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348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docx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汇总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同学之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家想一想,我们每天除了父母、家人外,与谁接触最多呀!

对,是同学。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同学之间如何相处。

说着说着,问题来了。

二、情境创设。

1、情境创设一。

师:

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

小芳说:

我不和小英一位,她那么胖,笨死了!

”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

“你才笨呢!

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

”小英听到小芳骂她,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

师:

小芳她们为会么玩不到一块?

不英为什么会哭?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

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

师小结:

这几个同学调节得很好,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

这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吧!

2、情境创设二。

师:

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簇拥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男同学不小心啃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男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

师:

王小燕做得对不对?

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

好生气对身体、精神都没有好秘,好生气的人容易得病,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处不好。

好生气的人烦恼多,学习起来也容易出差错,我们都要记住生气的害外,人人争取做个活泼快乐的小学生。

同学之间也要和睦相处,让我们生活在快乐的集体中。

师:

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样做?

3、说句心里话。

(1)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间画一条“三八线”。

(2)考试时,你的同桌没带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笔,他没有借给你。

(3)选班长时,你的好朋友当选,你却落选了。

三、全课小结。

 

师总结: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学校决定每星期都要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如果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或想法,欢迎你们积极参加,踊跃发言,老师一定为你们解决。

愿大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改改你的坏习惯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

一、交待任务。

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

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

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

改改你的坏习惯

二、新知学习。

1、教师叙述故事《小红的三餐》。

故事大意:

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

“妈妈,我不饿,我不吃。

”说完就上学去了。

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

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

生答。

板书:

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

师问:

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生答。

师板书:

不卫生

师问:

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

生答。

师板书。

师问:

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

你准备怎样改正?

小结学法:

(略)

2、教师叙述故事《小明的100分》。

故事大意:

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

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

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

“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出示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

(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

(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

(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

3、教师叙述故事《客人来了》。

故事大意:

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

小立打开礼品盒,发现里面有她爱吃的蛋糕,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嚷着叫爸爸陪她到公园玩儿。

出示题目:

(1)故事中小立有哪些坏习惯?

(2)这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3)还有哪些是家庭生活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打算怎么办?

用刚才学习前两个内容的方法自学,小组讨论,派一人回答。

4、说说你或你发现别的同学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习惯,你的改正措施。

三、全课总结。

1、师: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或某些不良习惯。

只要大家从小勇于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纠正,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4}我是小书虫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明白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2、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谈话导入。

师:

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阅读课外书吗。

你都读过哪些课外书?

阅读课外书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学生谈一谈读书带来的好处。

二、读书的好处。

1、知识渊博的小博士。

教师阅读课本第1页陶陶说的话。

学生谈一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

同学们,是读书让陶陶成为知识渊博的小博士,大家平时要多读书呀!

2、我的日记。

教师阅读课本第2页小朋友的日记。

学生谈一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不但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心情愉悦,而且对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让我们做一只快乐的小书虫吧!

三、畅游心世界:

你来帮帮他。

师:

听了前面两位同学的故事,虫虫立志要做一只小书虫,从读书中获得知识与快乐。

你来帮帮虫虫,给他推荐几本好书吧!

学生向虫虫推荐书并讲述推荐理由。

找2-3位学生调查一下大家都喜欢读哪些书,说一说从调查中你发现了什么?

请结合图片,与同学们讨论,平时读书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尝试说一说,然后阅读快乐点击中所提到的注意问题,教师做必要的解释说明。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召开全班读书交流会。

一、畅游心世界:

读书交流会。

教师读课本第5页虫虫的邀请函。

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读书交流会。

学生们畅所欲言。

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二、心理甜甜圈:

虫虫变形记。

教师诵读课本第6页,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全课小结。

教师小结: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逃避危险

教学目标:

通过故事,让同学们明白要逃避危险的道理。

教导学生注意自身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导学生注意自身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

教师叙述故事《聪明的公鸡》:

有一天,天气很好,公鸡出来玩,他一边唱歌一边走。

狐狸发现这只漂亮的公鸡,就跟在后面。

公鸡走了一阵,以现了狐狸,就问:

“狐狸大哥,你为什么总跟着我?

”狐狸结结巴巴地说:

“我……我想和你交个朋友!

”公鸡心里很害怕,但它壮着胆子说:

“我后面还有一只狼狗,他也是我的好朋友!

”狐狸一听,连忙说:

“改天再来找你吧!

”说完,夹着尾巴逃走了!

二、咨询台。

1、你认为公鸡聪明吗?

为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2、公鸡是怎样战胜狡猾的狐狸的?

学生发表意见。

三、活动区。

1、“想一想”活动:

你曾经遇到过哪些危险?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又是怎样做的?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想出并学会选择最合适的应急方法。

2、提问: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怎么办?

