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2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docx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郝光军

课题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

计划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第1—4题)

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材呈现一幅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境图,把乘法口算的教学置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

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含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关于口算方法的探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算”,再分组交流讨论。

然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口算方法。

对学生想出的口算方法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修订

 

一、

呈现

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1、听算:

20×5   30×6   4×70   100×53×200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3个十是( )?

  30是( )个十?

(2)300是( )个百?

60是( )个十?

(3)9个十是( )?

  3个30是()?

4、小结:

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

板书:

口算乘法

5、出示学习目标:

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学生齐读)

 

二、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⑴、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⑵、学生思考:

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探究例1

⑴、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可以提什么问题?

⑵、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1:

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要送多少封信?

⑶、提问:

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怎么解决?

⑷、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10  60×10

⑸、合作学习:

探究方法口算

⑹、指名汇报口算方法: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

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3、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⑴、问题B:

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要送多少封信?

4、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

1、第58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2、开火车口算比赛。

第60页第1题(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

四、

课堂检测

拓展练习

1、第60页练习十四第2题。

(1)独立完成。

(2)教师批阅。

2、第60页练习十四第3题。

(1)独立完成。

(2)教师批阅。

五、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作业设计(可附页)

第60页练习十四第2、3题。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例1:

邮递员工作10天,工作30天,要

要送多少份报纸?

送多少份报纸?

300×10=3000(份) 300×30=9000(份)

教学反思或

案例分析

 

检查意见

 

检查人

 

时间

 

课题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计划课时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P59及练习十四第4、6—12

例2,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材呈现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解决“有350个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

”的问题。

情境图下面呈现不同的估算方法:

①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②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准备

实物、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含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收集信息,独立运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之后,组织学生交流。

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在“说”的活动中取长补短,加深对估算过程的理解,有效地完成“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的教学目标。

同时,也让学生在“说”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修订

 

一、

呈现

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69、22、74、87、99、18指名学生说一说。

2、下列竖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

你是怎么想的?

18×4 53×7 89×522×837×3 71×6

指名学生说一说。

3、导入、板书课题:

乘法估算

4、出示学习目标:

掌握乘法的估算的方法,会准确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齐读)

 

二、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1、导言:

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

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

哪个同学知道?

愿意来说一说吗?

 

2、 出示P59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

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室里的哪些信息?

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3、探究例2.“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

试试看。

(1)小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汇报。

师小结整理如下:

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

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

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3)小结:

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

同时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

1、第59页做一做。

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第61页第7题:

投影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3、第61页第8题:

(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3)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4、第62页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四、

课堂检测

拓展练习

1、课堂检测:

第62页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在作业本上独立估算。

(2)教师巡视。

2、拓展练习:

第62页练习十四第11、12题。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集体讲评。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可附页)

 

第62页练习十四第10题

板书设计

乘法估算

教学反思或

案例分析

 

 

检查意见

 

检查人

时间

课题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口算、估算练习

计划课时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的第61页第5——8题,第62页第9、11、12题,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第一项是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第一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口算与估算。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

学设计思路(含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取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的。

教材中的第5、6两题,主要是口算练习。

第7、8两题,主要是估算练习。

第11题,是用乘法口算解决问题的练习。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修订

 

基本

 

练习

1、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

口算估算练习课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      70×20      40×40       500×70    600×8012×300     240×2      130×2       90×3      11×3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3、听算练习:

40×10     30×20     30×50       300×10     300×8022×40     330×2      120×3        30×6      10×50

4、估算:

42×11         68×12         32×47       45×17          26×18            36×21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有多少种估算的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解决问题

1、练习十四第11题:

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约50千克。

1)小明家养了4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

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2)张村共养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

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

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

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