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docx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题
1读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何了解?
2.看课件,谈谈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初感受。
二、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
围绕“读碑”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
①读准生字的音,辨别字形。
②理解词语。
③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如:
人物、时间、地点、中心事件。
三、理清思路。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在读碑过程中,“我”内心的感受有什么变化?
你的依据是什么?
2.自主探究,在文中圈点、批注。
3.交流汇报。
4.指名小结“我”读碑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
5.同桌讨论总结理清思路的方法。
四、质疑问难
学生自读,提出问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1读碑
初读:
20余年、后来庄严雄伟壮观伟大
又读:
那年(南泥湾)悲壮凝重震撼升华
再读:
现在悲壮感使命感
教学反思
课题
1读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口述“我”读碑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
二、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思考:
①“我”第一次读碑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你有什么体会?
②去南泥湾时“我”又是怎样读碑的?
你又有什么体会?
③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吗?
“我”又是怎样解读的?
④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说说你的感悟。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汇报。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①反复强调“细细地”,突出“我”读碑时,回顾了每一段历史,领会了烈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②排比、反复的运用
③几个反问句,接着“站不下的”反复强调,刻画“我”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产生新的认识。
4.激情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1读碑
初读:
20余年、后来庄严雄伟壮观伟大
又读:
那年(南泥湾)悲壮凝重震撼升华
再读:
现在悲壮感使命感
教学反思
课题
2刘邓大军渡黄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读语言,体会其含义,感情刘伯承、邓小平的军事才能及军事家的风范。
学习文章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有谁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历史故事呢?
请讲给同学们听听。
2.同学们听后,说说你们的体会吧?
3.提示课题:
我们今天要见识见识刘伯承、邓小平是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
4.板书课题:
刘邓大军渡黄河。
二、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
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3.自学交流汇报。
(1)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驻(zhù)捷(jié)侦(zhēn)署(shǔ)伪(wěi)
毯(tǎn)碟(diě)筹(chóu)蹲(dūn)弦(xián)
(2)理解词语。
广阔无垠敏捷夜以继日序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相关住处如:
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
(4)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刘邓的渡船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刘邓渡河前的精心部署。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三、质疑、讨论
1.学生自读、思考:
同学们在理清文章思路时,发现文章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自己的发现,畅淡感悟。
文章运用了插叙,更体现了刘邓部署的精心,让我们感悟刘邓的才能。
3.读课文,感悟。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2.刘邓大军渡黄河
6月30日夜刘邓急驶
渡河之前筹划
插叙“明修栈道”精心部署
午夜时分刘邓大军偷渡强渡渡过
教学反思
课题
2刘邓大军渡黄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读语言,体会其含义,感情刘伯承、邓小平的军事才能及军事家的风范。
学习文章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说说文章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
3.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在文章的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呢?
二、学生品读课文
(一)学生自读、思考:
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合作探究。
3.班内交流汇报。
(1)刘邓的轻松、胸有成竹。
A.“敌不怕我们渡河寂寞……渡河完毕了!
”
B.“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
”
C.渡河之前……准备工作。
(2)渡河顺利。
A.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B.午夜时份……渡过了黄河天险。
C.本来……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
(二)激情朗读,感悟刘邓部署的精心。
(三)想想历史,看看今朝,我们想说些什么呢?
小组交流。
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学习这篇文章后,自己在知识、能力、思想观念上的收获吧,并与同学们分享。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2.刘邓大军渡黄河
6月30日夜刘邓急驶
渡河之前筹划
插叙“明修栈道”精心部署
午夜时分刘邓大军偷渡强渡渡过
教学反思
课题
3风雪重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顺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知英雄杨靖宇的精神品质。
3.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英雄杨靖宇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坚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风雪重围》,就是发生在抗战中一个真实的故事。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听写字词,纠正读音,辨别字形。
2.理解词义。
3.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自读课文,思考:
(1)杨靖宇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你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知的?
