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2697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docx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

 

民俗旅游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及开发保护策略

摘要

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开发和发展,旅游者的进入在给民俗旅游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以西双版纳为实际案例,从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入手,研究旅游开发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影响,并提出使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框架构想,以供借鉴,为自己的家乡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

傣族园民俗旅游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民风变化

 

FolktourismontheXishuangbannaDaiParkimpactstudy

Abstract

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folkcultureandtourismdevelopment,theentryoftouristsinthetouristvillagefolktobringeconomicbenefitstothevillage.Italsohadanegativeimpact.Inthispaper,Xishuangbannaistheactualcase,fromtheeconomic,environmental,socialandculturalfour-prongedapproachtostudytourismdevelopmentontheimpactofXishuangbannaDaiParkandtheproposeddevelopmentandprotectionoftheframeworkofthecoordinationofideas,forreference,fortheirownhomeThepowertomakemodest.

Keywords:

Daipark,folktravel,Environmentalpollution,ecologicaldamage,Localchanges

 

1引言

1.1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旅游成为旅游的三大系列产品之一,而少数民族地区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更是引来了众多的观光者,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对民俗旅游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国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1992年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民航局曾推出“中国友好观光年‘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游’”,之后又推出“95中国民俗风情游”,两度掀起民俗旅游的高潮,对民俗旅游的研究也随之兴起,一时形成了兴盛局面。

少数民族村寨作为民俗旅游的重要因素,当然也受到了广泛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

(2)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对村寨产生的影响。

(3)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针对西双版纳傣族园也有相关的研究文献,如黄亮陆林的《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罗平和少英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等都对傣族园的发展做了研究。

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访谈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傣族园的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进行剖析,研究旅游开发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1.2相关概念

由于民俗旅游村在国内外的研究时间都比较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文中使用的部分概念加以界定,以便理解,避免混淆。

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一种旅游类型,既指一种旅游实践活动,也指旅游产业,还指一种社会现象;既包括汉族地区的民俗旅游,也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村民俗旅游村是一个文化空间概念,是实地开发的自然村寨,它因具备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优越的区位条件等优势条件而被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

展示民俗旅游村中,开发者为了让游客观赏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特色,有意突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它不同于博物馆、展览馆的室内的、固定的陈列含义,是指专为游客提供的经过精心选择加工的民族歌舞表演,以及民俗旅游村村民生产和生活原貌的呈现。

表演本文中的表演专门为游客提供的民俗旅游歌舞实践活动,是在村寨中特定的场地或者村民家中进行的民族歌舞艺术文化的非专业表演。

2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1傣族园概况

傣族园位于距景洪市27公里处有“孔雀羽翎”之称的橄榄坝(勐罕镇),傣族园规划占地336公顷,目前已开发利用63.4公顷,园内共有5个村寨。

风光旖旎的澜沧江和秀丽的天然湖泊龙得湖将5个村寨环抱中间,滋育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生态环境和傣族文化保存完好的5个傣族村寨紧紧相连,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橄榄坝总佛寺曼春满佛寺是5个村寨的核心。

5个村寨各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曼将(意为蔑套寨),据说因为村民巧妙地用篾套将佛祖指点的大石头搬到目的地而得名;曼春满(意为花园寨),过去,土司曾把曼春满指定为专门栽花的寨子,而得此美名;曼春满是5个寨子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寨,因为拥有古老而辉煌的曼春满佛寺而成为傣族园的中心;曼乍(意为厨师寨),这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而且出了些很有名气的厨师,所以得名曼乍;曼嘎(意为赶街寨),因过去曾经是一个热闹的集市而名;曼听(意为宫廷花园寨),这里花草和果树多,庭院也打理得特别漂亮,过去是专供召片领及其“皇亲国戚”游玩的“御花园”。

曼听的历史古迹比较多,有孔雀坟寨心、白塔、塔包树和公主井等,由于生态环境优越,该寨已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

2.2傣族园发展的基本情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双版纳提出了“旅游兴州”的发展战略。

