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579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生物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核糖体、染色体、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C.P是ATP、NADPH、生长素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D.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五碳糖和碱基种类完全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但是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A错误。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核酸包括DN和RNA,所以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B正确。

生长素分子式为C10H9NO2,不含P元素,C错误。

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五碳糖分别是核糖和脱氧核糖,碱基都有ACG,不完全相同而不是完全不同。

D错误。

【点睛】易混点:

生长素与生长激素。

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本质是吲哚乙酸,分子式是C10H9NO2;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本质是肽类物质。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中的所有细胞生物都含磷元素

B.线粒体内的酶与糖类的合成和氧化分解均有关

C.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生物组织细胞中的核孔结构

D.分泌蛋白的运输与细胞膜内侧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的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三部分,其中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细胞内的生物膜结构都由有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外侧为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详解】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都含磷元素,A正确;线粒体内的酶与糖类的合成无关,含有与分解丙酮酸有关的酶,B错误;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小故不能观察到核孔结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C错误;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侧,具有识别作用,D错误。

【点睛】易错点:

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识别作用,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不合成糖类。

3.下列有关生物膜中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上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跨膜运输物质时均消耗ATP

C.线粒体内膜比外膜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都多

D.膜蛋白的产生可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生物膜蛋白是指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的蛋白质,这些蛋白有的覆盖在表面,有的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识别的作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等。

【详解】载体蛋白与运输的物质之间,以及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之间均能特异性识别,故膜上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A正确;通道蛋白进行的跨膜运输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内膜上含有氧呼吸酶,所以线粒体内膜比外膜功能复杂,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多,C正确;膜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高尔基体分泌的具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使蛋白质分布到细胞膜上,D正确。

故选B。

4.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所需的ATP主要由线粒体、叶绿体提供

B.蓝藻细胞不具有线粒体,只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

C.细胞呼吸产生ATP可以供给暗反应等各种消耗能量的生命活动

D.ATP水解可发生在细胞膜、核糖体、细胞核等多种细胞结构

【答案】D

【解析】

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分生区有丝分裂所需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错误;蓝藻细胞虽然不具有线粒体但是仍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两个生理过程都能产生ATP,B项错误;细胞呼吸不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C项错误;ATP水解反应可能发生在细胞膜(主动运输过程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过程中)、细胞核(转录、DNA复制等过程)等多种细胞结构,D项正确。

【点睛】解决与ATP有关的试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

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

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4)ATP并不都是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但ATP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百合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

下面为百合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均能产生CO2

C.PEP、RuBP均能与CO2结合

D.夜间细胞液pH可能会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该图为百合叶肉细胞一昼夜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

图中白天叶肉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细胞先转变为苹果酸,而暗反应的二氧化碳来自于苹果酸和线粒体。

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由图可知,光合作用(叶绿体)中CO2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线粒体,二是来自细胞质基质;由图可知,CO2与PEP或RuBP结合分别形成OAA或PGA;液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晚间苹果酸进入细胞液中,使细胞液pH下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6.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酸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

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

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②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水解酶能使磷酸二酯键断开

B.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

C.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

D.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跨膜运输、有氧呼吸和细胞凋亡等有关知识。

蛋白水解酶是催化蛋白质的肽键断开,水解成氨基酸;无机盐离子一般是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生物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嵴上与其它氧化酶排列成呼吸链,参与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使[H]和O2结合,生成水;细胞编程性死亡包括生物发育过程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病毒侵入体细胞,体细胞会启动凋亡程序释放病毒)。

【详解】蛋白水解酶能使蛋白质的肽键断开,生成氨基酸,A错误;钙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植物细胞,B错误;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促进[H]和O2结合,生成水,C错误;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要能正确理解题设条件,结合相关知识,逐项判断,比较简单。

7.研究发现,蛋白酶X的空间结构改变后作用于癌细胞,会使癌细胞对EGFR信号的依赖性发生异常,导致细胞分裂速率加快。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X完整的空间结构在核糖体上形成

