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455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docx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安莉芳服装有限公司(搬迁、扩建)项目厂房A、厂房B

 

群塔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

审定:

_________________

 

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2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2

第一节工程概况2

第二节周边环境2

第三节参建各方信息2

第二章编制依据3

第三章塔吊操作使用管理方案4

第一节塔吊基础的安全防护措施4

第二节塔吊安拆的安全防护措施4

第三节危险源识别5

第四节群塔作业安全控制措施5

第四章塔吊平面布置定位原则7

第五章各楼号立塔高度8

第六章塔吊防碰撞措施9

第七章塔吊运行原则10

第八章塔吊吊装原则11

第九章安全技术要求12

第十章组织机构及应急预案13

第一节组织机构13

第二节塔吊事故应急预案13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安莉芳(常州)服装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上海汉思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监理单位为常州市江南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江苏常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西路25号,北邻河海西路已建厂房C,东邻龙江北路,南邻霓达摩尔伊藤金属有限公司厂房。

施工现场地势平坦,水、电、道路均已接通。

本工程厂房A、B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汽车库,地上五层主要功能为生产车间。

总建筑面积约26717.17平方米,建筑最高处高度29.1米。

其中厂房A建筑面积9394.39平方米,厂房B建筑面积12684.39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积4365.4平方米。

以一层室内建筑地面标高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35米。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顶板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三类,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结构抗震等级:

三级。

第二节周边环境

塔吊覆盖区域内没有已建民居,1#塔吊覆盖区域临河海西路人行道,2#塔吊覆盖已建厂房C,大臂前端靠近已建厂房D,使用须做好限位装置及防护设施。

第三节参建各方信息

工程名称

安莉芳服装有限公司(搬迁、扩建)项目厂房A、厂房B

地理位置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西路25号

建设单位

安莉芳常州服装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上海汉思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

江苏省常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

常州市江南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

常州市新北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总包单位

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章编制依据

国家现行法律、法规

本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施工图纸

集团公司安全文明标准化实施手册

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

本工程的塔吊总包管理方案

本工程的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QTZ63型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

《建设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第三章塔吊操作使用管理方案

第一节塔吊基础的安全防护措施

1、由于本工程塔吊处于地下室内,须预留孔洞,孔洞的围护采用钢管搭设进行临边围护。

2、定期对塔吊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和倾斜测量。

第二节塔吊安拆的安全防护措施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安装(拆卸)人员学习措施内容,进行技术交底,落实每项工作:

1、安装作业之前,组织学习安装(拆卸)安全技术方案,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方案交底,每天对分项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

2、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司机、吊装指挥、电工及检查人员要持证上岗;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着防滑鞋,冬季、雨季应采取防滑措施。

遇有架空输电导线的场所,应避免起重机结构进入输电导线的危险近程,如果条件限制不能保证安全距离,要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架设。

3、作业人员必须遵守高空作业规则,严禁酒后上岗及高空抛物等一些不安全行为,安装基本塔时遇六级风以上禁止作业。

4、对长、大物件吊挂点应准确,保证被吊物件平衡,起吊前应用稳固绳把两端拴牢,防止重物旋转,摆动和碰撞。

安装作业区[5—10]米范围外应设安全警戒线,工地派专人把守,非有关人员不得进入警戒线,专职安全人员应随时检查各岗人员的安全情况,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

5、套架、回转支承座、平衡臂、起重臂等大件吊装作业前,技术负责人必须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每次起吊离地面20CM左右时必须停机,检查安全平稳性,确认安全可靠方能继续起吊。

6、安装人员要工作岗位明确,作业职责明确,既要坚守岗位,又要互相配合,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塔机安全技术措施规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工作。

塔机安装后,未经“安装质量检测实验”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塔机安装质量检测试验合格后,应将安全操作规程标牌,塔机性能标牌和安装验收标牌,挂立于醒目处,以提醒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