1998年,来自广东东莞信益实业总公司考察了曼听、曼春满等村寨后,决定将包括这两个村寨在内的5个傣族村寨开发成旅游景点——傣族园。

经报请西双版纳州政府批准,该公司获得了傣族园的开发经营权。

后来由于资金问题,由云南农垦集团橄榄坝农场投资入股,共同开发傣族园。

农场入股后迅速控股,迫使广东公司退股撤资。

而后,由于农场资金不足,傣族园的施工单位——昆明南洋公司同意转债为股,与农场共同经营傣族园,成立傣族园公司。

1999年8月,傣族园正式营业,成为西双版纳集中展示傣族宗教、建筑、服饰、饮食及生产生活习俗等文化的风景点。

两年后,傣族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从而加速了傣族园的发展。

截至2004年,傣族园已发展成全州第二大旅游接待点,游客量仅次于传统风景点勐仑植物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的主要旅游活动内容有:

①泼水节庆活动。

天天泼水节,让游客随时都感受到泼水节的狂欢氛围;

②傣家民居参观,向游客展示傣家的干栏式建筑,体验傣族的待客礼仪;

③歌舞表演,向游客集中展示傣家民间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傣家少女的靓丽多情。

④赕佛,在曼春满古佛寺让游客参加拴线、念经、抽签等佛教活动。

⑤根据季节特点,举行傣家传统节日活动,如赛龙舟比赛、放高升、斗鸡赛、丢包、燃放贡菲(孔明灯)、赶摆、赕佛等活动,弘扬傣族传统文化。

⑥根据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和曼听5个傣族自然村寨的特点,各有侧重地开织锦、傣式首饰加工、制陶等民族工艺品加工参观,傣家婚礼习俗参观。

⑦傣家住宿、餐饮。

傣族园的旅游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80年代前,主要的接待对象是专家和学者,主要的活动是进行民族调研和民族文文化研究。

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旅游者开始进入,但是数量较少,5个村寨自发的、零散的、初级的参与活动。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者大批量涌入,此时的旅游活动由政府统一规划,运用企业化运作方式。

旅游开发公司倡导“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即村寨和村民提供资源,公司投资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包装,共同参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3旅游开发对傣族园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3.1社区经济结构的变化

游客的到来,给傣族园村民提供了销售农副产品的机会。

他们开始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瓜果,直接出售,转化为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了。

同时,傣族园社区的农业生产兼有观光农业的职能,传统的农具和渔具既可供游客观赏又可供游客使用,果园既可供游客欣赏又可让他们摘果、品尝,参与这些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到农业生产的乐趣。

这样,社区农业用地不仅有农业产出,又能产生旅游收益。

旅游业虽不是绝对的主体经济,但其推动农业内部的结构产生了分化,在傣族园内的傣族村寨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相应增加,以经营经济价值高的橡胶业为主,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业不再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其收益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下降了。

农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迁,逐步迈向商品化、机械化。

另外,公司对社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有推动作用,他们积极倡导“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出售自产水果和传统手工艺品,免收摊位费,还引导、扶持村民搞“傣家乐”的接待服务。

社区村民的经营项目还有很多:

曼将村由于靠近景区入口的地理优势,他们主要摆卖烧烤食品和水果;曼春满位于景区的中心位置,他们除了大量经营傣家乐,很多家庭都联合参与出售沙金沙银等工艺品。

旅游带动的民族手工业、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住宿业、小商业等形成了社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社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带动了村民收入总量的增加及收入构成的多元化。

总体上看,社区村民的收入多元化:

出售旅游商品、公司支付的土地租金、景点补偿费、工资收入、傣家乐食宿接待收入、农副产品销售收入等。

由此可见,傣族园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园内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从以传统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农业和非农产业共存的结构。

许多家庭已从单纯的传统农业生产转向兼营旅游产业。

农业经营方式从传统农业向外向型、商品化、现代化农业转变。

出现了第一产业的多元化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3.2就业机会增多,经济收入增加

傣族园社区在旅游开发以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社区,绝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纯粹的农业劳动,主要是水稻种植和橡胶生产。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傣族园的建设和开放,社区人口的职业构成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增多。

现在,超过半数的农业劳动力以旅游为主业,只在农忙时投身农业。

变化最明显的是妇女从农业劳动中脱离出来,她们开始经营旅游工艺品、旅游的食宿接待、摆卖水果等。

像笔者到访过的波涛家,他的两个女儿都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父亲包揽了农活,母亲因身体带病,只料理家务,两个女儿只有在旅游接待的空闲时间,才帮做农活。

