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688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的含义

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

2.人口分布的特点

总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大洲

亚洲人口最多,南极洲目前尚无定居居民

国家

人口过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13个

城乡

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其中城镇人口比例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和非洲

纬度

集中分布在北纬20°~60°范围内

海拔

主要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

距海距离

主要居住在沿海地区

[微点拨] 人口密度反映的是单位面积内人口的平均数目,并不体现人口的实际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

具体内容

气候

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条件,使之成为适宜居住的地带

地形

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有利

水资源

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

土壤

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3.人口分布的变化

(1)农业社会及以前,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微点拨]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但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人文因素往往通过自然因素而起作用。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含义: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属性

(3)分类: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大型工程建设、国家政策等。

(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二、国际人口迁移

1.20世纪以前,人口主要迁往人口较少和尚未开发的地区。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由战乱国家迁往非战乱国家。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2)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迁出地变为迁入地。

(3)美国仍是人口迁入地,但人口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我国人口迁移

1.1949年以前,政治原因、战乱等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发性人口迁移少。

方向为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3.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方向为从中部向东部迁移,西南、西北向东部的迁移也有扩大趋势。

[微点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第三节 人口容量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

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2.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3.世界人口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一个区域的人口变化,还与当地的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

2.现状

(1)尽管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的种类、储量、用途等已得到不断丰富、完善,但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2)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限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措施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三、人口合理容量

1.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

(1)资源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2)人口容量: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3)二者关系:

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一、城乡土地利用

1.城镇与乡村

(1)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2.土地利用类型

类型

内容

农用地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建设用地

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未利用地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3.城乡用地差异

(1)城镇土地利用指城镇中建设用地的状况,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

(2)乡村土地利用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

二、城乡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

(1)形成: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

(2)主要功能区:

功能区

主要功能

居住区

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工业区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

商业区

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

(3)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各种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组合。

(4)城市空间结构:

规模

空间结构

较小城市

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

较大城市

多核心状、棋盘格状

(5)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政策等,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

(2)空间形态主要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深刻。

(3)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3.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1)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城乡区位分析

1.区位:

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也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2.城镇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

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等。

3.乡村聚落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

从总体上看,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乡村聚落多或者规模大,自然条件差的地方乡村聚落少或者规模小。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1.地域文化

(1)含义:

指在一定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点、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表现形式:

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3)特点:

不断发展变化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城乡景观

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3.二者关系

地域文化

城乡建设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1)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特色。

(2)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2.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

(1)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2)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在城市外围,体现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3)美国城市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中心多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降低,易形成城市带。

3.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1)我国城乡建设贯穿“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地域文化发生变化后,建筑风格也会发生变化。

(2)当今保护地域文化,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一、城镇化

1.含义:

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标志

3.动力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发展阶段

城镇化发展速度在工业革命之前极为缓慢,之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

现在出现了一些大都市带。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对比

(1)发达国家:

起步

、水平高,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

起步

、水平较低,发展速度

,有些国家出现了城镇化畸形发展。

3.我国的城镇化

(1)当代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2)推进新型城镇化,需注意问题:

①以

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城镇群

为主体形态。

③借助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

④优化城镇布局,统筹城乡发展。

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和破坏。

⑥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

城镇规模扩大,使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

2.不利:

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引发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

3.今后方向:

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的含义:

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主要体现在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方面。

(2)农业科学技术因素:

①技术装备:

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②生产技术:

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③信息化:

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政策等。

其中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二、农业布局

1.含义:

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要求:

农业生产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3.原则:

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4.世界农业的变化特点

(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

(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

(3)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

(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

(6)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

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社会经济

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科学技术

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3.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有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2)出现新因素:

环境质量

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

信息化

水平

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引导企业布局和集聚,也会引发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

产业集聚

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二、工业布局

1.含义:

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2.两大层面

(1)宏观:

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2)微观:

指工业企业的布局,工业点的布局等。

3.意义

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4.地域表现形式:

工业区。

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一、服务业概述

含义

是指生产服务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地位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类型

生产性服务业

包括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科技服务等

生活性服务业

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

公共服务业

包括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

二、生产性服务产业——以金融服务业为例

1.金融服务业种类

银行

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

证券

证券交易所是买卖股票、公司债券、公债等有价证券的市场

信托

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

保险

保险公司是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

2.金融服务业区位因素

包括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交通通信、政策、科技、劳动力素质、市场等。

三、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服务业为例

1.商业服务业含义:

指以商品流通及相关服务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

2.商业服务业区位因素:

交通、市场、行政等。

3.中心地理论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六边形数目多。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交通运输含义

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交通运输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

合理交通运输布局的意义

不仅会提高运量,还会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交通时间,增强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城市多沿河流发展。

典例

(2)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也重视道路的建设,如古丝绸之路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对沿线城市产生很大影响。

①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因运河而兴起;运河淤塞后发展受阻。

②铁路运输越来越重要,铁路沿线城市便迅速发展壮大。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可形成经济带。

(2)经济带:

①含义:

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②类型:

沿海型、沿河型、沿路型、复合型等。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一、区域发展战略

1.含义:

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

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制定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二、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基本国情:

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2.区域发展战略历程

历程

内容

改革

开放前

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改革

开放后

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

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长江经济带范围: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2.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原因

(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京津冀面临的突出问题:

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

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体要求:

以生态型都市圈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

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一、海洋权益

含义

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内容

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维护海洋

权益的依据

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1.海洋强国:

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2.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

(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

具体内容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①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②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化发展新兴海洋产业;③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创新海洋科技

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

特别重要的是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维护海洋权益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

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类型——按性质分类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资源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二、主要环境问题

1.资源短缺

2.生态破坏

3.环境污染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水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有机物、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海洋污染

石油污染,来自陆地的生活、生产废弃物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期

人地关系

采集—狩猎社会

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社会

开始出现不协调

工业社会

尖锐对立

信息社会

开始走向协调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两种发展模式的对比

发展模式

主要目的

特点

结果

传统发展

模式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可持续的

发展模式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2)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标志

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②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生态保护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1)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