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583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经济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2800亩生态经济林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夏惠农县金禾吉祥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00四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7

1.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7

1.1.1 国家产业政策---------------------------8

1.1.2 产业发展规划-----------------------------10

1.2  项目由来和简述------------------------10

1.2.1 项目由来---------------------------------11

1.2.2 项目简介------------------------------12

1.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12

1.3.1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14

1.3..2 项目建设的依据-----------------------14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15

2.1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所需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环境分析、建设地点选择----------------15

2.1.1 项目区概况--------------------------------15

2.2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6

2.2.1 政策条件----------------------------16

2.2.2 气候条件---------------------------------16

2.2.3 水资源条件----------------------------16

2.2.4 土壤条件----------------------------17

2.2.5 经营管理条件----------------------17

2.2.6 市场条件------------------------------17

2.3  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7

2.3.1 主要阻碍因素-----------------------------17

2.3.2 解决方案----------------------------18

第三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19

3.1  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19

3.2  产品竞争能力和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前景----------------19

3.3  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19

3.4  销售队伍、网络----------------------------20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摸、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21

4.1  建设标准--------------------------------21

4.2  建设规模------------------------------22

4.3  主要产品品种的选择--------------22

4.4  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22

4.5  项目实施进度-----------------------24

第五章  劳动组织、管理与运行管护--------24

5.1  劳动定员、人员素质、人员培训-------24

5.1.1劳动定员----------------------------24

5.1.2人员素质-------------------------24

5.1.3人员培训---------------------------24

5.2  组织管理机构---------------------------24

5.3  经营管理模式-------------------------24

5.4  管护制度和措施-----------------24

5.5  管护人员和经费---------------------24

第六章  环境保护---------------------------26

6.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26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7

7.1  投资估算----------------------------------27

7.1.1 依据--------------------------------------27

7.1.2 估算-----------------------------27

7.2  资金来源及筹措------------------28

7.2.1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8

7.2.2 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分析----------------29

7.2.3 单位和群众自筹能力分析---------29

7.2.4 银行贷款可靠性分析---------------------29

7.3  资金使用和管理-----------------29

第八章  效益分析--------------------------31

8.1 劳动生产率---------------------------31

8.2成本费用估算----------------------31

8.2.1成本估算依据-------------------------------31

8.2.2外购原材料------------------------31

8.2.3外购燃料及动力-------------------32

8.2.4工资--------------------------------------32

8.2.5修理费--------------------------32

8.2.6折旧费-------------------------32

8.2.7摊销费---------------------------------33

8.2.8财务费用---------------------------33

8.2.9其他费用---------------------------33

8.2.10总成本估算的结果--------------------33

8.3 损益估算---------------------------------34

8.3.1销售收入--------------------------------34

8.3.2销售税金及附加----------------------34

8.3.3利润总额----------------------34

8.3.4所得税-----------------------------34

8.3.5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34

8.4财务评价---------------------------35

8.4.1盈利能力分析-----------------------35

8.4.2清偿能力分析-------------------36

8.4.3财务状况评价----------------------36

8.5不确定性分析---------------------37

8.5.1盈亏平衡分析------------------------37

8.5.2敏感性分析---------------------37

8.3  社会效益分析----------------------------38

8.4生态效益分析-----------------------------39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40

9.1  结论-------------------------40

9.2  建议---------------------------41

第十章附录-------------------------------42

 

第一章  项目背景

1.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1.1.1  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为了发展生态林业,加快林业发展的步伐,鼓励各类资本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国务院于2003年6月25日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决定明确指出: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为此,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并且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行林业开发建设。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

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

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1.1.2  产业发展规划

惠农县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惠农县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提出:

以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创造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用3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县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逐步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

力争到2030年,使全县宜林地全部得到绿化,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治理,草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惠农县生态建设的近期目标是:

从2001年起到2005年,用5年的时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现象,基本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

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红果子工业区和黄河河滩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初见成效。

主要建设任务是:

到200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10万亩,封滩育林育草4.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

采取切实措施,坚决禁止毁林毁草开荒造田,逐步将黄河河滩退耕还林还草。

支持治理区域农民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减轻日益增加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提高生态环境的持续承受能力。

在贺兰山东麓、黄河河滩、以及引黄灌区建设一批水土保持、节水灌溉、封滩育林育草工程。

本项目发展经济林符合惠农县“西林、中菜、东牛”农业经济结构布局,也符合惠农县优势经济林产业带总体规划提出的经果林向沿山一带发展的要求。

发展以红枣和葡萄(美国红缇)为主的经济林,有许多有利条件。

惠农县近十年经济林发展速度很快,“八五”期间,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5000余亩,但由于受国内果品市场和品种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虽然果品产量不断提高,但价格一直下跌,果农增产不增收,导致大面积砍挖果树。

