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749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docx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活动,都是教育。

2.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

3.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功能。

4.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原则。

5.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

6.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

7.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____。

8.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这种课程就是____________。

9.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______教育。

10.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这条教学原则是________原则。

11.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_____。

12.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______。

13.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________。

15.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_________教育。

16.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_______教学。

17.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_______。

18.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A.一般因素B.基本因素C.组成因素D.构成要素

2.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A.传授方法B.传授手段C.传授进程D.传授技术

3.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就是()A.课堂作业B.课外作业C课外活动D.课外参观

4.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地变化和逐渐()

A.个性化的过程B.社会化的过程C.人格化的过程D.学习化的过程

5.依据《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职责是()

A.教书B.育人C.传授知识D.教育教学

6.学生的行为规范、公民意识、劳动态度等属于()

A.心理素质B.生理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思想品德素质

7.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就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8.活动课程的缺点是()

A.逻辑性较差B.实践性较差C.操作性较差D.直观性较差

9.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

A.社会实践B.教育见习C.实习作业D.社会研究

10.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

A.专业人员B.特殊人员C.雇员D.公务员

11.决定教师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以及教师从事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的是()

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学术地位

12.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思想品德素质

1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就是()

A.劳动技术教育B.美育C.体育D.德育

1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就是()

A.课程大纲B.课程政策C.课程内容D.课程方案

15.教育活动通过发挥本体功能所产生的效果就是()

A.教育的正功能B.教育的负功能

C.教育的简接功能D.教育的直接功能

16.依据《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使命是()

A.教书育人B.传授知识发展智力

C.培养能力发展智力D.双基教学

17.学生的经验、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属于()

A.生理素质B.科学文化素质

C.心理素质D.思想品德素质

18.有关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表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是()

A.只有某种程度的正相关B.只有某种程度的负相关

C.完全正相关D.完全负相关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教育界的习惯,一般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 )

A.活动课程B.潜在课程C.文科课程D.理科课程

2.影响人发展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先天的非遗传的各种因素和 ( )

A.遗传因素B.成熟机制C.生理结构D.生理功能

3.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与基础是 ( )

A.师生的互动B.师生的交往C.双边活动D.教书育人

4.循序渐进原则中的“序”是指 ( )

A.教材的逻辑顺序B.学生的认识顺序C.教的顺序D.学的顺序

5.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问题、假设、( )

A.发现B.验证C.总结提高D.探索

6.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逻辑性强和 ( )

A.形象性强B.直观性强C.系统性强D.简约性强

7.影响人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家庭和( )

A.学校B.动机C.社会环境D.成就水平

8.在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在教学中处于( )

A.主体地位B.中心地位C.关键地位D.重要地位

9.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 )

A.练习知识B.应用知识C.巩固知识D.检查知识

10.学生学业测验评价方式一般有 ( )

A.自由应答型B.固定应答型C.选择应答型D.判断应答型

11.学科课程的缺点是()

A.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B.容易造成学科分割

C.逻辑性较差D.系统性较差

12.有关创造心理的研究表明,创造思维主要是()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辐合思维

13.教学中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一般包括()

A.课堂作业B.课外作业C.活动作业D.见习作业

14.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自学、讨论交流、()

A.启发指导B.讨论小结C.师生谈话D.写实验报告

15.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从观察者的角度看,一般分为()

A.局外观察B.参与观察C.有目的观察D.自由观察

四、判断题

1.教育内容就是课程,课程就是教育内容。

()

2.创新教育就是英才教育。

()

3.学生是能动活动的人。

()

4.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规律表明,只要教师做好了教学工作,学生自然而然会获得良好的思想教育。

()

5.教学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前提和条件。

()

6.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的外在功能。

()

7.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矛盾的。

()

8.过分追求成功往往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9.在教育测量和评价中,从严格意义上讲,“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测量”是同义词,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

10.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

11.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特长和兴趣的教育。

()

12.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

13.对于正常学生而言,创造力不是呈现为“有”或“无”的状态,而是“大”与“小”的程度。

()

