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845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docx

五年级社会实践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授课内容

课时

1

1、饮食习惯与健康

1

2

1、饮食习惯与健康

1

3

2、谢谢您

1

4

2、谢谢您

1

5

放假

6

3、学会宽容

1

7

4、学做凉菜

1

8

5、钉纽扣的学问

1

9

6、中国结

1

10

期中检测

1

11

7、你也能当发明家

1

12

 8、等量代替搞发明

1

13

9、小小潜水员

1

14

10、抽拉游戏

1

15

11、话说广告

1

16

12、九九重阳节

1

17

13、紧急救助

1

18

总复习

1

19

总复习

1

20

总复习

1

 

1、饮食习惯与健康

第一课时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一、提出活动主题:

不管是胖还是瘦,都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

你了解我们的饮食情况吗?

我信的饮食是否科学?

饮食是否均衡?

我们的身体健康吗?

哪些食物对我们的生长有好处?

哪些食物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在班里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与你的共同的想法?

哪些同学想研究的主题与你的有一定联系,组成一个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活动主题。

制定活动方案

师:

活动主题出不了,那还是第一步哟!

要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可一定要有明确的活动计划,与小组同学一起,对活动过程中主要研究什么,怎样活动、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安排,相信你们一定能制定出一份周详的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一、交流、整理资料

1、你找到了哪些有价值的资料?

与同学们分享吧

2、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你了解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二、调查与分析

1、同学们,你平时的饮食卫生吗?

有没有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有没有吃过期、变质的食品?

你的饮食习惯科学吗?

你周围的人呢?

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次调查,了解一下你和周围人的饮食卫生。

2、分小组设计调查表

3、学生调查

4、调查汇报:

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的?

观察分析小组成员的调查结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四、拓展性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我是小小营养师”设计活动,比比哪组的设计棒!

学生写“我的收获”并交流。

2、谢谢您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

  二、活动过程:

主持甲: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主持乙:

是睡,用辛勤的汗水教育我们成为懂事的孩子?

主持合:

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主持甲:

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主持乙:

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

   

主持甲:

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主持乙:

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有位同学平时对老师很有礼貌,见到老师热情打招呼,有时还主动替老师抱本子、提挎包,从不顶撞老师,就是上课爱搞小动作,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书写潦草。

老师对他讲了很多次都没改正。

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谈出表现好也是对老师的尊敬)

师:

那你们告诉我,你们还可以怎样尊敬老师,感谢老师呢?

(让学生尽情的说)

师:

这还远远不能表达你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主持人甲),听说谁还为老师准备了诗朗诵,是吗?

主持甲:

下面请听诗歌朗诵《老师,辛苦了》

A: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B:

是您!

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A: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B:

是您!

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A: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B:

是您!

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A:

您辛苦了,老师!

您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

B:

您辛苦了,老师!

您把青春无私奉献给我们。

合:

您辛苦了,老师!

请接受我们崇高的敬礼!

   

主持乙:

是啊,多少个深夜,大家都睡熟了,您的房间灯光仍在亮。

  

3、学会宽容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2、能品析文章结构及论证语言。

3、学会宽容待人,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劝说他人。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看故事新闻,谈发现体会。

出示祁黄羊举贤不避仇、将相和之负荆请罪的flash故事短片和下面的标题新闻。

新浪网标题新闻:

不满母亲牢骚话一男子竟然打落母亲两颗牙

男子拒交两角存车费抡钢锁将看车人打成脑出血

七旬老人在北京西客站餐厅休息挨服务员巴掌

学生谈谈发现体会。

宽容是一种博大的爱,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宽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多一些宽容。

由此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明白道理

请你来当小老师:

1、讲出作者观点。

明确:

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

2、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

明确:

要做到宽容,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四者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

“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

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3、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讲要“多一些宽容”,是否多余?

