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737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docx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

中医药的现状及发展

前言

第一章中医药的含义

第二章中医药的发展历史

第三章中医药的目前现状

第四章中西医的异同

第五章中医药衰落的原因

第六章发展中医药的意义

第七章发展中医药的建议

后记

 

 

第一章中医的定义

中医(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指中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

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中医一般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中国其他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

  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称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中的一支。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传统的中医学思维模式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并不相容,然而,当今之科学期刊已多有论文研究之,并试图用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中医中的部分现象和治疗机理。

  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定义“完整医药体系”这个概念时提到中医学:

“NCCAM(美国国家补充与另类医学中心)把完整医药体系描述为涉及‘完整医药体系是与对抗疗法(常规)医学独立地或平行地演变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这些可能反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如中医学和印度的阿输吠陀医学(英文)。

完整医药体系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相信机体有自愈的能力,这种自愈可能涉及到了应用情绪、身体和精神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中医药的发展历史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宝藏丰富,象征着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和疾病斗争的睿智。

 

   《史记•补三皇本纪》说:

“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可见早在原始社会,我国的先民们,就已有了医药活动。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具的逐步改进,原始人类逐渐认识了可以治病的药物,摸索出一些原始的治病方法,并学会制作骨针之类可供医疗的原始工具,构成了我国医药史上的起源阶段。

 

   医药活动离不开人。

原始时期,史载神农之外,有史可稽的传说中的医药人物,大致有伏羲、黄帝、僦季贷、歧伯、雷公、桐君、鬼臾区、俞跗、少俞、伯高等人。

这些人肇开洪基,为在黑暗中摸索的原始医学,开出了一线光明。

 

   春秋时期,巫术盛行。

医巫原自不分,《尚书》有云:

“周公祷武王之疾而廖。

”其时以殷王朝的贤大夫巫彭和巫咸最为有名,以至《说文解字》有“古者,巫彭初作医”的说法。

然而巫医治病,也并非全然不用药物,如《山海经•海内西经》就说:

“开明者,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 

   周王朝时,随着社会发展和医药知识的积累,以及巫队伍本身的分化,巫、医开始分道扬镳。

其显著标志是出现了专职医生和医疗分科,以及设立了医事考评制度。

《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有食医中士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兽医下士四人,到年尾则考查他们的医事,以核定他们的级别和俸禄。

 

   在药物剂型上,商代已有治病用的药酒,并有所谓伊尹创制汤药的说法。

伊尹为商汤时大臣,他所发明的汤药,为药物相互配合后降低毒性,提高药效,并由生药向熟药过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这一时期,还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病入膏肓”的医学典故。

当年秦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治病,诊断结果,医缓认为:

“疾不可为也,在盲之上,膏之下。

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值得重视的是,中医临床六气致病的学说,这时也已渐露端倪。

当秦国良医医和为晋平公诊疗后,曾经这样议论说: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六气曰:

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同时指出晋平公的病是贪欲女色过度,而导致神志惑乱。

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和情欲不节致病的见解,表明当时医家已开始摆脱“鬼神致病说”的羁绊,这对医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此外,议论中阴阳、五味、五色、五声等概念的形成,说明在春秋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已向医学领域渗透。

从战国到东汉将近700年间,中医药学从实践经验的积累,进入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其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部划时代著作的问世。

医圣张仲景确立的理、法、方、药的辨证施治原则,为中医临床学奠定了基础。

此外,名医扁鹊神奇的诊法,华佗在外科和针灸领域的高超医术,淳于意开病案记载的先声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医学成就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时,系统整理医学理论又上了一个台阶。

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论》和撰写《脉经》,皇甫谧编著《针灸甲乙经》,以及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雷敦的《炮炙论》等,都在中国医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疫疠及外伤等疾患盛行,因此,着眼于简便廉验的实用急救方书和外伤科医书便应运而生。

比较著名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陈延之《小品方》、《范汪方》,姚僧垣《直验方》和无名氏《刘涓子鬼遗方》等。

 

