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2043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docx

庄家的控盘方法汇总

庄家的控盘方法和盘口K线特征浅析

机构建仓手法:

拉高快速建仓、缓慢推高建仓和长时间低位横盘建仓、下跌趋势中的建仓

(一)拉高快速建仓

  拉高快速建仓的手法通常是受一些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如整个市场行情突然启动或者各股有突发性重大利好。

而此前机构投资者没有或没完成在某只各股的上的建仓,此时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到较多的筹码, 不得不大肆拉高股价,以使中小投资者在有了一定的赢利后抛出。

 采用这种手法的机构投资者一般资金实力很强,操作手法凶悍。

而后期的整体上扬幅度比较大。

采用拉高建仓方式的股票,一般投资者在股价启动之前是无法估计到的,其启动时的大幅上涨形成的获利可遇而不可求,而在拉升过程中由于机构投资者的手法比较凶悍,一般也不敢轻易跟进。

但当快速拉高建仓过程完毕之后,可以通过对股价和成交量的加权平均计算出拉升期庄家的平均成本。

所以当后期股价回调到这一成本价格附近时,就出现了一次中线介入的最佳价位。

随后因投资者的介入价与庄家的成本相同,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中线持股等待获利了。

(二)缓慢推高建仓

采用缓慢推高建仓的机构投资者通常有较充分的建仓时间,机构投资者采用较隐蔽的手法尽可能的在股票价格比较低的时候吸纳廉价筹码,当在某一个低价无法再吸纳更多的筹码时,就将股价缓慢推高,当股票上升一段时间后,其他的投资者就可能获利了结,于是该机构投资者继续买进。

直到机构投资者买入的股票数量足够多时,他才会进入拉升阶段。

(三)长期低位横盘

将股价长期压制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并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吸纳也是一种机构投资者大量采用的建仓方法。

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往往更有耐心,在吸纳过程中股价长时间横盘,没有任何动作,普通投资者一般很难分析出主力在暗中吸纳,还以为这样的股票为散户行情,不予以关注。

的确这种股票在潜伏期时不易被人发现。

但这样的股票往往不明则已,一鸣惊人。

一旦开始上涨,其速度相当快,幅度也比较大。

因为主力已经在低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吸纳到了足够多的筹码才拉升,而今日拉升后就几乎不在有震荡洗盘,而是一路飙升,股价一次达到拉升目标位

(庄家控盘过程:

建仓——>试盘——>拉升——>震仓——>主生浪——>派发——打压

以上是一圈庄下来的一般过程拉高建仓手法  

这是股市庄家最懒的一种选择。

拉高建仓,必然导致成本明显增高,同时,有许多短线跟风盘进入,持仓量很难很高,如果高位出货不顺利,反而会将庄家套住。

 

当然,拉高建仓也有其优点。

当有重大消息出现时,短期内需要收集筹码,只有牺牲价位,赢得时间。

另外,就是因为有大量短线跟风盘,利用这些跟风盘,可以打差价,达到与高持仓量相同的效果。

也因为有大量跟风盘,盘子比较轻,拉高不费力,只要能够及时退出,实际获利幅度并不低。

去年的5·19行情,许多股票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由于拉高建仓的股票,庄家持仓量低,散户获利幅度大,见顶后一般都会出现跳水。

 

新股建仓手法  

有些庄家,利用散户对该股不看好,在上市首日就吃进大量筹码,所以就省去了建仓的多数过程。

做的好的,搭个平台,然后来个假突破,就大功告成;做的不好的,强行买入,越买越高。

不过最终都能达到建仓的目的。

 

多数股票的建仓走势,都缺一个或数个阶段。

这个并不稀奇,因为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但是,只有依循这个建仓流程,才能达到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持仓量。

吸引卖盘大家最熟知的手法是“震仓”。

股票一跌就有人说是“震仓”,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股票,庄家连续买了数年,股价涨了数倍,就是买不完。

 

吸引卖盘,第一靠时间,第二靠消息,第三靠手法。

 

第一靠时间?

