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557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docx

中考总复习系列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

中考总复习系列丛书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五讲物质的微粒观【题型特点】

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

“物质微粒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它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的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质微粒观的建立,是他们开启化学之门的基础。

“物质微粒观”其核心是微粒作用观,即不同层次的微粒本身是有结构的,微粒结构就是内部微粒间作用的结果;物质变化是微粒间的“强”相互作用代替“弱”相互作用。

物质微粒观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学习过程中。

在初中阶段,对物质微粒观的认识是以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为标志的。

【主要考查内容】

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

4.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必备知识梳理】

1.微粒的基本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以下性质:

①微粒很小(质量小、体积小)

②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③微粒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

④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注意:

①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温度高时运动速率快;温度低时运动速率慢,但不是不运动。

此观点可解释扩散现象。

②微粒间的间隔与温度成正比,温度高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温度低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小。

此观点可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③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受温度影响。

2.物质、元素、微粒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1:

1.(2017•成都)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电解水得到氢气

水中有氢分子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水中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A错误。

【答案】A

例2:

(2017∙长沙)2016年12月16日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长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解析】宏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是有间隔的,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增大,当气体膨胀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易产生爆炸。

【答案】D

例3:

(2017•威海)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

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二者分子种类相同,因此化学性质也相同,C正确;分别对比两种状态下的二氧化碳分子可知,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运动速度、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分子之间间隔都不相同,A、B、D错误。

【答案】C

例4:

(2017∙成都)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

A.X为原子,Y为离子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解析】X、Y都为原子,A错误;X最外层电子数为6>4,属于非金属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为2<4,属于金属元素,B错误;X在反应当中易得到2个电子,C错误;X易得到2个电子,Y易失去2个电子,所以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D正确。

【答案】D

例5:

(2017∙自贡)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4B.58C.82

D.140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答案】B

【分类突破】

1.(2017•桂林)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醋酸糖甜”是因为_分子构成不同_。

(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_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含有一种分_。

(4)原子内部含有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内的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正负抵消,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_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_。

【解析】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醋酸糖甜”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含有一种分子;(4)原子核内的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正负抵消,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2.(2017∙通辽)表中所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

其原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

氧气(O3)和臭氧(O3)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A.AB.BC.CD.D

【解析】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隙,温度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气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相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答案】B.

3.(2017•南充)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溶剂为40L的钢瓶中

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A正确;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B正确;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更快,C不正确;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正确。

【答案】D

4.(2017∙苏州)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她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解析】A.分子很小,正确;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不变,但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正确。

【答案】B

5.(2017∙枣庄)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

【解析】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故选C。

【答案】C

6.(2017∙天津)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填“原子”或“离子”)。

【解析】

(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2)D所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呈电中性,属于原子。

【答案】

(1)3;

(2)得到;(3)原子。

7.(2017∙苏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氯化钠C.铁D.水

【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故选B。

【答案】B

8.(2017∙广州)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A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正确;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C正确;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不正确。

【答案】D

9.(2017∙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因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原子核都是既不可以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①的说法正确、②的说法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因而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③的说法正确;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可以变成原子,因而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既能被创造又能被消灭,④的说法错误;

【答案】C

10.(2017∙广州)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该粒子可表示为X-

【解析】A.X是金属元素,错误;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正确;D.该粒子可表示为X+,错误。

故选C。

【答案】C

11.(2017∙达州)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解析】

(1)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X=2+7=9。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粒子为A、C及B、D,其中D图所示微粒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属于离子,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AC。

(3)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的结构被称为稳定结构,图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B。

(4)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图中C、D所示粒子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

(1)9

(2)AC(3)B(4)CD

12.(2017∙温州)5月9日,2机构发布

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

原子核外

电子数为

A.118B.176C.294D.412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故它的核外电子数也为118。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