   其中《刘涓子鬼遗方》还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书。

由隋迄唐大约400年间,在医学理论、方剂药物、临床各科和医学教育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隋唐间产生了一些名医和名著,如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分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等,是我国最早的病因症候学专著。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从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到养生保健,均作了较为系统而又精辟的论述,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杨上善、王冰对《内经》的阐发,王焘《外台秘要》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都对后世医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药物学方面,唐政府组织编写的《新修本草》,不但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定的药典性本草,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其时,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等都已形成独立专科,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由政府开办的医药院校——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在解剖学、诊断学、病因学、法医学,以及临床各科和对《伤寒论》的研究诸方面,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由于政府重视,宋王朝创立了校正医书局,对历代传世的重要医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校正,刊行出版;为保存和传播中医典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一时期,还由官方出面组织力量,编写了《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本草方剂专书。

 

   降至金元,医学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学术流派的空前繁荣。

当时,刘完素提出火热论,著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等;张从正提出攻邪论,著述有《儒门事亲》行于世;李杲提出脾胃论,著述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朱震亨提出相火论,著述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

刘、张、李、朱;医史上称之为“金元四大家”,可见其时学术争鸣的一斑。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这是我国药学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部巨著,后来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等多国文字,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

《本草纲目》之外,明王朝对于中医学有较大贡献的,还有吴有性著《温疫论》,创“戾气”致病学说。

这是17世纪在传染病病因学上的卓越创见。

它为清代祖国医学在温病领域里的开拓崛起,起到了先导作用。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高水平的医学全书,其中享有盛名而至今仍为医家推崇的则数张介宾《景岳全书》为最。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

这一时期,祖国医学的最大成就,是形成了与伤寒学说相羽翼而又有相对独立性的新理论——温病学说,从而丰富了祖国医学对于外感热病治疗的手段和经验。

其时叶天士著《温热论》,薛生白著《湿热条辨》,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温病学说之外,王清任《医林改错》和吴尚先《理瀹骈文》,也在中医学发展中各树一帜。

王清任注重实践,不仅在解剖学及研究医学的方法论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而且还创造了许多活血化瘀和益气活血的方剂,扩大并深化了祖国医学对于瘀血病症的认识和治疗。

 

   吴尚先的创新精神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古代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继承和发扬,使这一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民国以来,随着西洋医学的源源输入,自清代形成的中西医汇通思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时出现的衷中参西学派,为中西医互相取长补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使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术内容,作为中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渐渗透到中医各科临床、教学和书刊中,成为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先行。

 

第三章中医药的目前现状

近年来,中医正迅速走向衰落,在许多地区,除市级中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之外,区级医院及街道卫生院的中医业务大都十分冷落。

赢利者寥寥无几,亏损或濒于亏损者为数众多,因此,许多基层医院已相继取消了中医科。

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对于其是否赢利则并不寄于多大希望。

  某医院原有职工近200名,中医科人数14名。

由于看中医的患者日渐稀少,中医业务难以为继,医院被迫裁减有关人员。

除针灸、按摩、理疗等项目保留4名医生之外,其余的人每月领取350元生活费,皆回家自谋出路。

  如果说基层医院的中医业务不容观,那么,个体中医诊所的情况又如何呢?

某日,随人去走访一位中医师,进入诊室,见其正在给患者打针输液。

环顾四周,竟然连中药柜也没看见,于是,问其何故?

答曰:

中医所获之利尚不及店面租金,又如何能养家糊口?

改行久矣!

  一方面,许多正值年富力强、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从业人员正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国家还在大批地培养新人。

相当多的学员毕业后难以就业,或从事医药保健品推销、或到健身娱乐中心去做按摩,由于此类工作并不稳定,许多人最终不得不弃医从商,另谋它就。

  某中医学院学生,毕业近二年尚未找到工作,于是去卫生局申办个体行医执照,卫生局告之曰:

已停止审批一切个人申请。

迫于生计,某生自设一诊所。

开业后不久,却偏偏遇上“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卫生局执法队收缴了某生的毕业证书,并要罚款三千元。

某生无奈之下,告之家人,其父叹道:

家贫如此,供你读书多年已属不易,实指望你毕业后能为家分忧,谁知你不但难以自立,反而还要继续赔钱,既然如此,此证不要也罢!

某生闻之,深感愧疚与屈辱,痛哭一场之后,将所有的中医书籍付之一炬,从今往后,誓不言医!