听起来有些奇怪,其实并不是说庄家要非常有耐心地做,这涉及筹码流动理论。

一个人买了股票刚刚套牢的时候,总是很难接受现实,更难割肉卖出,所以“震”也是白震。

而时间一长,心理上的痛苦逐渐减弱,对于股价也逐渐接受,最后只要有一点很小的原因,就会卖出股票。

这就是时间的威力。

而另方面,多数人只要获利,很快就会卖出。

所以想做股票,第一件事就是要让股票在低位停留足够长的时间,高位的筹码自然就掉下来了。

不管是谁接去的,只要给点小利润,自然就卖出来了。

所谓“等”,其实是找,全盘一看,有符合条件的股票,即筹码分布良好的,就可以入庄了。

 

第二靠消息,大家深有体会。

利空消息,最主要的还是业绩,出个亏损或不好的报表,突然跌个停板,会有许多人卖出。

而且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持股者心态都很坏,只要稍加震仓,就会卖出。

靠消息分两种,一种是借题发挥,另一种是靠制造消息。

后一种越来越盛行,而且多反应在业绩上,就像足球,都能造出“欲擒故纵”的水平来。

  

第三靠手法。

中期上,要制造下跌假突破,要在合理的位置进行横盘“震仓”,要注意推高的时机。

日k线组合上,要注意形态的多样性,振幅要适度,还要经常制造空头陷阱。

盘中运作,不能给人以强势的印象,也不能一味横盘,要制造振幅,促进成交。

有一些小的技巧,如大卖单压盘、突然砸盘、尾市砸盘等。

 

为什么要推高建仓  

当完成底部建仓之后,庄家看到卖盘已经很少,或者由于大盘、业绩等外围因素,不允许股价继续维持在低位,便开始推高股价。

  

股价的推高,其启动时间、结束时间、结束价位、中途走势,庄家事先都已经详细计算过,所以其走势不会随波逐流,有其固定的趋势和特点。

由于此阶段庄家信心最足,加上大部分底部筹码已经沉淀,抛压轻,此阶段几乎没有中途夭折的。

虽然涨幅有限,但赚这一阶段的钱还是满划算的。

 

这个阶段的走势以上升通道为最多见,很少有筑平台的。

上升的速度和该股的历史走势关系很密切,当然也依据庄家的推高时间。

不过,速度一旦确定,就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和拉高阶段有明显的区别。

但其中边拉还是得边洗盘的很多人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持有一只本来可以赚大钱的股票,却因走势太可怕而斩仓离场,然而刚刚斩仓,股价却飞一样涨起来,似乎就差我们手中这一股,你不抛他就不涨。

这种痛苦的过程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而且大都不只一次。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就算庄家吸饱了筹码也不可能一味地盲目拉高股价,股价无回档地大幅上升会使得短线客无惊无险得大赚庄家的钱,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成立的,也是投下了巨资的庄家无法容忍的,于是就有了洗盘的产生。

 

那么洗盘的目的是什么呢?

  

洗盘的主要目的在于垫高其他投资者的平均持股成本,把跟风客赶下马去,以减少进一步拉升股价的压力。

同时,在实际的高抛低吸中,庄家也可兼收一段差价,以弥补其在拉升阶段将付出的较高成本。

  

庄家洗盘常用手法及盘口特征:

  

既然洗盘是为了吓出信心不足的散户筹码,庄家必然会制造出疲弱的盘面假象,甚至凶狠的跳水式打压,让人产生一切都完了的错觉,才会在惊恐中抛出手中持股。

有意思的是在关键的技术位,庄家往往会护盘,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庄家要让另一批看好后市的人持股,以达到垫高平均持股成本的目的。

  

操盘手较常采用的洗盘手法有两种:

  

①打压洗盘。

先行拉高之后实施反手打压,但一般在低位停留的时间(或天数)不会太长。

  

②边拉边洗。

在拉高过程中伴随着回档,将不坚定者震出。

  

③大幅回落。

一般发生在大势调整时,机构会顺势而为,借机低吸廉价筹码。

投机股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或盘中机构已获利颇丰。

  