14.终结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更有意义,愈来愈受到教育评价的重视。

()

15.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

五、简答题

1.学校教育内容有哪些特点

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4.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5.现代教育有哪些本体功能

6.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7.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8.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

9.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0.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1.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12.简述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六、论述题

1.试述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树立哪些科学的学生观

3.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教学评价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职业有哪些特点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思想品德

2.课程

3.本体

4.直观性

5.结构

6.教学艺术

7.智育

8.学科课程

9.素质

10.因材施教

11.教学模式

12.教学评价

13.卫生

14.课程计划

15.创新

16.班级

17.教学方法

18.信度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D

6.D

7.A

8.A

9.A

10.D

11.A

12.B

13.B

14.B

15.A

16.C

17.A

18.B

三、多项选择题

1.AB

2.AB

3.AB

4.AB

5.BC

6.CD

7.AC

8.AB

9.CD

10.AB

11.AB

12.CD

13.AB

14.AB

15.AB

四、判断题

1.教育内容就是课程,课程就是教育内容。

(×)

说明:

教育内容主要指教什么,而课程不仅包括教什么,还规定所教内容的排列顺序、进程、时间分配等,比教育内容更具体、更全面。

2.创新教育就是英才教育。

(×)

说明:

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的教育,所以,创新教育不是英才教育。

3.学生是能动活动的人。

(√)

4.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规律表明,只要教师做好了教学工作,学生自然而然会获得良好的思想教育。

(×)

说明:

这一规律表明教学过程始终包括着教育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正功能还是负功能,以及功能发挥的程度等,取决于教师的认识和教法,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去挖掘教学中积极的思想教育因素。

5.教学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前提和条件。

(√)

6.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的外在功能。

(×)

说明:

本体功能是教育本身具有职责和能力,与教育活动主体的联系是直接的,而外在功能是教育本体功能发挥后所产生的结果,与教育活动主体的联系是间接的。

7.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矛盾的。

(×)

说明:

二者是统一的,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不使用教师的行为来衡量,而是用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来衡量。

8.过分追求成功往往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

9.在教育测量和评价中,从严格意义上讲,“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测量”是同义词,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

说明:

从外延讲,“课程评价”外延最大,“学业评价”次之,“测量”最小。

从内容看,“学业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课程评价”囊括了“学业评价”和“测量”。

10.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

11.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特长和兴趣的教育。

(×)

说明:

培养特长和兴趣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而素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为学生整个人生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将来成功的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整体素质的教育。

12.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

说明: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范畴,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智力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不仅与掌握的知识的数量质量有关,也与获取知识的思维方式有关,教师只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知识向智力、智慧的转化。

13.对于正常学生而言,创造力不是呈现为“有”或“无”的状态,而是“大”与“小”的程度。

(√)

14.终结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更有意义,愈来愈受到教育评价的重视。

(×)

说明:

终结性评价重在作出结论,而形成性评价重在帮助教学寻找差距,分析原因,不断提高。

因此形成性评价优于总结性评价,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

15.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

五、简答题

1.学校教育内容有哪些特点

答:

(1)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教育机构,有专职人员主持和管理,即通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实施的专门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发展人的素质。

(3)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的系统性教育活动。

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

(1)传播一定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法律规范,促使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以维系社会政治的稳定。

(2)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培养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政治管理人才,保证一定社会政治的巩固与稳定。

(3)教育能够制造和传播政治舆论和思潮,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答:

(1)取决于学校教育目的性、专门性、选择性、计划性的实现程度。

(2)取决于教育内容、特别是知识的质量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所采取方法的性质和水平。

(3)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取决于教师能否投入应有的工作热情和精力,以全身心地进行创造性地教书育人。

(4)取决于教育过程中能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答:

(1)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主要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自我调控能力。

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如情绪、心境、言行等要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4)自修科研能力。

包括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和钻研探索的能力。

(5)教育机智。

这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原则,灵活机动地处理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种偶发事件,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学生的艺术和技巧。

