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docx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
实验8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
8.1实验目的
1)熟悉XJ4810/NW4822型图示仪的面板装置;
2)熟悉XJ4810/NW4822型图示仪的面板装置的操作方法;
3)掌握在正式测试前对仪器的检查、校验。
4)会使用XJ4810/NW4822测试二极管的正、反向特性,包括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特性;
5)会使用XJ4810/NW4822测试三极管的输入特性、输出特性及主要参数(不包括频率参数);
6)学会使用XJ4810/NW4822测试场效应晶体管、双基极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8.2实验设备
1)XJ4810/NW4822型图示仪一台。
2)2AP9、2CP10、2CW、3DG6、3AK20、3DD15、3DJ6、BT33各一只;晶体管亦可用新型号1N4001、9013、9012等。
3)稳压电源一台,测试BT33用。
8.3实验步骤
实验前预习XJ4810/NW4822型图示仪的面板装置图(见附图10.1、附图10.2及附图11)及各控制装置的作用介绍(见附录10-1、附录10-2及附录11);熟悉XJ4810/NW4822型面板装置及操作方法。
8.3.1使用前的检查
接通电源,预热5-10分钟后,进行下列调整:
(1)调节“辉度”旋钮使亮度适中;
(2)调节“峰值电压%”旋钮,逆时针旋到底,使集电极扫描电压为零伏,此时可揿下“峰值电压范围”的10V键。
调节“聚焦”和“辅助聚焦”,使光点清晰。
(3)放大器增益检查
XJ4810型
将光点聚焦好后,调节两个“移位”旋钮,将光点移至屏幕的左下方(即标尺刻度的左下角),按下“校准”旋钮,光点应在屏幕有(实线)刻度的范围内从左下角跳向右上角。
否则应用小螺丝马调整X或Y的增益微调。
NW4822型
将光点聚焦好后,调节两个“移位”旋钮,将光点移至屏幕的左上方(即标尺刻度的左上角),按下“校准”旋钮,光点应在屏幕有(实线)刻度的范围内从左上角跳向右下角。
此时Y轴部分的“电流/度”及X轴部分的“电压/度”两个开关位置可置于任何位置。
在检查放大器增益时,还要求对“基极电压VBE”的五个档(NW4822型应为三个档)均进行检查。
检查的方法是:
阶梯信号部分的“级/簇”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将x轴部分的“电压/度”开关和阶梯信号部分的“电压-电流/级”开关置于相同的档级(例如0.1V、0.5V等),此时,11个光点应分布在水平方向的相应刻度上。
(4)检查放大器的对称性
“电压/度”和“电流/度”开关均置于“”位置,显示部分的三个按键开关均弹起,使仪器处于显示状态;阶梯信号部分的“重复一关”按钮弹出,“+、-”极性开关弹出,“电压-电流/级”开关置于任意位置。
此时,屏幕上应显示出一列沿对角线排列的亮点,如图8.1.1所示(XJ4810型)或如图8.1.2所示(NW4822型)。
此结果表明x、y放大器增益对称。
图8.1.1
图8.1.2图8.2阶梯信号校正图形
(5)检查阶梯波
各有关面板控制装置位置如下:
集电极电压置于“+”,“峰值电压范围”的“10V”按键按下,“功耗限制”电阻Ω开关置于“1K”左右;“电流/度”开关置于“”;“电压/度”开关置于“VCE1V”;阶梯信号部分的有关面板装置同(4)。
调节“峰值电压%”旋钮,使荧光屏上出现如图8.2所示阶梯信号校正图形。
(6)阶梯调零
当测试中需要用到阶梯信号时,必须先进行阶梯调零,其过程如下:
紧接(5),调节“y位移”旋钮,使阶梯信号校正图形显示在标尺刻度位置上。
然后按下“┴”键,此时校正图形变成一个光点,将光点调至刻度范围的左下角(NW4822型应为左上角)。
再将按键复位,调节阶梯信号的“调零”旋钮使阶梯波的起始级处于光点的位置,则阶梯信号“零电平”即被调准。
