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实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556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岩石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岩石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岩石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岩石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岩石学实验.docx

《岩石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学实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石学实验.docx

岩石学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观察基性类代表性的岩石类型,了解并掌握基性岩的基本矿物共生组合和主要的结构构造;

2、学会独立地鉴定岩石,正确的给岩石定名及编写岩石鉴定报告。

二、实验内容

橄榄辉长岩、辉绿岩、辉绿玢岩、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

三、实验指导

1.观察与描述方法(参阅实验一)

2.描述实例(参阅实验一、实验三)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对下列岩石和薄片进行详细的鉴定描述:

1.手标本:

橄榄辉长岩、辉绿岩或辉绿玢岩、气孔状玄武岩或杏仁状玄武岩。

2.薄片:

橄榄辉长岩

实验三中性岩类(2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

01012015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观察中性一酸性岩类常见的岩石类型,了解并掌握上述各类岩石的基本矿物共生组合和主要的结构构造。

2、学会鉴定岩石的方法,观察与描述方法。

二、实验内容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角闪安山岩。

三、实验指导

1.观察与描述方法(参阅实验一)

2.描述实例:

安山岩

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角闪石具熔蚀、暗化边结构;基质具玻晶交织结构即安山结构。

斑晶含量20%,由斜长石(12%)及角闪石(8%)组成。

斑晶斜长石:

自形板状,粒度1-2mm,常被熔蚀。

蚀变较强,表面分布绢云母、高岭土、碳酸盐矿物等。

正低突起,以⊥[010]晶带最大消光角法测得Np’∧(010)=33°,An52拉长石。

斑晶角闪石:

自形长柱状,长2-4mm不等。

黄褐色,多色性强,Ng-黄褐色、Np-淡黄色,Z∧Ng=15°,边缘多具暗化边,部分颗粒熔蚀较强,成港湾状边缘。

基质约80%,主要为大致平行排列的斜长石微晶及其间充填的玻璃质。

构成安山结构。

斜长石微晶约30%,板条状,长0.15mm左右,蚀变轻微,正低突起,以微晶法测得Np’∧a=5°,An35中长石。

火山玻璃45%、紫褐色,均质体,大部分已脱玻化成为霏细质、隐晶质集合体。

赤铁矿2%左右,暗红色粉尘状散布于基质中。

磷灰石1%,无色,长柱状,0.1mm左右。

岩石紫红色、斑状结构,基质具安山结构,斑晶熔蚀、暗化,角闪石黄褐色,基质含赤铁矿,为喷出产状。

色率低、暗色矿物为角闪石,斜长石主要为中长石,属中性岩类。

定名:

角闪安山岩。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对下列岩石和薄片进行详细的鉴定描述:

1.手标本:

闪长岩或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角闪安山岩。

2.薄片:

角闪安山岩

实验四酸性岩类(2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

01012016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观察中性一酸性岩类常见的岩石类型,了解并掌握上述各类岩石的基本矿物共生组合和主要的结构构造。

2、学会鉴定岩石的方法,观察与描述方法。

二、实验内容

花岗岩(碱性长石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流纹岩、黑曜岩、松脂岩。

三、实验指导

1.观察与描述方法(参阅实验一)

2.描述实例:

花岗闪长岩

结构特征:

全晶质半自形中粒结构,矿物粒度一般在2~3mm,大部分矿物为半自形,石英他形,榍石自形。

斜长石多具环带结构,少量见蠕虫结构,钾长石具条纹结构,条纹较规则。

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

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次要矿物:

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

榍石、磷灰石、磁铁矿等。

斜长石——半自形长板状,粒度2~4mm,正低突起、一级灰干涉色、负延性,聚片双晶和环带结构发育,可见蠕虫结构,用垂直(010)晶带最大消光角法测得Npˊ∧(010)=13°,为An=30的更中长石,含量40~45%。

钾长石——半自形~他形,粒度一般2~4mm,个别颗粒较粗大,可达8.5mm,以具条纹结构的条纹长石为主,少量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含量共20~25。

石英——不规则他形粒状,1~2mm,干净透明,部分颗粒具波状消光。

黑云母——半自形、片状,深褐~浅黄色,多色性明显,一组极完全解理,含量8~10%;

角闪石——半自形~自形、柱状,深绿~黄绿色,多色性明显,含量3%;

