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918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习题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01  知识管理

1.平面镜成像特点

特  点:

(1)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对称规律: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注  意:

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同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只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说  明: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通过找对称点的方法来找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原  理:

____________.

说  明:

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3.平面镜的应用

应  用:

(1)________.如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小镜、梳妆镜.

(2)改变光的____________.如早期军事上的潜望镜.

02  基础题

1.(连云港中考)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山西中考)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

3.(宜昌中考)“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A.2mB.1.4mC.0.6mD.2.6m

4.(陕西中考)如图所示,水中的“倒影”是岸上景物所成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

5.(达州中考)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为________m.

6.(吉林中考)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7.(衡阳中考)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__(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走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03  中档题

8.“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倒影的是()

9.(镇江中考)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10.(淮安中考)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11.(河北中考)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填“衣领”或“平面镜”).

12.如图所示,李师傅要从房子A处拉导线到河岸装一盏路灯,然后拉线到房子B处安装另一盏路灯,那么河岸上的路灯安装在何处时所用导线的总长度最短?

小明将河岸当作平面镜,运用光学作图法很简单地确定了安装位置,请你画出小明的作图.

13.(泉州中考)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填“虚”或“实”)像.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拓展题

14.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右侧楼房上镶嵌着面对正西南的大平板玻璃,有人从中看到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则这辆汽车的实际行驶方向是()

A.向东行驶向右转弯B.向东行驶向左转弯

C.向北行驶向右转弯D.向南行驶向左转弯

15.(厦门中考)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A.1块B.2块C.3块D.4块

参考答案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知识管理

1.

(1)相等 

(2)相等 (3)垂直 (4)虚 2.光的反射 3.

(1)用来成像 

(2)传播方向

基础题

1.D 2.D 3.C 4.虚像 反射 5.2 1.706.

7.

(1)薄 

(2)前侧 等效替代法 (3)不变 (4)不能

中档题

8.C 9.D 10.D 11.4 不变 衣领12.

13.

(1)确定像的位置 

(2)重合 相等 不能 虚 (3)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拓展题

14.C 15.B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的质量是320g,另一个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后质量是28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子的质量是40gB.水的体积是280cm3

C.瓶子的质量是120gD.酒精的质量是200g

2.对密度公式p=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B.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D.正立、缩小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A.

B.

C.

D.

5.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光现象有关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6.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

B.儿童常晒太阳,接收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

C.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机底片感光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

7.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升华C.汽化D.凝华

8.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即将上钩的鱼儿被岸上走动的人吓跑

B.课堂上,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C.古代土兵晚上枕着箭筒睡觉,这样能及早发现敌情

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发现水面荡起了波纹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快

B.印度尼西亚海啸产生的次声波的频率高达300Hz

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

D.人们将手机调成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減弱噪声

二、填空题

11.如图,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116g,将冰块放入底面积为100cm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冰块完全沉入水中,这时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1.1cm,当冰全部融化后容器里的水面又下降了0.1cm,冰块中所含的石块质量是_____g,石块的密度是_____g/cm3,(已知ρ冰=0.9×103kg/m3)。

12.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3.小红爷爷在岸上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鱼是_____现象,云朵是_____现象,(均选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若小红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他应该对准_____射出(选填“鱼”“鱼上方”“鱼下方”)。

14.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1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观众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分辨不同的乐器和选手。

16.小锋假期和爸爸乘车外出,发现公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如果小锋发现汽车在每10s时间里刚好经过4颗树木,且每颗树之间的距离均为50m,则该车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合________km/h。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kg的水.求:

(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kg/m3)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18.苏州高新区将建设6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总长为80多公里.1号线于2014年10月26日正式通车试运营.1号线全长18公里.1号线首末站为狮子山站、龙康路站,正常行驶大约需要时间0.5小时。

求:

(1)电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2)若从狮子山站到新区公园站,电车运行的时间大约是6分钟,则两站之间的轨道长度大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小明同学在河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④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鹅卵石密度ρ=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如图甲所示,小明正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是错误的,错误的是__________;

(3)小明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若小明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光屏上呈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向右移动透镜至图中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且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如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远视”)

21.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

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填“实”或“虚”)像;

(3)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

_____。

22.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

结论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

23.在学习《速度》一节的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及其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o

纸锥锥角α/o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_____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_____有关。

24.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判断:

(1)该物质在4min到9min这段时间内________(选填:

“吸收”或“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温度为51℃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

“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与下表中________的熔点相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C

B

C

B

D

D

C

二、填空题

11.2.6

12.虚像显微镜虚像

13.光的折射光的反射鱼下方

14.凝华熔化

15.音调空气音色

16.汽车(或座位)2072

三、计算题

17.

(1)400cm3

(2)100cm3

18.

(1)36km/h

(2)3.6km

四、实验题

19.m/(V2-V1)没有将游码调到零线处272.7偏大

20.投影仪或幻灯机40缩小远视

21.

(1)相等;

(2)虚;

(3)4;不变;

(4)发现像不能和蜡烛完全重合.

22.振动振幅频率

23.下落时间A锥角

24.吸收液海波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3.下列场景中,我们观察到的像属于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B.斜插入到水中的物体在水面处变弯

C.通过平面镜里的像整理衣冠

D.夏天浓密树萌下出现圆形的“光斑”

4.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6.关于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放大

B.望远镜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后放大

C.显微镜只是物镜将物体放大

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能将物体放大

7.图中四个图像,能正确描述非晶体凝固的是

A.

B.

C.

D.

8.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可以测月亮和地球间距离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挂在水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上述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

二、填空题

11.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_____g。

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_____cm3,岩石的密度为_____kg/m3。

12.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C点处,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_____。

将蜡烛置于A点,应在_____间移动光屏找像(选填“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13.冬天同学们早上常常看到大雾,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形成的,当太阳出来,大雾又渐渐散去,这是大雾发生了_____的缘故(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4.钢琴演奏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产生的。

弱音钢琴在夜晚也可以练习,当钢琴的弱音开关压下时,琴键的弦槌将会打在被敲击的琴弦前的呢毡上,使琴声变小,这是在_____控制噪声。

15.电视机上的颜色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条混合而成。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若把遥控器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请在图中画出由遥控器S发出的不可见光经墙壁反射后到达电视机P的光路图。

(____)

16.甲、乙两物体相向而行,他们的路程一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相遇时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乙物体在30s时的运动速度为______

三、计算题

17.一冰块体积为5m3,质量为4500kg,则冰的密度为多少?

若该冰块完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是多少?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8.小阳用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_____;

(3)小车通过全程

的平均速度为

通过上半段路程

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小阳还想探究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上滑到低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他应该让质量____(选填:

“相同”或“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测量小车到达斜面低端所用的________来比较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_____。

(2)如表中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

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木/g•cm﹣3

测量值

6

370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_____。

20.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红选用了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设计了如图(a)、(b)所示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