旅游业吸引了大部分的女性劳动力,这也使农活主要落在了男人的肩上。

这一方面加重了男人负担,另一方面旅游业也分散了他们的部分精力。

在这种状况下,旅游发展促成了土地转租和劳动雇佣现象的出现。

从事旅游业的大部分家庭开始把田地租出去,还有不少家庭雇佣外人割橡胶或耕种田地。

这样也减轻了男人的负担。

另外,傣族园公司也给社区村民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

公司从5个村寨的村民中招收职工,主要从事管理、导游、演员、园艺、保安、环卫等工作。

还有大量村民从事公司组织的纷繁的旅游活动,如贝叶经刻制、手工榨糖、织锦、竹编、舂米等手工艺展示,赞哈献歌、葫芦笙演奏、象脚鼓舞、傣拳、刀舞等民间艺术表演,参与泼水、放高升、斗鸡、婚恋活动等民间习俗展演。

社区内经济机结构的变化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使村民家庭收入迅速提高。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傣族园村民旅游人均收入为5000元人民币,每户年均收入2万元,旅游总收入占园区村寨中收入的40%。

像笔者走访过的玉温家是村寨里比较富裕的人家,她家在参与旅游经营收入来源前主要:

是割橡胶、种水田、种旱地,每年的收入大概两万元,除去了日常开支所剩无几,基本存不了钱;参与旅游经营前后的收入来源主要是:

出售傣族服装和手工艺品、卖水果、傣族园公司支付的租地费、旅游接待,旅游旺季的时候收入较高,一个月能达到七、八千元,而在淡季的时候可以自己割胶,省去了雇人割胶的费用,加上近年来胶价上涨,收入很可观。

一年可以存上两万元左右。

由此看来,旅游给民俗旅游村带来的变化是多样的,而经济收入的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不论是专家、学者们已经做过的研究,还是笔者实地调查的结果都显示,几乎所有参与旅游活动的村民生活水平都比旅游开发前提高了很多;而从当地的消费水平来看,旅游村相比周围的非旅游村,差距是明显的。

发展旅游经济极大的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2.3.3旅游业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民俗旅游可以改善民俗旅游村的生活和生存条件,这是公认的事实。

傣族园开发之初,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完成。

1998年11月开始动工,现已建成景区大门、迎宾广场、泼水广场、民族歌舞剧场、民俗活动中心等,并初步完成地下管线、道路、部分绿化等基础设施。

自1998至2001年,公司的苗圃基地无偿供给社区居民花苗3万多株,并派技术员、园艺师给村民传授花草的栽培、管理、修剪、整枝等相关的园艺知识。

截至2001年,公司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对村寨内的游路进行调整、改造,确保了景区绿化与村寨绿化的同步发展。

傣族园公司每天清运生活垃圾,这也带动了居民自身的卫生意识,他们开始主动保持禽舍畜圈的清洁,社区生活环境得到美化、净化。

景区的规划带动了社区街道、房屋的有序建设。

这些都是景区外的其他村寨所无法比拟的。

拿傣族园的中心曼春满村来说,它是园内旅游开发较早的村寨,1985年至1990年是该村旅游发展的第一阶段,该阶段没有接待设施,家庭也不搞接待,游客来了参观完就走,游客很少,交通方面道路路面较差。

直至1999年8月,西双版纳傣族园建设完毕并向游客开放,此时的满春满村面貌焕然一新:

旅游定点接待户中已有部分建好太阳能洗澡间、卫生间和客房,家庭接待条件有较大改善,还修建改造了景点之间的交通线路,旅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可见,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而这些设施在供旅游业使用的同时,也可供当地居民享用,这样就会逐步改变民族地区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使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文明、更现代。

傣族园的村民虽然依旧生活在原有的社区内,但是生活质量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为发展旅游而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丰富了当地人的休闲生活。

2.3.4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社区内开展旅游是以社区内的景观、环境为依托的。

旅游者的进入在给社区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生活垃圾、废弃物,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环,这是旅游发展的必然产物。

只是看开发的主体和社区的居民是否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是否采取降低损害的措施,而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大量游客涌入傣族园村寨,他们本身就携带了许多小零食、瓶装饮用水等,在当地也会消费一些风味食品,食用完后,很多垃圾自然就会留在当地,若有素质低的游客,会将垃圾随手抛弃。