7、塔机交付使用前,必须向使用单位做“塔机技术性能,保养和维修”及“安全技术规程”等交底,并取得使用单位签字认可。

机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机械的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攀登塔机。

塔机的正常工作气温为-20~+40℃,风力小于六级。

8、塔机每次安装使用都必须进行空载、静载实验,动载实验。

静载实验吊重为额定荷载的125%,动在实验吊重为额定载荷的110%。

9、夜间工作时,除塔机本身自有的照明外,施工现场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

10、塔吊的操作必须落实三顶制度,司机的操作按塔机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处理电气故障时,须有维修人员两人以上。

塔机应当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传动部件应有足够的润滑油,对易损件应经常检查、维修或更换,对连接螺栓,特别是经常振动的零件,应检查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则必须及时拧紧。

检查和调整制动瓦和制动轮的间隙,保证制动灵敏可靠,其间隙在0.5~1mm之间,摩擦面上不应有油污等污物。

11、钢丝绳的维护和保养严格按规定执行,发现有超过有关规定,必须立即换新。

12、塔机的各结构、焊缝及有关构件是否有损坏、变形、松动、锈蚀、裂缝,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各电器线路也应及时修复和保养。

第三节危险源识别

第四节群塔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1、塔吊租赁公司要派专人负责塔吊管理,进场后要对塔吊司机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技术和安全交底,每班作业前要做好班前交底和记录。

塔吊司机、信号工必须持证上岗,每月应对塔吊司机、信号工、挂钩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

每季度必须对塔吊司机、信号工、挂钩工进行操作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操作时应随时携带操作证。

2、塔机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向停置,为确保工程进度与塔机安全,各塔机须确保驾驶室内24小时有塔机司机值班、交班,接班人员应当面交接,交接时不得离开驾驶室,接班人员未到岗时,交班人员不得离机,交接班时应认真做好交接班纪录。

3、严格限制塔臂回转角度的塔机,采取塔臂回转限制措施。

统一在塔机大臂尖、平衡臂尾部、塔机最高处安装安全反光警示器(灯),保持电路通畅。

4、施工现场应设能够满足塔机夜间施工的照明灯塔,亮度以塔机司机能够看清起重绳为准。

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

5、塔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

对讲机经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改频率,要做到专机专用,不得转借。

6、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机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信号指挥人员,信号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换班时应采用当面交接制。

7、每班塔吊作业时应保证2名信号工指挥并做到专人专机,信号工必须穿戴明显的标志服,佩带袖标,使用标准的旗语,用对讲机进行信号指挥,要使用单独频率,不得与其他信号混用。

挂钩工应保持固定不许随意更换。

信号工指挥作业时,要精力集中,正确指挥,保证塔吊的安全。

第四章塔吊平面布置定位原则

1、考虑到多单位同时作业,应尽量减少群塔之间的相互影响,塔吊按区域设置,尽量避免塔吊跨区段作业,便于施工组织,减少协调矛盾。

2、尽量减少塔机基础施工和塔机安装后对边坡稳定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各塔吊高差关系及各楼座的结构形式等,确定立塔顺序。

4、便于塔机的安装和拆除。

5、塔机在考虑安装、拆除方便的同时,塔机的回转半径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作业区,尽量减少塔机的作业盲区和覆盖更多的材料堆放场地,减少材料二次倒运。

考虑设置汽车吊以备解决部分塔吊盲区的吊运作业,同时可以负责塔吊覆盖区域外现场的材料倒运。

部分钢筋和模板等材料考虑人工搬运。

明确塔间合理高差的控制以及塔位顶升顺序。

塔吊布置时尽量避免过多的交叉,以充分发挥塔吊的效率。

6、塔机的尾部与周围建筑物及其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6m。

7、两台塔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塔机的起重臂端部与另一台塔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处于高位塔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平衡重的最低部位)与低位塔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

第五章各楼号立塔高度

1#塔吊(厂房A)

2#塔吊(厂房B)

