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790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x

最新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2012年7月电大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说明】此材料是本人从《形成性考核册》中摘抄的,不保证其中题目考试一定会考到!

各位同学如果以此复习迎考,出现意外本人概不负责!

【提醒】《西方经济学》题目注意红色字体提醒!

前面上传的《中财2》补充表格很有可能考到,注意复习!

三本《复习指导》自己看,很多题目可能来自其中!

《成本会计》

1、【作业1五1】资料:

某企业2002年6月份应付工资为13565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是12375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3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是8900元;本月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5000、、9500和15500小时。

本月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为14%。

要求:

(1)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并填入下列表中;

(2)根据上述资料及分配结果编制工资和福利费分配的会计分录。

(本题10分)

(1)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2002年6月

产品名称

实际生产工时

工资分配

福利费分配

直接人工费用合计

分配率

分配金额

分配率

分配金额

甲产品

500

4.125

20625

0.5775

2887.50

23512.50

乙产品

9500

39187.50

5486.25

44673.75

丙产品

15500

63937.50

8951.25

72888.75

合计

30000

123750

17325

141075

(2)借: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0625借: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87.50

--乙产品39187.50—乙产品5486.25

--丙产品63937.50—丙产品8951.25

制造费用3000制造费用420

管理费用8900管理费用1246

贷:

应付工资135650贷:

应付福利费18991

2、【作业2五3】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原材料消耗定额为:

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

月末在产品数量为:

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

该月完工产品140件。

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

原材料费用3500元,加工费用2000元。

要求:

(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本题12分)

(1)第一工序:

70%×50%/(70%+30%)=35﹪

第二工序:

70%+30%×50%/(70%+30%)=85﹪

(2)300×35%+300×85%=360

(3)分配率:

原材料分配率=3500/(140+360)=7加工费分配率=2000/(140+360)=4

完工产品分配材料费=140×7=980

加工费=140×4=560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材料费=360×7=2520

加工费=360×4=1440

(4)月末完工产品成本:

980+560=1540

月末在产品成本:

2520+1440=3960

3、【作业2五4】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2000元,制造费用12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

要求:

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本题8分)

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5000)/200=85

甲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50×85=4250

完工产品成本=150×85+2000+1200=15950

4、【作业3五2】某企业的甲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

已知:

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550件,其单位成本207.10元。

其他资料见下表:

车间:

第二车间

摘要

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95000

4950

24750

124700

本月生产费用

113900

7850

38450

160205

生产费用累计

208905

12800

63200

284905

产成品成本

142405

10400

51200

204005

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66500

2400

12000

80900

 

5、【作业4五1】某企业采用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进行产品成本计算,A类产品包括甲、乙、丙三个品种,甲为标准产品。

生产费用按类归集,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方法是:

原材料按定额费用系数为标准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A类完工产品总成本为480920元,其中原材料为2697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96760元,制造费用为114460元。

产量及定额资料如下:

产品品名

产量(件)

原材料费用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

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元)

系数

400

240

 

20

600

312

 

15

300

216

 

22

要求:

(1)计算A类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

     

(2)填制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本题15分)

(1)A类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

甲产品=1

乙产品=312÷240=1.3

丙产品=216÷240=0.9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69700/(400×1+600×1.3+300×0.9)=186

全部产品定额工时之和=400×20+600×15+300×22=23600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96760÷23600=4.1

制造费用分配率=114460÷23600=4.85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

系数

240

1

312

1.3

216

0.9

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产量(件)

原材料费用系数

原材料费用总系数

工时定额

定额工时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产品总成本

产品单位成本

分配率

186

4.1

4.85

400

1

400

20

8000

74400

32800

38800

146000

365

600

1.3

780

15

9000

145080

36900

43650

225630

376.05

300

0.9

270

22

6600

50220

27060

32010

109290

364.3

合计

1300

6、【作业4五4】某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度。

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工资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

 

项目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

每小时工资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元)

本年计划

15小时

2

30

本月实际

11.84小时

2.5

29.60

要求:

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本题5分)

连环替代法

项目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

每小时工资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

本年计划

15

×

2

30

第一次替换

11.84

×

2

23.68

第二次替换

11.84

×

2.5

29.6

由于单位产品所耗工时的减少,使直接人工费用减少

23.68

-

30

-6.32

由于每间小时工资费用的增加,使直接人工费用增加

29.6

-

23.68

5.92

由于以上两项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成本减少

-6.32

+

5.92

-0.4

 

《中级财务会计2》

1、【作业1习题二】一、目的

练习债务重组的核算

二、资料

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350万元。

现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短期内无法偿付。

双方协商,由甲公司以一批存货和所持有的A公司股票抵债。

其中,①抵偿存货的成本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5万元,公允价值180万元;②甲公司持有的A公司股票10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和管理,该批股票成本150000元,持有期内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00000元,重组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30元。

