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2527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A.Cl-,SO

B.Cl-,NO

C.Cl-,CO

D.Cl-,OH-

【答案】C

【解析】

加入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Cl-和CO32-,C项正确。

2.已知:

稀硝酸能与SO2或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SO2+2HNO3+H2O=3H2SO4+2NO。

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A.Fe(NO3)2溶液→通入SO2+过量盐酸→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

B.Ba(NO3)2溶液→加过量盐酸→加Na2SO3溶液→白色沉淀

C.无色溶液→加稀HNO3→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

D.无色溶液→加过量盐酸→无色溶液→加BaCl2溶液→白色溶液

【答案】C

【详解】

A.硝酸亚铁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水生成亚硫酸,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加氯化钡最终生成BaSO4沉淀,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钡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

C.无色溶液加入稀硝酸,加入氯化钡,Ag+可能干扰,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C符合题意;

D.无色溶液,加盐酸无沉淀,就排除了亚硫酸钡和氯化银,因为亚硫酸钡会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再加氯化钡有生成沉淀,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下列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被提纯的物质

加入试剂

分离方法

A

NaBr溶液(NaI)

氯水、四氯化碳

萃取、分液

B

NaHCO3溶液(Na2CO3)

石灰水

过滤

C

SO2(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

D

MgCl2溶液(CaCl2)

石灰水

过滤、加盐酸溶解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NaBr溶液(NaI)中加入氯水,不仅除掉了I-,也除掉了Br-,最后所得溶液为NaCl,A不正确;

B.NaHCO3溶液(Na2CO3)中加入石灰水,NaHCO3、Na2CO3都转化为CaCO3沉淀,最后得不到NaHCO3溶液,B不正确;

C.SO2(HCl)中加入饱和食盐水,HCl溶解于溶液,SO2也会有大量溶解,C不正确;

D.MgCl2溶液(CaCl2)中加入石灰水,虽然MgCl2转化为Mg(OH)2沉淀,但加入盐酸后,又会生成MgCl2,D正确;

故选D。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现象及结论

A

鉴别NaHCO3与Na2CO3

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降低的是Na2CO3

B

探究Na2O2与水反应

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产生

C

检验Fe3+中是否含Fe2+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含Fe2+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Na2CO3中滴入水,形成十水合碳酸钠,放热,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升高的是Na2CO3,故A错误;

B.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产生,故B正确;

C.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含Fe3+,不能证明含有Fe2+,故C错误;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

时,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不能说明含有SO

,故D错误;

答案选B。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B.氯化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玻璃、水泥属传统硅酸盐产品D.氧化铝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详解】

A.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含有的杂质元素主要是碳,因此二者都是铁和碳的合金,A正确;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化钙,B错误;

C.玻璃、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因此都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C正确;

D.氧化铝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6.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33.6L(标况)。

将反应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0.1mo1·L-1,则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2与H2的体积之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Zn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

【答案】B

【分析】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0.05mol,参加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x+y=1.52x+y=1.8,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

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0.05mol,参加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x+y=1.52x+y=1.8,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

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

A、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正确,不选A;

B、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体积比为0.3:

1.2=1:

4,错误,选B;

C、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共消耗金属锌的质量为1.5×65=97.5g,正确,不选C;

D、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金属锌计算转移电子数为1.5×2=3mol,正确,不选D;

故答案选B。

7.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NaOH的浓度为

A.2mol/LB.1.8mol/LC.2.4mol/LD.3.6mol/L

【答案】A

【详解】

试题分析:

n(Cu)=51.2g÷64g/mol=0.8mol,由于Cu是+2价的金属,所以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0.8mol×2=1.6mol;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由于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在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与硝酸中N的化合价相同,所以产生Na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就是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

n(NaNO2)×2=1.6mol,n(NaNO2)=0.8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NaOH)=n(NaNO2)+n(NaNO3)=0.8mol+0.2mol=1mol,所以c(NaOH)=1mol÷0.5L=2mol/L,选项是A。

8.在15.2g铁和铜组成的合金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25.4g沉淀。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合金中含0.1molFe、0.15molCu

B.25.4g沉淀为Cu(OH)2和Fe(OH)3的混合物

C.气体X中含0.3molNO、0.1molNO2

D.气体X中含0.3molNO2、0.1molN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铁和铜组成的合金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生成Cu(NO3)2和Fe(NO3)3,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Cu(OH)2和Fe(OH)3的混合物,设合金中有xmolFe、ymolCu,

,所以x=0.1mol,y=0.15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0.1molFe、0.15molCu共失去0.6mol电子,所以生成的气体不可能是0.3molNO、0.1molNO2,故C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9.向一定量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L