5.现代教育有哪些本体功能

答:

(1)加速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通过培养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是教育最基本的本体功能,这一功能规定了教育的本质特性。

(2)传递和继承人类的精神文明。

人类社会发展积累的财富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人类的智力的物化和对象化的物质文化,另一种是以文字、符号记载下来的精神文化。

这两种文化能够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靠的是教育传承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实现的。

(3)选择经验和人才。

学校教育为培养人才而进行的社会文明的传递不是自发盲目进行的,而是通过严格的科学的筛选完成的。

教育不仅选择知识,也要选择人才。

学校教育所进行的人才选拔是一种竞争性的人才选拔。

6.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

(1)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适应现有政治制度和规范,并表现出相应的态度与行为的过程。

(2)交往社会化,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个体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并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

(4)智力及能力的社会化。

人的发展有无限的需求,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的需要。

7.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答:

(1)“传道者”角色。

教师承担着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其教育教学活动不是随意的。

(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

(3)示范者的角色。

教师不仅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塑造学生,还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化学生,使学生在迁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4)管理者的角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就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教师还可能是领导者。

(5)父母与朋友角色。

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

(6)研究者角色。

教师必须以一种发展变化的视角对待教育对象和内容,不断研究和创新。

8.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

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素质教育不仅要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能力,主动寻找有用信息的能力,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应用新知识的能力,自我修养、激励、管理、控制的能力。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全面发展教育。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而素质教育面向的全体学生,它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挑选、创设适合每一位儿童成长发展的教育方法,使每一位儿童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4)素质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成为学习、生活、管理的主人。

9.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社会物质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既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一定社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总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从总体上讲,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是要求教育为其培养符合其要求的一定规格的劳动力(包括技术、管理人才),而这一劳动力的规格,就成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对劳动力的类型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制约着教育结构及专业设置,并影响着相应专业、层次的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

(4)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10.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能明确而长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人,因而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成果。

(2)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保证了对人发展影响的主导性。

学校是社会机构中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培养人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

(3)学校教育具有选择性。

学校教育可以从教育目的出发,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方式及手段的选择和整理,避害趋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尽可能地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选取合适的内容和合适有效的方法,使学校教育达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

(4)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

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每一门课的教学任务都有很强的计划性,同时学校教育活动中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学方法等也都有很强的计划性,从而保证将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获得相应的能力。

11.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答: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

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必须付出全部心血,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是教师接纳认可学生的心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劳动不仅依靠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还要依靠身体力行去感化学生。

(4)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的使命又是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性素质的人才。

(5)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教师劳动的形式虽然是个体的,而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共同劳动的结晶。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团结协作,互勉共进,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2.简述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代教学已不限于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不仅是培养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体力。

六、论述题

1.试述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答:

(1)人的发展表呈现出历史性与社会性。

人的发展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是相统一的。

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是历史过程中的社会。

个体的发展正是接受具有历史性的社会的经验而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所以,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

(2)人的发展呈现出顺序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发展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连续地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又具有阶段性,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发展的顺序与阶段概况为六个时期:

婴儿期(0-3岁),幼儿期(3岁-6岁),儿童期(6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应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人的发展的呈现出稳定性与可变性。

人的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性与阶段性是相对稳定的,即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顺序、速度及年龄特征是大体相同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这是由提供人成熟的生理基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所决定的。

然而就个体发展而言,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却有一定的可变性。

不同的生理状况、营养条件,会导致不同个体的身体发展的快慢和水平,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更会导致个体不同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表明,教育适应了人的发展的阶段、顺序及年龄特征,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并且只有促进了人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对人的价值。

(4)人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与差异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发展时,其速度和水平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表现为:

一是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不均衡的。

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也是不同的。

根据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即人的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发展最快、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和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最佳的教育,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与不均衡性相联系的是在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儿童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所以,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5)人的发展的具有现实性与潜在性。

人的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表明了人的发展的巨大潜能,也表明了教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