  现在,每二十家医院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医院;每二十家个体诊所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诊所。

中医机构萎缩、人才凋零,其衰落之状况,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门庭冷落车马稀”。

虽然中医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中医在其些方面尚显局部的繁华,但是,如果我们依然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那么,终有一天,中医会沦落成为一种普通的民俗疗法,然后,渐渐地、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

此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日前发布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现状调查报告。

该项调查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在青年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青年中医现状仍不容乐观,呼吁行业各级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给予青年中医更多关注。

为此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通过网络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现状调查活动”,调查内容涵盖青年中医药工作者基本情况、执业现状、职业规划、职业信念以及对行业发展与教育模式的认识等5个方面。

共有1631人参与了答卷,其中有效参与者978人。

参与者覆盖了全国内地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占62.5%。

  调查显示,青年中医的执业环境不容乐观。

有53.68%的青年中医不总是对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19.53%的青年中医表示如果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不会选择中医专业,还有13.80%的青年中医表示自己患病时不会首先考虑中医疗法。

有88.14%的青年中医感觉所处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紧张,96.21%的青年中医认为工作压力大,其中63.09%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很大,89.47%的人对收入情况不满意。

  调查显示,中医教育模式转变势在必行。

有627名青年中医认为,院校培养与师承方式结合更适合中医人才培养,占到了64.11%。

此外,有18.61%的青年中医认为师承方式更加合适,仅有17.28%的青年中医对现行的院校教育模式表示认可。

  调查显示,加强青年中医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有513名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最主要的困难是人才培养问题,占到了52.45%。

此外,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中医药如何现代化问题的占29.76%,认为是患者认知问题的占10.12%,认为是中医药疗效问题的占7.67%。

  调查显示,青年中医人才分布格局应合理化。

此次调查中,农村青年中医参与者仅占全部青年中医的7.79%,社区青年中医也仅占7.57%。

调查分析认为,目前的确存在农村和社区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相对匮乏的问题,呼吁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出台青年中医药人才疏导政策,纠正广大青年中医毕业生的就业观,鼓励和引导青年中医人才合理流动。

政府应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全面改善农村和社区青年中医人员待遇。

此外,在对青年中医使用中医药的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自认为中医药使用率高的青年中医只有19.53%,这一数据提示中医药的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章中西医的异同

纵观中西医的共同点,他们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他们的不同在于:

一、中医、西医看人体,“综合”、“分析”异样观

“看得见、摸得着”,这是西医研究的基本追求。

但作为研究来说,正常人体又不能任意地“看”和“摸”。

譬如:

活人内部的器官和组织细胞就难以“看”或“摸”。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西医采用了尸体或动物来做比照。

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西医的这种研究离开了真正的“人”,他所研究的对象似人而非人。

所以,这种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时,有时可照搬于人,如外科的手术操作等——但也常常不适用于人,起码不很合适,这在内科系统比较突出。

这是因为:

西医以往对人的认识,基本是采用分析的方法,而这种分析限于认识的能力,又仅仅局限于有形质体方面。

所以,其一,它只看到了一个生物的、肉体的人,甚至不能称作人,只能称作尸体。

如解剖室里所见即如此。

那么,中医是怎样看“人”呢?

中医看人时把主要的着眼点放在无形的方面。

所谓“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阴阳合气,命曰成人”。

她认为人由无形之阳气和有形之阴血两方面交融而成。

就是说,人体既有可见、可摸的有形部分,更重要的是有不能见、摸不到的无形部分。

而且,在有形、无形这两方面中,无形的阳气是有形阴血的“帅”,即占有主导地位。

所谓“气为血之帅”。

而且,阳气还可以生血。

而阴血乃是阳气的载体,是阳气的从属,阴血随阳气的变更而变更。

所以说,中医在分析人体时,在阳气和阴血这两者之间,相对地把阴血——这种生物质体、肉体看得比较轻。

它看到的人是一个心灵的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大自然之法的“法人”。

所以它要特别强调:

解剖室里所见,并非人;肉眼所能察觉的、双手可以触摸的、微观所能发现的,都只是人的一部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小部分,或是一些不重要的部分。

那么,“人”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是无形的部分。

二、中医、西医看病变,重“能”重“体”各有别

当我们弄清楚了什么是“人”以后,自然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疾病。

什么是疾病?

