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309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docx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年级政治教案模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九年级政治教案_模板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他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对于“小康”,我们并不陌生,上个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部、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今天,我们在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小康生活,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而十六大中提到的则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了明显增强。

而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一起来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话题。

  第一部分:

知识网络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十六大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注:

提供十六大内容的摘要,其目的不是让大家去识记,而是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所学内容对上述观点进行理解。

  ㈠基本目标: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㈡基本内容:

  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⑷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③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⑸……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十六大摘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㈠基本目标

  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㈡基本内容

  ⑴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⑵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⑶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和睦团结。

  ⑷……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六大摘要: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㈠基本目标: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主要特点)

  ㈡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⑴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⑵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⑶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尤其是在开卷考试下,我们一定要对书本知识有一个宏观全面的认识,在把握纲的前提下对一些重点知识再进行深入地理解。

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些具体的重要考点,去认识思考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二部分:

现象思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部分内容对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一些,而且其中不少内容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就知识而知识的枯燥理解,应多观察我们身边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正确认识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这不仅是开卷考试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适应社会、不断成长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

  本部分的不少内容在上一讲“认识国情,了解国策”中已经有所涉及,如经济方面的“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治方面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文化方面的“以德治国”“科教兴国”战略等,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下面我们通过身边的一些现象去感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其它一些重要的内容。

  思考一:

网络双刃剑(文化领域)

  作为高科技产品,网络具有“双刃剑”的性质,一方面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效率与快乐,使人们的交流或互动空前开放;另一方面它也会对人们自身造成消极效应、甚至危险:

一是它本身隐含着放任自由,给以往的法律、道德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困境(网络信息中的有毒文化如黑色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等,还有网络黑客现象)。

二是网络让人痴迷甚至难以自拔的危险(尤其是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代文明病。

  2002年6月16日,北京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造成24人死亡,十多人受伤。

  2002年7月31日,南投县一名15岁少年,从网吧回家时,因遭受祖母斥责,竟持刀将祖母刺死。

  2002年9月15日,安康一少年在通宵上网后死在网吧。

  2002年11月4日,一名12岁的男生自盗奶奶家中10万元巨款在网吧里沉迷9天9夜。

  ……

  现象思考:

  ⑴针对材料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产生的危害。

  ⑵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首先,分析材料,寻找原因,思考危害(略)。

  其次,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双刃剑)。

  国家:

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立法,如2002年11月5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

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

  社会:

加强管理,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七单位,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校:

加强教育,据悉,全国已建立6000多个校园网。

  家庭:

加强督促,和孩子一起上网。

  自己:

想一想,应如何做?

(以学习为重,提高素质,遵纪守法,上网有度,严格自律,加强自我保护等)

  由网络文化我们还想到了对校园文化的思考。

  ——某些以色情、暴力为主要题材的“口袋书”、“脏话贺卡”、“恐怖玩具”等在校园内流行。

  ——某些影视作品和非法出版物,大肆宣扬黑社会的恩仇打斗,畸形情爱,僵尸鬼怪。

  ——算命等迷信活动……

  自我思考:

采取调查等方式,了解自己所在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一文化环境对自己成长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改善文化环境,提出和交流各自的建议。

  在对上述现象的认识过程中,主要运用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同时也要用到初二法律常识的有关知识和初三第九课的有关内容。

  思考二: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经济领域)

  近几年全社会每年可提供的就业机会在800万个左右,实际劳动力供给每年在2000万个左右,供需矛盾原本就突出。

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富余人员进入了下岗和失业的高峰期,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城镇就业难度很大。

近几年来再就业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为50%,1999年为42%,2000年为35%。

由于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新增劳动力无法就业,没有收入或收入减少乃至中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了贫困的行列。

  (分析一些同学家庭的就业现状,包括一些企业效益低下,企业效益下滑,甚至亏损、停产、半停产,影响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致使一部分职工家庭收入下降,成为城镇贫困人口。

  现象思考:

  ⑴结合材料客观分析下岗失业的原因。

  ⑵下岗了,怎么生活?

