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2520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docx

鄂教五年级上册14单元备课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整册备课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的三维目标

语文的三维目标包括: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新课标对本年段的教学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口语交际

(四)习作

四、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年龄特点各老师做学情分析

五、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25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乐园三大部分,而且教材仍然以专题组织单元。

在学习了前七个单元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以“国际文化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单元。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第一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导语统领本单元内容主题以及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亲和力。

共有4篇课文,其中1、2、3课为阅读课文,4课为古诗。

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例如:

1课《我的写作梦》是儿童诗,借队友通的思考来表现对童年写作梦想的热爱;2课《太阳路》3课《我的房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作者对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的热爱;4课《十五夜望月》是恰逢中秋,体会唐诗中的景物与心情所表现的意境。

《语文乐园》中包括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记一记、口语交际、阅读、习作五方面内容。

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和单元专题相联系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搜集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好交际准备;习作是自由作文。

二、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珍惜童年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课文与语文园地的知识要互相渗透,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

3、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将本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三、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

(一)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32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文,练习复述课文大意,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体会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写一篇作文:

把自己的快乐告诉大家。

3、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读课外书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单元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32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三)单元教学难点:

体会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汉滨小学语文五上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写作梦》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并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体会追逐梦想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划分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设计

修整说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体会追逐梦想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初步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把上学期同学们有关理想的文章引入课堂,引发对梦想的谈话。

二、学习《我的写作梦》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

今天我们要学习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我们班级墙报上的《理想》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抒发童年梦想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自学儿童诗:

1、读通、读顺、把体会和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回忆学习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义的批注。

(三)同学们在下面自由交流。

1、老师巡回,参与讨论。

2、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

3、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

(四)全班交流。

可以代表讨论小组,也可以代表个人。

(五)老师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

注意区别形近字,重点解释“铅字”的意思。

(六)认真朗读课文。

三、小结课文,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复习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2、理解“我”把作品寄出去后,想了些什么?

如何理解“梦”?

3、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体会追逐梦想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初步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及如何看待“我”的这个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

(一)、指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和解释。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认为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飞的翅膀?

(2)“我”为什么觉得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存进去的又是梦想?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

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

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三、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1、选择真实朴素的写作材料。

2、展开想象,用心理活动表达对梦想的追求。

3、充满童趣,充满生活气息。

四、你也写一首儿童诗?

五、板书设计

1、我的写作梦

作品——放飞()

邮筒——秘密大吃一惊

储蓄罐——一个梦一天天等待

 

 

汉滨小学语文五上一单元第二课《太阳路》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2、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体味象征手法的作用。

2、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树立百折不挠地向光明攀登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

2、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

3、太阳路的深刻含义。

课时划分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设计

修整说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体会。

2、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树立百折不挠地向光明攀登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侯是否梦想过登上月球?

那么有没有梦想过登上太阳?

为什么?

可是有一群孩子却真的有过这样的梦想——找到一条能登上太阳的路,而且非常执着,这群孩子里就有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

今天让我们随着贾平凹的笔触,一起去他的童年探访他的理想。

二、生字、多音字正音。

绳儿系着痴一溜眉豆噌噌莫名其妙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书,运用学习方法勾画圈点。

2、预设学生质疑

师问:

文章为什么以“太阳路”为题?

孩子们最终找到“太阳路”了吗?

师问:

奶奶说:

“正是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皆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你如何理解其中含义?

师问:

孩子们找到太阳路的过程是怎样的?

3、课文梗概:

梦想太阳路——寻觅太阳路——观察太阳路——理解太阳路。

四、分小组读书,读通、读顺。

五、看来,“太阳路”并非真的是登上太阳的路途,而是人们追寻自己的梦想的人生历程。

这时它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转变。

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六、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本课生字,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段落。

2、学习第二、三段,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奶奶说的话所蕴含的意思,分清主次。

过程与方法:

1、体味象征手法的作用。

2、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树立百折不挠地向光明攀登

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

2、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

3、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

4、太阳路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缠着施肥葵花猜不透桃核篱笆结籽一辈子悬在空中莫名其妙

2、课文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听了奶奶的话我们怎样去找太阳路呢?

引读相关的自然段。

2、“居然”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里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

“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表示什么?