塔吊基础面标高m

-2.95

-3.75

建筑物最高高度m

29.1

29.1

起吊物最大高度m

3

3

顶层安全生产所需高度

3

3.15

绑扎点到吊钩距离m

1.5

1.5

计算正负零以上高度m

29.1

29.1

计算总高度m

39

36

第六章塔吊防碰撞措施

1、根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10.5的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

本工程塔吊与塔吊间中心距离最小76.8m,最大塔吊臂长均为58m,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的规定。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中规定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的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米。

本工程按正负零以上1#塔吊安装高度比2#塔吊要低于5米,塔吊标准件均为3米/节,各楼号塔吊安装节数及总高度如下表。

正负零以下高度m

正负零以上高度m

安装总高度m

1#塔吊

2.95

29.1

13*3=39

2#塔吊

3.75

29.1

12*3=36

2、塔臂前端设置明显标志,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塔与塔之间回转方向必须错开,严格控制楼和楼之间的操作高度和作业时间。

3、从施工流水段上考虑各塔作业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塔吊同时使用时发生碰撞。

4、塔吊同时作业必须照顾相邻塔吊作业情况,其吊运方向、塔臂转动位置、起吊高度、塔臂作业半径内的交叉作业,并由专业信号工设立限位哨,以控制塔臂的转动位置及角度,同时控制器具的水平吊运;禁止相邻塔吊同时向同一方向吊运作业,严防吊运物体及吊绳相碰,确保交叉作业安全。

5、当两台塔吊吊臂或吊物相互靠近时,司机要相互鸣笛示警,以提醒对方注意。

6、夜间作业时,应该有足够亮度的照明。

7、司机在操作时必须专心操作,作业中不得离开司机室,起重机运转时,司机不得离开操作位置。

8、司机要严格遵守换班制度,不得疲劳作业,连续作业不许超过8小时。

9、司机室的玻璃应平整、清洁,不得影响司机的视线。

10、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严禁无指挥操作,更不允许不服从指挥信号,擅自操作。

11、回转作业速度要慢,不得快速回转。

12、以上大风严禁作业。

操作后,吊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放松回转制动器,并且将吊钩起升到最高点,吊钩上严禁吊挂重物。

第七章塔吊运行原则

1、低塔让高塔。

低塔机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机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2、后塔让先塔。

在两塔机塔臂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时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3、运塔让静塔。

在两塔机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机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机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机应避让静塔机。

4、轻车让重车。

在两塔机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的塔机。

5、客塔让主塔。

以各单位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机工作区域,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单位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

6、塔机在运行中以上各条件同时存在时,必须按项目经理部指定的排序原则执行。

第八章塔吊吊装原则

1、钢筋均在现场加工,由塔吊吊至工作面,吊装时由塔吊自带钢丝绳在钢筋两端进行绑扎,控制好起吊点位置,检查吊索、卡环、绳卡等用具,经检查完毕后,方可进行吊装。

吊装时,做到吊装现场有人指挥,吊装到工作面上有人指挥。

2、大模板场区应设置在塔吊有效回转半径之内;模板吊装前,应先检查卡具及吊环等是否牢固可靠;吊装模板时严禁用人力搬运模板,并在吊运过程中,严防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到其它模板;吊装大模板时,每次起吊只能吊运一块大模板,禁止同时吊运两块以上角模。

3、小构件起吊前按构件的型号、编号、吊装方向及顺序依次堆放,堆放位置应按吊装的平面布置规定,并在塔臂的回转半径内;小构件堆放应平稳,底部设置垫木,避免搁空而引起翘曲,起吊点应通过构件的重心位置,垫点应接近支承位置;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保险绳捆扎牢固,才能吊运,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件、工具,防止滑脱伤人或意外事故。

4、吊装期间凡有大雨、大雾及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吊装工作,严格禁止挂钩人员使用人力强制稳定手段进行吊装,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大雨、大风过后进行吊装时,应进行试吊,防止制动装置失灵和地基受水泡变软而发生各种事故。