8.3.2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应用
1)测试小功率整流二极管1N4001
(1)正向特性的测量
测量时,将屏幕上的光点移至左下角,图示仪面板上的有关开关、旋钮置于如下位置:
“峰值电压范围”0~10V
“集电极电源极性”+(正)
“功耗限制电阻”50Ω
Y—“电流/度”IC10mA/度(XJ4810)
10mA/度(NW4822)
X—“电压/度”VCE0.1V/度
阶梯“重复一关”关
被测二极管按图8.3连接,调节“峰值电压%”旋钮使峰值电压逐渐增大,则屏幕上将显示出如图8.4所示的正向特性曲线,由该曲线即可进行正向压降VF及正向电流IF的测量。
当没有给定测试条件时,一般是以相
关的待测参数作为测试条件。
测量时,在C
曲线上电流为100mA处所对应的X轴上读
测电压,即可得被测管的正向压降VF(参B
见图中虚线)。
图中,VF=0.92V。
E
图8.3二极管的连接
(2)反向特性的测量将屏幕上光点移至右上角,图示仪面板上的有关开关、旋钮置于如下位置:
“峰值电压范围”0~200V
“集电极电源极性”-(负)
“功耗限制电阻”25Ω
Y—“电流/度”IC10μA/度(XJ4810)10μA/度(NW4822)
X—“电压/度”VCE20V/度
阶梯“重复一关”关
200100200
1000.01
500.05
100.1
00.10.50.921
图8.4正向特性曲线图8.5反向特性曲线
被测二极管仍按图8.3连接,逐渐增大峰值电压,则屏幕上将显示出如图8.5所示的曲线,即二极管的反向特性曲线。
在曲线拐弯处所对应的X轴上读测电压,即得被测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R(图中BVR=112V),而二极管的最高反向峰值电压VRM约为BVR的1/2,故VRM=56V。
反向电流IR是在VRM条件下测得,显然,图中IR<<10μA。
2)稳压二极管的测量
稳压二极管的主要性能参数是稳定电压VZ及动态电阻RZ。
1)稳定电压VZ的测量将屏幕上光点移至中心,面板上的有关开关、旋钮置于如下位置:
“峰值电压范围”AC0~10V
“集电极电源极性”+(正)
“功耗限制电阻”1kΩ
10
C
B-1010
UZ-10UV(V)
图8.6稳压管的连接图8.7正、反向特性曲线
Y—“电流/度”IC2mA/度
X—“电压/度”VCE2V/度
阶梯“重复一关”关
稳压管按图8.6连接,逐渐增大峰值电压,屏幕上将显示出如图8.7所示的正、反向特性曲线。
稳定电压VZ是指在规定的反向击穿电流IZ条件下,稳压管两端的反向电压降。
因此,根据测试条件(设为10mA),在反向特性曲线上电流为10mA所对应的X轴上读测电压,即可得被测管的稳定电压VZ。
由图可见,VZ=5.6V。
2)动态电阻RZ的测量动态电阻RZ是指在规定的反向击穿电流IZ条件下,电压的微变量△VZ与电流的微变量△IZ之比,,即
(8-1)
测量时,可在图8.7所示的反向特性曲线上,在IZ=10mA附近读测出
时所对应的电压变化量△VZ,再按式(8-1)算出RZ。
3)小功率NPN型管的测量
以9013为例。
(1)hFE和β的测量将屏幕上的光点移至左下角,对阶梯信号调零,将面板上的有关开关、旋钮置于如下位置:
“峰值电压范围”0~10V
“集电极电源极性”+(正)
“功耗限制电阻”500Ω
Y—“电流/度”IC2mA/度(XJ4810)
2mA/度(NW4822)
X—“电压/度”VCE0.2V/度
阶梯“重复一关”重复
“电压—电流/级”20μA/级
先将“级/簇”旋钮旋至适中位置;三极管按图8.8连接,逐渐增大峰值电压,则屏幕上将显示出一簇输出特性曲线;再调节“级/簇”旋钮使屏幕上在IC=10mA附近存在曲线,
Ic(mA)
10
C
B5
E
00.21.02
UCE(V)
图8.8图8.9输出特性曲线
如图8.9所示。
hFE是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其定义是在规定的VCE及IC条件下,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IB之比,即
