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350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三课时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两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体会古诗的意境,感知诗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会写“簸、涯”两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体会古诗的意境,感知诗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2.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浪淘沙》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着我们成长。

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成为了作者创作的源泉,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图片展示)。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其一)。

二、讲授新课

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作者

(2)解词语,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浪淘沙》(其一)

1.板书:

浪淘沙(其一)

2.齐读课题。

(一)解诗题,知作者

1.说一说你对“浪淘沙”这个题目的理解。

浪淘沙:

唐代曲名。

2.说一说这首诗描写什么?

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

3.作者及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传世。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4.自学反馈

a同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字词。

簸涯

b自主朗读,注意节奏(读通,读顺)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c指名读整首诗。

d全班齐读整首诗。

(二)解词语,明诗意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1.词语解释

(1)浪淘沙:

指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

波浪淘洗

(3)九曲: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4)簸:

掀翻,上下簸动。

(5)“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

(6)银河:

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中国神话传说故事鹊桥相会。

(7)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牛郎织女是一个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2.解释句意。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既然你是从天边而来,如今请你带着我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牛郎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3.理解了句意,你能说说诗意吗?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夹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找牛郎织女的家。

(三)多诵读,悟诗情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能根据注释和查阅资料来理解诗意真棒,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

真的是万里沙吗?

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

(2)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

交流回答:

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3)指导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

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吧!

注意:

把字读准,声音洪亮。

把“九曲黄河”“浪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

(4)图片欣赏,感受雄伟

这就是黄河,从高空俯瞰,如巨龙蜿蜒盘旋。

它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流经九个省和自治区。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欣赏了远景图,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波涛汹涌、巨浪滔天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虎啸龙吟、震耳欲聋

你感受到了什么?

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小结:

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波涛汹涌”的特点,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雄伟壮观的图景。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表达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

想象训练:

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直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

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资料宝库: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

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

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3)说一说:

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

“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4)小结:

借描写神话传说,向往着随黄河水能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5)尝试背诵。

(指名背。

全班背。

(四)课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辛苦、劳累,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诗人用精炼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寄托了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这是多么奇伟的想象。

四、板书设计

浪淘沙(其一)

现实(夸张)

神话(想象)

向往美好

第二课时《江南春》

一、导入新课

1.检查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是一个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方,是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3.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

二、讲授新课

在学古诗之前,再次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作者

(2)解词语,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走进《江南春》,欣赏《江南春》的美景(图片展示)

1.板书:

江南春

2.齐读课题。

(一)解诗题,知作者

1.说一说你对“江南春”这个题目的理解。

“江南春”:

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以七绝最为出色。

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背景: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描写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3.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词语。

过渡:

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如果让大家只用几个词语来描绘春天,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

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

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

4.自学反馈

a同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字词。

莺旗

b自主朗读,注意节奏(读通,读顺)。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指名读整首诗。

d全班齐读整首诗。

(二)解词语,明诗意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1.词语解释

(1)南朝:

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2)四百八十寺:

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3)千里:

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绿映红:

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

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

(5)水村山郭:

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

(6)酒旗风:

酒旗迎风招展。

(7)楼台:

指佛寺中的建筑。

(8)烟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2.解释句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

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小结:

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摇动。

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座寺庙,又多少楼台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

(三)多诵读,悟诗情

1.学习前两句诗——晴景,写今。

“千里”二字,渲染了江南广袤的大地上黄莺啼叫、绿树丛丛、红花簇簇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

“水村、山郭”是静态描写,写“酒旗迎风飘动”是动态描写。

(1)说说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

明确:

听觉——莺啼; 视觉——绿,红,水村,山郭,酒旗;触觉——风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3)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

(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

2.学习后两句诗——雨景,怀古。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诗人又特意让它们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加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在远处,诗人看到了很多寺庙,他写道: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你看到什么了?

①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

②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③寺庙旁边的花香、下雨时空气的清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④……

(3)四百八十四座寺庙,是一座不多一座不少的吗?

(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

资料链接:

南朝:

公元420年至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

这一时期,当权者曾大量兴建寺庙,祈求神明保佑。

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杜牧生活的时代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4)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永保江山稳固,这样的做法对吗?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春风、寺庙、楼台、烟雨等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6)小结:

作者由古思今,今天的唐朝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思想和南朝统治者何其相似!