诸家医学书籍很少有论断。

这似乎成了一个奇怪的事情:

既然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治疗疾病,可又对疾病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这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医生们所治疗的并非疾病,甚至绞尽脑汁所对抗的不仅不是“病患”,而是人体的“正气”?

事实确有这种情况。

如:

有的发热患者,我们将其“热”退下后,疾病加重了;有的疼痛患者,给予止痛药物后,病情恶化了。

所以,在此,笔者试图对疾病下一个定义。

根据中医的临床实际,疾病可以用三个异常来表示:

A、功能的异常。

如:

功能亢进——逾垣上屋,大便次数过多、吃得过多等等;功能减退——如站立不稳、握物无力、视力减退等等。

B、感觉(信息)的异常。

如:

不应该有的感觉出现了——麻木、疼痛、酸楚、下坠、憋胀、耳鸣等等;应该有的感觉没有了——皮肤不知道冷热、鼻子嗅不到香臭、耳聋、目盲等等。

C、形(体)质的异常。

如:

大体直观形态的异常——口眼歪斜、跛行、龟背、角弓反张、鹤膝等等;理化微观形质的异常——尿糖、尿蛋白、X片显示骨质增生、显微镜下的血尿等等。

A、B两项属于中医无形之阳气的范畴,而C属于有形阴血的范畴。

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方面,中医看重的是A和B,即无形的阳气。

如人死称为“断气”“没气了”。

诊断疾病也常常根据患者的功能是否正常,感觉有无异常。

而西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时候,则看重的是C,即着眼于疾病的实质(实体)的变化,看重的是有“形”的“体”力图使用药物或手术将这种“病变体”毁掉或清除;由于中医着眼于患者的功能和感觉,看重的是无形之“气”。

所以,治疗前不一定精确地将疾病定位在某一个准确的地方(事实上,许多证候病变的地方并非单一,而是很多处),或许不看重局部的实质形体有哪些异常。

治疗目的有时不在于把这些异常的实体毁掉和清除。

就是说,即使这种异常的病变实体还在,但如果患者没有了异常感觉,功能得到了恢复,便认为已经治愈。

例如:

在正骨这种医疗技术方面,西医最看重骨折后对位的程度,你对位是百分之百,这就没说的,十分满意;你对位是百分之七十,这是稍差,疗效不满意。

而中医在接骨时,多数情况下是整复后外观无畸形,即肉眼看上去,大致上形体(肢体)周正,这就是对位满意。

事实上,这样的对位往往并非百分之百。

但是它主要的着眼点并非在此,而在于这个病人骨折愈合得是否快,愈合后功能恢复得如何,有无后遗症残留,有无不适感等等。

如果没有这些不适感和后遗症,功能恢复良好,那么,即使当时的对位不是百分之百,哪怕只有百分之七十,也是效果良好。

而即便你的对位是百分之百,但若骨折迟迟不愈合,或愈合后功能不能恢复,或遗留后遗症,这种治疗就是不成功的。

所以说,中医在治疗时,最重视功能和感觉的恢复,而形体乃在其次。

所以,她的理论贴切人体实际,贴切临床,而不尚空谈。

我们在临床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一个病人自觉不适,在医院里检查,查找疾病,其结果,找了多时,检查了许多项,还是找不到能很恰当地对这些症状做出合理解释的疾病,无奈何,术穷之后,只好以一个“神经官能症”来交差了事。

现在,又产生出了一个“亚健康”的新名词,试图对此进行解释。

但这样的名词仍有许多不妥之处:

亚健康应该是介于正常人与病人之间的一种状态,但是,许多这样的亚健康病人,其自身状况远远差于有些西医所谓的器质性病变的“病人”。

由于西医在诊断时主要依据形体的实体,在治疗时主要为了改变这种“实体的异常”(西医称之为器质性病变)。

而这种“实体的异常”,似乎只能用手术的方法,保守治疗常常是不可能将这种“实体的异常”予以改变的。

所以,有些西医或不懂中医的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功能性疾病,不承认中医能治疗骨质增生等器质性病变。

但是,中医对此的认识不同。

骨质增生这种可以看到的实体,在中医看来并非疾病的本原。

即:

它不是病的“根儿”,而是病的“枝叶”。

例如:

我们虽然看到了骨质增生(或曰骨刺),但应该思考:

骨质为什么会增生?