“九五”期间,枸杞价格上涨,惠农县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枸杞,到2002年全县枸杞面积已达到3.2万亩,但是随着全区枸杞面积的扩大,价格却逐年下降。

今后经济林的发展只能在提高产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在销售和加工上作文章。

沿山一带经济林的发展主要以小杂果为主,尤其是发展枣树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一是该区有许多野生酸枣资源可直接用来嫁接红枣;二是枣树耐干旱,适宜性强,抗风沙,花期长,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三是红枣的价格一直较高,可鲜食,制干也可加工,市场潜力大。

1.2  项目由来和简述

1.2.1项目由来

惠农县金禾吉祥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由煤炭加工和开采业投资林业的私营企业。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林和经果业的号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发展机遇,实施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投身于林业建设。

现已购置宜林荒地2800亩,拟进行经济林建设。

项目区发展经济林对加强惠农县生态林业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区位于惠农县西面,近几年,每到冬、春季节,西北风携带着大量的沙尘,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根据全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将贺兰山东麓201省道两侧作为惠农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近两年已在201省道两侧营造生态防护林2000亩。

项目区营造生态经济林也是惠农县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对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快惠农县生态林业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展经济林,也是开发利用荒地资源,防风、固沙、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由于当地冬、春季风沙天气多,地表缺乏植被,土壤沙化较严重,容易形成沙尘天气,种植农作物也受到很大限制,难以取得较高的收入,而发展以枣为主的经济林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按照全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优势经济林发展规划的要求,依靠科技,将该地区建成即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林业园区。

根据该地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等特点,结合土地条件,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发展枣、枸杞、鲜食葡萄等多种果树,增加经济效益。

1.2.2  项目简介

1.2.2.1 建设单位简介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

惠农县金禾吉祥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属民营企业,由王国平和孟建华共同于1999年注册成立的一家以农林业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现有固定资产约1840万元,技术人员6人,管理人员16人,固定工人98人,拥有2800亩土地的使用权。

公司还有年产4万吨无烟煤矿一座,年实现销售收入720万元。

公司自成立以来,立足于农业综合开发,大搞生态林业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林业投资273万元,主要投入项目区内的道路、供电、供水及办公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

多年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效益显著,为本项目的全面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2.2项目简介

本项目建设地址在惠农县简泉农场一队201省道西侧。

建设开发面积2800亩,其中:

防风固沙林300亩;红枣500亩;枸杞1500亩;葡萄500亩。

项目总投资835.79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744.74万元,建设期利息28.80万元,流动资金62.25万元。

资金来源:

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自筹533.54万元(其中包括已投入土地购置费84.00万元),申请国家有偿国拨资金200万元,无偿国拨资金40万元。

流动资金企业自筹18.69万元,申请银行贷款43.56万元。

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622.5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34.17万元。

项目社会效益:

植树造林2800亩,上缴税金31.13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个。

1.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3.1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加之经济开发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目前惠农县生态环境从总体上尚未扭转不断恶化的势头,是全区生态问题最突出、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县市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由于治理难度大,速度慢,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面积加大,侵蚀强度和危害程度十分严重。

截止2002年底,全县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6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1.3%。

其中:

贺兰山山地水土流失面积为56.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8.8%,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台地及黄河河滩地水土流失面积32.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2.4%。

  土地沙化形势仍十分严峻。

惠农县地处贺兰山北端,不仅是银川平原最大的风口,与贺兰山距离较近,由于植被稀少,气候干旱少雨,风蚀严重,再加上滥垦荒地和过量放牧破坏植被,以及灌区农田林网遭到“天牛”毁灭性的破坏,惠农县沙漠化土地面积达2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3.8%。

 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严重。

由于开矿、滥垦和乱牧等活动,植被破坏严重,大大降低了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恶化的生态环境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干旱、霜冻、冰雹、大风、沙暴、山洪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均在增长。

全年平均大风天数为107天,尤其是沙尘暴发生已由过去的平均8-10年发生1次到目前的平均每年发生1-2次。

山洪在7、8、9月雨量相对集中时经常发生。

干热风也时有发生,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二是由于防护林体系不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日趋恶劣,农村经济增长缓缦。

三是由于植被稀少,降水量小,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惠农县每年水土流失达到155.7万吨。

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惠农县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给黄河下游地区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改善惠农县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3..2  项目建设的依据

1.3.2.1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003年6月25日国务院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