这里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板书:

忧国忧民)

带着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尝试背诵。

(四)课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

《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秀美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神往,同时又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四、板书设计

江南春

晴景写今

雨景怀古

忧国忧民

第三课时《书湖阴先生壁》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古诗。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和宜人的江南春景,这节课我们依然运用上节课方法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4.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学古诗之前,再次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作者

(2)解词语,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1.板书:

书湖阴先生壁

2.齐读课题。

(一)解诗题,知作者

1.说一说你对“书湖阴先生壁”这个题目的理解。

诗题:

“书……壁”意为“在……墙壁上写诗”,与我们学过的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的“题……壁”是一个意思。

2.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背景: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的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写在了墙壁上。

3.自学反馈

a同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字词。

“畦”读qí,“闼”读tà

b自主朗读,注意节奏(读通,读顺)。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指名读整首诗。

d全班齐读整首诗。

(二)解词语,明诗意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1.词语解释

(1)书:

书写,题诗。

(2)茅檐: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3)无苔:

没有青苔。

(4)成畦:

成垄成行。

畦:

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5)护田: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6)排闼:

开门。

闼:

小门。

(7)送青来:

送来绿色。

2.解释句意。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茅檐长扫净无苔

思考:

(1)茅檐是谁家的?

净,何意?

诗人怎样写净的?

(2)赏析“无苔”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

青苔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比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

●花木成畦手自栽。

①“成畦”二字有何作用?

“成畦”二字在此处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②从前两句可以看出杨德逢是什么性格?

朴实勤快,爱好洁净,

兴趣高雅,热爱生活。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③知识链接: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

这样两两相对,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对偶也叫对仗,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

这样的诗句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一行;黄鹂——白鹭;鸣——上;翠柳——青天。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二水;半落——中分;青天外——白鹭洲。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僧;宿——敲;池边树——月下门。

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还采用了什么手法?

采用了拟人手法。

引导学生明确拟人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

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

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

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三)多诵读,悟诗情

(1)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院内:

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台阶上没有苔藓,显得光洁可爱;院子里花木成行,散发着清香。

院外:

有山有水有田,满眼青绿,显得恬静、优美。

真是一个情趣高雅,而又品质高洁的人啊。

(2)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情感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

诗人在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也歌颂了湖阴先生高洁不俗的性情品格。

带着你的理解读古诗。

边读边想,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表现了湖阴先生的人品高洁。

(四)课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净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四、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生活环境自然环境

情趣高雅品质高洁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学会通过文字来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2.能根据提供的内容确定主题,用流畅的语言、具体的事件表达对生活的感触。

3.先说后写,先想再写,学会构思选材,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内心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

学会构思选材,用具体的事件写出事物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

1.生活是温馨美好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抹靓丽,一抹抹美好,今天我们以此为题,来写作文。

让生活更美好

2.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平心静气悟美好

美好是一种感悟,是一种体会,生活中你觉得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

请大家闭上眼睛两分钟,感悟你心中那份美好。

2.七嘴八舌谈美好

美好需要分享,请把你心中的美好大声说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3.遣词造句说美好

读教材内容,从八个词语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口头作文。

上面八个词语,你对哪一个词语对最感兴趣?

为什么?

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

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

强调:

表达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4.名家妙文读美好

(1)多媒体出示老舍的《养花》

(2)强调变形。

《养花让生活更美好》

(3)阅读短文,解决习题。

习题:

(1)作者选择的材料是(  )

A.养花      B.种花

(2)把文中能概括养花的乐趣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文章的(  )自然段比较具体地写出了养花的乐趣。

A.第二、三、四、五

B.第三、四、五、六

(4)作者列举了多个事例来具体写养花的乐趣,请概括这些事例,写下来。

5.范文引路觅美好

(1)多媒体出示范文:

谦让,让生活更美好

(2)范文点评说美好

6.我以我笔写美好

美好需要记录,请大家勇敢的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下你的美好,让短暂的体会变成永恒的流淌。

7.写作指导。

(1)怎样拟题

(2)怎样选材立意

(3)怎样叙述

(4)怎样开头结尾。

8.学生开始写作文。

三、课堂小结

希望大家借鉴以上文章的写作经验,用心完成自己的习作,享受写作带来的美好。

四、板书设计

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平心静气悟美好

七嘴八舌谈美好写作指导:

遣词造句说美好怎样拟题

名家妙文读美好怎样选材立意

范文引路觅美好怎样叙述

我以我笔写美好怎样开头结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