B.EGFR信号可能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

C.经蛋白酶处理后的酶X可促进癌细胞的分裂

D.癌细胞分裂时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均正常表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情景材料分析题,考查与癌细胞有关的知识。

【详解】蛋白质完整的空间结构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形成的,A错误;由题干可知,癌细胞对EGFR信号依赖性发生异常,细胞分裂速率会加快,意味着EGFR信号可能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B正确;经蛋白酶处理后的酶X被水解为多肽或氨基酸而失去生物活性,不能作用于癌细胞,对癌细胞不起任何作用,C错误;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均不能正常表达,D错误。

8.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

野生型=11:

5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F1中没有个体被淘汰,所以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A正确。

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玉米群体中有杂合子,而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可均为突变型,B正确。

F1中的杂合子Bb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B:

b=1:

1,所以自交后代中,突变型:

野生型=(1/4+1/2×87.5%):

(1/4+1/2×12.5%)=11:

5,C正确。

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但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会发生变化,D错误。

9.反义RNA是指与mRNA或其他RNA互补的小分子RNA,当其与特定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时,可阻断该基因的mRNA的表达。

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的一个邻近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其作用机理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将该反义RNA导入正常细胞,可能导致正常细胞癌变

B.反义RNA不能与DNA互补结合,故不能用其制作DNA探针

C.能够抑制该反义RNA形成的药物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D.该反义RNA能与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为反义RNA阻断基因表达的机理图,抑癌基因的一个邻近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该反义RNA能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生的mRNA结合形成杂交RNA,进而阻断相应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将该反义RNA导入正常细胞,可导致抑癌基因不能正常表达生成相应蛋白质,不能阻止细胞不正常分裂,因此可能导致正常细胞癌变,A正确;反义RNA能与DNA中一条单链互补配对,因此也可以用其制作DNA探针,B错误;由A选项可知,反义RNA的形成能导致正常细胞癌变,故能够抑制该反义RNA形成的药物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C正确;由图可知,该反义RNA能与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形成杂交双链RNA,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癌变、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掌握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作用;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能根据图中信息答题。

10.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考查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D.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答案】C

【解析】

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AX、AY、aX、aY,A项正确;与正常细胞相比,突变体Ⅰ中的A基因变成a基因,其成因可能是基因突变,B项正确;突变体Ⅲ中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所在的片段移接到Y染色体上,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基因A和a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项错误;突变体Ⅱ中的一条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部分,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项正确。

【点睛】本题通过模式图考查学生对遗传定律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与正常细胞中的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染色体的形态组成为参照,找出其差异性变化,据此分析其变异的类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某些情况下,细胞中携带丙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中某个碱基改变,对丙氨酸的携带和转运不产生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RNA的合成需要RNA复制酶的参与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造成t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碱基改变后该tRNA仍能正常携带丙氨酸,但合成的蛋白质的功能可能发生改变

D.tRNA上结合氨基酸的位点在反密码子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

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

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

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详解】tRNA是通过转录形成的,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A错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造成mRNA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不同细胞中转运氨基酸的tRNA的种类是相同的,B错误;碱基改变后该tRNA能识别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虽然仍能正常携带丙氨酸,但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上的与密码子互补的三个碱基,tRNA上结合氨基酸的位点在反密码子外,D错误。

故选C。

12.关于细胞染色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排除法”是常用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能被台盼蓝染上色的细胞是活细胞

B.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醋酸洋红染液都为酸性染料

C.采用健那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需要提前进行8%HC1水解和蒸馏水漂洗的过程

D.苏丹Ⅲ为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生物膜,不需要水解过程染色剂即可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结构或物质的染色原理、试剂性质及应用,强调在比较总结中把握每一种试剂的特点。

【详解】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被活细胞吸收,所以能被染上色的细胞是死细胞,A错误。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醋酸洋红染液都是碱性染料,B错误。

健那绿是线粒体专一性活体染色剂。

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不需要也不能用8%HCl水解,否则细胞死亡,不能被染色,C错误。

