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3989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docx

大单元十四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总创编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时间:

2021.02.13

创作:

欧阳总

第一节 尿路感染

  一、概述

  尿路感染(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和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60岁以上老年女性UTI发病率高达10%~12%,雌激素水平降低是绝经后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

临床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以细菌感染为主,极少数为真菌、原虫及病毒。

  在细菌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5%。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2.易感因素

  ①女性;②不洁性活动;

  ③尿路梗阻,妊娠压迫,前列腺增生,过度憋尿;

  ④疾病;⑤医源性因素

  3.细菌的致病力

  4.机体防御功能

  

  三、临床表现

  

(一)膀胱炎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痛和排尿困难。

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二)肾盂肾炎

  排尿不适,同时有突出的全身表现,体温>38.0℃,应考虑上尿路感染。

  (三)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四、诊断

  

(1)尿路感染的诊断:

  尿路感染定位:

  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

  

(2)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症状+尿标本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3/ml时,诊断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

  (3)无症状菌尿(ASB):

  是指患者无尿路感染症状,但中段尿培养连续两次(同一菌株),尿细菌数>105菌落形成单位/ml。

  多见于老年女性和妊娠期妇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1g,tid,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形成血凝块。

  

(二)抗尿路感染药物治疗

  1.急性膀胱炎

  短疗程疗法:

任选以下一种药物连用3天,约90%的患者可治愈。

  *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0.2g,bid;环丙沙星0.25g,bid)

  *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0.5g,tid)、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bid)等。

  治愈标准:

  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

如结果阴性表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

  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治疗。

  2.肾盂肾炎——首选针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

  

(1)病情较轻者:

  ——门诊口服药物治疗10~14日,通常90%可治愈;

  常用药物有:

  *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0.2g,bid;环丙沙星0.25g,bid)

  *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0.5g,tid)、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bid)等。

  

(2)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

  ——需住院治疗静脉给药,完成2周疗程。

  常用药物有:

  ◎氨苄西林1.0~2.0g,q4h;

  ◎头孢噻肟钠2.0g,q8h;头孢曲松钠1.0~2.0g,q12h;

  ◎左氧氟沙星0.2g,q12h。

  治疗72h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3.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再感染和复发。

  

(1)再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再感染,提示尿路防御感染的能力差。

  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

  对半年内发生2次以上者,可用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即每晚临睡前排尿后服用小剂量抗菌药物1次。

  如:

复方磺胺甲噁唑1~2片,或呋喃妥因50~100mg,或氧氟沙星200mg,每7~10日更换药物1次,连用半年。

  

(2)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称为复发。

  复发且为肾盂肾炎者,特别是复杂性肾盂肾炎,在去除诱发因素(如结石、梗阻、尿路异常等)的基础上,应按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杀菌性抗菌药物,疗程不少于6周。

反复发作者,给予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4.无症状菌尿(ASB)

  

(1)推荐筛查和治疗的人群:

  ①孕妇;

  ②接受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出血的尿路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不包括留置导尿管者)。

  

(2)非妊娠女性及老年人常出现无症状菌尿,但不推荐对其进行治疗。

  5.妊娠期尿路感染

  宜选用毒性小的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头孢菌素类等)。

  孕妇的急性膀胱炎治疗时间为3~7日。

  孕妇急性肾盂肾炎应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可用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疗程两周。

  反复发生尿感者,可用呋喃妥因行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

  

  六、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尿路感染的预防

  ①多饮水、勤排尿,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②注意会阴部清洁;

  ③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需应用时,严格无菌操作;

  ④如必须留置导尿管,前3天给予抗菌药物可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

  ⑤与性生活有关的泌尿系统感染,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并口服一次常用量抗菌药物;

  ⑥膀胱-输尿管反流者,要“二次排尿”,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

  2.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应多喝水;

第二节 尿失禁

  ―、概述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流出。

  患病率为10%~60%。

  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二、诊断及分型

  询问两个问题,如果是可以诊断尿失禁:

  1.是否出现过不能控制排尿而尿湿裤子的情况?

  2.是否在不同日期内出现超过5次?

  分型:

  1.真性尿失禁

  2.急性、可逆性/暂时性尿失禁

  3.压力性尿失禁(SUI)

  4.急迫性尿失禁

  5.充盈性尿失禁

  6.混合性尿失禁

  

  三、处理原则及药物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轻、中度:

盆底肌训练(Kegel训练)

  ·而中、重度: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

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如米多君;

  2.急迫性尿失禁

  抗胆碱能药(M2、M3阻断剂)是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首选药物。

  代表药:

奥昔布宁、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

  注意:

痴呆患者慎用;

  胃潴留和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

  老年人要小剂量开始,4~6周后疗效达峰。

  

  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

  控制体重,戒烟,避免憋尿、避免久坐久站、剧烈运动;

  避免使用抗组胺等药物,适当运动,改善便秘等。

第三节 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一、概述

  下尿路症状(LUTS)是所有排尿障碍表现的总称。

  导致老年男性LUTS最常见的原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BPH导致的LUTS定义为BPH/LUTS,以区别其他原因导致的LUTS。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指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二、临床表现——尿路梗阻/梗阻并发症

  ①储尿期症状:

主要是尿次增多(夜尿频)、尿失禁。

夜尿是最为困扰患者的症状,会导致其他老年综合征的发生(睡眠障碍、跌倒)。

  ②排尿期症状:

主要是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分叉间断,排尿踌躇、费力),是BPH/LUTS最主要的症状。

  ③排尿后症状:

主要指排尿后滴沥、尿不尽。

  ④并发症期:

尿潴留、感染、肾盂积水、尿毒症等

  

  三、治疗与合理用药

  

(一)治疗原则

  

(二)药物治疗

  ①α1受体阻断剂:

(特拉唑嗪、阿夫唑嗪、坦洛新)

  高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

  ——缓解症状!

起效快。

  ——不降低PSA水平(不影响前列腺癌筛查)

  ——不良反应主要见直立性低血压

  ②5α还原酶抑制剂:

(非那雄胺、依立雄胺、度他雄胺)

  ——降雄激素水平,使前列腺体积显著缩小,但可逆。

  ——起效慢,须长期用药,急性重症不适宜

  (度他雄胺1个月显效,较快)。

  ——降低血清PSA水平,建议用药前测定PSA水平。

  ——不良反应是影响性能力。

  ③抗胆碱能药物,M2、M3阻断剂

  (奥昔布宁、索利那新、托特罗定)

  ——用于针对伴发OAB的BPH患者。

  ——主要不良反应是口干、尿潴留等。

  ——严重胃肠动力障碍、重症肌无力、闭角型青光眼、正在使用酮康唑等强力CYP3A4抑制剂的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三)联合治疗

  ①α1受体阻断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合用:

  α1受体阻断剂有利于快速控制下尿路症状;

  而5-α还原酶抑制剂则需长时间使用控制前列腺的体积;

  ②α1受体阻断剂与M受体阻断剂合用。

  

  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用药之前应排除前列腺癌。

  

(2)5-α还原酶抑制剂使用超过6个月以上的患者,其PSA值应该乘以2,然后和未接受该类药物治疗的BPH患者的正常值上限比较,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

  (3)对BPH程度较轻患者的建议

  ①戒烟忌酒,禁食辛辣、凉冷食物,避免劳累、感染;防止性生活过度或性交中断,以免引起前列腺充血;如有慢性前列腺炎、尿道炎、膀胱炎,应尽早彻底治愈。

  ②适量饮水,避免久坐和过度疲劳,切勿憋尿,注意下半身保暖。

  

时间:

2021.02.13

创作:

欧阳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