  首先,分析原因,正确认识这一现象(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析:

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坚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富余人员进入了下岗和失业的高峰期,这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从劳动力就业供需矛盾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

  从下岗职工自身的因素分析:

一是就业观念的陈旧(对一些职业怕脏、怕丢人),二是自身素质的低下,首先心理素质脆弱,下岗后失落感加重,自卑感增强,有的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其次是个人文化素质较低,无法掌握再就业所必需的技能和本领,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

  其次,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这一现象。

  一是从国家的角度分析:

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重视。

江泽民同志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

我国扩大再就业的五项措施:

一是要结合本地实际,有组织开发一批适合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的就业岗位;二是要有针对地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三是要充分重视职业培训,帮助下岗职工掌握再就业技能和本领;四是要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五是要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五项内容)

  二是从下岗工人自身角度分析。

据分析,下岗职工有三种类型,一类生活拮据、心情压抑,他们大都没有特殊技能,但仍然在困境中拚搏。

这一类型占下岗职工的绝大多数。

二类生活极度困难、对前途悲观失望,在感到完全失望时有人会走上绝路。

三类具备一定致使技能,不等不靠,很快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下岗后,我觉得有两点是必须的: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摒弃世俗的偏见,善于创造条件,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力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二是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三种类型,最后得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对上述现象的认识,主要运用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等部分内容,同时也涉及到初三第三课、第九课等课中的有关内容。

学习时应注意综合有关的知识。

  思考三:

当家做主人(政治领域)

  2003年3月5日和3月3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

广大普通百姓对今年的“两会”寄予了热切的希望和盼望。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百姓的心声:

“要用法律来保护外来务工人员利益”、“能不能给下岗工人创业多一点扶持”、“政府应重视农民的技术培训”、“只有净化社会环境才能搞好素质教育”、“希望国家支持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要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对有些职能部门的作风不满意”、“最关心法制建设的进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政治权利的追求和向往越来越迫切,参与国家、社会管理,当家做主人已不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通过电视报刊等途径关心国内外大事、认真主动自觉地行使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公民的批评权和建议权等。

  现象思考

  ⑴请你选择材料一中的一个话题或自己重新确立一个新话题,就本地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尝试依法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批评。

(要求从提出问题的原因、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⑵请你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一个问题:

问题提出要有针对性,分析要有理有据,解决途径要切实可行。

  第二个问题:

应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提出,然后在落实到具体的细微之处。

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克服官僚主义,加强廉政

[1] [2] 下一页

第五课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主要是使我们初步认识以下问题:

1、人类社会必然要经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但是,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各具特点。

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进步与否提标准。

4、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和先进青年的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是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在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5、理想的实现是理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6、每个公民都应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党和国家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我们要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把个人前途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

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担当起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做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和特殊过程的关系;分析实现最高理想和实现共同理想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是的区别和联系等。

2、提高和培养观察问题的能力。

初步运用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来观察社会。

思想觉悟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懂得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2、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因此,我们要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3、通过了解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通过思想政治课前面四课书的学习,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为依据,初步了解了不同阶段人类生活的横断面。

请思考:

1、我们学习了人类社会的哪些形态?

2、其中哪一社会形态是人类最终最美的理想家园?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个社会的发展概况,如我国早期的山顶沿人处于的原始社会,产生了甲骨文的商朝处于奴隶社会,古典名著《红楼梦》描写的封建社会,当代美、英等国处于的资本主义社会,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等。

历史老人的脚步匆匆,21世纪的曙光已从地平线上长起。

当今国际社会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共处的时代,审视这一现实,如何认识二者的共处?

人类最终的理想社会是什么?

前面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几个社会的更替与变化是历史的偶然发展,还是有共性与规律?

导入新课

要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就要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探索其深层的本质与规律,下面我们要学习的第五课将解答这些疑问,帮我们认清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理想的舫标,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

1、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

三百万年前完成进化的人类与今日的人类,生活图景有天壤之别。

而这变化、这进步,是经历了一个个社会阶段发展而来的。

1、原始社会是最初的发展阶段(板书)

在第一个人类社会原始社会里,人们没有私心和贪欲,不存在阶级、阶级剥削和压迫,人类文明的第一粒火种在这里点燃,但原始人刚刚脱离动物界,过着茹毛饱血、半饥半饱的生活,甚至出现过人吃人的现象,处在蒙昧和野蛮状态之中。

因此,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存条件极其艰难的原始社会不是美好的理想社会,而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也是最低级的发展阶段。

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人类进入第一个阶级社会:

奴隶社会。

此后,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进,封建社会代替了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又代替了封建社会。

从原始的无阶级社会发展到存在剥削压迫的阶级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倒退,而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为什么这么说

[1] [2] [3] 下一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

   3、觉悟目标:

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教学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忆一忆:

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其中,最后一句话表明了什么?