其实,这通常是由于西医所谓的炎症或疼痛等慢性刺激,激活了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开始“成骨”作用,日久而逐渐生成了骨刺。

即:

疾病出现在前,骨刺出现在后,骨刺并非病之“始”,并非病之“根儿”,既然不是病根儿,那么就很有可能:

A、切除了这个骨刺,疾病并未治愈;B、未去掉这个骨刺,病除了“根儿”。

事实就是这样,切掉了骨刺,往往好不了病。

病人仍然痛苦,甚至痛苦如旧。

相反,中医治疗此病,并不十分注重此骨刺的有无,而看重痛苦(骨刺)产生的原因,注重清除这种原因。

如果这种原因清除了,即使这种有形的实体(骨刺)还存在着,那么,多半能消除痛苦、消除症状,属于治愈;而即使切掉了骨刺这个实体,如果症状或痛苦依然存在着,那么,这种情况不属于治愈。

从临床实践看,确实有许多骨质增生的病人,在经过中医的保守治疗以后,症状和痛苦消除了,但X片显示:

骨质增生无变化。

临床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它往往成为中医和西医争论的焦点,有些持西医观点的人往往认为中医说的疗效是“碰巧”,或是“吹牛”。

因为从形质来看,“骨刺”——这个实体确实难以靠保守治疗痊愈,但问题在于:

此骨刺的存在未必一定有不适的症状。

因为组织之间(如神经与骨刺之间)有着相当的“中间地带”或曰“活动余地(空间)”,而且人体存在着一种机制,使组织之间“互不侵犯”,只有在极端异常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一种组织无限度地侵犯另一种组织的现象。

譬如恶性肿瘤。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一种组织出现了过量的增生以后,临近的组织就会激起反应,出现水肿、炎症等,这些炎症进一步刺激神经组织,引起疼痛等症状。

而一旦我们消除了这种炎症或水肿,就有可能在未消除骨刺的情况下,将临床症状消除,实现“治愈”。

这样“治愈”以后,如果组织之间(譬如神经和骨刺之间)重新形成了“中间地带”,有关组织适应了这种重新改变了的新的稳定状态,那么,这种治愈的效果就很有可能得到长期的巩固。

这就是中医能够治疗器质性病变的原因之所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了治病的目标,也就不会怀疑中医治疗骨质增生等疾病的疗效了。

三、中医、西医论药理,“两点、三点”各不同

西医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看药物对病原体(病变体)的作用,主要讲的是两方面的关系:

1、药和病的两点关系。

可以称作“楚汉相争”。

如某某药杀某某菌。

2、药和人的两点关系。

某某药对人有某某副作用。

如阿托品的毒性反应。

而中医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丝毫离不开患者体质状况。

药物的奏效依赖医生的准确辨证、对患者整体情况精确而全面的分析,来自病人方面的主动的或自发的或经药物正确引发的良好配合,针对具体患者体质和病情的药物的选取或配合准确度或精确度,主要讲的是病人情况、药物、医生思维三方面的关系,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尤其看重病人方面的情况,可以称作“三国争雄”。

这种“三者关系”比“两者关系”复杂了、灵活了、变数多了。

但它确有明显的优越性,也更容易得到临床的验证。

举例来说,根据“两者关系”说,许多药物具有良好的杀灭癌细胞的功效,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屡试而不爽,但一到了病人身上,却往往失灵,屡用而无效或低效;阿托品的毒性到了一定的量足以致死,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用量早已超过危险剂量几倍了,而未致死,却是起死回生。

而“三点关系”则很好地说明了个中奥秘:

因为患者体质不同,患者身体状况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正气”尚未虚馁者疗效则高,“正气”衰败者,服药难以奏效。

从临床事实上看,癌症病人以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就是因为老年人“正气”多亏,而青少年“正气”充盛,故癌症少见。

另一方面,有学者做了研究:

每个人一生中有过许多次产生癌细胞的情况,但并非人人都会得癌症。

原因是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药物,我们自己体内的抗病机制也能将癌细胞杀灭。

此外,学者们所研究的致癌物越来越多,但经常接触这些致癌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