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835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docx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近几年,我市的职业教育却存在着举步维艰的发展窘境,而相当多的企业又难以招到合适的技术工人。

应该说,造成目前企业招工难与职业教育的现状息息相关。

职业教育路在何方?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具体来讲,“产学合作”就是指在职业教育进程中职业院校与产业部门(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依照各自的优势,遵循平等互利的一种办学模式。

它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要目的,其显著特点是及时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把传统的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快出人才,好出人才产学共同发展的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这种办学模式实现了使学校由被动服务社会,由“要我办学”转向“我要办学”,完成了从传统依赖政府办学到现代经营学校的转变。

实现了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重要突破,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岗位的优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深受企业的欢迎。

对企业、对学院、对政府都是赢利。

学生、家长也欢迎。

笔者在07年、08年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牵头,相关职业院校参加的年度职教工作检查,分别对市本级及四个县区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查阅资料、召开会议、走访群众等形式,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了解。

现就我市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六盘水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1)职业教育资源优势

六盘水市现有职业学校18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含民办3所),县级职教中心4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8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79所。

现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合格中等职业学校4所。

全市职业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员工1661人。

在校学生2007年达到23494人,其中高职1757人,中职21373人。

全市职业学校校园占地766.68亩,建筑面积261257平方米,其中教室61416平方米,实验室200800平方米,办公室1196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5012平方米,学生宿舍60607平方米,食堂15776平方米,教职工宿舍16500平方米,其它36183平方米。

现在主要开展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技能鉴定和劳力转移培训等工作。

(企业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

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

)六盘水市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

200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为269379人。

其中:

专业技术人才22608人,仅占从业人员的8.4%。

中级以上职称5872人,仅占从业人员的2.18%;高技能人才11264人,仅占从业人员的4.18%,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7.83%我市现有的765户原煤、洗煤、焦化企业(包括驻市中央省属企业),从业人员11.37万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3156人,仅占从业人员的2.8%;高级职称819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72%;中级职称3167人,占从业人员的2.8%。

全市近600对地方煤矿,如按规定配齐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共需11000人(包括管理人员),但现有煤炭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仅995人(其中在企业的仅占50%左右),缺口达10500人。

  一方面是现有人才不足,另一方面是将来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的人才。

按照到“十一五”末六盘水市主要工业生产能力达到原煤7000万吨、焦炭1000万吨及部分后端化工产品、电力680万千瓦、钢铁300万吨、水泥190万吨、电解铝30万吨、工业硅50万吨、电石30万吨的目标,在现有基础上需新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2860人。

到“十二五”末,主要工业生产能力达到原煤10000万吨、焦煤1700万吨及后端化工产品、电力1200万千瓦、钢铁500万吨、水泥260万吨、电解铝60万吨、工业硅80万吨、电石60万吨的目标,在现有基础上需新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0920人(见附表2)。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产业链的延长,所需专业技术人才还将进一步增加。

到“十一五”末,贵州西部三地州市预计在现有基础上共需新增重化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8万人左右,到“十二五”末需新增12万人以上。

预计全省到“十一五”末共需新增重化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20万人以上,到“十二五”末需新增30万人以上。

无论是贵州省还是六盘水市,要发展重化工,就必须把培养人才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来抓,否则将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对于促进贵州省及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源优势

从2008年—2015年,我市人口仍处在增长期,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毛入学率低,这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重重原因无法升入高中和大学学习。

目前我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42.2%远远低与全国平均水平。

六盘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约为25%。

这些学生就是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

(3)就业优势

(以玉煤企业和首钢礁化的用人需求为例子)

校企合作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有的技能培养可以在校内实训室或教学工厂进行,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突发境遇或故障设计等实训和实习项目,在生产现场不允许出现,只能在模拟状态下才可能重复再现供学生训练。

校内实习场所与真实生产现场相比仍有许多局限性,其生产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复杂性有较大差距,有些不易言传的经验、习惯和职业素养,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体会和领悟。

因此,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办出特色,除了要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教学工厂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了校企双方的理解互信,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原始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仅仅依靠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的内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目前要着力解决六盘水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为:

1、办学规模、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严重不足。

部分学校办学经费没有固定来源,专项经费少,学校实验实训等经费靠学校自筹解决。

学校规模小,办学质量不高,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小。

社会上存在不同程度歧视职业教育现象,许多人把职业教育看作不得已而为之的低档次教育,只有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才退而求其次考虑就读职业学校。

造成职业教育成为没有门槛的教育。

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结构布局不合理,专业老化,设置重复,缺乏特色。

目前我市职业学校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适应不了技术进步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一些社会需求量大的新兴专业却开设不多甚至开设不了,反映出我市职业教育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灵敏反应。

3、教育与就业缺乏有效衔接。

我市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就业衔接不紧密,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就业准入和劳动预备制度落实不到位,职业资格等有关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还比较薄弱。

造成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而社会上又难以得到合格人才的主要原因。

4、管理体制不顺。

在全市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中,有的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的属行业管理,管理层级过多,形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

三、原因分析

六盘水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实践我院在这几年的办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些进展。