④横盘筑平台。

在拉升过程中突然停止做多,使缺乏耐心者出局,一般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⑤上下震荡。

此手法较为常见,洗盘阶段K线图所显示的几点特征:

  

1、大幅震荡,阴线阳线夹杂排列,市势不定;  

2、成交量较无规则,但有递减趋势;  

3、常常出现带上下影线的十字星;  

4、股价一般维持在庄家持股成本的区域之上。

若投资者无法判断,可关注10日均线,非短线客则可关注30日均线;  

5、按K线组合的理论分析,洗盘过程即整理过程,所以图形上也都大体显示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态。

成交量上,一般是较温和,基本持平,即使有放大,也不是很明显。

 

分时走势上,成交不是很活跃。

很少有急速的拉升,连续推高也很少。

早盘拉高可以出现,但之后多是横盘,没有震荡。

下跌则没有什么特殊的。

需要注意的是,刨除庄家的对敲盘,下跌时成交量非常小。

 

举一个例子,0801,四川湖山,1999年7月到11月,一直沿一个缓慢的上升通道运行,没有连续的拉升,还不时有砸盘,成交量逐渐减小。

突破历史新高后,利用除权的契机,突然进入拉升阶段。

  

有些庄家性子急,不喜欢推高建仓,就采用一次性连续拉升,将股价推到目标位,然后再横盘建仓。

这样做成本要高一些,但是建仓时间可以缩短。

有这种形态的股票,易于推断启动时间,而且涨幅往往很大。

  

推高建仓最主要是与拉高区分。

多数推高建仓的上升速度都非常慢,而且走势呈带状,多数人都反映难挣钱;而拉高速度再慢,每周也要在5%以上,而且是连续上涨。

单纯为了将股价推到目标建仓位的,其走势与拉高没有什么区别。

区别拉高与推高建仓,更重要的是股价所处的位置。

如果是处于历史高位,且是经过长期横盘之后,那必是拉高无疑。

如果是处于低位的,注意看底部的大小。

如果底部非常大的,可能庄家就不洗盘了,直接拉升。

如果相对大一些,庄家持仓量很大,小幅拉升不能满足他的胃口,必然要推高继续建仓。

如果底部很小,而开始加速上行,那多半是拉高,在前期平台处要提防出货。

另外,推高的日k线图上是不做头部的,而一些弱庄的拉高,需要靠打差价来完成,上升途中需要做出多个小的头与底。

高位平台只在想完全控盘的强庄股上出现。

 

因为散户的卖出是与时间相关的。

短期之内,不管有多大的涨幅、多大的震荡,总会有很多人,由于主观上或是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不卖出。

如果就是想达到超高仓位,唯一的办法就是等。

利用时间的作用,耐心地吸纳。

建仓的特殊形式:

高位平台. 

高位平台一般出现在近3年的最高位密集区附近。

依庄家习惯,可能略高于或低于该位置。

横盘的时间一般都非常长,在3个月以上,否则没法达到横盘的目的。

整体成交量比较低,盘中成交稀疏,有时日成交量仅数万股。

有些庄家不喜欢操盘,就让股票随波逐流,到他预定的低点附近,就拉一把。

有些股市庄家希望靠盘中走势多吃一些筹码,偶尔会放巨量,出现大的阴线。

实际上,时间是主要决定因素,过多的震荡反而会吸引短线买盘。

  

高位平台的初期,与头部非常相似,所以初期庄家往往会砸出一个低点。

以后的横盘多在此点以上。

对于这种情况的分析,主要是看庄家已经持有的仓位,和头部的成交量。

如果相差很多,则有可能将横盘。

  横盘的价位也很重要。

如果高出前期高点太多,就应该是出货,低的太多也一样。

  

高位平台需要和出货平台、中继平台相区别。

和出货平台的区分,主要是看盘中走势,因为日k线上,往往会出现假突破。

中继平台,有时也是建仓,因为是该股已创新高,它的突破力量与高位平台无法比拟。

怎样才能从K线图和成交量中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呢?