生答,师归纳: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最后一句话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议一议:

这个总目标可以分解成几个小目标?

可以分为哪几个?

它们各自是什么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归纳:

这个总目标可分为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

其含义请看投影1: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富 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民 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 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教师:

这三个小目标就是我们第四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

请阅读教材目录,了解第四课的主要内容:

放投影2:

第四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第二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是怎样的经济?

该如何建设?

下面我们就先学习第一节第一个框题。

学习新课:

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板书)同学们在语文课里学过这样一篇文章:

—位女青年夜校放学后骑车回家,路上车胎爆了,又急又怕的她终于在一对青年夫妇开的修车铺里获得了热情的帮助,车修好了,焦虑和恐惧的心情也被这对夫妇的热心化开了。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家修车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2001年国家在西部开发中,新开工12个重点工程,总投资3000亿元。

其中长达1118公里的青藏铁路开工,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青藏铁路这样的工程交给上面修车的这对年青夫妇来完成,行不行?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分析)修车铺的存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解决了这对夫妇的就业,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在我国,有许多这样性质的小修理铺,它们都具有这些作用。

但是,他们的技术和设备不可能去完成像青藏铁路这样的工程,这些工程就交给了大企业和大公司。

可见,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小不一、各具特点的多种经济形式。

它们共同构成了现阶段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有的生产资料归个人或家庭拥有,像修车铺那样,有的归外商所有。

但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一)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板书)忆一忆: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它的基础是什么?

1956年底,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放投影3:

                           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教师: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国有经济的有关知识。

1.国有经济(板书)

(1)定义(板书)提问:

什么是国有经济?

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因为它是由国家代表全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所以又叫国有经济,也叫全民所有制经济。

设疑:

那么,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

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材料:

放投影4: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靠国有经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相继建成数千个大中型项目。

如大庆油田、龙羊峡水电站、京九铁路和正在兴建中的世界十大工程之一的三峡水电站等等。

材料二:

1956年一汽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横亘百里的二汽,跃入世界三大卡车厂之列,拥有高科技设备、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被称为“汽车工具的聚宝盆”,一汽二汽生产汽车占全国总量的1/3还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一万多个,只占工业企业总数的2.5%,但工业总产值却占全国的45.6%,占上交利税60%以上,生产原油、铁路机车、飞机、电力、钢产量等9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生产77%的钟表、66%的自行车和提供91%的糖。

提问: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答: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板书)想一想:

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指导划书:

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说一说:

请看教材中《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这四幅小图,说一说;这四幅图分别体现了上述作用的哪一句话?

如果这些行业不是国有经济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

(讨论、回答,略)补充材料: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主要有四个方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这就是说,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力上,而不是国有资产的面面俱到。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和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其它领域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

“这就是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需要从过于广泛的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集中力量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关键领域,以便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

国民经济命脉和关键领域主要存在于银行货币体系(金融业)、基础设施业、高科技新兴产业、战略资源性产业、宜于国民经济投资和经营的垄断性产业、国防产为业等领域。

其一,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包括国防工业、造币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新闻和广播电视业以及农业中的某些特殊部门,必须由国有资本独资经营。

如银行货币体系是国民经济最核心的命脉,银行货币的稳定和安全也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如1997年面对东南来、日本、韩国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人民币不贬值,对稳定物价,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

其二,自然垄断的行业。

如大型不可再生的资源油田、天然气、大型煤矿等开发项目。

石油、天然气等稀有资源是国际性的战略资源,这些资源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目前非国有经济部门没有能力投资,又不宜让外资控股,国家要在这些行业居主导地位,以免受国际市场的制。

其三,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

如大型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具有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建设项目,包括大江大河的治理、重点防护林工业、重点公益事业等社会效益大、受益面广的行业。

基础设施产业是投资量较大的公共性产业(如铁路、公路、地铁),是其它产业赖以投资、经营和发展的基础。

其四,支柱产业和高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