(2)口述课文,理清思路。
2.交流讨论。
3.班内交流汇报:
(1)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感悟英雄的精神品质。
人物的动作、语言、行为的描写。
日军的反衬。
(2)记人叙事的写法。
4.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感情朗读。
5.学习英雄的事迹后,你想些什么呢?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3*风雪重围
山林三尺深的积雪零下40摄氏度
杨靖宇吨周旋抗击殉国
日寇咬牙切齿
课题
4礁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字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
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祖国母亲,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
我们一起来学习《礁岛》,感受边防战士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
1.师导读,生整体感知。
2.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驮(tuò)蔬(shū)罐(guàn) 秧(yāng) 筷(kuài) 构(góu)3.理解词语纳闷:
因为疑惑而发闷。
稀奇:
稀少而惊奇。
(近义词:
罕见;反义词:
常见)沉吟:
(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喃喃:
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环视:
向周围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生自读,理清文章思路。
2.提出疑难问题。
3.交流归纳。
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4 礁盘
小岛(礁盘)没水 没树没草 没土
战士 绿色菜地构成中国地图
将军 与战士共享菜汤 行军礼
教学反思
课题
4礁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字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
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听写词语。
2.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
1.小组读第1——10自然段,学生思考:
小岛是一个怎么样的岛?
礁盘南边有什么秘密?
菜地的土、菜种是从哪儿来的?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岛内条件艰苦,战士们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建设海岛。
4.读第11——25自然段,思考:
将军为什么变了“脸色”?
将军看到什么,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感受到了战士们爱戴首长,将军关爱战士的情怀。
5.读第26自然段,思考:
将军这一举动的含义是什么?
对海岛的爱热爱,对祖国的敬意,对战士们的感激……归纳明确:
①海岛环境艰苦。
a.小岛其实是个礁盘……甚至没有土,就驮着一群海军陆战队的士兵。
b.将军上岛在算这儿最凉快的时候,也就是四十来摄氏度吧。
c.植物是无法生长的……满嘴起泡。
②战士们爱岛,艰苦创造,建设海岛。
a.只见礁石围成一圈……竟露出一片绿绿的菜地。
b.战士们用大棚种菜的办法……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c.将军顺着看去……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
d.将军离开礁盘时……行了一个军礼。
③将士们之间的情谊。
a.“全国大半的省份……而是一个长辈。
”
b.饭堂里,……“孩子们,我谢谢你们……”。
c.将军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舀到碗里。
6.造势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感情朗读。
三、再读课文,升华感情
1.学生自读课文,谈自己的读后感受。
2.试着给驻守边关、海防前线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慰问信。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同学交流。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4 礁盘
小岛(礁盘)没水 没树没草 没土
战士 绿色菜地构成中国地图
将军 与战士共享菜汤 行军礼
教学反思
课题
口语交际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认识。
2、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点评案例,表达对遵纪守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
提高认识,养成好习惯。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身边法纪的实例。
教学过程
一、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要求。
2、交流明确“口语交际”要求。
(1)、评一评,两种说法谁有道理?
(2)、联系生活中,社会上的相关事例,谈谈对遵纪守法的认识。
二、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推举代表。
2、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1)、两种说法,我们偏向第二种。
第一种是情感上有道理,第二种是法律上有道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引导学生对照自己行为,谈看法。
三、课堂小结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习作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主题写一份调查报告。
2.让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的习惯。
教学重点
对资料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对资料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以班为单位确定一个专题。
如: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课外读物、课程、网上活动。
2.对问卷调查的对象选择的范围要广,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教学过程
1.回顾激趣。
2.汇报调查结果。
(1)选代表说自己调查的情况。
(2)教师相机指导。
3.对自己的调查进行总结。
从调查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4.了解调查报告
(1)什么是调查报告?