用换手率来计算应当是准确的。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总数乘以100%。

因为我们要计算的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因此,以周线图的参考意义最大。

  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5、10、20,当周K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

只有在庄家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

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逐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也就可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

  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都应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少于20%除非大市极好,否则是做不了庄的。

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只股票的活跃程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在这种控盘区。

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

因为一只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锁定不动的,这些是绝对的长线投资者。

而剩余的80%流通筹码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跃的浮动筹码,如果你把这20%的筹码收集完毕,市场上就很少浮筹了,所以能够大体控盘。

而最后的60%就是相对稳定的筹码,若庄家再吸纳一半,即30%,那么庄家手中的筹码就是50%的控盘,加上长线投资者的20%,等于庄家控制了70%的筹码。

这样,庄家就能控制股价的运动方向。

若庄家控盘60%以上,外面的浮筹只有20%。

庄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股价。

投资者要跟庄时,最好跟持仓量超过50%的庄。

  一般而言,股价在上升时庄家占的成交量为30%左右,而在下跌时为20%,而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可初步假设放量:

缩量=2:

1,则在一段时间内,庄家持仓量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时换手率为100%,以及下跌时换手率亦为100%时,庄家的控筹程度初算结果。

但这样计算过于复杂,我们可粗略计算,在这段换手总率为200%的时间内,庄家可能持筹40%,则当换手总率为100%时可吸纳的筹码应为(40%)/(200%)×100%=20%。

  我们从周KD指标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温和放大之时开始计算,至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来为周成交量总量,然后再除以流通盘再乘以100%,即为换手总率。

若换手总率为100%时,主力的持仓量为20%,若换手总率为2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40%,若换手总率为3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60%,若换手总率为4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80%。

这是依据每换手100%,庄家可吸筹20%的结果推算的,依此类推。

  接着,我们还要计算庄家的成本,我们将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来估算:

  1.若你用宏汇分析软件则最简单,用Shift+→两个键就可估算出换手率及成本价,这是最精确的算法;

  2.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天~60天,即8周~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我们可客观认为是主力的成本区这种算法有一定的误差,但不会偏差10%。

作为一个庄家,其操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

一般而言,一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00%,则庄家的正常利润是40%,我们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后,然后在这价位上乘以150%,即为庄家的最低目标位,不管道路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这个价位,国为庄家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庄家资金大,进出两难。

  这就是所应算出来的庄家的底细,看清了庄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庄家的软硬兼施,看清了股价的涨跌,不过是庄家跟我们玩的心理游戏而已。

实战技巧第一讲如何从盘口观察主力的动向市场中,投资者经常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便是主力的动向,探寻主力动向的方法很多,但许多投资者都忽视了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较为准确观察主力动向的窗口,那就是个股交易的买卖盘,具体操作中就是一只股票委托买入的价格、数量及委托卖出的价格、数量的反映。

目前我们使用的钱龙交易系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三档的买卖盘情况,即个股当时走势中买一、买二、买三和卖一、卖二、卖三。

主力得动向在这里经常会暴露。

一、当某只股票长期在低迷状况中运行,某日股价有所启动,而在卖盘上挂出巨大抛单(每笔经常上百、上千手),买单则比较少,此时如果有资金进场将挂在卖一、卖二、卖三档的压单吃掉,可视为是主力建仓动作。

因为此时的压单并不一定是有人在抛空,有可能是主力自己的筹码,主力在造量,在吸引投资者注意。

此时,如果持续出现卖单挂出便被吃掉的情况,那便可反映出主力的实力。

但是投资者要注意,如果想介入,千万不要跟风追买卖盘,待到大抛单不见了,股价在盘中回调时再介入,避免当日追高被套。

主力有时卖单挂出大单,也是为了吓走那些持股者。

无论如何,在低位出现上述情况,介入一般风险不大,主力向上拉升意图明显,短线虽有被浅套可能,但终能有所收益。

与上述情况相反,如果在个股被炒高之后,盘中常见巨大抛单,卖盘一、二、三档总有成百、上千手压单,而买盘不济,此时便要注意风险了,一般此时退出,可有效地避险。

二、当某只股票在某日正常平稳的运行之中,股价突然被盘中出现的上千手的大抛单砸至跌停板或停板附近,随后又被快速拉起或者股价被盘中突然出现的上千手的大买单拉升然后又快速归位,出现这些情况则表明有主力在其中试盘,主力向下砸盘,是在试探基础的牢固程度,然后决定是否拉升。