1.3.2.1 本项目符合惠农县《惠农县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提出用5年的时间治理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红果子工业区和黄河河滩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初见成效。

主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10万亩,封滩育林育草4.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

2.1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所需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环境分析、建设地点选择

2.1.1  项目区概况

2.1.1.1 惠农县概况

惠农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北端,位于东径106°13'-106°51';北纬38°40'-39°23'之间,东临黄河河岸线,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相邻,南与本区平罗县相连。

全县总土地面积为963平方公里,约合144.5万亩,海拔在1090-1300m之间。

 全县东西长,南北短,地势呈西南向东北倾斜,按自然要素组合分为三部分。

西部为贺兰山山地,面积58.2万亩,占全县的40.3%;贺兰山东麓到第三排水沟以西为山前洪积扇台地,面积36.3万亩,占全县的25.1%,适宜放牧和发展林果业;第三排水沟以东至黄河西岸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我县的农作物生产区,面积50万亩,占全县的34.6%。

本县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按全国气候分区,属中温带干旱荒漠区,总的特征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71.9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为794.9毫米,是降水量的4.6倍,年日照时数3083.5小时,无霜期143天。

降水稀少,干旱频繁是制约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2.1.1.2 项目区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区位于贺兰山东麓,惠农县简泉农场一队201省道西侧,土地类型为山前洪积扇台地,面积36.3万亩,属于规划的林业发展区域。

该地区目前已开发的土地主要为惠农县简泉农场的农业用地和部分防风林建设,还有集体和私人开发的小面积经果林。

大部分的土地还未开发利用。

2.2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2.1 政策条件

本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林建设的产业政策和惠农县的生态建设的规划,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建设项目。

2.2.2 气候条件

本项目建设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温带干旱气候区,气候特点为: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冬、春风沙天气多,自然灾害频繁。

平均日照时数3085小时,大于10℃有效积温3478℃,年均蒸发量740mm,年均降水量180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气温8.5℃,冬季最低气温-30℃,夏季最高温35℃,无霜期150天,自然灾害主要是冬、春季西北风,沙尘暴和霜冻。

是自治区果树区划中确立的果树适宜区。

2.2.3 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地下水埋深20-30m,开采条件较好,每年每平方公里可开采10-20万m3,矿化度在3-5克/升之间。

引黄灌溉惠农渠距项目区5km,可利用简泉农场已建成的引黄灌溉渠网进行灌溉。

本项目区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满足经济林建设的用水要求。

2.2.4 土壤条件

项目区海拔在1090-1300m之间,地势较平坦,土壤类型为贺兰山洪积冲积形式的淡灰钙土,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肥力较差。

植被以漠草原植被为主,有猫头刺、酸枣,刺旋花和禾本科杂草等。

土壤经熟化改造后,适合建设经果林。

2.2.5 经营管理条件

本公司已具有多年的果树种植和管理经验,并与自治区和石嘴山市的农业、林业科研院所有良好的协作关系。

可利用本公司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和依托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解决项目建设和经营中的技术问题。

2.2.6 市场条件

本公司多年从事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与自治区和周边地区的客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销售关系,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已涉及银川、吴忠、固原、乌海、兰州、西安等地。

近几年除销售自产的产品外,还销售其他生产商的产品,销售业绩逐年上升。

2.3  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2.3.1 主要阻碍因素

阻碍本项目实施和正常经营的因素主要有:

灌溉用水、气候灾害(风沙、冻害等)、病虫害防治等。

2.3.2 解决方案

灌溉用水:

本项目建设灌溉机井5眼,满足本项目的灌溉需要。

气候灾害:

风沙:

建设300亩防风固沙林,可以有效地减少风沙对经济林的侵害。

霜冻:

冬季如气温过低,将对掩埋过冬的葡萄造成冻灾。

采取增加掩埋土层的厚度和燃烧禾草增加温度的方法解决。

病虫害:

严格按照果树的管理要求,对果树各生长期易发病虫害进行巡查和预测,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依托植保部门的技术力量,对果树易发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及时喷撒高效低毒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第三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3.1  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这些转变主要体现在除主要生活必须品之外的副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长。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分析,从1990年自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瓜果类产品的消费量年均增幅达10.15%,人均年消费量达到55kg。

但据国外瓜果人均消费量105kg还有较大的差距。

预计今后的消费量的增幅将达到15%,尤其是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趋势日益明显。

据本公司近几年从事水果生产和经营的实际分析,仅银川、吴忠、固原、乌海、兰州、西安的各类水果市场需求量约为100万吨以上。

如按照年均10%的增幅计算,以上地区的水果需求量每年需增加10万吨以上,本项目的水果产量仅750吨,枸杞产量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