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534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凛冽(lǐng)要塞(sài)轻盈(yínɡ)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仲裁(zhòng)履行(lǚ)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翘首(qiáo)湛蓝(zhàn)摧枯拉朽(xiǔ)

D.凌空(lín)镌刻(juān)督战(dū)惮精竭虑(dān)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7月30日,当《检阅进行曲》响彻内蒙古朱日和的上空,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这块招牌早已摇摇欲坠,台风“天鸽”一来便如摧枯拉朽般将它摔得粉身碎骨。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国庆假期出游,而骑在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却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它们是新闻必不可少的部分。

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高台跳水冠军吕伟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艾芙·居里曾经获得该奖项。

5.选出下列短语在结构分类上正确的一项()

①山川大地  ②声音响亮  ③经济特区  ④渐渐消散

⑤顾全大局  ⑥雄伟壮丽  ⑦结构坚固  ⑧竞选州长

A.①③/②⑥⑦/④⑤⑧

B.①③⑥/②⑦/④⑧/⑤

C.①⑥/②④⑦/③⑤/⑧

D.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二、语言表达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有了书,我们可以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汲取智慧,受益终身。

A.①②⑤④③B.③⑤④①②C.①⑤④③②D.③①④②⑤

三、字词书写

7.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远山的薄雾还未及散去,眼前的景色便已迷醉了双眼。

经过狂风zhòu雨的洗礼,枫叶有如炼狱后的涅槃重生,红得chì烈赤艳,红的生机盎然,林间湖边悠闲duó步的麋鹿看上去温顺hān厚,正享受独自漫步的快乐。

 

四、句子默写

8.默写

(1)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2)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3)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

(5)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

(6)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8)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9.综合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有一个年轻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他十分的苦闷。

为此,他专程去很远的地方找智者询问。

他终于见到了智者,年轻人问智者:

“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呢?

”智者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从地上捡了一颗小石子,丢到远处的乱石堆中,对年轻人说:

“你去把我刚才扔出去的小石子找回来。

”年轻人在乱石堆中翻寻了半天,也没找到,他不知道到底哪一颗是老人扔出去的,因为每一颗石子看起来都差不多。

他无功而返,智者从手上取下戒指,同样扔到那堆乱石中,让年轻人去找回来。

这一次,年轻人没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那枚闪着金光的戒指。

六、名著阅读

10.名著导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国籍)记者_________(名字)的不朽名著,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__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选填: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___(北伐/长征/抗日)。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1.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12.颈联和尾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赏析。

八、文言文阅读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

乙翁曰:

“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

“差矣,汝之言!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甲翁曰:

“甚善!

”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

“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

①第:

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

古代两个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

以往,过去,从前。

13.解释加点的词。

(1)甚友善______________

(2)甲翁之妻子去乡___________ 

(3)是山余亦未登_____________(4)今吾辈方逾六旬___________

14.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甲翁之妻子去乡  乙翁欲扶之

B.过中不至,则是无信   叟携酒至乙翁第

C.是山余亦未登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囊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二翁登泰山》中的乙翁有何性格特点?

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烟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

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

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

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

“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

“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

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

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

“别那么独,让它吃!

”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

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

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

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

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

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

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

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

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种舒展了,那“刷刷”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

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

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7.本文写了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1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0.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

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

(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

阅读朱成玉的《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完成小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

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

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

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

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

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

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

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

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

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

“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

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

”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

“嘿嘿,我也是个破烂。

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

”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

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

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

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

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

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

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2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_____________→被“教诲”→______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22.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23.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2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25.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十、作文

26.最近“点赞”一词风行网络,并且进入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口头用语。

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中,“点赞”名列其中。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值得点赞的人和事吗?