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

全溶解,放出1.344L(标准状况)气体,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MnO4的酸性溶液,无明显现象,

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1molB.0.14molC.0.16molD.0.24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根据氮元素守恒,硝酸亚铁中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2L×4mol/L-0.06mol=0.42mol,所以硝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Fe(NO3)2]=0.42mol÷2=0.21mol,由铁元素守恒可知,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n(Fe)=0.21mol,故选项A正确。

考点:

考查原子守恒的方法在化学计算的应用的知识。

10.将一定量的锌与浓度为18.5mol/L的100m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26.88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mol/L,则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n(SO2)/n(H2)=1/1B.n(SO2)/n(H2)=4/1

C.n(SO2)/n(H2)=1/4D.n(SO2)/n(H2)=3/2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ZnSO4+SO2↑+2H2O,Zn+H2SO4=ZnSO4+H2↑,设反应生成SO2的物质的量为x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mol,列方程为x+y=26.88÷22.4=1.2mol,2x+y=18.5×0.1-1.0×0.1÷2=1.8,解得x=0.6mol,y=0.6mol,则n(SO2)/n(H2)=1/1,答案选A。

11.有50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过浓H2SO4没有发现体积变化。

通过足量Na2O2后,体积变为30mL,则该气体可能为()

A.CO2为20mL,NH3为30mLB.NH3为40mL,O2为10mL

C.CO2为30mL,O2为20mLD.CO2为40mL,O2为10m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有50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过浓H2SO4没有发现体积变化,说明不含有NH3;通过足量Na2O2后,体积变为30mL,说明含有CO2气体,根据反应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2体积的CO2发生反应,气体的体积会减少1体积,则反应减少的气体的体积是50mL-30mL=20mL,则含有CO2的体积是40mL,反应产生的O2体积是20mL,还有10mL的O2,故选项D正确。

考点:

考查混合气体的组成与性质的知识。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在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2++Cl2=2Fe3++2Cl-

B.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

+Ba2++2OH-=BaCO3↓+2H2O+CO

C.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Fe(OH)2+2H+=Fe2++2H2O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Ca2++OH-+HCO

=CaCO3↓+H2O

【答案】A

【详解】

A.氯气会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正确;

B.过量的氢氧化钡也会把铵根反应掉,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

+HCO

+Ba2++2OH-=BaCO3↓+NH3·H2O+H2O,故B错误;

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把亚铁离子给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离子方程式为3Fe(OH)2+NO

+10H+=3Fe3++8H2O+NO↑,故C错误;

D.小苏打过量时氢氧根完全反应,所以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

=CaCO3↓+H2O+CO

,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由MgO、A12O3、SiO2、Fe2O3组成的混合粉末。

现取一份该混合粉末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得到沉淀X和滤液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组成看,其成分皆是碱性氧化物

B.沉淀X的成分是SiO2

C.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Fe3+、H+

D.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先产生沉淀后全部溶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的盐酸,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二氧化硅不反应。

A、氧化镁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错误,不选A;B、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沉淀X为二氧化硅,正确,选B;C、溶液Y中含有镁离子,铁离子,氢离子和铝离子,错误,不选C;D、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能溶解,其他沉淀不溶解,错误,不选D。

考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4.下列有关含硫物质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A.0.1molCu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的质量增加了1.6g

B.如图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SO2

C.Cu投入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金属Cu逐渐溶解,反应中H2O2起催化作用

D.25.0mL0.100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况)Cl2转化为Cl-,则S2O

将转化为S

【答案】A

【详解】

A.2Cu+S

Cu2S,0.1mol铜和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增加△m=m(S)=

n(Cu)×32g/mol=

×0.1mol×32g/mol=1.6g,故A正确;

B.由题中图示可知,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若是干燥SO2,装置中导管应该长进短出,所以该装置不符合洗气要求,是为了实验安全的作用,故B错误;

C.铜投入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现象,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金属铜逐渐溶解,反应中过氧化氢起氧化剂作用,发生的反应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C错误;

D.25.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况)Cl2转化为Cl-,则n(Cl2)=

=0.01mol,转移电子为0.02mol,n(Na2S2O3)=0.1mol/L×0.025L=0.0025mol,设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失电子变为x价,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则0.0025mol×2×(x-2)=0.02mol,解之x=+6,Na2S2O3转化为Na2SO4,故D错误;

答案为A。

15.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1.5mol·L-1,

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mol

B.反应后产生13.44LH2(标准状况)

C.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D.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

【答案】D

【分析】

硝酸铁和硫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摩尔和1.5摩尔,铁的物质的量为39.2/56=0.7mol,氧化性比较,硝酸氧化性最强,先反应,然后铁离子反应,最后氢离子反应。

