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724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重点.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学习要点)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

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2.中观的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

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1、德国艾宾浩斯:

“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2、美国霍兰德“三阶段理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

3、经验描述期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英国麦独孤、美国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

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4、实证分析阶段:

确立期始自20世纪20年代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调查法

1.访谈法

(1)分类:

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二)实验法

1、基本概念

(1)自变量:

研究者选择,控制的变量

(2)因变量:

跟随自变量变化的变量

(3)信度、效度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美国学者海德:

“没有一个好的理论不是实践的”.

2、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应在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四个方面有所作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社会学习论

2.社会交换论

3.符号互动论

4.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5.精神分析论

一、社会学习论

(一)学习的机制

1、联想:

古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2、强化:

奖赏正强化,惩罚负强化(斯金纳)

3、模仿:

无压力条件下(班杜拉)

(二)观察学习

1、这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提出五个普遍性问题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与满足

5、侵犯与赞同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

1、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2、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四、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1、具体理论

(1)勒温的场论

(2)谢里夫的社会规范理论

(3)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

(4)归因理论

(5)认知一致与认知不协调理论

(6)参照群体理论

(7)隐含人格理论

2、心理生活空间是场论的核心概念

3、*紧张与冲突

(1)心理生活空间中,一个区域处于与周围区域相对不平衡的状态称作紧张

(2)冲突是“近乎相等的强场力的对立状态”,有三种类型: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避冲突

(3)诱发力:

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

(4)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

四、精神分析论

人格结构:

(1)本我:

是人格的生物面

(2)自我:

是人格的心理面

(3)超我:

人格的社会面。

(二)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理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念

1定义:

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2、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再社会化

4.参照群体

二、社会化的外延

(一)性别角色社会化

1、“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心理层面)

2、“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人格倾向性-需要和动机)

3、“性别角色”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社会层面-社会行为方式)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2、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

一、自我

(一)自我的概念

1、自我:

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3、主我与客我:

詹姆斯的自我概念。

(1)主我:

是个体的主观体验,认识的主体,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

(2)客我:

是经验的内容,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的对象;

(3)客我制约主我活动

3、镜我:

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

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

自我概念是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我的。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二、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身份与角色: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例如学生是一种地位身份,学生角色就是老师、家长和公众对他行为的要求和期待。

三、自尊

1、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年)一书中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2、罗森伯格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三、基本概念

(一)社会知觉

1、定义:

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自我知觉)的知觉。

2、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

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1、面部表情:

目光接触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2、身段表情:

双手姿势是较为敏感的

3、言语表情:

音量、语调、节奏等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1、对他人的看法

2、对他人的印象

(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1、自他关系认知:

自己与他人

2、他他关系认知:

他人与他人

(四)对行为原因的知觉(这个领域叫归因)

1、对自己

2、对他人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1、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

2、图式:

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3、图式的作用:

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3.影响记忆

4.影响自我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兴趣

1、排除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感兴趣的事情

2、符合认知者动机,并能够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就会成为认知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二)认知者的情绪

1、在积极情绪状态下:

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

2、在消极情绪状态下:

就会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整饰

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第一印象:

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

2、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称近因效应。

3、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二)光环效应

(三)刻版印象与定型

三、印象整饰

(一)印象整饰的概念

印象整饰:

亦称印象管理。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而印象整饰是信息输出,

(二)印象整饰的策略

1.按社会常模以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

2.隐藏自我

3.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

4.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社会知觉和归因

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

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1.面部表情 

   人是富有表情的动物。

人的表情往往能反馈其身心状态。

在诸种表情中,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物,它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习惯的部分。

相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相同的情绪状态,全人类有较高的一致性。

面部表情以面部肌肉变化为标记。

目光接触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眼睛是心灵之窗”,目光传达许多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觉到他人的情绪、态度、意向等。

几乎人的全部体验尽在目光之中。

      2.身段表情 即姿势和体态,它可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

其中双手姿势是较为敏感的。

     3.言语表情 

    它不是指说话的内容,而是指说话时的音量、语调、节奏等特征。

人们通过言语表情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其准确性往往与通过面部表情的判断一样。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

个体将他人许多有意义的特征进行比较、概括与综合,形成一种总的印象。

但这些特征的重要性不一样,有些处于知觉中心,有些则处于知觉的边缘。

许多研究发现,热情还是冷漠在对他人人格知觉中,处于中心位置是中心特征;而文雅还是粗鲁则被认为是边缘特征。

    研究表明,根据外表判断人格特征往往是不可*的。

通过行为观察、分析生活史以及使用人格量表进行测查等手段可对他人人格的知觉较为全面和准确。

    (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括自他关系认知,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他关系的认知,即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洋见本章第六节。

    (四)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认知。

这个领域叫归因。

本节第三单元将专门讨论。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

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人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

个体往往把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排除掉,集中于他感兴趣的;同理,符合认知者动机,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往往成为认知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即归结行为的原因。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控制点理论

1、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

(1)人的控制点在个人之内部,称为内控者。

(2)控制点在个人之外部,称为外控者。

2、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

(1)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2)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

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

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四、归因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外归因。

第四节社会动机

第一单元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1、定义: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2、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第二单元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

一、亲合动机

l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l抱负水平*

1、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2、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

3、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

(1)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

(2)对自我能力的估计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三、利他

1、定义:

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1)外部因素

**他人在场: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而且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

(2)时间压力:

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

(3)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素。

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易被帮助和救援:

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有吸引力的人。

第五节态度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1、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2、特点:

(1)内在性

(2)对象性

(3)稳定性

(一)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二)态度与价值

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l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过程。

l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倒U型曲线)

一、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他提出P-O-X模式图

(二)认知失调论

1、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

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

(1)逻辑的矛盾

(2)文化价值的冲突

(3)观念的矛盾

(4)新旧经验相悖

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认知因素协调

(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在使用态度量表测量时,主要测量态度方向(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反应以及中性反应的测量)与态度强度(对上述三种反应的深度的测量)两个维度。

第六节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人际关系的类型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其特点是: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2.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三、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

取向(FIRO)理论。

其要点是:

(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感情需要

(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它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第二单元人迹吸引

1、人格品质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

下表是其主要结果。

可以看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

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咨询师应具备的品质)

2、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第三单元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即人际相互作用,有合作与竞争。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其基本条件是:

1.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3.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4.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1、社会心理学者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2、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

3、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第七节人迹沟通

l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五、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美国学者第维特把这种网络分为五种形式。

1.链式

2.轮式

3.圆周式

4、全通道式

5、Y式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

1、单线式

2、流言式

3、集束式

4、偶然式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l人际距离

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12——25英尺)

(2)社交距离(4——12英尺)

(3)个人距离(1.5——4英尺)

(4)亲密距离(0——18寸)

第八节社会影响

影响通过以下六种手段影响被影响者

(一)强制

(二)奖赏

(三)威望

(四)法权

(五)参照

(六)信息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概念

1、定义: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二、从众的功能(它本身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的概念

1、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2、社会促进有二种效应:

(1)结伴效应

(2)观众效应

二、社会惰化的概念

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也称社会抑制。

即由于他人在场而使绩效降低。

三、优势反应强化——对社会促进和惰化的理论解释

美国学者提出优势反映强化假说,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现象。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一)模仿的概念

1定义: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

二、暗示

(一)暗示的概念

1、定义:

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

2、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三、社会感染

一、社会感染的概念

1、定义: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它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2、特点

(1)双向性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即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起强烈的冲动性情绪爆发,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里,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