(VCE=常数,IC=常数)(8-2)
因此,根据测试条件,从曲线簇中读出
所对应的IB值,按式(8-2)即可求得hFE。
β是三极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其定义是在规定的VCE条件下,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电流的变化量△IB之比,即
(VCE=常数)(8-3)
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的大小与工作点有关,因此,测得β时要在规定的工作点Q附近进行。
例如,假设工作点Q为UCE=1.0V、IB=0.12mA,取△IB=0.04mA(IB=0.10~0.14mA),则β为
(2)输入特性曲线的测试
将屏幕上的光点移至左上角,对阶梯信号调零,将面板上的有关开关、旋钮置于如下位置:
“峰值电压范围”0~10V
“集电极电源极性”+(正)
“功耗限制电阻”10Ω左右
Y—“电流/度”阶梯信号
X—“电压/度”VBE0.1V/度
阶梯“重复一关”重复
“电压—电流/级”适当档级
00.10.5UBE(V)1.0
图8.10.1输入特性曲线(XJ4810)图8.10.2输入特性曲线(NW4822)
先将“级/簇”旋钮旋至适中位置;三极管仍按图8.8连接,逐渐增大峰值电压,则屏幕上将显示出一簇输入特性曲线。
如图8.10所示。
图中,线段左端亮点连线为VBE=0V时的输入特性曲线,右端亮点连线为>1V时的输入特性曲线。
(3)两管输出特性的比较将“电压/度”改置为0.5V/度,其余各开关、旋钮仍按上述设置,将待比较的两只三极管按图8.11(a)连接,按下测试台上的“二簇”按键开关,则屏幕上将显示出两只被测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8.11(b)所示,由该图即可实现对输出特性的比较。
CC10
BBIc(mA)
EE
010Vc(V)
0’10’
图8.11
(3)反向电流及反向击穿电压的测量表8-1示出反向电流、反向击穿电压的定义及测量时的连接方法。
反向电流ICBO、ICEO的测量过程可按表8-2所示进行,其测量曲线如图8.12所示。
反向击穿电压BVCBO、BVCEO及BVEBO的测量过程可按表8-3所示进行,其测量曲线如图8.12所示。
表8-1反向电流、反向击穿电压的定义及连接方法
反向电流
反向击穿电压
连接方法
ICBO:
e极开路,c-b极之间的反向电流
BVCBO:
e极开路,c-b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
ICEO:
b极开路,c-e极之间的反向电流
BVCEO:
b极开路,c-e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
IEBO:
c极开路,e-b极之间的反向电路
BVEBO:
c极开路,e-b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
表8-2ICBO及ICEO的测量过程
操作步骤
ICBO
ICEO
“峰值电压范围”
0~50V
0~50V
“功耗限制电阻”
25kΩ
25kΩ
Y—“电流/度”
IC10μA/度
IC10μA/度
X—“电压/度”
VCE2V/度
VCE2V/度
阶梯“重复一关”
关
关
Y轴倍率
×0.1
×0.1
逐渐增大峰值电压,并适当调整有关旋钮
在曲线上电压VCB=10V处所对应的Y轴电流即为ICBO
在曲线上电压VCE=10V处所对应的Y轴电流即为ICEO
0.10.1
ICBO(mA)ICEO(mA)
0.050.05
0.010.01
024681020UCB(V)01020UCE(V)
(a)ICBO曲线(b)ICEO曲线
图8.12反向电流的测量曲线
表8-3BVCBO、BVCEO及BVEBO的测量过程
操作步骤
BVCBO
BVCEO
BVEBO
“峰值电压范围”
0~100V
0~100V
0~100V
“功耗限制电阻”
25kΩ
25kΩ
25kΩ
Y—“电流/度”
IC0.1mA/度
IC0.1mA/度
IC0.1mA/度