请以“我为    点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③不得套作仿作;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字音的识记。

A锐不可当(dǎng)-(dāng);B正确;C悄然(qiāo)-(qiǎo);D凌空(lín)-凌空(líng)千转百回(zhuǎn)-(zhuàn)惮精竭虑-殚精竭虑。

据此,答案为B。

2.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

C“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而句子中是要表达“舌尖上浪费”很大,与句意不符,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C。

3.B

【解析】

此题考查修改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A.句式杂糅,删去“其原因”或者“造成的”;C.搭配不当,应将“打动”改为“牵动”;D.语序错误,应改为“深受读者喜爱”。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新闻常识的识记。

A项,“背景”不是新闻的必备要素。

B项,正确。

C项,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不是英国的。

D获得诺贝尔奖是玛丽·居里,不是艾芙•居里。

据此,答案为B。

5.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短语类型的辨识。

①山川大地——并列短语;②声音响亮——主谓短语;③经济特区——偏正短语;④渐渐消散——偏正短语;⑤顾全大局——动宾短语;⑥雄伟壮丽-并列短语;⑦结构坚固-主谓短语;⑧竞选州长-动宾短语。

据此,答案为D。

6.D

【解析】

试题分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

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③是总提阅读的好处,即“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①④通过读经典来进一步阐述③句的观点。

③①④密不可分,因此选D。

7.骤、炽、踱、憨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

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

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

本题要注意“炽”“踱”的写法。

8.

(1)朔气传金柝

(2)深林人不知(3)雄兔脚扑朔(4)何人不起故园情(5)惟解漫天作雪飞(6)双袖龙钟泪不干(7)晴川历历汉阳树(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

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朔、柝、故园、惟、疑、柳暗”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睛】

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9.不要埋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应该努力完善自我,使自己像金子一样发出光来。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材料的探究,理解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本题作答要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探究其蕴含的道理。

从材料看,年经人得不到重用,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自身不出众。

“小石子”代表着平庸,不出众;“戒指”代表着出众、优秀。

智者让年青人分别去找“石子”和“戒指”过程,告诉年青人要想得到重用,就要先让自己变得出众。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概括作答即可。

10.

(1)美国斯诺西北

(2)长征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

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名著的文学常识、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及历史意义等内容进行梳理和记忆。

必要时可以写读后感来强化识记重要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文章中“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据此填写作答。

1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1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

【分析】

1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春风吹过,蜀地的枯树骤然变绿,“绿”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12.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

颈联想象何遁山人初到家乡的情形,此时燕子也刚刚南归,两者相见真如老友相逢,其场面当何等亲切、喜悦。

尾联想象何遁山人的隐居生活:

终日在水边钓鱼,完全摆脱了世俗的琐事杂务,恬淡闲适,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13.很、十分离开这过、超过

14.B

15.

(1)现在我们才刚过六十岁,哪里老呢!

(2)从太阳出来到傍晚,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

(3)我只喜欢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16.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困难,取得胜利。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心中确定了目标,又付诸行动,就一定能成功。

(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分析】

13.试题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是”是“代词,这”;“去”是古今异义词,“离开”的意思。

14.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项中“之”分别为“的”和“代词,代甲翁”;B项中的“至”的意思分别为“到”和“到”;C项中的“是”分别是“这”和“表判断,是”;D项中的“而”分别是“表承接”和“表转折”的意思。

故选B。

1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句中的“方、逾、何”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

(2)句中的“自、薄、至”几个词是赋分点;(3)句中的“染、濯、涟、妖”几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6.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1)人物形象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从文章中乙翁的回答“差矣,汝之言!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的人;从“乙翁欲扶之”可以看出乙翁是一个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人。

(2)本文讲述的是两个年近六十的老翁不以年老而互勉登泰山的故事,他们以愚公的精神来自我勉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解决的的道理。

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离开了乡下,只有他自己。

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

“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郊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

“甲翁说:

“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

“你说的不对!

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

”甲翁说:

“那太好了!

“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越过钱塘江,横渡过了长江,走到了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甲翁,甲翁说:

“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

“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

17.①郭德纲(老郭)阻拦儿子驱赶喜鹊的行为并教育他。

(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阻拦并教育。

)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

18.示例:

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这位女士的良好教养。

(也可从其他角度作答)

19.结构上:

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内容上: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有良好教养的人的高度赞美。

20.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名词,拥有良好的教养,是对这个人的最高评价,正所谓名副其实。

践行示例一: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践行示例二:

遵守交通规则。

【解析】

17.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概括。

解答此题在整体利益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事件,分别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一般形式为: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本文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为:

郭德纲阻拦儿子驱赶喜鹊;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又认真整理床铺后才下车。

18.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语句赏析的角度一般有: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结合画线句子内容来看,可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句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使语气更加强烈,突出这位女士的行为难能可贵。

19.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

首段的作用一般是:

引出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

从结构上看,末段总结全文,又起到篇末点题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