明确:

不多余,是文章观点的补充论证。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

这样,文章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

三、再读课文评点品味

请你来当评论员:

要求:

选择自己认为写得很好或自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摆明理由,写好批注。

示例:

1、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注:

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突出了要做到“宽容”的要求之高。

2、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心底无私天地宽。

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这一层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

“摒弃私心杂念……把困难留给自己”,是从正面讲道理,说明“让”能消除矛盾;“争名于朝……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从反面讲道理,说明“争”的后果。

四补充课文添加事例

要求:

语言叙述简洁,讲清事实即可。

示例:

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

老师没有发火,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

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五、运用课文实践出真知

请你来当调解员

要求:

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下面画面中两位同学进行劝说。

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4、学做凉菜

教学准备:

1、         工具:

菜刀、菜板、盘子、牙签、筷子、调味盒、台布等。

2、         材料:

蔬菜、水果、酱制品、调料等。

教学课件:

1、         幻灯片:

凉菜欣赏

2、         演示切丝、切片、切块的基本要领。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导语:

现在人们的生活极大丰富,都在不断地追求美味,这时花样繁多的凉菜就成为色、香、味俱全的营养菜肴。

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随着老师欣赏一组精致的凉菜作品,看看这些凉菜都用到了哪些材料,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2、         欣赏凉菜图片,谈感受

3、         揭示课题:

欣赏了这么精致的凉菜作品,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学一学呀。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做凉菜。

板书课题。

4、         交流资料:

同学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蔬菜和营养学的资料,谁愿意把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二、    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1、         了解制作凉菜的步骤:

师:

你们知道制作一盘凉菜需要几步完成呢?

把你们的见解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         小组讨论(组长带领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         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介绍给大家?

4、         小结并板书:

构思、选材、切制、造型、调味、起名

5、         学习切制要领:

你们觉得这些步骤中哪个环节有困难?

(切制)

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切制过程。

① 课件演示切丝、切片、切块的过程。

(教师根据画面强调手摆放的位置,在切片、切丝的时候能暂停进行示范讲解)

② 学生互相说说切制过程及注意事项。

(手,刀的位置,安全)

③ 教师强调要领(手的位置,刀的位置,用刀的安全,切菜时的安全,作品成型后的整理)

6、         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老师也学做了一盘凉菜,你们想不想看看。

(凉菜选用了-----材料,把材料切成----、-------,在周围放---作为装饰,然后放-------调味品,名字称为-----)你们想不想亲自做一做?

7、         小组合作,制作凉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三、    展示作品,品评凉菜

1、         小组展示作品,介绍完整

2、         品评凉菜

四、    总结

1、         学生介绍自己的收获

5、钉纽扣的学问

【设计思路】

以“人”为本,在劳技课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方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谐发展,使学习过程更贴近生活。

课堂上有效利用文本这个平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实践中感受到动手钉纽扣的乐趣,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钉纽扣所要准备的工具与材料,掌握简单的几种钉纽扣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的技巧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学会自己的事儿尽量自己做,并在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完美。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课前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

现代纽扣图片、传统纽扣图片、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小药箱、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

传统纽扣的收集、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

 

【教学过程】

(一)、现代纽扣欣赏(图片展示结合课本33页上的小看台)

小朋友,不知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衣服上漂亮的纽扣?

——图片欣赏。

你发现这些衣服上的纽扣有什么不同么?

板书课题中相关词:

纽扣

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留意并也收集了一些,赶紧拿出来相互看看吧!

(二)、传统纽扣展示

出示收集到的各类纽扣,欣赏并找出类别,小组合作人人填表:

我们发现了纽扣的多种类别:

 

纽扣的类别(可用图画表示,也可用汉字表示)

 

 

 

 

(三)、补充课题,动手尝试

很多衣服上都有纽扣,万一纽扣掉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该怎么办啊?

板书完整课题:

1、以小组为单位,打开每组上的百宝箱,了解钉纽扣时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弄清每一样的用途,尤其是“铁指箍”的作用

2、了解钉纽扣的步骤

温馨提示:

课本第32页看图了解钉纽扣的步骤:

选针——穿线——打结——钉纽扣——打结

3、结合以上提示,自选1代表,尝试操作比赛,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争优先小组、团结协作小组。

(四)、实践操作(记住我们的口号:

动手动脑学会自理)

1、巧手大比拼一(双孔纽扣)

在百宝箱里找到布和相应的双孔纽扣,人人动手操作,比一比。

2、交流存在问题,出示各种情况

讨论:

在刚才钉的过程中,你遇到到什么困难?