3、(出示图片,教师边演示边讲述)你们看,种子发芽了,先是一个嫩尖,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像什么?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种子发芽时的样子。

4、看着自己亲手种的种子发芽,心里当然很高兴,奶奶又让我们怎样做的?

读11、12自然段,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二、学习第三段

1、苗儿与太阳路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又去问奶奶。

她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更莫名其妙了。

理解“莫名其妙”中的“名”的意思。

2、小苗儿与太阳路的关系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奶奶是怎样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呢?

请大家轻声读15-24自然段,相互讨论奶奶说的话的意思。

3、(全班讨论)奶奶说的话,我们听懂了吗7(板书:

听)(出示)

(1)苗儿五天长高了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

苗儿顺着台阶往上走,不就能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这句话中的“走”是什么怎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

(2)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去太阳的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

这段话中有两个“去太阳的路”,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去太阳的路”指植物向上生长、向太阳攀登的过程。

第二个“去太阳的路”指的是通向进步、通向光明的路。

)(3)为什么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呢?

(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4)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条路上攀登,为什么有的走得长,有的走得短。

你能举出例子来说明吗?

4、我们走的是怎样的路呢?

(出示奶奶说的最后一段话)。

A.奶奶说了几句话?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B、想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人生的路又陡又长,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攀登,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C、练习朗读奶奶说的这段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6、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

奶奶说的太阳路是真的通向太阳的路吗?

(板书:

明)

7、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落实训练重点

1、快速默读全文,总结中心思想。

2、作者围绕中心思想写了“我们向奶奶打听去太阳的路”,奶奶让我们种园子,奶奶告诉我们苗儿和太阳路的关系。

你们觉得哪一个内容作者是具体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

我们在阅读时要能够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仔细体会,深刻领会中心。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2、太阳路

听——奶奶的话

看——苗儿的走

想——进步、光明的路

 

课后小记

 

汉滨小学语文五上一单元古诗《十五夜望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照注释,了解诗句意义。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积累咏月的诗词,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2、积累咏月的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划分

1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设计

修整说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本课生字,背诵诗歌。

2、对照注释,了解诗句意义。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以及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诗句意义,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

教师印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

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十五夜望月》赏析: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三、诵明月之诗:

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思维训练:

用图片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

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五、学生小结:

师问:

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

说明原因。

这既是使学生总结所得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所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即使否定了这堂课,教师也要辩证地接受学生的否定。

六、板书设计:

诗词诵读《十五夜望月》

树木乌鸦

望月冷露桂花秋思

明月庭院

课后小记

 

汉滨小学语文五上二单元第四课《长征组歌》两首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2、找出描写长征“难”的语句,体会红军怎样战胜困难的。

3、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红军怎样战胜困难的。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划分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设计

修整说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本课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过程与方法:

找出描写长征“难”的语句,体会红军怎样战胜困难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

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

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

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

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扬,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作者简介:

萧华,江西兴国人。

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

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共委员。

二、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三、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

(一)思考问题:

1、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

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

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这一部分分两层。

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第二层(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二)品味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体会。

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2、“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三)学生当堂背诵课文。

四、小结

1、中心意思:

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2、写作特点:

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动词。

还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

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第二课时 过雪山草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本课生字,认识本课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过程与方法:

找出描写长征“难”的语句,体会红军怎样战胜困难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歌词中心句。

难点:

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二、讲故事、看图片:

学生课后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资料,描绘精彩图片,要求同学尊重原作,尊重历史真实。

教师可以利用影像资料,播放中央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征》,还可以收看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

三、朗读歌词

找出中心句: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四、学习《过雪山草地》

探究:

1、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

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2、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3、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

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明确:

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

五、小结

《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七、板书设计:

4、《长征组歌》两首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出奇兵

重飞渡

逼昆明

袭金沙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硬

高原寒、炊断粮    坚

高于天

 

课后小记

 

语文五上二单元古诗《石灰吟》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对照注释,了解诗句意义。

理解作者所要赞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朗诵背诵,默写诗歌《石灰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划分

1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设计

修整说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

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二)、解题《石灰吟》:

吟诵石灰。

(三)、简介作者。

《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

焚fen,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