这样不仅给村寨的清洁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突现。

傣族园在旅游开发以前,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是和谐的,但大量旅游者的进入,使固定的范围内人口急剧膨胀,而民以食为天,对食物的需求就随之俱增,这样就会更多消耗周围环境中的食物资源,村民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便会提前消费食物资源。

尤其是游客对傣味食物的需求,村民们便会过渡采摘村寨周围的野菜、猎取野生动物,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样无形中便破坏了当地的生物链,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的平衡。

另外,旅游开发后,以稻作为主的传统农业也有所改变,价值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而且,游客进入会对村寨内的植被造成破坏,不仅是因为人多,对草木进行踩踏,还有游客出于好奇心理,可能会对一些新奇的植物进行采摘。

更有游客希望带一些新鲜的东西回家乡而产生购买欲望,一旦有了需求,当地人也会为了经济利益收集游客想要的东西出售,这一点也使得我们有限的资源被掠夺,生态平衡受到挑战。

2.4旅游开发对傣族园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4.1村民重新认识自己的地位

在现代话语中,农村被赋予了偏僻、落后、贫困的象征符号,农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处于被歧视的地位,成为国家扶持、救助的对象,村民们自然就被与贫困和落后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当地人也接受了这样的认同。

西双版纳以傣族为主体民族、多种民族杂居,傣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大,但是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边疆省份的成员,傣族这一少数民族除了带给大家的神秘和新奇感的同时,也打上了贫穷、落后的烙印。

过去村民们都以能到城里去工作为荣,都予以鼓励。

而如今,有些到城里工作的人和一些加到外地的人都纷纷回到村里,投入到旅游行业中来,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家乡的农民身份而自卑。

这种现象本身就体现了村民对自己身份的重新认同。

对村民们的访谈,都证实了地方认同的存在,村民中大多数人都为自己是独特的民俗旅游村中的一员而自豪。

曼春满的咪涛香说:

“我大女儿前几年去了景洪打工,现在家里搞起了饭馆(农家乐),就让她回来帮忙,除了帮忙家里做饭菜,还可以去叫客人来吃饭,一家人一起搞么收入也比以前多多了。

”从周围非旅游村村民们羡慕的眼光中,民俗旅游村的村民们也能感觉自己的幸运和同级相比中的地位。

早期外地游客对傣民族古朴、原始的文化十分感兴趣,对傣族园内的旅游资源评价很高。

在这些评价中他们知道了自己的地位在提升,意识到祖宗留下了古树、古井、古庙、自己的房屋甚至是自己日常做的事情都能为家里带来客观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唱歌跳舞既好玩、能锻炼身体又能得钱,不用外出打工受老板的气,靠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就能获得更多的收入。

而在整个傣族园内,村民们的地位也有所变化。

一些特殊的人物,如寨花、赞哈(傣族本土歌手)、歌舞队员等被认为是旅游展示的中心人物,为游客表演,赚取旅游收入,地位也高于一般村民,他们在经济收入上的优势也会形成一种自我优越感。

同时,旅游经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男女的传统角色和地位。

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在旅游经济中,女性的发展空间扩大。

旅游开发给妇女提供了更多接触外界和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她们从事歌舞表演、经营旅游商品、开办傣家乐等使自己成为主要的角色。

女性角色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她们摆脱了一些传统的农活。

旅游接待、出售旅游商品等旅游项目都已女性为主,女性在参与旅游业过程中感受到了旅游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提高了她们的收入,开阔了她们的视野。

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放弃了种田、养猪等传统农活,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旅游业中来。

另一方面,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她们的旅游经济收入增加了,与外界有了更多的接触,学到了新的知识,对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学会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地位和权利。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儿媳身上,过去儿媳的家庭地位比较低,除了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以外还要忍受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

现在,儿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丈夫帮忙做家务,农活负担减轻了,而且丈夫也支持妻子从事旅游事业,儿媳有了管家的权利。

总的说来,旅游目的地的主人通过旅游展示和宣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游客重新认识他们,而游客的反馈又影响了当地人,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民族的地位,进一步认识自己文化的价值,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评价。

2.4.2服饰、建筑和饮食文化得到保护

“旅游开发为满足当代旅游市场上游客对‘古老’、‘神秘’、‘质朴’、‘纯真’的消费欲望,挖掘民族和地方文化中能够表现此类含义的事象,原先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失去的功能被旅游带来的经济功能所更新,从而使之延续下去。