X—“电压/度”
VCE10V/度
VCE10V/度
VCE10V/度
阶梯“重复一关”
关
关
关
Y轴倍率
×0.1
×0.1
×0.1
逐渐增大峰值电压,并适当调整有关旋钮
曲线上电流ICB=0.1mA处所对应的X轴电流即为BVCBO
曲线上电流ICE=0.2mA处所对应的X轴电流即为BVCEO
曲线上电流IEB=0.1mA处所对应的X轴电流即为BVEBO
1.0
ICBO(mA)0.5
0.1
01050100
UCB(V)
(a)BUCBO曲线
1.01.0
ICEO(mA)0.5IEBO(mA)0.5
0.10.1
05255001510
UCE(V)UEB(V)
(b)BUCEO曲线(c)BUEBO曲线
图8.13
表8-4UCE(sat)及UBE(sat)的测量过程
操作步骤
VCE(sat)
VBE(sat)
“峰值电压范围”
0~10V
0~10V
“功耗限制电阻”
<1kΩ
<1kΩ
Y—“电流/度”
IC1mA/度
基极电流或基极源电压
X—“电压/度”
VCE0.05V/度
VBE0.1V/度
阶梯“电压一电流/级”
0.1mA/级
0.1mA/级
阶梯“重复一关”
重复
重复
逐渐增大峰值电压,并适当调整有关旋钮
调“级/簇”使屏幕十条曲线,则第十条曲线上IC=10mA处对应的X轴电压即为VCE(sat)
在测VCE(sat)基础上只改调“电流/度”和“电压/度”两开关,其余不变,则屏幕上边曲线右端点所对应的x轴电压即为VCB(sat)
(4)饱和压降VCE(sat)及VBE(sat)的测量测量过程可按表8-4所示进行,被测管仍按图8.8所示连接。
VCE(sat)的测量曲线如图8.14所示。
10
IC(mA)5
1
00.050.250.5
UCE(V)
图8.14饱和压降VCE(sat)的测量
4)小功率PNP型管的测量
PNP型管与NPN型管的测量方法相似,差别仅在于集电极电源和阶梯信号的极性,以及屏幕上光点的起始位置。
下面以9012为例说明输出特性的测量,至于参数的测量可参照NPN型管的测量方法进行。
测量时,先将屏幕上的光点移至右上角,面板上的有关开关、旋钮置于如下位置:
“峰值电压范围”0~10V
“集电极电源极性”-(负)
“功耗限制电阻”500Ω
Y—“电流/度”IC2mA/度(XJ4810)
2mA/度(NW4822)
X—“电压/度”VCE0.5V/度
阶梯“重复一关”重复
UCE(V)
-5-2.50
C
B-25IC(mA)
E
-50
图8.15PNP管的连接图8.169012的输出特性曲线
“阶梯极性”-(负)
“电压—电流/级”20μA/级
被测管按图8.15连接。
逐渐增大峰值电压,调节“级/簇”旋钮至适当位置,则屏幕上将显示出一簇输出特性曲线,如图8.16所示。
5)场效应管的测量
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测量时,它与上述三极管的不同之处在于,测试信号是阶梯电压而不是阶梯电流。
各种场效应管的符号及测量时所加的电压极性如表8-5所示。
对场效应管各种参数的测量主要是通过转移特性及输出特性来进行。
输出特性又称作漏极特性。
(1)输出特性(漏极特性)的测量
由表8-5可知,结型N沟道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位于第一象限,因此,测量时先将屏幕上的光点移至左下角,再将图示仪面板上的有关开关、旋钮置于如下位置:
“峰值电压范围”0~50V
“集电极电源极性”+(正)
“功耗限制电阻”1kΩ
Y—“电流/度”IC1mA/度(XJ4810)
1mA/度(NW4822)
X—“电压/度”VCE2V/度
阶梯“重复一关”重复
“阶梯极性”-(负)
“电压一电流/级”1V/级
“串联电阻”0Ω
表8-5场效应管的符号与电压极性
结构种类
工作
方式
符号
电压极性
输出特性曲线所处象限
转移特性曲线所处的象限
VP或VT
漏极
绝缘栅N型沟道
耗尽型
-
+
I象限
I、Ⅱ象限
增强型
+
+
I象限
I象限
绝缘栅P型沟道
耗尽型
+
-
III象限
Ⅲ、Ⅳ象限
增强型
-
-
III象限
III象限
结型N沟道
耗尽型
-
+
I象限
II象限
结型P沟道
耗尽型
+
-
III象限
IV象限