乙公司对该项债权已计提30%的坏账准备,受让的存货仍作为存货核算和管理,对受让的A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投资管理。

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经营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三、要求

分别作出甲、乙公司对该项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分录。

甲:

借:

应付账款350

贷:

主营业务收入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

投资收益5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109.40

借:

主营业务成本185

存货跌价准备15

贷:

存货200

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

贷:

投资收益10

乙:

借:

坏账准备105

交易性金融资产30

存货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4.4

贷:

应收账款350

2、【作业2习题一】一、目的

练习借款费用的核算

二、资料

2009年1月1日H公司从建行借入三年借款1000万元用于生产线工程建设,利率8%,利息于各年末支付。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工程于2009年1月1日开工,当日公司按协议向建筑承包商乙公司支付工程款300万元。

第一季度该笔借款的未用资金取得存款利息收入4万元。

2.2009年4月1日工程因质量纠纷停工,直到7月3日恢复施工。

第二季度该笔借款未用资金取得存款利息收入4万元。

3.2009年7月1日公司按规定支付工程款400万元。

第三季度,公司用该笔借款的闲置资金300万元购入交易型证券,获得投资收益9万元存入银行。

第四季度,该项证券的投资收益为0,年末收回本金300万元存入银行。

4.2009年10月1日,公司从工商银行借入一般借款500万元,期限1年、利率6%。

利息按季度、并于季末支付。

10月1日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500万元。

5.至2009年末,该项工程尚未完工。

三、要求

1.判断2009年专门借款利息应予资本化的期间。

2.按季计算应付的借款利息及其资本化金额,并编制2009年度按季计提利息以及年末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1、2009年资本化期间为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但4月1日—6月30日应暂停资本化。

2、第一季度

(1)专门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2)利息资本化金额

=利息费用-闲置资金取得的利息收入

=20-4=16(万元)

借:

在建工程--生产线16万

借:

银行存款4万

贷:

应付利息20万 

2、第二度(暂停资本化)

(1)专门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2)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20-4=16(万元)

借:

财务费用16万

借:

银行存款4万

贷:

应付利息20万 

3、第三季度

(1)专门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2)利息资本化金额=20-9=11(万元)

借:

在建工程--生产线11万

借:

银行存款9万

贷:

应付利息20万

4、第四季度

(1)专门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应全部资本化

(2)从10月1日开始,该工程累计支出已达1200万元,超过了专门借款200万元,应将超过部分占用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200*(3/3)=200(万元)

季度资本化率=6%/4=1.5%

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1.5%=3(万元)

利息资本化金额=20+3=23(万元)

借:

在建工程--生产线20万

贷:

应付利息20万

 借:

在建工程--生产线3万

财务费用4.5万

贷:

银行存款(500*6%/4)7.5万

3、【作业3习题一】一、目的

练习分期收款销售的核算

二、资料

2008年1月2日T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大型设备,合同价款为1500万元,按照约定分5年、并于每年年末平均收取。

设备已经发出,发出商品时T公司已开出增值税发票,购货方已支付增值税款255万元。

现销方式下,该设备售价1200万元,成本900万元。

三、要求

1.编制T公司发出商品的会计分录;

2.编制T公司分期收款销售未实现融资收益计算表(采用实际利率法,表格请参与教材表12-1。

本题中,年金300万元、期数5年、现值1200万元的折现率为7.93%);

3.编制T公司2008年末收款并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会计分录。

1.借:

主营业务成本900

贷:

库存商品900

2.T公司分期收款销售未实现融资收益计算表金额单位:

期数

各期收款

确认的融资收入

②=上期④×7.93%

收回价款(本金)③=①-②

摊余金额④=上期④-本期③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12月31日

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12月31日

2012年12月31日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951600

789161

613842

424620

220777

2048400

2210839

2386158

2575380

2779223

12000000

9551600

7740761

5354603

2779223

0

合计

15000000

3000000

12000000

3.借:

银行存款300

贷:

长期应收款300

借:

未确认融资收益95.16

贷:

财务费用95.16

4、【作业4习题二】一、目的

练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二、资料

2009年Z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

金额:

项目

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

应收账款

10000

34000

预付账款

0

15000

存货

9760

7840

应付账款

6700

5400

预收账款

0

400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00

600

(2)本年度的其他补充资料如下:

①从银行提取现金33000元,支付工资30000元、各种奖金3000元,其中经营人员工资18000元、奖金20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12000元、奖金1000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货款81900元。

②商品销售收入180000元、销项增值税30600元。

③商品销售收入100000元、销项增值税15660元。

④本年确认坏账损失1000元;

⑤所得税费用66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Z公司2009年度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列示计算过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80000+30600-(34000-10000)+(4000+0)-1000=189600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00000+15660+15000-(6700-5400)-(9760-7840)=127440

3.支付给职工以及职工支付的现金。

=18000+2000=20000

4.支付的各项税费.