5、在吊装时因故中断,应立即采取措施制动;如吊装大模板应将大模板缓慢放落到地面;所有构件不得悬挂在空中。

第九章安全技术要求

1、塔吊租赁公司要派专人负责塔吊管理,进场后要对塔吊司机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技术和安全交底,每班作业前要做好班前交底和记录。

塔吊司机、信号工必须持证上岗,每月应对塔吊司机、信号工、挂钩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

每季度必须对塔吊司机、信号工、挂钩工进行操作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操作时应随时携带操作证。

2、塔机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向停置,为确保工程进度与塔机安全,各塔机须确保驾驶室内24小时有塔机司机值班、交班,接班人员应当面交接,交接时不得离开驾驶室,接班人员未到岗时,交班人员不得离机,交接班时应认真做好交接班纪录。

3、严格限制塔臂回转角度的塔机,采取塔臂回转限制措施。

4、统一在塔机大臂尖、平衡臂尾部、塔机最高处安装安全反光警示器(灯),保持电路通畅。

5、施工现场应设能够满足塔机夜间施工的照明灯塔,亮度以塔机司机能够看清起重绳为准。

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

6、塔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

对讲机经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改频率,要做到专机专用,不得转借。

7、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机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信号指挥人员,信号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换班时应采用当面交接制。

8、每班塔吊作业时应保证2名信号工指挥并做到专人专机,信号工必须穿戴明显的标志服,佩带袖标,使用标准的旗语,用对讲机进行信号指挥,要使用单独频率,不得与其他信号混用。

挂钩工应保持固定不许随意更换。

信号工指挥作业时,要精力集中,正确指挥,保证塔吊的安全。

第十章组织机构及应急预案

第一节组织机构

1、为保证在塔吊基础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能自始至终掌握塔吊使用中的每个环节和动态,及时有效地解决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可靠的完成,项目部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塔吊安全施工领导小组,同时配备1名安全管理人员,均持证上岗,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

文涛

副组长:

黄彬桑红钢

成员:

施章施晶晶董彬李玲玲张希强王明凯

2、本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时的相关工作人员,如电焊工、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均必须持证上岗。

第二节塔吊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发生塔吊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成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

安全员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

2、应急组织机构包括:

抢险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部、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三、信息报告

1、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组长(副组长)报告。

如果有火灾事故,必须同时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急救拨打120。

2、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3、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

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四、事故应急处置

应急指挥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明确救援步骤、所需设备、设施及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救援。

需要救援车辆时,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救援车辆迅速施救。

五、塔式起重机出现事故征兆时的应急措施

1、塔吊基础下沉、倾斜

1.1、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

1.2、根据情况设置地锚,控制塔吊的倾斜。

2、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

2.1、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

2.2、按照抢险方案,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方法将塔吊结构与其它物体联接,防止塔吊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

2.3、用2—3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臂,一台锁平衡臂。

其中一台在拆臂时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

2.4、按抢险方案规定的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臂杆取下;

2.5、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汽焊割开。

塔吊倾翻:

3.1、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力情况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险情发展。

3.2、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险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

锚固系统险情:

4.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4.2、将塔吊锚固系统加固。

4.3、如需更换锚固系统部件,先将塔机降至规定高度后,再行更换部件。

塔身结构变形、断裂、开焊:

5.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变形部位,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5.2、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变形或断裂、开焊部位加固。

5.3、落塔更换损坏结构。

六、事故引起人员伤亡的处置:

1、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2、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

迅速核实塔式起重机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压在倒塌的设备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

3、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3.1、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3.2、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

①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

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

②外伤大出血:

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③骨折:

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3.3、一般性外伤:

①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

②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

3.4制定救援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救援,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

七、应急物资及装备

救护人员的装备、灭火剂、灭火器、简易灭火工具、消防救护器材、自动苏生器、通讯器材。

八、预案管理

1、培训

1.1、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

1.2、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2、演练

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九、预案修订与完善

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2、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3、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