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495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96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附12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

综合Ⅰ试卷

(化学部分)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70分考试形式:

闭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P—31Cl—35.5Na—23Ca—40

一、选择题:

(本大题有15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课外小实验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自制白糖晶体B.用白醋和蛋壳制二氧化碳

C.自制简易净水器D.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2.下列茶杯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A.陶瓷杯B.不锈钢杯C.玻璃杯D.塑料杯

3.紫薯(见右图)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铁、钙、硒等,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其中的钾、铁、钙、硒指的是

A.单质B.原子

C.分子D.元素

4.小红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阅资料得知:

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硫酸铵【(NH4)2SO4】的缘故。

硫酸铵属于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5.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馒头B.清蒸鱼C.炖牛肉D.清炒芹菜

6.“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KNO3)、硫磺、木炭组成,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1C.+3D.+5

7.在今年的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熄灭酒精灯D.加热液体

8.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BCD

 

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

“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

B.在炒熟的菜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使其美味

C.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D.在火腿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

10.卫生部门建议,对高度怀疑或已确诊H7N9型禽流感病例尽早使用“达菲”抗流感药物。

达菲的化学式是C16H31N2PO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菲属于有机物

B.达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达菲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31

D.一个达菲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11.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的溶液中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

升高温度的方法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2.下列离子能在pH为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SO42-、OH-B.Cl-、Na+、CO32-

C.Na+、C1-、SO42-D.Ag+、NO3-、C1-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

B

Cu(CuO)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ZnSO4溶液(FeSO4)

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14.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有:

①溶液有Fe(NO3)2、Cu(NO3)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只有Cu(NO3)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有Fe(NO3)2、Cu(NO3)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只有Fe(NO3)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5.已知:

2CO2+2Na2O2=2Na2CO3+O2。

在密闭容器中,将13.2g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7.6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6g气体全部是O2

B.7.6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4.4g

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31.8g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7分)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1)利用洗涤剂的▲作用,可以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2)利用熟石灰的▲性,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3)利用活性炭的▲性,可以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4)利用天然气的▲性,可以用天然气作燃料;

(5)检验饮用水的硬度可使用的物质是▲,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6)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使用的物质是▲。

17.(9分)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Cooperation)。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保护水资源。

(1)从组成角度看:

水是由▲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

水是由▲构成的。

光照

(3)从变化角度看:

变化莫测的水缔造着大自然的神奇。

①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

▲。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促进水的分解;下图1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图1水的电解图2水的沸腾

 

③在图1和图2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4)从资源角度看:

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

A.洗手擦洗手液时不关上水笼头B.随手关闭水笼头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D.用洗衣水冲厕所

(5)从用途角度看:

水能灭火,原理主要是▲;水能作溶剂,将下列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填序号)。

A.食盐B.白糖C.味精D.麻油

18.(8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

a酒精灯,b▲。

(2)实验室用上图中的B和C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验满的方法是▲。

如用右图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填“左”或“右”)端进入,如果用该装置干燥所制得的气体,应在瓶内盛放的试剂是▲。

(3)实验室用上图中的A和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若需要回收反应后试管中的二氧化锰,可采取的步骤是:

溶解、

▲、洗涤、干燥。

19.(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完“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将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的废液过滤,并对滤液进行探究(已知大理石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CaCl2和CaCO3

猜想2:

滤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猜想3:

滤液中的溶质是▲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滤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

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滤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

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3)小丽选择了其他几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来验证猜想3,也得出了结论,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石蕊溶液、铜片、镁条、氧化钙、氧化铁、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请完成下表:

方案

试剂类别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

A

指示剂

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猜想3

正确

B

金属单质

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C

金属氧化物

氧化铁

 ▲

D

氢氧化铜

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E

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与评价】上述方案有错误及错误的原因是▲(填写错误方案的序号,并解释其错误的原因)。

【拓展与延伸】

若猜想3成立,小丽认为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滤液进行▲操作即可除去杂质,从滤液中得到CaCl2固体。

(4)小丽同学取了100g滤液,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首先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

3

7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019年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仿真试题

化学参考答

一、选择题:

(本大题有15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A

A

D

C

B

B

A

A

C

C

C

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除特别注明外,余每空1分)

16.(7分)

(1)乳化;

(2)碱;(3)吸附;(4)可燃;(5)肥皂水、煮沸;

(6)稀盐酸(或食醋)。

17.(9分)

(1)氢元素和氧元素;

(2)水分子;(3)①C6H12O6;②电、负;③变化后分子是否发生改变;(4)BD;(5)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D。

18.(9分)

(1)酒精灯;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2分);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右;浓硫酸

(3)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过滤。

19.(15分)

【猜想与假设】

CaCl2和HCl

【讨论与交流】

CaCO3难溶于水

【实验与结论】

(1)错误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2和HCl时,滴加酚酞溶液也不变色。

(2)C;

(3)镁;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棕黄色;碱;E错误,因为若只有CaCl2时,加硝酸银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拓展与应用】

蒸发

(4)①Na2CO3+2HCl=2NaCl+H2O+CO2↑(2分)

②NaCl和CaCl2(或氯化钠和氯化钙);

③5.9%(3分)

4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