=1600+6600-600=7600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81900+12000+1000=94900

 

《西方经济学》

1、【作业1四3】如果某消费者有100元,X商品的价格为10元,Y商品的价格为20元。

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为下表:

X商品

边际效用

Y商品

边际效用

1

100

1

200

2

90

2

170

3

80

3

140

4

70

4

110

5

60

5

80

6

50

7

40

8

30

9

20

10

10

消费者购买多少X商品与多少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

为什么?

解:

已知M=100,PX=10元,PY=20元,消费者在购买X与Y商品时的组合方式,以及从X、Y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如下:

组合方式

总效用

550

720

820

850

810

700

从上表可看出,购买4单位X商品与3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因为这时货币的购买X商品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为7,满足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作业1五3】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答:

(1)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噢大话,或者说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

当某种物品价格及定时,消费者从这种物品中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费者对这种物品品价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大。

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评价及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

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能带来的效用大小。

(2)消费者购买一定量某吴萍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它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低贱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

因此,雪球量与价格比让城反方向变动。

参考P82(自测练习册)

3、【作业2四1】填写所有的空格。

产量

固定

成本

总成本

可变

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可

变成本

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

0

120

120

0

0

-

1

120

180

60

120

60

180

60

2

120

200

80

60

40

100

20

3

120

210

90

40

30

70

10

4

120

225

105

30

26.25

56.25

15

5

120

260

140

24

28

52

35

6

120

330

210

20

35

55

70

4、【作业2四3】如果暑假你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一份是当家教,每月保证有500元收入,一份是当推销员,干得好每个月最多可赚3000元,干不好一分钱也没有。

根据别人的经验,赚3000元的概率为0.1,赚2000元的概率为0.4,赚1000元的概率为0.4,一分钱赚不到的概率为0.1。

这两份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各是多少?

解:

当家教未来预期收入为500×100%=500元

当推销员的预期收入=3000×0.1+2000×0.4+1000×0.4+0×0.1=1500元

5、【作业2五3】试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参考自测P166-167

答: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3)垄断。

解决方法:

解决的办法:

(1)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由政府向公民征收税收,作为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资金;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变为私人物品,通过市场方式提供,政府所做的事就是通过拍卖把这些事业的经营权转让给私人企业,让他么南市场原则去经营。

(2)、政府解决外部性可以采用立法或者行政手段,也可以采用经济或市场手段。

采用立法手段,就是制定环境保护法这样的法律,指定某个政府部门作为执法机构,强制执行,对违规者进行罚款到追究法律责任的处罚;采用经济手段,就是采用对污染征税的方法,如庇古税等。

(3)政府对垄断的消除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价格管制;第二,实施反托拉斯法;第三,国有化,即对垄断性的事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管。

6、【作业3四1】下面是一个经济中的有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用支出法计算该国的GDP:

(1)购买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

(2)购买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

(3)雇用保姆和家庭教师支出200亿元

(4)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厂房和设备)2000亿元

(5)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3000亿元

(6)企业支付的银行利息和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共500亿元

(7)今年初存货为1500亿元,年底存货为1000亿元。

(8)各级政府为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

(9)中央政府国防与外交支出500亿元

(10)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2500亿元

(11)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

(12)进口产品支出1000亿元

支出法:

GDP=个人消费支出C+私人国内总投资I+企业存货净变动额+政府购买支出

G+净出口

C=耐用品+非耐用品+住房租金+其他劳务

I=厂房+设备+居民住房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年终存货—年初存货

G=联邦政府支出+州与地方政府支出净出口=出口—进口

GDP=(1000+2000+200)+2000+(1000-1500)+2000+500+(1500-1000)=7700(亿元)

7、【作业3四3】假设一个经济中总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400亿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500亿元。

计算该经济的乘数。

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

8、【作业3五2】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参考自测P216;图见书本P307图12—11

答:

(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相等(Y0=Yf),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

(2)技术进步会使一国经济潜力提高,这就体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随着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从LAS0移动到LAS1),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向右移动(从SAS0移动到SAS1)。

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进步引起投资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曲线移动也向右移动(从AD0移动到AD1)。

这三要曲线相交决定了均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新的充分就业均衡,但水平大大提高了,而物价水平仍然水平不变(P0)。

因此,经济潜力提高,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以实现更多水平的充分就业均衡而不引起通货膨胀。

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提高经济能力,提高经济潜力,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是至关重要的。

9、【作业4四1】计算下列每种情况时的货币乘数:

(1)货币供给量为5000亿元,基础货币为2000亿元;

(2)存款5000亿元,现金1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

(1)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