表8-63DJ6G的参数指标
项目
饱和漏电流IDSS(mA)
夹断电压VP(V)
跨导gm(μs)
击穿电压BVDS(V)
测试条件
规范
3-10
<9
>1000
≥20
下面以结型N沟道场效应管3DJ6G为例,说明其测量方法。
3DJ6G的参数指标如表8-6所示。
被测管按图8.17连接。
逐渐增加峰值电压,则屏幕上将显示出如图8.18所示的输出特性曲线,利用这一曲线可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
10
C
IDS(mA)5
B
E
01020UDS(V)
图8.17图8.18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①饱和漏电流IDSS的测量根据测试条件,在UGS=0V的那条曲线上,读测出UDS=10V所对应的Y轴电流,即为IDSS。
由图可见,IDSS=5.1mA。
②跨导gm的测量跨导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IDS、VDS)下,漏极电流的变化量△IDS与栅极电压的变化量△UGS之比,即
(8-4)
测量时,在VDS=10V处,在IDS=3mA附近取VGS的增量及由此引起的IDS增量,再按式(8-4)算出gm的大小。
例如,在图中取△VGS=0-(-1)=1V,则△IDS=5.1-2.1=3.0mA,因此被测管的跨导gm为3mA/V。
③击穿电压BVDS的测量在上述测量基础上,将“功耗限制电阻”改置为25kΩ,Y-“电流/度”置为0.1mA/度,X-“电压/度”置为5V/度,再逐渐增大峰值电压直至屏幕上最下面的一条曲线出现转折,则拐弯处对应的X轴电压即为BVDS。
(2)转移特性的测量
在测量输出特性曲线基础上,重新调节“峰值电压%”旋钮,使VDS=10V,调节水平移位旋钮,将光点移到屏幕的右下角,再将X-“电压/度”改置为基极电流或基极源电压,则此时屏幕上显示的曲线即为转移特性曲线,如图8.19所示。
利用这一曲线可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
①饱和漏电流IDSS的测量从Y轴上读测出曲线与该轴相交的电流值,即得IDSS。
由图可见IDSS=5mA。
②夹断电压VP的测量将Y—“电流/度”改置为10μA/度,则曲线上IDS=50μA处所对应的X轴电压即为VP。
本例VP=3.4V。
IDS(mA)
10
5
-10-50UGS(V)
图8.19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
上述介绍了结型N沟道场效应管的测量方法,至于其它类型场效应管的测量,可参照表8-5及上述方法进行。
应当指出,不论场效应管是结型还是绝缘栅(MOS)型,测量时都应特别注意不能使漏源电压VDS、栅源电压VGS、耗散功率PDM及最大电流IDM超过额定值。
此外,对MOS型场效应管还应避免因感应电压过高而造成管子击穿,其方法是不使栅极悬空,即保证栅源极之间有直流通路。
测量时可将“电压-电流/级”开关置于电压档,若该开关置于电流档,则应在栅极之间并接电阻。
施加于结型场效应管的阶梯极性不能接反,否则PN结处于正偏,极易烧坏管子。
6)单结晶体管的测试
以BT33为例,测试分压比η。
查手册及测试条件VBB=20V,将图示仪有关面板装置置于下列位置:
“峰值电压范围”0~50V
“集电极电源极性”+(正)
“功耗限制电阻”50Ω
B2C
20VEB
B1E
图8.20
Y—“电流/度”VCE2V/度
X—“电压/度”0.5A/度
阶梯“重复一关”关
测试电路如图8.20。
测试时,先调节直流电源,使VBB=20V且使之固定,再慢慢调节“峰值电压%”旋钮,使可得到一条发射极特性曲线,如图8.21所示。
特性曲线中负阻区因时间短,转换迅速,故不一定能显示出来(图中用虚线表示)。
从曲线上可粗略读出峰值电压VP=16V,谷值电压VV=6V,谷值电流IV=1mA,该管的分压比η可以利用下式求出:
式中Vj是PN结阈电压0.6V。
10mA
1mA
061620V
图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