榍石——多呈晶形完好的菱形或信封状晶体,极正高突起,高级白干涉色少量;

磷灰石——自形,六方柱状,横切面正六边形,全消光,纵切面长条状,平行消光,负延性,少量;

磁铁矿——不规则状,不透明,少量。

次生变化:

次生变化不明显,仅在斜长石中有微弱的绢云母化。

定名:

中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对下列岩石和薄片进行详细的鉴定描述:

1.手标本:

深成侵入岩、浅成侵入岩和喷出岩各一块。

2.薄片:

黑云母花岗岩。

实验五未知岩浆岩鉴定(2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

01012017

一、目的要求

1、考察学生对岩浆岩岩石类型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肉眼和镜下鉴定描述岩浆岩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随机选择同一类型的岩石标本和岩石薄片各一块,学生按照平时实验要求对其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

三、实验指导

本实验采用临时抽取的方式,选择要鉴定的岩石和薄片,学生对给定的岩石或薄片,借助小刀、放大镜、简易试剂及偏光显微镜,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并按照教材采用的分类命名方法,定出所选择岩石(薄片)的详细名称。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对所给岩石标本和薄片进行详细的鉴定描述。

1.对未知岩石、薄片进行全面的观察描述;

2.在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的详细名称。

实验六沉积构造和颜色(2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

01011501

一、目的要求

1、学会观察和描述(包括素描)各种沉积构造特征,了解种成因沉积构造的一般特征。

2、要求掌握常见的沉积构造的鉴别标志并分析、推断其成因及形成环境。

二、实验内容

1、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板状斜层理、槽状斜层理、波状层理、楔状层理、人字型层理。

2、层面构造:

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平顶波痕、干涉波痕、剥离线理、泥裂、晶痕。

3、化学成因的构造;缝合线、结核、叠锥、龟背石。

4、生物成因的构造:

虫迹、虫孔、叠层构造。

5、变形构造:

重荷模、变形层理、包卷层理。

6、沉积岩的颜色。

三、实验指导

一)观察与描述的内容:

1.观察层理细层的形态及与层面的关系。

2.观察层理物质成分,结构、粒序性。

3.测量斜层理的倾向。

4.观测波痕的大小和形态,对称性及与波痕伴生的层理特征。

5.描述岩石的颜色。

二)描述方法

下面以层理和波痕为例说明沉积构造的描述方法。

1.层理的描述

首先从细层(纹层)的观察人手,然后对层系、层系组进行描述,判断层理的类型,测定层系的倾角,分析其成因。

2.波痕的描述

描述内容包括波长、波高、波痕指数、不对称指数、波脊的形态及波痕类型等。

一般来讲.不同成因类型的波痕,其波痕指数、不对称指数和波脊的形态也不相同。

1)浪成波痕:

波峰尖锐,波谷圆滑,形状对称,不对称指数近于1,波痕指数一般4—13,多数为6—7。

拍岸波的波痕指数可达20,显不对称状,其陡坡朝向岸一方。

2)流水波痕:

波峰波谷均圆滑,不对称状,不对称指数等于2(或2.5),波痕指数大于5,大多为8—15,对于波长大于60cm的大型流水波痕一般大于15,其陡坡倾向指示水流方向。

在海、湖滨岸,波峰走向与岸线延伸方向大致平行,陡坡朝向陆地。

3)风成波痕:

极不对称,不对称指数远远大于2,波痕指数变化大,范围在10-70,一般在15—20以上,个别可达50,甚至更大。

波峰波谷都较圆滑开阔,但常常谷宽峰窄,陡坡倾向与风向一致

四、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选择三至五块构造标本进行描述(包括绘素描图),描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岩石类型或名称

2.沉积构造类型

3.构造形态特点

4.分析其成因及环境意义 

实验七、八碎屑岩的观察描述(4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

0101150201012018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碎屑岩的结构特征及描述方法。

2、掌握常见碎屑岩岩石类型的基本特征。

3、学会碎屑岩手标本和镜下观察与描述方法。

4、掌握砂岩的分类命名方法并对所描述岩石命名。

二、实验内容

1、砾岩:

复成分砾岩,单成分砾岩、底砾岩、泥砾岩。

2、砂岩:

海绿石石英砂岩、铁质石英砂岩、硅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

3、粉砂岩

三、实验指导

碎屑岩的观察分为手标本(野外露头)和薄片两部分内容,前者具有宏观和空间(三维)性,后者则是微观和断面(二维)的显示,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