该股如果在一段时期内总收下影线,则主力向上拉升的可能性大;反之,该股如果在一段时期内总收上影线的话,主力出逃的可能性大。

三、某只个股经过连续下跌,出现了经常性的护盘动作,在其买一、买二、买三档常见大手笔买单挂出,这是绝对的护盘动作。

但这不意味着该股后市止跌了。

因为在市场中,股价护是护不住的,"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主力护盘,证明其实力欠缺,否则可以推升股价。

此时,该股股价往往还有下降空间。

但投资者可留意该股,如果股价处于低位,一旦市场转强,这种股票往往也会一鸣惊人。

--------------------------------------------------------------------------------第二讲如何估算主力仓位轻重一只股票的升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介入的资金量的大小来决定的,主力动用的资金量越大,持有的筹码越多,日后的升幅越可观。

如果一些主力持有流通筹码很少,操作上往往浅尝辄止,投资者见涨追进时股价已经见顶,参与价值不大。

那么,如何估算主力仓位轻重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判断。

一、根据吸筹期的长短来判断。

对吸筹期很明显的个股,简单算法是将吸筹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筹期,即可大致估算出主力的持仓量,当然其中忽略了散户的成交量。

吸筹期越长,主力持仓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主力吸货越多。

因此,投资者看到上市后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其长期的盘整为主力进场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使大部分筹码流进了主力的手中。

而如果启动前的价位依然维持在盘整时价格的附近,主力尚无任何的获利空间,由于资本的本质是寻求增值,其后必然向上拓展空间。

有些新股没有经过充分的吸筹期,其行情往往难以持续,从一些新股短期走势极强,市场呼声极高、但很快即走软的现象可以看出,没有经过主力充分吸筹期,行情必然难以长久,因此投资者对多数新股不妨等其整理数个月之后再考虑介入。

二、根据换手率来判断。

在低位成交活跃、换手率高、而股价涨幅不大的个股,通常为主力吸筹。

期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

因为"量"与"价"是技术分析的要素,只要"量"先走一步,"价"必会紧紧跟上,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抓住其蓄势待发的机会。

对刚上市的新股是否值得参与,也可重点关注其上市后的换手率。

上市首日换手率最好在65%以上、震幅不大、定位较为合理的新股应重点关注。

因为换手率高表明有主力资金看好,较小的震幅排除了主力故意拉抬出货的可能,与具有可比性的已上市公司比较,其定位不能太离谱,否则投资价值值得怀疑。

一般而言,新股上市第一天极高或极低的换手率都暗示该股短线有行情。

这里所指的极高换手率是指70%以上,而极低换手率指低于40%。

高于70%,表示有大资金介入,而低于40%换手率,往往反映出散户十分惜售或是上市前筹码就已经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这两种情况都容易产生短线上扬行情。

三、根据大盘整理期该股的表现来分析。

有些个股吸筹期不明显,或是主力边拉边吸,或是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难以明确划分吸货期。

这些个股主力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一般来说跌幅小于大盘,主力介入程度较深。

四、根据上升过程中的放量情况来判断。

一般来说,随着股价上涨,成交量会同步放大,某些主力控盘的个股随着股价上涨,成交反而缩小,股价往往能一涨再涨,这些个股一般后市都有不错的表现。

对这些个股可重势不重价:

由于主力持有大量筹码,在未放大量之前投资者可以一路持有。

--------------------------------------------------------------------------------第三讲主力护盘的特征在大盘下跌时最能体现出个股的强弱,投资者从盘面中观察有无主力护盘动作,从而可判断出主力是否有弃庄企图。