(课件)
(2)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标题,正文包括调查目的、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建议)
5.完成调查报告初稿
6.交流学习初稿
(1)学生组织互读
(2)学生评议
(3)全班交流
7.修改作文。
8.抄写习作。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调查报告
标题关于xx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调查过程
正文调查结果
建议
课题
活动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古诗、了解作者。
2.引导学生回顾、积累英雄人物及其英雄事迹。
3.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总结积累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写读书笔记和积累诗句
教学难点
写读书笔记和积累诗句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学生简单回顾英雄人物的事迹。
2.积累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
聪明机智机智过人宁死不屈无私无畏疾恶如仇镇定自若
不怕牺牲
3.完成练习
4.有感情地朗读填写的内容
二、我会学
1.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2.读句子说说写了什么内容。
介绍了是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的好处及两个方法。
3.说说自己的方法。
三、百宝箱
1.简介两首诗的背景。
2.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3.熟读、背诵两首古诗。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5那桥,那河,那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品味语言。
4.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
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描写美景、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谈观感。
2.这是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画,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走进课文
1.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那桥,那河,那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名汇报,交流。
3.读文章,想象画面,体会景美。
4.透过语言文字,你还看到了哪些美景?
(师相机板书)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文章哪些地方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怎样读出这种情呢?
2.交流汇报:
“桥啊桥,你是多么沉稳,任风起云涌,天翻地覆;你是多么坚韧,任流年似水,沧海桑田。
桥,你是周庄的代表,是周庄的灵魂。
”
(带着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注意重读一些词语,语调要上扬。
)
3.齐读,感悟作者的感情。
四、指导感情朗读。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5.那桥,那河,那船
写古镇美景夜色雨幕中的那桥
白天的那河
抒赞美之情夜晚的那桥
教学反思
课题
5那桥,那河,那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品味语言。
4.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
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描写美景、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识生字,听写词语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二、研读与赏析
1.作者走进古镇,看到那桥,那河,那船,感受古镇那奇丽的景色,作者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①抒情色彩浓,描绘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描摹景物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对周庄由衷的赞叹之情。
②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首发,语言清新优美,极有感染力。
③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景物描写摇曳多姿。
3.分男女生读文章中美的句段。
4.从作者对古镇周庄的奇丽的描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讨论明确:
要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我们的家乡,关注我们的家乡,关注我们的大自然,倾注我们的爱心,
三、指导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总结。
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5.那桥,那河,那船
写古镇美景夜色雨幕中的那桥
白天的那河
抒赞美之情夜晚的那桥
教学反思
课题
6搭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
2.运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创设情境、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
运用创设情境、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什么是搭石?
搭石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
2.指名汇报,交流。
3.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
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4.教学并指导理解“脱鞋绾裤”的意思,体会搭石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5.齐读什么是搭石。
6.这些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搭石铺在水中,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7.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师相机板书)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什么样的风景呢?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刘
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师: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3-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四、指导感情朗读。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6.搭石
景美
搭石一道风景
人美
教学反思
课题
6搭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
2.运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创设情境、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
运用创设情境、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交流句一: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齐读句一
1.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2.从哪些词体会到美?
根据汇报课件打红三个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分男女生读词。
体会“协调有序”的节奏美:
师生合作读句子。
全班分成两组合作读。
汇报板块二: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姿态柔美”的意思。
)
“绰绰有余”的“绰”又是什么意思?
(是“宽裕;富裕”)
再读读这两个词。
边读边想象画面。
读了这两个词,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谈体会)
出示画面,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两个词?
(指名读)
指名朗读。
齐读。
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节奏美、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一道风景
二、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美?
随文学习“伏”字,齐读三遍。
“伏”是什么意思?
指名上台演示伏的动作。
相机理解“理所当然”的意思。
拓展说话,假如还有什么人来走搭石,谁总会怎么做?
(出示课件)
再读课文描写家乡美景的自然段,再次去感受家乡的美。
三、交流两个比喻句,谈感受。
两个比喻句抒发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结尾又借搭石来赞美家乡人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的优秀品质。
四、指导感情朗读全文。
五、总结。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6.搭石
景美
搭石一道风景
人美
教学反思
课题
7豆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围绕豆腐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对祖国和家乡的爱恋之情。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对祖国和家乡的爱恋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提起豆腐,同学们都不会陌生,大家都来说说吧。
2、豆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然而对异乡游子来说,仅仅是这样吗?
让我们一同走进黄苗子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