怎么样才能解决呢?

(欲设困难:

线缠绕在一起了;结没打结实;钉反了;线太细了,需要钉好几个来回;手指不小心戳破了;线穿到针眼里穿不进去;钉好后布显得皱巴巴的……)

瞧!

我的金点子:

(畅所欲言,推广能干同学的经验之谈)

3、师简单归纳小结,并出示课件——四孔纽扣,思考:

该怎么钉?

4、巧手大比拼二(四孔纽扣,多种钉法)

找到四孔纽扣,在刚才的布上,选择其中一种钉法继续动手操作,有能力的同学可用不同的方法钉两粒。

5、、交流收获,收集金点子

根据学生回答,在大屏幕上随机显示图解:

“十”字形和“=”号形

“□”形和“”形

(五)、学生成果展示

1、个人的优秀成果(自选作品)

2、小组的得意成果(组内推荐)

3、最能干小组评比

(六)、延伸课外,回归生活

1、衣服上少了个扣子,在补钉这个纽扣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欲设:

温馨小提示——最好找到原来的纽扣

——用上同色的线

——最好采用相同的钉法

——钉的时候注意与纽扣洞保持一致

——……

2、下次,当你发现自己的衣服上少了个纽扣,老师相信你会自信地说:

我会钉,我能行!

——回顾口号:

动手动脑学会自理

6、中国结

活动目的:

1、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使学生了解中国结及其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品位、激发兴趣。

课前准备:

图片、样本、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出示图片)你见过这些美丽的结吗?

它们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中国结。

2、介绍小知识。

(1)、什么是中国结?

(2)、中国结的发展历史。

(3)、中国结的特点。

二、说一说:

1、播放音乐,欣赏图片。

2、谈欣赏后的感受。

这些中国结有什么含义?

你能根据它们的造型说一说吗?

三、做一做:

1、四人为一小组,相互帮助,协作完成。

(以基本结为主)

2、展示作品。

3、联系生活实际创新。

引导思考:

在什么地方使用中国结饰品?

为与环境相一致,应如何设计?

四、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的作品(),因为()。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

我的得意之作。

7、你也能当发明家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是学生体会工具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发明和创造,从而理解人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明和创造工具。

2、通过活动是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观察发现生活中某些工具的缺点,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过程。

课前准备:

收集发明创造工具的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交流

1、说一说:

(1)      什么是工具?

(2)      人类为什么要制造工具,工具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

你知道发明这些工具的故事吗?

2、小组讨论

3、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组织活动:

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

5、评价,小结。

三、         画一画

1、你经常使用哪些工具,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2、通过画工具,让学生了解生活离不开工具,学习也离不开工具,并明白科学家发明工具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他们的想象力。

3、小组交流交通工具的用途。

4、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四、         联系实际

1、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对比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的差别,说说人类为什么要使用工具?

2、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工具,工具的发明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3、汇报讨论结果。

4、总结。

五、         活动延伸

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工具有什么不足之处,想一想改进不足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8、等量代替搞发明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是学生体会工具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发明和创造,从而理解人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明。

2、通过活动是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观察发现生活中某些工具的缺点,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过程。

课前准备:

收集发明创造工具的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交流

1、说一说:

(1)      什么是工具?

(2)      人类为什么要制造工具,工具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

你知道发明这些工具的故事吗?

2、小组讨论

3、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组织活动:

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

5、评价,小结。

三、         画一画

1、你经常使用哪些工具,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2、通过画工具,让学生了解生活离不开工具,学习也离不开工具,并明白科学家发明工具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他们的想象力。

3、小组交流交通工具的用途。

4、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四、         联系实际

1、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对比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的差别,说说人类为什么要使用工具?

