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770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篇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初步理解小数,掌握小数特征;

  2.结合商品的价格,进一步理解小数;

  3.能准确读小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小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和应用意识。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理解小数的现实意义,丰富学生数学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工具

  电脑课件,米尺,纸条课前收集商品的价格单、课前测量的身高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在量一量中,理解小数

  师:

米、分米、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回答: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米

  下面这些是什么数?

  师:

我们以前学过像1、2、4、100这样的整数,还学过像

  这样的分数。

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数?

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老朋友间的关系,来学习一些新知识。

  2.理解小数

  师:

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相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师:

在读小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每个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就称之为“小数点”。

  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只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能够了。

  3.初步理解0.1的含义

  师:

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知道“0.1米”在哪儿吗?

  米就是0.1米,你现在知道“0.1米”在哪儿了吗?

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份中的1份就是1分米,1分米

  就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4.初步理解零点几的含义

  你能在这把尺子上找到0.2米吗?

  你找到的0.2米表示什么?

说一说你的想法。

  0.9米表示什么?

在哪儿呢?

  5.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刚才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数,你发现小数和谁有着密切的联系了吗?

  小结:

十分之几就能够写成零点几。

  6.比较小数的大小

  在今年的田径运动会上,有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成绩如下表,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想办法给他们排出名次。

  小组内讨论:

怎样比较这四名同学的成绩?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发表意见,交流,然后分组汇报。

  师:

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预设:

  方法一:

因为0.8米=8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二:

我先比较1.2和1.1,1.2>1.1,再比较0.8和0.9,0.9>0.8,因为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所以1.1>0.9,所以1.2>1.1米>0.9米>0.8米。

  方法三:

我拿来卷尺分别找出他们跳高的高度,就知道了1.2>1.1米>0.9米>0.8米。

  师:

同学们很会想办法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解决,真棒。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寻找小数并读小数。

  讲述:

最近小数王国里要举行舞会了,但是国王发现混进了一些整数,请我们班的火眼金睛把他们区分开。

  1820.190.561068.05

  附答案:

106189是整数。

  2、填空:

1分米=()米1厘米=()米

  3分米=()米5厘米=()米

  1米30厘米=()米18厘米=()米

  附答案:

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

  3分米=(0.3)米5厘米=(0.5)米

  1米30厘米=(1.3)米18厘米=(0.18)米

  3.想一想,说一说。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元()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米。

  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1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元。

  附答案: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85)元(5)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2.26)米。

  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1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2.05)元。

  ((五)拓展延伸

  小明买了一些物品。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把它们的价钱用小数表示出来吗?

  附答案:

  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3分米=米

  1米3分米=米

  附答案:

0.3米1.3米

  判断题。

(准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①小数都比整数小。

()

  ②在小数6.81中,“8”在十位。

()

  ③比1大比2小的小数只有1.9。

()

  ④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

()

  2、用2、6、8加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小数?

  附答案:

能组成2.68,2.86,6.28,6.82,8.26,8.62这六个数。

  3、回家量一量自己和家人的身高。

告诉他们,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小数的历史: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就开始应用小数了。

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数。

为了表示小数,就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放低一格。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

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

还有一部分国家是用逗号表示小数点的。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一定很多。

我们总结一下吧。

像0.6、0.45、0.8……这样的数就叫小数,小数点前面叫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是几,就表示有几个1,能够是10个一、100个一,1000个一……

  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表示是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要把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0.01,要把1平均分成1000份呢?

每份就是0.001,还能够继续分下去……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小数吗?

把你见到的小数写一写,和同桌说一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数无处不在。

希望你能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小数,用今天学的知识去理解小数,应用小数。

  板书

  小数的初步理解

  1米=10分米0.7米1.2米>1.1米>0.9米>0.8米

  1米=100厘米8分米

  1分米=10厘米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并学习相关词语。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和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查找太阳的相关资料,用一句话描述太阳。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谜语:

一个球,圆溜溜,雨天无,晴天有。

早从东方起,晚在西山落。

  2、指名猜(师板书:

太阳)齐读课题

  3、师:

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都有不同的描述,你会怎样描述太阳呢?

(指名学生说师适时指导)

  4、师:

同学们描述得真好。

太阳的奥秘是无穷的,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说明文,去了解太阳更多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的情况。

  读生字,读词语。

指导重点生字的写法。

开火车分段读课文,正音。

  2、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用简短的话概括(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水平,协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3、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你能把课文分成几绝大部分?

主要讲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

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指名一学生扮演太阳公公)"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

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

  引导提出:

"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

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水准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

(师实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实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实行交流学习。

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但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水平。

  4.汇报。

  

(1)学习"远"的学生汇报: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师引导:

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

(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师引导理解:

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

课文中怎样说的?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小黑板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

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

列数字

  师:

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还使用了写传说故事的方法。

"

  

(2)学习"大"的学生汇报:

课文也使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

(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实行鼓励。

  师用图画演示,实行引导:

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

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时学生顿时领悟了,大声说道:

"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实行鼓励,并实行小结: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来说,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不过,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

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

作比较

  (3)学习"热"的学生汇报:

(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使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

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

我们一起动手算一算。

  片刻,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

一千八百万度。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

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这时有学生强调:

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实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实行鼓励:

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

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说明太阳“热”的特点还用了什么方法?

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里也有一种说明方法,你能试着说出来吗?

学生可能会说出比喻,能够适时指出,在说明文中,这应该叫打比方。

  5、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

(生答:

月亮。

)同时教师演示课件:

用图画的形式出示相关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师出示的资料为水准差一点的学生保底。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相关月亮的资料。

(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实行交流。

  2.生实行练笔。

  要求:

选择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水平。

  (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相关语句的理解。

(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个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

)齐读课题:

荷花。

  2、语言渲染: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

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相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

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表现多幅

  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

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

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的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理解、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能够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

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

(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个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对应的段落。

(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实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实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实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

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

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

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

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

出现裂缝。

  ⑥姿势:

身体表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

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

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绝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小结:

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

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

(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

?

就?

?

”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

(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3)指导朗读:

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

“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

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很多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不过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

(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

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个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个句美在什么地方吗?

(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面对这个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

(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个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个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

(抓住荷花的“颜色美:

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

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理解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

(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

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

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

“冒”还能够换成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能够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

(多媒体课件展示:

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

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

”写后交流:

例如:

“?

?

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

”“?

?

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

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

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但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

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课件演示:

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

(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

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

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读: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个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

(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

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

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

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

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

(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

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

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

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能够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习效率。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

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

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个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

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

(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

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