Fe+4H++NO3-=Fe3++NO+2H2O

1411

0.62.40.60.6

Fe+2Fe3+=3Fe2+

123

0.10.20.3

铁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溶液中存在0.6mol铁离子,0.3摩尔亚铁离子。

【详解】

A.反应后溶液中铁离子为0.6mol,错误,不选A;

B.没有产生氢气,错误,不选B;

C.先硝酸反应,错误,不选C;

D.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和为0.9mol,正确,选D。

答案选D。

16.某一固体粉末含有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至恒重,最终固体成份为

A.SiO2B.Fe2O3、SiO2

C.SiO2、Al2O3D.Fe2O3

【答案】A

【解析】

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含有硅酸钠、偏铝酸钠,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生成二氧化硅,故A正确。

17.现有Fe、Al、Si三种单质的混合物,取一半投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将剩余的一半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若经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Fe、Al、Si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6:

4:

3B.1:

1:

1C.2:

3:

4D.3:

7:

6

【答案】A

【详解】

取一半固体投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Al、Si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将剩余的一半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Fe、Al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说明Fe与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和Si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一样多,根据

,Fe、Si的物质的量比一定为2:

1,故A正确。

18.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A.0.15B.0.225C.0.35D.0.45

【答案】B

【分析】

铜屑投入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为硫酸提供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继续反应,反应实质为:

3Cu+8H++2NO3-=3Cu2++2NO↑+3H2O,根据反应的量来确定消耗的铜以及生成气体的量,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析判断。

【详解】

反应实质为:

3Cu+8H++2NO3-=3Cu2++2NO↑+3H2O,1.92g铜粉物质的量=

=0.03mol,100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所含氢离子物质的量=0.1L×0.4mol/L+0.1L×0.1mol/L×2=0.06mol,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知道铜剩余,根据氢离子物质的量计算生成铜离子物质的量为8H+~3Cu2+,得到铜离子物质的量为0.06mol×

=0.0225mol,所得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0.225mol/L,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9.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铜与浓硫酸反应中,硫元素部分化合价降低,部分化合价不变,浓硫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故A正确;

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B正确;

C.SO2有毒,对环境有污染,但能溶于NaOH溶液,则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污染环境,故C正确;

D.①中反应后为浓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应将①中混合物加入水中,观察溶液显蓝色,确认有CuSO4生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0.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mLB.112mLC.168mLD.224mL

【答案】D

【分析】

硫酸的浓度为2mol/L为稀硫酸,硝酸的浓度为1mol/L为稀硝酸,溶液中能与铜粉反应的为稀硝酸。

【详解】

铜与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Cu+8H++2NO3-=3Cu2++2NO+4H2O。

Cu的物质的量为

,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硝酸和硫酸均提供氢离子,故H+的物质的量为

,故氢离子、硝酸根离子过量,则生成的N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答案选D。

【点睛】

硝酸根在溶液中存在氢离子时,仍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若有酸存在时,铜依然能被硝酸氧化,故直接利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更为便利。

21.10mLN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的体积变为6mL(相同状况),则NO和CO2的体积比为()

A.1:

1B.2:

1C.3:

2D.1:

2

【答案】D

【分析】

发生反应有:

①2Na2O2+CO2==Na2CO3+O2,②2NO+O2==2NO2,问题的关键在于NO与氧气反应存在着三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恰好反应,一种情况是NO过量,另一O2种情况可能是过量,据此讨论计算。

【详解】

发生反应有:

①2Na2O2+2CO2═2Na2CO3+O2,②2NO+O2═2NO2,

假设参加反应的CO2为xmL,NO为ymL,则x+y=10,

(1)当反应②恰好反应时,即当y=x时(此时x、y都等于5),生成的NO2的体积为5mL,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A错误;

(2)当y>x时,NO有过量,O2反应完,此时反应掉的NO为xmL,则剩余的NO为(ymL-xmL),生成的NO2气体为xmL,因此,反应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为NO和NO2,其体积和为:

(ymL-xmL)+xmL=ymL,故y=6ml,即NO体积6ml,结合x+y=10,x=4ml,则CO2为4mL,故NO和CO2的体积比为6ml:

4ml=3:

2,故B错误,C正确;

(3)当y<x时,NO不足,O2过量,此时反应掉的O2为

mL,剩余的O2为(

mL-

mL),生成的NO2气体为ymL.因此,反应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为O2和NO2,其体积和为:

mL-

mL)+ymL=

mL+

mL=5mL,这与题意“气体体积缩小为6mL”不符合,这表明如果y<x,这种情况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C。

22.某100mL混合溶液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0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