按照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观察总是从总体开始,逐渐深入到各个细节,再从细节回到整体,有时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对岩石的特征获得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详细地观察手标本,对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特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再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镜下薄片观察,以弥补

手标本鉴定中的不足之处。

可以这样说,显微镜下岩石薄片鉴定是沉积岩室内研究的基础,为此要很好地学习掌握。

沉积岩室内鉴定的目的是为了仔细确定沉积岩中各种组分的成分、含量及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特征,以便对岩石进行准确的定名、推断岩石形成条件、形成后的变化以及与油气方面的关系。

现将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的观察描述内容说明如下。

一)砾岩

1.肉眼观察

1)颜色:

指出岩石总的颜色,并推断其成因。

2)构造:

注意砾石有无定向排列或优选方位及粒序变化等,否则定为块状构造。

3)成分:

包括颗粒(砾石)、填隙物的类型、含量和特征。

4)结构:

包括砾石大小、砾石的圆度、球度,说明其磨圆的程度,及长、中、短三个轴的情况,砾石的形状及表面特征及支撑性等。

2.镜下鉴定

一般用低、中倍镜,进一步鉴定砾石成分和填隙物的成分、结构及显微构造等。

3.举例

细角砾岩

手标本描述:

灰褐色,块状构造,砾石含量65%,以硅岩(硬度大)为主,次为泥岩;填隙物约30%,为泥质;孔隙约占5%;砾石直径2mm——10mm,,分选差,棱角——次棱角状;孔隙直径达lmm,呈杂基支撑结构。

镜下鉴定:

砾石成分有硅质岩、泥岩和页岩,硅质岩单偏光镜下无色,有的被泥质交代,边缘污浊;正交偏光镜下具小米粒状结构,约占砾石总量的2/3。

泥岩和页岩表面污浊,泥质结构,页岩显水平层理,填隙物为粘土矿物,已发生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

定名:

灰褐色块状构造单成分细角砾岩。

成因分析:

鉴于砾石分选、磨圆差,杂基支撑,故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泥石流沉积。

二)砂岩

肉眼观察

1.颜色:

观察风化面及新鲜面的颜色,并推断其成因。

2.构造:

主要在野外观察,标本上有微细构造时也应加以描述,显均一构造时定为块构造。

3.成分及含量:

首先指出碎屑在整个岩石中的含量,然后再分别描述其碎屑成分,并估计各种碎屑在岩石中的含量。

标本上鉴定砂岩碎屑的成分时,因颗粒小有一定困难,但只要掌握几点主要鉴定特征还是不难定出的。

如:

石英:

浅色、透明或半透明(因磨蚀而呈毛玻璃状)、油脂光泽。

长石:

肉红色或灰白色,新鲜者具闪光的解理面,玻璃光泽;蚀变者则为浅

色泽,具碎屑轮廓,以此与粘土杂基相区别。

云母:

片状,珍珠光泽,多为白云母。

岩屑:

多为暗色颗粒,特征变化大

再描述填隙物成分及含量:

包括化学胶结物和杂基。

(1)化学胶结物:

应定出成分及含量。

常见的胶结物有:

碳酸盐:

加稀盐酸起泡者为方解石,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浓盐酸起泡者为白云石。

硅质:

浅色、断口致密,岩石坚硬。

铁质:

氧化铁显暗红色,断口致密。

磷质:

暗褐色,断口致密,加浓硝酸,再加钼酸铵出现黄色沉淀。

(2)杂基:

主要是粘土物质,浅色,比较疏松,无—定形态。

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内。

4.结构:

包括颗粒粒度(最大、最小,一般)、磨圆度、分选及胶结类型、支撑类型等。

镜下观察:

1.成分及含量

(1)碎屑颗粒:

指出占整个薄片的含量。

①石英:

占碎屑颗粒的含量及其特征。

石英:

无色,透明,粒状,无解理,有时有裂纹,折光率赂高于树胶,突起糙面不显著,表面光滑。

干涉色一级灰白,最高时可达一级淡黄,一轴晶,正光性。

除此以外,常见波状消光现象及气液体或其它矿物的包裹体。

②长石:

占碎屑颗粒的含量及其特征。

长石:

在碎屑岩中含量仅次于石英,由于长石较石英易风化,应区分:

“新鲜的”和“风化的”。

在砂岩中最常见的长石是正长石和微斜长石,还有较少的酸性斜长石,中基性斜长石很少见。

根据光性特征应区别开正长石、微斜长石、透长石和斜长石。

通常在砂岩中,由于颗粒较小,正长石的卡氏双晶常见不到,而其它光性又与石英很相似,主要是根据其折光率略低于树胶、颗粒表面常因风化而污浊、微带浅棕色、土状等特点与石英区别。

长石易风化,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常风化成高岭土,使长石表面呈浅棕黄色、土状。

一般情况下,微斜长石风化程度比正长石差。

斜长石风化后易产生绢云母,其光性与白云母相似,只是呈极小的鳞片状。

长石风化后透明程度减低。

长石风化程度常分级表示,若是长石表面大部分被风化物质掩盖,则风化程度深;若不及1/4,则风化浅,两者之间为风化中等。

③岩屑:

占碎屑颗粒的含量及其特征。

在砂岩中可见到各种成分的岩石碎屑,在镜下要准确地鉴定出各种岩屑,必须有岩浆岩、变质岩和各类沉积岩的镜下鉴定基础,并且碎屑岩中的岩屑是母岩经过风化搬运,在一定环境下沉积而成,本身的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远没有母岩那样清楚,所以鉴定时要十分小心才是。

各种岩屑的特征参考《沉积岩石学》教材。

④其它;包括重矿物、云母等。

(2)杂基:

主要指泥质和细粉砂,也包括泥、粉晶碳酸盐矿物。

在镜下呈点状隐晶质。

由于经常被铁质浸染而带浅褐色,在含油砂岩中,杂基常被原油浸染而呈棕色,黑色。

有时粘土矿物后期重结晶、呈细小鳞片状或纤维状矿物。

也要统计杂基占整个岩石的含量。

(3)胶结物:

含量(占整个薄片)、类型和特征。

①铁质:

最常见的铁质胶结物为赤铁矿或褐铁矿,在显微镜下为红色,褐色,不透明或半透明。

②硅质:

有石英、玉髓和蛋白石等。

蛋白石:

无色透明,折光率比树胶低得多,为1.40——1.46,正交偏光镜下全消光,是均质体矿物。

玉髓:

无色透明,折光率与树胶接近,在正交偏光镜下可见小米粒杖的微晶结构或呈放射纤维组成的球粒状、十字花状或扇形的集合体,一级灰干涉色。

③碳酸盐:

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

在染色片中可区分开方解石、铁方解石和白云石、铁白云石。

方解石——染成红色;铁方解石——紫红,白云石——不染色,铁白云石——蓝色。

除此以外有时尚有石膏、硬石膏、海绿石等物质作胶结物。

一块岩石中若有两种以上的胶结物,应注意不同胶结物之间、胶结物与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以判断其生成顺序。

胶结物成分确定后,便估计其含量,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视域,估计每个视域中碎屑颗粒占多少面积,胶结物占多少面积,几个视域平均一下,就直接得出其百分含量。

2.结构

(1)颗粒结构:

颗粒大小(最大、最小、一般)、形状、分选、磨圆等。

(2)填隙物结构,包括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见《沉积岩石学》教材。

(3)孔隙结构:

包括孔隙含量、类型、大、小、几何形状,连通性、分选性。

(4)支撑性和胶结类型,见《沉积岩石学》教材。

3.显微构造:

如微递变、微冲刷、微细层理。

4.其它:

含油情况,含化石情况。

5.定名:

颜色+构造+粒度+成分

如灰白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

有时也把自生矿物等反映在岩石名称上,如灰绿色海绿石石英砂岩。

6.砂岩的成岩作用:

常见的成岩作用有:

(1)胶结作用和固结作用:

应注意胶结物的成分及结晶程度,胶结物的结构或世代关系,以便了解胶结作用的强度及固结历史。

(2)压实及压溶作用:

主要根据颗粒的填集程度(是否紧密填集)、颗粒间的接触强度(由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缝合线状接触)及胶结物的多少,颗粒变形,如云母弯曲、假杂基等来加以确定。

(3)重结晶作用:

砂岩的重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填隙物当中,如方解石胶结物形成连生胶结;硅质胶结物形成再生石英(次生加大边)、粘土杂基转变成正杂基等均为重结晶现象。

(4)交代作用及自生矿物的形成:

交代作用的发生与外来物质的加入和介质Eh、Ph条件的变化有关。

通过对于矿物交代共生关系的研究,可以了解砂岩的成岩变化历史。

(5)溶解:

溶蚀作用

7.砂岩成因分析

通过砂岩标本和薄片的研究,应对岩石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作出某些成因推论和提出一些问题。

成因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碎屑成分看陆源区母岩的性质及大地构造状况。

(2)从成分成熟度看风化作用的强弱和搬运距离的远近。

(3)从结构成熟度(分选、磨圆及杂基含量)及沉积构造特征看搬运沉积介质的性质、搬运方式及对碎屑的改造作用,并推断沉积环境。

(4)从化学胶结物的成分、结构、胶结类型、自生矿物、颗粒接触关系等看成岩环境及成岩历史。

油区碎屑岩成岩阶段的划分见表2—1。

(5)从岩石及胶结物的颜色、成分推断古气候。

描述举例

岩石名称:

海绿石石英细砂岩。

时代:

青白口群龙山组,产地:

石门寨鸡冠山。

1.手标本肉眼观察

(1)颜色:

风化面红褐色、新鲜面绿灰色,绿色由海绿石引起,故绿灰色属自生色。

(2)构造:

平行层理。

(3)成分:

颗粒占70%,填隙物约30%,颗粒成分为石英,具油脂光泽,无杂基,胶结物为自生海绿石(占20%)和石英。

(4)结构:

碎屑石英约0.3mm,分选好,次圆状——圆状。

自生海绿石呈团粒状。

2.镜下鉴定

(1)成分:

①颗粒占70%,几乎全由单晶石英组成,含量>99%,偶见脉石英,含量<1%,大部分无波状消光,有的见碎裂现象。

②杂基;极少,约2%,以薄膜形式分布于碎屑石英与其加大边之间,灰黄色。

③胶结物:

约占30%,其中海绿石占23%,石英7%。

海绿石大都不同程度发生了褐铁矿化和粘土矿物化。

(2)结构:

颗粒平均0.3mm,分选中—好,浑圆—圆状。

自生海绿石呈团粒状或不规则状分布于石英颗粒间,自生石英围绕碎屑石英构成自生加大边,使原颗粒趋于自形,加大边与原颗粒之间有一层粘土薄膜。

颗粒支撑,接触式胶结。

(3)定名:

绿灰色平行层理海绿石石英中砂岩。

(4)成因分析:

①母岩区性质:

由于碎屑成分几乎全为单晶石英,结构成熟度极高,故具多旋回性,母岩区岩石类型以碎屑岩(特别是砂岩)为主,当时气候较湿热,风化较彻底。

②大地构造状况:

由于高成分成熟度和高结构成熟度,故当时构造运动平缓,地形高差小。

③搬运距离远。

④鉴于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和平行层理构造,故推断介质性质为牵引流,以推移载荷的形式搬运(以跳跃为主,少量滚动),上部流动体制Fr>1。

又由于有海绿石出现,故为浅海环境。

⑤成岩作用:

发生的成岩作用类型有:

a.胶结作用:

形成海绿石和石英加大边;b.压实压溶作用:

石英颗粒呈点接触及缝合接触;c.交代作用:

海绿石(包括褐铁矿化和粘土矿物化)交代石英颗粒及其加大边,及海绿石的褐铁矿化和粘土化。

成岩顺序是:

海绿石形成→褐铁矿化、粘土化→石英加大→海绿石等交代颗粒和石英加大→压溶作用。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陆源碎屑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对下列岩石和薄片进行详细的鉴定描述:

1.手标本:

石英质砾岩、岩溶角砾岩、海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

2.薄片:

长石砂岩

实验九泥质岩、火山碎屑岩薄片的观察描述(2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

01012019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泥质岩和火山碎屑岩薄片的观察,掌握粘土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岩性特征及鉴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泥质岩:

高岭石粘土岩

火山碎屑岩:

玻屑凝灰岩

三、实验指导

(一)泥质岩薄片观察描述

泥质岩是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沉积岩,粒度<0.0lmm,(或0.00625mm),其粘土矿物的含量>50%,故泥质岩的一切特征都是由于粘土矿物的性质决定的。