有些个股在大盘下跌时一泻千里,在重要的支撑位、重要的均线位毫无抵抗动作,说明主力已无驻守的信心,后市自然难以乐观,有些个股走势则明显有别于大盘,主力成为"护盘功臣",此类个股值得重点关注。

一般来说,有主力护盘动作的个股都有以下特征:

一、以横盘代替下跌主力护盘积极的个股,在大盘回调、大多数个股拉出长阴时,不愿随波逐流,而是保持缩量整理态势,等待最佳的拉抬时机。

例如大盘大起大落,不少个股连拉长阳之后再连续跳空下跌,但有的个股走势明显有别于大盘,连续数天收盘收在某个价位附近,不理会大盘的涨跌,日K线类似十字星,这一般应该是主力护盘资金的行为。

二、收盘拉尾市拉尾市情况较复杂,应区别来分析。

一般来说,如果股价涨幅已大,当天股价一路走低,在尾市却被大笔买单拉起的个股需要警惕。

此类个股通常是主力在派发之后为保持良好的技术形态而刻意而为。

对此类个股要投资者注意规避风险。

有些个股涨幅不大,盘中出现较大的跌幅,尾市却被买单收复失地,则应为主力护盘的一种形式。

例如大盘走势良好,该股开盘后直线下挫,而接近收盘时却在大单介入下快速止跌回升,当天收一根带有长的下影线的小阳线,从日线图上分析,如果该股整体涨幅不大,当天若收出长阴会将日线图上的整理形态破坏。

尾市顽强地收出阳线,一般为主力的护盘形成,投资者对此类个股可以进一步跟踪观察。

三、顺势回落、整体升势未改有些主力错误地估计了大盘走势,在大盘回调之际逆市拉抬,受拖累后回落,日线图上收的是带有长的上影线的K线,但整体升势未被破坏,此类"拉升未遂"的个股短期有望卷土重来。

前提是此类个股冲高回落,但收市依然企稳在短期均线之上,整体升势未改,股价依然在中期均线之上运行,仍处于上升轨道之中。

这样的股票一般来说短线的回调,难以改变其中期向上的趋势。

--------------------------------------------------------------------------------第四讲判断主力建仓的迹象如果能较为准确判断主力的建仓迹象,在其即将拉升时介入,必将有所收获。

主力建仓后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低位时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长阳或封死涨停。

主力进场吸货,经过一段时间收集,如果主力用很少的资金就能轻松地拉出涨停,那就说明主力筹码收集工作已近尾声,具备了控盘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盘面。

  其二,K线走势我行我素,不理会大盘走出独立行情。

有的股票,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不跌。

这种情况通常表明大部分筹码已落入主力囊中:

当大势向下,有浮筹砸盘,主力便把筹码托住,封死下跌空间,以防廉价筹码被人抢了去;大势向上或企稳,有游资抢盘,但主力由于种种原因此时仍不想发动行情,于是便有凶狠的砸盘出现,封住股价的上涨空间,不让短线热钱打乱炒作计划。

股票的K线形态就横向盘整,或沿均线小幅震荡盘升。

  其三,K线走势起伏不定,分时走势剧烈震荡,成交量极度萎缩。

主力到了收集筹码的后期,为了洗掉短线获利盘,消磨散户投资者持股信心,便会用少量筹码做图。

从日K线上看,虽然股价起伏不定,但总是冲不破箱顶也跌不破箱底。

而当日分时走势图上更是大幅震荡。

委买、委卖之间价格差距也非常大,成交量却极度萎缩。

上档抛压轻,下档支撑有力,浮动筹码较少。

  其四,遇利空打击股价不跌反涨或当天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股价迅速恢复到原来的价位。

突发性利空袭来,主力措手不及,散户筹码可以抛了就跑,而主力却只能兜着。

于是盘面可以看到利空袭来当日,开盘后抛盘很多而接盘更多,不久抛盘减少,股价企稳。

由于害怕散户捡到便宜筹码,第二日股价又被主力早早地拉升到原来的水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