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389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

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基础卷

1.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  )

A.空气--鼻--咽--气管--支气管--肺

B.空气--鼻--气管--咽--支气管--肺

C.空气--鼻--咽--支气管--气管--肺

D.空气--肺--鼻--咽--气管--支气管

【解答】解: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雾霾中引起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

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就是肺炎。

故选:

A。

2.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B.喉C.肺D.气管

【解答】解: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而完成此功能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

C。

3.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在吃饭时大声谈笑容易导致(  )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

B.食物由咽误入气管

C.唾液的分泌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D.咬伤舌头

【解答】解:

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

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

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

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

故选:

B。

4.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肺功能强弱指标的是(  )

A.呼吸的频率B.呼吸的深浅

C.肺活量的大小D.呼吸肌的多少

【解答】解:

肺活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

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

故选:

C。

5.下列哪项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C.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是

【解答】解: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

D。

6.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答】解: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故选:

A。

7.如图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膈肌收缩,乙膈肌舒张

B.气球模拟肺

C.甲模拟呼气动作,乙模拟吸气动作

D.橡皮膜模拟膈肌

【解答】解:

吸气过程: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图中甲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乙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

可见A错误。

故选:

A。

8.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含量略增加

④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

【解答】解:

①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所以呼出的气体温度升高,故①正确;

②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水产生,因此呼出的气体水分增加,故②正确;

③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氧含量减少,故③错误;

④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二氧化碳产生,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故④错误;

⑤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二氧化碳产生,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故⑤正确。

故选:

D。

9.如图是人体吸气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B.吸入气体后胸廓的容积增大

C.肋间外肌收缩,胸部扩张

D.若进行深吸气胸廓的容积会更加扩大

【解答】解:

平静吸气时:

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

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也含有氧气。

如图所示的表示吸入气体后胸廓的容积增大,故选项B正确。

故选:

B。

10.如表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0.96

16.40

二氧化碳

0.04

4.10

其他气体

79.00

79.50

A.吸气时只吸入氧气

B.呼气时只呼出二氧化碳

C.气体含量基本不变

D.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解答】解:

A、由表格可知,吸气时不只吸入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错误;B、呼气时不只呼出二氧化碳,还有氧气和其他气体,错误;

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发生变化,错误;

D、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正确。

故选:

D。

11.如图是人体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膈肌呈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

B.肋间肌呈收缩状态,肋骨下降

C.胸廓的容积缩小,肺叶随着回缩

D.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解答】解:

吸气时:

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

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故选:

B。

12.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B.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

C.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D.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

【解答】解: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因此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故选:

A。

13.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D.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解答】解:

如图所示: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根据图示中箭头可以判定:

A、①为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A错误;

B、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②仅仅为二氧化碳,B错误;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是氧气,C错误;

D、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正确。

故选:

D。

14.2017 年 11 月 18 日,北京市大兴区发生了火灾,导致 19 人死亡。

经过调查,死亡的原 因是一氧化碳中毒。

其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 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 氧气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细胞供氧不足窒息。

那么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影响呼吸过程的哪 个环节(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解答】解:

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

可见,一氧化碳中毒时,主要影响呼吸过程是氧气在血液里的运输过程。

故选:

C。

15.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中的某种气体,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B.D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D.C是氧气,D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

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一过程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结合图示中箭头的指向,不难判断图示B表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表示从外界吸入的氧气,D表示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C表示组织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D正确。

故选:

D。

16.如图中能表示血液流经小肠前后成分变化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含氧高的动脉血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增高,同时血液中的氧气被小肠壁细胞消耗利用了,所以氧气的含量减少。

故选:

B。

17.气体在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依赖于(  )

A.气体的扩散作用B.呼吸运动

C.呼吸作用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解答】解: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当血液通过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

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因此气体在肺泡和肺部毛细血管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都依赖于气体扩散作用。

故选:

A。

18.每年暑假都有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当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如图所示,人工呼吸急救措施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③①

【解答】解:

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③使病人仰卧平躺,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②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然后再①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所以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①。

故选:

C。

19.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  )

A.8~10 次B.15~20 次C.60-70次D.100 次以上

【解答】解:

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

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

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故B符合题意。

故选:

B。

20.中学生要防止溺水事件发生,人溺水后易窒息死亡,所影响的呼吸环节主要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解答】解:

通过分析可知,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

所以人一旦溺水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

故选:

A。

21.如图为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呼吸系统由和肺组成。

(2)当h收缩时,其顶部会下降,使胸腔容积扩大,完成(选填“吸气”或“呼气”)

(3)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4)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g]

(5)肺泡内的氧气要穿过层细胞才能进入血液。

【解答】解: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的气压就低于大气压,外界的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所以当h收缩时,其顶部会下降,使胸腔容积扩大,完成吸气。

(3)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可见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

(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5)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

故答案为:

(1)呼吸道;

(2)吸气;

(3)b咽;

(4)肺;

(5)两。

22.如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 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的 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 壁和 壁进入肺泡,然后随 的过程排出体外.

【解答】解:

(1)明确了甲装置为吸气,乙装置为呼气,验证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那么甲装置是吸入的空气,起对照作用.

(2)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本实验装置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验证氧的多少;乙装置为呼气,为人体呼出的气体,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乙瓶.人体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最根本的原因是全身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产生的,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毛细血管,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后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甲    

(2)乙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肺泡  呼气

23.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

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

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

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

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

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

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图所示),解开扎口,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

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

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 .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

如果试管 (填“甲”或“乙”)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 ,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

若 ,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人在呼气时,肺内容积 (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相应增大,气体被呼出.

【解答】解:

(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二氧化碳的浓度的不同.因此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对照作用,以便说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

如果试管甲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乙中的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

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没有明显变化,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

(1)对照;

(2)甲;没有明显变化;没有明显变化 

(3)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