学生自己先谈一谈。

A、冷静、冷静、再冷静!

千万不要惊慌失措!

B、遇到事情一定要沉着、勇敢、机智,要保护好自己。

C、办法:

可以告诉企图带走你的坏人,爸爸妈妈就在附近。

如果他要带你走,你一定要大声喊,并告诉过往的行人,你不认识他。

必要时可拨打110。

四、实践园。

提问: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

在公园里,与父母走散了。

A、有一陌生人要带我去找父母。

()

B、站在原地大哭。

()

C、在附近找一电话亭与父母联系。

()

D、求救警察叔叔()

教师总结:

遇到困难时,一定要鼓起勇气保持镇静,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解决问题,想出办法来逃避危险。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目标:

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

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

你觉得开心吗?

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

打小报告(板书)

2、提问:

在学校里如果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提问:

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随意板书。

二、听情境,明理。

1、情境1:

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学生议一议:

请说小明是怎么做的?

对不对?

为什么?

2、情境2:

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学生议一议:

说说冬冬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

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

三、行为指导。

师: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

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丁丁说对不起,冬冬原谅了他。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集体交流。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来夸一夸这些学生。

五、全课总结。

师: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

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六、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7-8}受欢迎的“耳朵”

教学目标:

1、了解“倾听”的重要性,明确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受欢迎的。

2、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行为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辨别什么是不良的倾听行为和良好的倾听行为。

教学重点:

了解“倾听”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辨别什么是不良的倾听行为和良好的倾听行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倾听”的重要性,明确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受欢迎的。

2、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行为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辨别什么是不良的倾听行为和良好的倾听行为。

一、游戏导入。

“小熊照镜子”游戏。

1、游戏规则:

(1)老师讲《小熊照镜子》的故事,学生表演动作。

(2)表演者听到“干净”这个词的时候,要做洗脸的动作,而在听到镜子这个词的时候则站着的人要立刻坐下,坐着的人要立刻站着。

在学生做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哪些学生出错较多,属于哪方面的错误。

2、游戏结束,请没有出错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经验。

3.教师小结:

原来这些同学认真地听,专心的做,所以才做的这么好。

你们真不愧是个好“听众”。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倾听者”。

二、情景故事:

《不受欢迎的明明》。

剧情介绍:

一个学生在讲故事,明明有时不停变换身体姿势、插话、抢话题;有时东张西望、不停看表、不停转笔,有时埋头看书、打哈欠、伸懒腰,有时讲故事的同学讲一句,他就点一下头,最后问:

“你刚才说了什么?

”结束,讲故事的同学失去兴趣,垂头丧气的走开了。

1、讨论:

不受欢迎的行为表现。

(1)看到这个心理情景剧,请大家来判断一下,明明是受欢

迎的倾听者吗?

(2)在他身上有哪些不受欢迎的倾听行为?

(3)明明不认真倾听的后果是什么?

2、解密“微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倾听行为有可能在向说话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1)身体不停的转来转去或不停地变换姿势——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呀!

(2)随意插话抢话——你说的我什么都知道了。

(3)东张西望——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说了。

(4)转笔——真有些无聊。

(5)不停地看表——逐客令:

你是不是应该走了?

(6)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你爱说不说,我得干自己的事情了。

(7)打哈欠、伸懒腰——我对你所说的内容没什么兴趣。

3、交流: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听众,你有什么感受?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了解怎样才是良好的倾听表现。

一、说说做做“受欢迎”。

1、自我剖析:

在以往的倾听行为中,自己的哪些方面不利于交往?

今后该如何改进?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

怎样才是良好的倾听表现?

3、互相倾听:

(1)学生两个人一组,其中一名学生将最近自己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告诉对方,然后在交换角色,要求学生努力做一个受欢迎的倾听者。

(2)评价对方是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倾听者,哪些方面表现好?

面对良好的倾听者,你的感受又是怎样?

二、拓展材料。

课本第10、11页《心灵密码》和《心理甜甜圈》。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

三、总结提升。

1、学生分小组改编小品《明明受欢迎了》。

2、请一个小组表演。

3、教师小结:

在今天的活动中,大家知道了这么多倾听的好办法,重要的是坚持。

心理学家说:

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

接下来的21天,我们约定,每天与别人交谈时,认真倾听,相信我们同学都能坚持不懈,养成这一良好习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9}不当“小皇帝”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教学重点:

认清任性的坏处。

教学难点:

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1、教师课堂点题:

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出示思考题:

(1)谁是任性的“小皇帝”。

(2)“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

(3)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二、讨论交流。

1、讨论方法指导:

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分四人小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三、克服任性的方法。