比如我院与市医疗集团举办的高级护理专业“双元制”班,与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芝灵大药房、市烟草公司等企业在开展“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实践中,这种办学模式显示出了灵活、实用的特点,深受企业和企业职工的欢迎,有力促进我院毕业生的就业。

2005年,我院承办了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农村医护人员和畜牧人员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是我院目前所接受到的最大一笔“订单式”培养项目,目前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已完成了理论教学,即将分赴六盘水广大的农村基层参加实习、实训,可以设想,待这批学生学有所成,充实到各基层工作后,他们肯定会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另我院与六盘水烟草公司联合举办的烟草专业中专班的合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本着学校依托企业办职教,办好职业促进发展,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合作办学原则,学院为六盘水烟草公司培养了一百名合格的烟叶站技术管理人才,按照就业协议有80名学生已全部就业,这项工作受到省烟草专卖局领导到六盘水职院视察时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六盘水在全省烟草行业中带了个好头,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在与我市大型煤矿企业“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例子中,感到六盘水职院服务当地经济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以煤炭企业——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为例。

玉煤有限公司——系六枝工矿集团控股下的一大型煤矿企业,2002年批准成立,主要产业有年产120万吨的洗煤厂,现有职工300人,按批复的编制为1000人,目前尚缺负责技术人员、管理人员700余人,现在该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比较先进,但较缺乏懂技术、懂管理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

我院与该企业于2007年开始合作,该企业是我院“煤化工”、“地下采掘”等专业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

我院有24名毕业生在该基地实习,实习已基本结束,如果学生愿意,企业打算全部把他们留下,并立即签订就业协议转成正式职工。

与该公司领导交流,如须进一步把双方之间的合作引向深入,加强合作深度融合时,该领导无不为企业缺乏技术人才而苦恼。

企业要发展,一靠人才,二靠政策,三靠管理,人才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动力。

四、对策建议

要想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还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指导、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全社会的鼓励,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政府主导,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主办。

具体采取“学校+企业(行业)+社会”的运作模式。

应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指导机构。

在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校企合作,负责协调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关系,充分利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利用政府在我市地企共建中的主体地位,统筹协调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关系,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进一步明晰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三方面的责权关系。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坚持整体规划。

根据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和教育发展状况,统筹职业教育协调发展,QYw2mg6S;JX[1]z@c0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二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

以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发展培植优势专业,突出办学特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三是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四是精心组织实施,积极稳妥推进。

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既要解决职业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又要保持学校的相对稳定。

五是职业教育与企业职工教育相结合。

建立招生与就业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学生入学时就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确保学校“出口畅,入口旺”。

校企合作要深入开展,应重视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规划和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应在各级政府成立有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构来指导、协调和管理校企合作事宜。

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已有一段时间,但还需要克服一些制约因素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加强政府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

政府应该参与建立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保护企业的利益。

同时,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特别是发挥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协调作用。

学校一方也应该建立和完善弹性学制,争取校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特别是加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

随着学校办学越是向纵深发展,层次越是向上延伸,就越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出走向先进生产力前列的人才。

 三是逐步缩小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的差异,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顺利实现。

五、加强校企合作的思考和体会

我院通过近几年与企业合作,我们深深体会到: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企业最有发言权;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就是要看其“产品”---学生是否受社会的欢迎。

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岗位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优势,把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使学院办学出特色、学生有特长,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1、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多种素质的综合品质,素质是内化了的心理品质,其中各素质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无论是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还是身心素质,都需要在相关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经历实践的磨练才能形成。

敬业精神、责任心、质量意识、团队精神在学校的教育中很难培养,只有经过实践的锤炼和熏陶才能逐渐养成和内化。

2、校企合作有助于合理分担教育投入。

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有现代化的实验、实训设备,一方面实验、实训的投入很大,学校的经费有限;另一方面设备的更新速度很快,学校的设备很难做到与生产现场同步。

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一部分的实训项目放到企业去进行,或校企共建实验、实训项目,从而大大地节省实训设备投入,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校企合作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有的技能培养可以在校内实训室或教学工厂进行,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突发境遇或故障设计等实训和实习项目,在生产现场不允许出现,只能在模拟状态下才可能重复再现供学生训练。

校内实习场所与真实生产现场相比仍有许多局限性,其生产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复杂性有较大差距,有些不易言传的经验、习惯和职业素养,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体会和领悟。

因此,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办出特色,除了要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教学工厂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了校企双方的理解互信,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4、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实习和就业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制”,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岗位明确,要求清楚,学生的毕业实习直接进入合作企业,缩短了到岗位后的适应期,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有机衔接,学院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扩大了学院在企业界的影响.

5、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学改革。

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动力,学校只有通过企业,才能真正了解教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以及必须达到的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讨论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共同参与制定教学计划等,才能使专业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来说,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一个办学方向,也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参与的职教集团建设,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成立职教集团,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有效利用各资源,互利互惠,多方共赢。

学校应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难题的攻关能力,在科技开发、职工培训、人才供给等方面,为政府解难,为企业服务,提升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多方共建的积极性。

充分借助政府的统筹和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有序合作,研究制定推动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规划,确定合作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规范合作行为,指导、协调学校与企业发挥各方优势,推动校企合作,加快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联合办学课题

二00九年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