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527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撰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有果网讯:

专家预测,一颗编号为4179的小行星“图塔季斯(Toutatis)”将与地球亲近,它体积大,速度快,一旦靠近地球,被地球引力吸引过来,爆炸威力惊人。

不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昨天告诉大家,不用惊慌,“它只是从地球身边轻轻绕过,不会撞地球”。

阅读材料并结合图,回答1-2题。

1.“图塔季斯(Toutatis)”来自的小行星带位于(   )

A.火星和土星之间B.地球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D.地球和木星之间

2.如果该小行星脱离其轨道后即撞击距它最近的行星,该行星是(   )

A.地球B.木星C.火星D.金星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唯一有水的行星B.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4.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

5.下列哪个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A.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

C.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在两极上空产生极光

我国古书记载有:

“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完成6-7题。

6.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B.X射线C.紫外线D.黑子7.这种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表现为(   )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现象

D.使地球高空大气高速散逸到宇宙空间

8.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B.日本东京地震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中断        D.地表水的蒸发

9.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日珥现象            B.极光现象C.太阳风现象           D.黑子和耀斑现象

10.太阳能量来源于(   )

A.氢原子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11.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我国下列各地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的重量)最大的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地区

12.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

A.温带地区   B.高纬地区   C.低纬地区  D.回归线附近

13.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    B.都很强烈C.北岸受冲刷最强烈  D.都不强烈

14.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D.角速度不相同,线速度相同

15.以下关于五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两次直射B.温带既无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C.在寒带范围内极昼极夜等长,各为半年D.五带划分是以气候分布为依据来划分的

16.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

A.季节变化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17.夏至日,以下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海口       B.上海   C.北京      D.漠河

18.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B.C.D.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问题。

19.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0.下图为某时刻地球光照图,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松花江航运繁忙B.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D.渤海正值赤潮严重期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2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圈出现极昼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2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24.在下列地理纬度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A.南北两极点     B.赤道       C.南北纬60°     D.南北纬30°

25.下列有关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向左偏           B.在赤道上向右偏

C.在赤道上没有偏转           D.在南半球向右偏

26.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运动状况是(    )

A.位于赤道以北并向北运动B.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运动

C.位于南回归线上并向北运动D.位于北回归线上并向南运动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28.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29.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       B.地热 C.地面     D.大气本身

30.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

A.岩石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二、综合读图题(共40分)

3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__(代号)。

(1分)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图上未能表现出来的太阳系成员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分)(3)在图上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都呈______方向运动,具有同向性,另外九大行星还具有_____性,

_________性。

(3分)(4)以上天体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E、F属于__________行星。

(2分)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表示夜半球。

(2分)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填“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

(2分)(3)B即将进入__________(填“昼”或“夜”)半球。

(2分)(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

00的点是____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__。

(2分)(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

(2分)

33.读下图(左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使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因时因地而变化.(2分)

(2)太阳直射点由A→B→C,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冬、夏)半年;北半球昼夜长短及其纬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分)(3)当太阳直射点由B移到D,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

建相同高度住宅楼,我国北方城市的楼间距一般比南方城市__________。

(2分)(4)左图中B、E分别对应着右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位置。

(2分)(5)绘图题:

在右图公转轨道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画出地球在丙处的昼夜半球(画上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3分) 34.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9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震波:

E是_________,F是__________;图中字母表示的分界面: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_,(4分)

(2)在界面A上地震波纵波的波速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在界面B上地震波横波的传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分)(3)图中圈层:

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H是__________。

(3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1.C;2.C

解析:

这颗小行星来自火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受太阳的引力作用,向距离太阳近的方向靠近,最早有可能撞击火星

2.答案:

D

3.答案:

C

解析:

考核正确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答案选C

4.答案:

B

5.答案:

1.D;2.A

6.答案:

B

7.答案:

D

8.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

太阳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氢核聚变反应。

9.答案:

D

解析: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最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所以其生物量最大。

10.答案:

B

解析:

五带的划分界线有回归线和极圈,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

纬度越高昼夜长度的变化幅度越大。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1.答案:

A

解析:

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所以南岸受侵蚀作用强,北岸沉积作用明显。

A对。

B、C、D错。

12.答案:

C

解析: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每小时。

广州纬度比北京纬度低,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考点:

地球自转的速度。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需掌握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规律即可轻松做题。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每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

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13.答案:

B

解析:

温带地区一年中即既无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在热带有直射现象,但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1次直射现象。

14.答案:

C

解析:

同一纬线上,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相同,而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点评:

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方时差异的基本规律和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状况的基本规律。

15.答案:

D

解析: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选项中北半球的四地,纬度最高的漠河白昼最长

16.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A图为侧视图,日期为12月22日冬至日,B图为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为北半球,北极圈内为极昼,日期为6月22日夏至日,C图为俯视图,昼夜等分,日期为春秋二分日,D图为俯视图,逆时针方向表示为南半球,南极圈以内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冬至日。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