2、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工具,工具的发明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3、汇报讨论结果。

4、总结。

五、         活动延伸

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工具有什么不足之处,想一想改进不足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9、小小潜水员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探索神奇特征的过程。

      3、感受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神奇,体会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活动过程:

   一、头脑风暴

       学生读书中的文字,认识什么是浮力。

   二、探索活动

(1)

          1、师生一起动手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

       2、交流、展示学生的成果。

       3、提出要求:

,同桌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活动

(2)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玩一玩

结果会怎样?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后,动手操作。

        3、交流展开的结果。

        4、全课总结。

        5、布置作业。

10、抽拉游戏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探索神奇特征的过程。

      3、感受纸条从鸡蛋中抽出的神奇,体会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活动过程:

   一、头脑风暴

       学生读书中的文字,认识什么是惯性。

   二、探索活动

(1)

          1、师生一起动手纸条从鸡蛋中抽出。

       2、交流、展示学生的成果。

       3、提出要求:

用一种颜色的彩笔在纸圈的一面涂色,同桌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活动

(2)

            1、在裁好的一张纸条正中画一条线,把纸条从鸡蛋中抽出。

        2、提出:

用剪刀沿中线把它剪开,结果会怎样?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后,动手操作。

        3、交流展开的结果。

        4、全课总结。

        5、布置作业。

11、话说广告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的形式和广告词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欣赏、评价广告的能力。

2、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广告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3、通过广告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创作欲望,加深对广告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

收集广告材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想到名胜古迹游览吗?

你想知道新上映的动画片吗?

你想阅读优秀的少儿读物吗?

请你注意广告。

广告会通过多样的形式和各种精彩的广告词和信息传递给你。

二、交流

1、看图:

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它们是什么形式的广告,你见过这些广告吗?

学生回忆

2、仔细观察每种形式的广告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广告形式,说给同学听。

3、小组讨论。

4、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5、小结

三、查一查

1、交流收集的广告材料,把学生生活中了解到的广告及生活物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留意周围的广告,培养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四、汇报交流

1、分组合作讨论,把知道的广告形式填写在表格中:

广告形式名称

特点

适合宣传的内容举例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广告词,互相说说。

3、写下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加深多广告的认识。

4、师生小结。

五、总结延伸

(1)      做一做:

选择一、两种日常用品,研究一下哪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效果最好。

(2)      征集广告词:

为你们班的绿色小报设计一条广告词,看谁设计得最精彩。

12、九九重阳节

主题目标

1、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九九重阳节的由来、习俗、意义,学会围绕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2、指导学生围绕九九重阳节开展探索性活动,学习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

3、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4、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发现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孩子们上网搜集、保存资料和信息及运用、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收集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散文、图片。

2.      准备好饶绕粽子的丝线。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语

师: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师:

那你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有什么传统节日吗?

生:

端午节

3、揭示课题:

九九重阳节

师:

今天这节综合实践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九九重阳节,了解感受九九重阳节。

二、汇报交流

师:

你想在这节课上了解感受九九重阳节哪方面的内容呢?

生:

师:

从同学们的问题我知道你们想了解这几方面的知识:

九九重阳节的时间、来由、习俗等。

1、端午节的时间与由来传说。

(2个小组)

师:

现在先让我们第一小组的同学把他们收集到有关端午节的来由和故事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2、九九重阳节的习俗

师:

原来九九重阳节还有那么多的故事呢!

咱们的第二小组也收集了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生:

端午节的九九重阳节可多呢?

想知道端午节有那些风俗习惯。

请听我们的快板!

3、九九重阳节诗词

4、表演《陆上划龙舟》(2个小组)

三、总结和延伸

师:

通过实践,大家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九九重阳节的信息,学习了这么多的本领,那么,希望今年的九九重阳节大家能有意义的过九九重阳节 。

13、紧急救助

一、活动目的

1、认识多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习自我保护。

2、启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要勇敢面对,冷静处理。

3、学会打110、119、120等应急电话。

二、活动准备

1、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和法制教育,并从发生在学生中的典型事件导人本活动。

2、化妆表演的道具、多部电话机、自我评价表。

3、通过查资料、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