”可见,旅游的进入是民俗复兴的一个契机。

民族服饰常常是民族形象的代表,而妇女服饰则成区分民族的标志,最容易引起注意,也是旅游开发的着力点之一。

由于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傣家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驰名中外,使游客神往,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但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汉文化的影响,傣装已经不再是许多现代傣家人的首选。

很多游客到西双版纳都抱怨,街上看不到像宣传片上那样成群结队的傣家妇女。

但在傣族园内,这种妇女着傣装的习俗却保护得很好,傣族园内的老人因为习惯都身穿比较传统的民族服装,而年轻的妇女们也因为要进行旅游接待,所以都穿上了傣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像过节一样。

就连在外面读书的,已经习惯穿汉装的女孩子回到家里都换上了傣装。

在园内女性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紧身短上衣和长筒裙质地轻柔、颜色鲜艳,配上闪闪发亮的腰带,将女性的婀娜与柔美展露无余。

杆栏式建筑是西双版纳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而竹楼几乎成为了傣族的代名词,说到竹楼便不自觉会想到傣家人。

但由于竹楼不便于清洁,防寒避暑效果都不如钢筋混泥土的房屋强,现在一些经济宽裕的傣家人都盖起了“小洋楼”,而在傣族园由于公司的鼓励和村民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较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民居建筑——竹楼,它成为了傣族园的招牌。

旅游开发让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像其他村一样建盖牢固的混泥土砖房,而是盖起了宽敞高大的新竹楼,做工更精细、讲究,格局布置更科学。

傣味菜肴也是吸引游客造访西双版纳的重要因素,其制作方法有烧、烤、蒸、煮、腌、舂六大类,但因为制作起来需要很多佐料、工序和时间,所以很多传统的菜肴很难吃到,有些只能在节庆的日子里才能吃到,而部分菜肴已经销声匿迹了。

不过在傣族园,自建园以来,公司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许多稀有的菜肴又成了村民们的常备菜,以“酸、辣、甜、香”为主要特点的傣味,吸引了很多的回头客。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讲,开发者总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来挖掘资源的,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利于对民俗传统的抢救,使已经消失的历史传统的到复兴。

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傣族园当地一些原先几乎被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重新得到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又得到重视和发掘;长期濒临灭绝的历史以及不仅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展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了其他旅游接待或地区所没有的独特的文化资源。

在傣文化正消失殆尽的西双版纳,傣族园的饮食、建筑和服饰文化由于与旅游地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傣族园成为了目前体验傣家风情的宝贵的民族文化旅游地。

不仅受到旅游者的欢迎,也使当地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自豪感。

2.4.3传统工艺得到发展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个环节,旅游经济也通常都是围绕着这些方面来做文章,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其一就是对旅游商品的开发。

各地的旅游商品各有千秋,但都以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为原则,旅游商品夜是旅游文化内涵的一个反映,鉴于此,旅游开发者总是积极挖掘当地文化潜力,开发出新颖别致、美观又蕴含丰富的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征的工艺品和土特产。

在民族地区更是注重这一环节,因为这不仅是拓展旅游开发的重要领域,还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极好渠道,在傣族园内也不例外。

在傣族园社区内,以前不懂得自己能够制作游客喜欢的旅游商品。

在傣族园公司的鼓励和启发下,他们把以前用来生产自我享用物品的传统手工艺和地方资源挖掘出来,进行开发,转化成了旅游商品。

如贝叶经是傣族古老的经文,傣家人将自己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刻写在贝叶上。

但由于现代的纸张方便、快捷而得到广泛使用,年轻的傣家人一代很少有会制做贝叶经的。

在傣族园里,因为有旅游需求,所以傣家人有重新拾起了这一传统工艺,很多傣家人都开始学习贝叶的制作方法和如何在贝叶上刻写文字。

另外因为经济宽裕了,原有的做工复杂的纺纱织布、染布的工艺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里机器生产的方便实惠的床上用品。

如今,因为旅游的开展,傣家人的织锦工艺也应游客的需求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取得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很好地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工艺。

其他的传统工艺:

手工榨糖、竹编、舂米等也给造访傣族园的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傣族园内,还销售有自家摘种的酸角、傣族妇女自制的泼水节粑粑、香蕉干、菠萝干等土特产。

这些传统的工艺和土特产品,在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