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20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石屏一中2018-2019学年度11月份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有史学家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

“……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

”你认为史学家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下列有关义和团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斗争目标始终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1900年在南京附近形成高潮

C.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D.发端于清政府的地方团练组织义和拳

3.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

“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

”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

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4.1930年初,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满怀激情地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

当时的中国革命正处于()

A.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B.全民族抗战时期

C.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时期

D.探索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

5.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

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

A.科举制存在缺陷B.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

C.不再以门第选官D.重视中央官员的选拔

6.美国史学家魏斐德利用冲突——反映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

这段叙述()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结论不含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7.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8.“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

对这一方案的评述,正确的是()

A.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B.表达了反抗列强侵略的诉求

C.提出了建设近代化国家的设想

D.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9.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

“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C.“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D.“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10.“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这是梭伦创作的诗歌。

下列哪一措施体现了该诗歌理念()

A.制定陶片放逐法B.发放公民参政津贴

C.制定更具实用性的万民法D.按收入划分四个等级

11.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抱负。

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

毛泽东写这首词时正值()

A.工农革命军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13.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是太平天国纲领

B.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

C.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均未获得成功

D.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建立了民主政治

14.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15.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

“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16.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17.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唐景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国而独立的主张

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和其他列强对台湾的侵略

D.是一个仿效美国而建立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8.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19.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

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20.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21.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表示: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

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这个认识基于()

A.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C.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2.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

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

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

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23.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刻文: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下列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A.“乱世”与“分土建邦”有着直接的内在因果关系

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

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D.这块刻石的出现最早不会早于秦代

24.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5.孙中山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

他13岁来到美国投靠哥哥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读完了中学。

之后,他曾获得医学学位。

总之,他受的教育是很好的,他完全可以凭着这点获得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

这些经历()

A.为他将来提倡的民生主义奠基

B.增加了他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与勇气

C.注定了他要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D.为国民革命运动埋下伏笔

26.在古代孔子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现在党和政府提倡“以德治国”,说明( )

A.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传统儒学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加以继承

C.从古至今孔子的思想始终是中国的主导思想

D.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德治胜过法治

27.《地球的红飘带》是一部用连环画形式反映红军长征全过程的杰作。

与下图会议场景相关的是()

A.是红军从失败到胜利的转折点

B.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完成

C.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清算了右倾军事路线错误

28.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汉B.秦朝C.东汉D.明朝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

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

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

 

30.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联……领导集团正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