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苏丹Ⅲ为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生物膜,不需要水解过程染色剂即可进入细胞,D正确。

【点睛】口腔上皮细胞可以作为多个实验的材料,包括细胞中DNA、RNA的分布的观察、线粒体的观察等,不能混淆不同实验中试剂的应用。

13.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

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

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

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

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

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

D.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I-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只能遗传给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以来自于母亲,也可以来自于父亲,既能遗传给女儿,也能遗传给儿子。

在MN血型系统中,M型、N型和MN型的基因型依次为LMLM、LNLN和LMLN。

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依据图示呈现的亲子代的表现型推知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判断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A.仅研究红绿色盲,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Ⅱ-1的基因型为XbY,由此推知:

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Ⅱ-2和Ⅱ-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XB:

XBXb=1:

1。

仅研究MN血型,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Ⅱ-1、Ⅱ-2和Ⅱ-3的基因型均为LMLN。

综上分析,Ⅱ-3的基因型为LMLNXBXB或LMLNXBXb,A正确;

B.Ⅰ-3和Ⅰ-4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Ⅱ-4的基因型为LMLN,表现型为MN型,B错误;

C.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Ⅱ-2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XB:

XBXb=1:

1,故Ⅱ-2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1/2,C错误;

D.Ⅰ-1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XBY,因此Ⅲ-1携带的Xb来自于Ⅱ-3,Ⅱ-3携带的Xb来自于Ⅰ-2,即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Ⅰ-2,D错误。

故选:

A。

14.某被15N标记的1个T2噬菌体(第一代)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共释放出n个子代噬菌体,整个过程中共消耗a个腺嘌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中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n-1

B.可用含15N的培养液直接培养出第一代噬菌体

C.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酶、ATP和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

D.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a/(n-1)个胸腺嘧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1个噬菌体中含1个DNA,则被15N标记的有两条链,在释放n个子代是噬菌体中共有n个DNA,其中含有15N标记的DNA有2个,据此分析。

【详解】A.子代噬菌体中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n,A错误;

B.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用含15N的培养液直接培养,B错误;

C.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是噬菌体本身的DNA,C错误;

D.根据题意,产生n个子代噬菌体共消耗了a个腺嘌呤,则每个DNA分子中腺嘌呤的个数为a/(n-1),而DNA分子中腺嘌呤数量等于胸腺嘧啶数量,故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a/(n-1)个胸腺嘧啶,D正确。

1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B.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个体的产生可能与其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

C.基因中的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其表达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D.六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四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透彻理解变异的类型及影响,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个体的产生与其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B错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则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C正确;六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四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点睛】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16.最新《自然》载文:

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

B.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变异的实质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

明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研究层次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其可遗传变异不会来自基因重组,A项错误;现代进化理论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的进化,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B项错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C项正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存在着抗新型抗生素的个体差异,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不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研究层次认识不清。

现代进化理论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的进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个体水平生解释生物的进化。

B选项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未能解释变异的本质和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

1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

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单细胞动物是单个细胞构成的生命体,即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选项正确;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膜是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B选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一旦失调,细胞代谢就会紊乱,C选项正确;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例如蛙的皮肤细胞可以直接从外界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D选项错误。

故错误的选项选择D。

18.下列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鱼类养殖中,可在饲料中添加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以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

B.当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可通过反馈调节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C.人在恐惧等紧急情况下,内脏神经可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治疗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可以分泌TRH,促进垂体分泌TSH,TSH会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稳定。

【详解】促性腺激素是多肽类激素,不能添加在饲料中口服,只能注射,A错误;当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可通过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TRH和垂体分泌TSH,B错误;人在恐惧等紧急情况下,内脏神经可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心跳加快等,C正确;先天胸腺发育不良是免疫缺陷病,不能注射免疫抑制剂,应该注射增强免疫效应的药物进行治疗,D错误。

故选C。

19.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乙酰胆碱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

B.二者都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