泥质岩的研究也和其它岩石的研究一样,首先从野外露头、手标本、岩心及岩石薄片的观察鉴定中获得。

而未解决的问题可以配合室内粒度分析、染色分析、差热分析、加热脱水失重分析,电子显微镜鉴定、X—射线衍射法、油浸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手段,得到进一步解决。

1.进一步鉴定泥质岩成分。

包括所有机械混入物成分和含量,自生矿物种类、大小、形状和含量,生物化石的类型和含量等。

某些粘土矿物也能在镜下鉴定出来。

蒙脱石(胶岭石):

在薄片中无色,有时带黄、绿或粉红颜色并有多色性。

负突起,折光率随其中的Fe、Mg含量的增加而增高。

晶体为鳞片状。

平行(001)解理完全。

干涉色为二级,但由于颗粒极为细小,而往往不超过一级黄,主要鉴定特征是晶形、突起及干涉色。

高岭石:

在薄片中无色透明,有时为浅黄色。

晶体为片状、鳞片状,平行(001)解理完全。

低正突起。

干涉色为一级灰白色。

伊利石:

在薄片中无色,有时带淡绿色、淡黄褐色。

晶体叶片状。

低——中正突起。

干涉色可达二级顶部,但常见为一级黄红。

近于平行消光。

2.进一步鉴定结构。

3.构造

4.次生变化

5.定名;如果能鉴定出粘土矿物成分则按成分定名,如灰白色高岭石粘土岩,但一般不易定出粘土矿物成分。

(二)火山碎屑岩镜下鉴定

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由于碎屑颗粒粗大,易于肉眼观察和描述。

而凝灰岩颗粒较细,除肉眼观察和描述外,镜下观察和描述就显得更加重要。

进一步鉴定火山碎屑岩各种组分及其相对含量。

如岩屑、晶屑的成分、外形、大小等方面的特征以及玻屑的形状和光性特点。

观察凝灰岩的结构以及次生变化等特征。

定名:

对凝灰岩定名要包括下列内容:

颜色、火山碎屑成分,火山碎屑物态。

如灰白色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泥质岩、火山碎屑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对下列薄片进行详细的鉴定描述:

1.高岭石粘土岩,2.玻屑凝灰岩。

实验十泥质岩、火山碎屑岩手标本观察描述(2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

01011503

一、目的要求

通过泥质岩、火山碎屑岩的手标本的系统观察描述,掌握泥质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岩性特征及鉴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泥质岩:

高岭石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钙质泥岩、硅质泥岩、铁质泥岩、炭质泥岩、油页岩。

火山碎屑岩:

火山角砾岩、熔结火山角砾岩、熔结火山角砾凝灰岩、安山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三、实验指导

(一)泥质岩肉眼观察的内容及方法:

1.颜色:

首先要区别是原生色还是次生色。

原生色可反映泥质岩的成分及形成条件。

较纯的泥质岩呈浅色(白色、灰白色);如混入有机质呈黑色;含有高价Fe3+时呈红色。

不同颜色的粘土工业价值亦不同,浅色者可作耐火粘土。

2.成分:

由于粘土矿物颗粒十分细小,肉眼鉴定困难。

肉眼主要估计其所含的机械混入物(砂和粉砂)及钙质、铁质和有机质。

纯的可塑性泥质岩断口呈脂肪光泽或丝绢光泽,纯的可塑性粘土岩则具平坦状断口或贝壳状断口。

胶岭石粘土岩在水中易泡软且膨胀,而高岭石粘土岩则相反。

含有少量砂和粉砂的粘土岩用牙咬即可发现,如含量多时断口呈粗糙状。

3.结构:

纯的粘土岩具粘土结构。

除此还有含砂(粉砂)粘土结构、粉砂(砂)质粘土结构、含鲕粒粘土结构、植物(动物)粘土结构。

4.构造:

主要是观察页理发育程度及层面特征。

(二)火山碎屑岩肉眼观察的内容及方法:

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由于碎屑颗粒粗大,易于肉眼观察和描述。

观察和描述方法基本上与砾岩和角砾岩相同,而凝灰岩颗粒较细,除肉眼观察和描述外,镜下观察和描述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1.颜色:

特殊的颜色是火山碎屑岩的鉴定特征,火山碎屑岩色彩鲜艳,多呈白、浅红、浅黄、浅绿等色。

风化的凝灰岩表面呈不均匀的彩色。

2.成分:

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主要由熔岩碎屑组成。

可根据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确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