(1)歌曲哪些是摇篮?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摇着哪些宝宝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还有谁呢?

(4)白云、浪花、风儿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欣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静、优美的意境。

(2)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3)第二遍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衬词。

(1)老师唱歌词,幼儿哼唱衬词。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四、活动延伸:

还有哪些是摇篮,摇着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编一编,唱一唱好吗?

《摇篮》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摇篮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基础上,学习仿编摇篮。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摇篮曲》。

2、创编所需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出示摇篮,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出示摇篮,师问:

看,这是什么?

摇篮的什么用呢?

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

睡在摇篮里软软的,很舒服,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摇篮一样的东西,我们一起起来看看吧。

3、欣赏课件(没声音的画面),初次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

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觉得什么像摇篮呢?

它摇着谁?

二、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提问:

你听见了哪些好听的话,用诗歌中的话来说一说。

(要求幼儿要用诗歌中的话来说说,同时出相应的图片,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熟悉诗歌内容。

为什么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

(为什么说大海是鱼宝宝的摇篮?

花园是花宝宝的摇篮?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师提问:

星宝宝怎样的睡的?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

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课件,师提问:

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3)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看着图把这首诗歌完整地朗诵一遍)。

(2)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3)用好听地声音来读一读。

师:

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和小宝宝都睡着了,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我们就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三、发挥想象,仿编诗歌。

1、蓝天里的星宝宝以外,还会有谁?

师:

那我们试试,把太阳编到好听的诗歌中去。

(插卡的形式,把原来诗歌中的白云图片替换为太阳,连贯地看图朗诵整句话。

2、大海中除了鱼宝宝,还会有谁?

3、花园里除了花宝宝外,还会有谁?

把创编的内容看着图完整地朗诵,提醒幼儿用轻轻地、好听的声音进行诵读。

[活动延伸]:

将图片放在语言供幼儿自己练习诵读诗歌。

小百科:

摇篮是可摇动的婴儿卧具。

婴儿睡在上面会很舒服。

还有一种专为婴儿睡觉的时候唱的歌,名为《摇篮曲》。

通常十分轻柔,演唱者一般为女性。

《摇篮》大班教案7

设计意图:

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欣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

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

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

活动目标:

1.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

通过欣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育。

2.通过对歌曲的感受,能说出歌曲的性质(优美、缓慢)。

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教育活动音乐磁带。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3.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

4.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

重点: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难点:

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进行曲》

1、幼儿听音乐《学做解放军》排队、踏步走进教室坐好。

2、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

3、教师小结《进行曲》的性质和特点(欢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

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篮曲》。

老师告诉幼儿:

“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哄宝宝不哭。

”幼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

每当幼儿想出一种办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办法时,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

(三)感受《摇篮曲》

1.老师:

“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

”欣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仔细倾听。

2.欣赏完乐曲,组织幼儿说说感受(优美、缓慢)。

老师:

“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她放进卧室去吧。

”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2拍子。

操作完毕,让幼儿说说是几拍子乐曲?

(2拍子);哪一拍强?

哪一拍弱?

(拍手的一拍强、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诉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

强弱。

(四)结合〈摇篮曲〉深入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

(五)运用倾听法,分段欣赏〈摇篮曲〉

1.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2.幼儿结合第二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二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3.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4.为幼儿解释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

“娘”。

(过去的年代,把妈妈叫做“娘”)。

5.老师可着重讲解第二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

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

(表扬幼儿有志气)。

6.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

(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七)进行母爱教育

1.老师:

“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是谁哄我们睡觉的?

”幼儿集体回答(妈妈、爸爸)。

向幼儿进行母爱教育:

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2.鼓励幼儿回家用一个动作来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如:

亲一下、抱一下、搂一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

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八)补充加深活动

1)把课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自己放乐曲,自己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体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2)以〈宝宝的摇篮〉为主题,设计几个小栏目,让幼儿描述、绘画,加深亲子之情。

《摇篮》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活动过程

1、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

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

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2、探究的问题:

土壤中有什么?

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3、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

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

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

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

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

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拓展思路

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摇篮》大班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2.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

二、活动准备:

1.乐曲:

《采茶扑蝶》2.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

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

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

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

(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

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

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同5-6小节。

11-12小节,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

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

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1、物质准备:

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

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

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

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

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

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

(2遍)

师:

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

(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

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

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

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

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

请你来试试。

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

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

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

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

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

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