1、师生共同探讨,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2、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四、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知道了任性是一种不好的个性品质,任性的孩子往往缺乏礼貌,不尊重家长,自己撒娇,自我中心,随意放纵,缺少克制力,如果不注意改掉任性的手病,将来就有可能在集体中到处碰壁,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当然,如果改抻了任性的毛病,家长,老师和同学都会很高兴的。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0}你勇敢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认识、理解“勇敢”。

(1)你对勇敢的理解。

(2)说一说你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3)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

勇敢:

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二、情境故事创设。

教师讲述事先准备好的情境故事,学生思考:

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

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

情境一:

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情境二:

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他真勇敢。

情境三:

小红在写作业,小明叫她去玩。

小红有一道题解不出,不去,小明同意让其抄他的作业,小红拒绝。

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

三、探索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上述三个情境。

教师归纳小结:

勇敢不仅表现在不怕危险,更应该表现在不怕困难上。

古有李时珍,现有解放军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如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性命,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警察叔叔与坏人博斗;科学家攻克难关等等。

而我们则应该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勇敢。

四、如何学会“勇敢”,如何培养自己的“勇敢”?

学生讨论,教师根据讨论归纳:

(1)自己独处害怕时,分散精力,多想一些开心的事,这称为分散法。

(2)平时多看健康、有益的书籍和电视,并加强身体锻炼,我们称之为健康法。

(3)战胜困难要有勇气、胆量、毅力和知识,我们称它为综合法。

五、全课小结。

师: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勇敢一的面,这很好!

任何一个人的勇敢精神都是从小培养的,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所以你今天不勇敢或不很勇敢,不要紧!

虽然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复杂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学好知识,学会用微笑对待困难,不急不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相信自己,我会勇敢的!

!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12}我可以这样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课堂上的生活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讲道理,明事理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健康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

2、帮助学生换位思考,懂得尊重他人,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知道任性对今后成长的不利影响,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任性对今后成长的不利影响,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学难点: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课前、课堂上的生活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讲道理,明事理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健康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

2、帮助学生换位思考,懂得尊重他人,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知道任性对今后成长的不利影响。

一、故事导入。

师:

小朋友们,今天故事屋又开张了,有什么好故事呢?

我们来听一听《小刚的故事》。

出示课本中的漫画,教师讲述《小刚的故事》。

小组讨论:

看了这幅小漫画,你有什么感受,跟同学说一说吧。

指明学生回答。

归纳小结:

小朋友都说的很有道理,小刚已经有了很多玩具了,可是他还想要和小明一样的汽车,他这样做就是任性。

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任性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

我可以这样做……)

二、我的小任性。

师:

那么我们小朋友中间有没有像刚才小刚,因任性而让自己吃苦头的事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

任性害了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并板书:

害了自己、他人。

归纳小结:

看来任性带来的伤害还真不小啊!

其实,任性带来的后果有时不一定立即就能看到,但这样却滋长了坏习惯,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家里其他人。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故事导入:

帮莉莉想办法。

学生听教师讲述莉莉遇到的困惑。

指定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

读一读莉莉写给妈妈的一封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金点子行动。

师:

老师也见过这样一件事,爸爸答应明明星期天去动物园,可是单位临时有事加班,爸爸和明明协商,能否下周再去,明明坚决不答应,气冲冲进入房间,把自己关在里边。

1、这样做好吗?

2、明明这样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

为什么?

3、聪明的孩子会怎么做?

学生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发表看法。

归纳小结:

小朋友们的办法都很好,以后我们遇到这类问题时,要多为别人想想,不能一味地任性下去了,更不能无理取闹。

三、送儿歌。

师:

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明事理,懂事的好孩子,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先听老师来读一读,拍起小手齐读儿歌,让我们牢牢的记在心里使每个小朋友都能快乐成长。

好儿童,听劝告;

坏脾气,要改掉;

不任性,呱呱叫。

师:

当我们想发脾气的时候,可千万别忘了这首儿歌,老师也有两个小妙招教给大家。

①深呼吸,还生气吗?

(不了)嘿,这方法真管用啊,再教你一招。

②慢慢的从1数到10,1、2、3、4、5……如果火气还没降下来,可以继续数下去,情绪肯定会平静很多。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3}传递悄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纸条上“悄悄话”的传递,表达自己对友谊和爱的需要。

2、感受同伴对自己的友谊和爱的需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此形式的活动,相互间表达对同学的友谊和感情。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对友谊和感情的感知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心里一定藏着许多心愿和秘密,它们都很美好,其中有一些代表了你们对将来美好的向往,另一些代表了你们对周围亲人、同学、老师的祝愿和感谢。

有时候,你们很想将这些祝愿说出来,但又有些难为情;不说出来吧,被祝愿和感谢的人又不知道,那怎么办呢?

现在我们以“悄悄话”的形式告诉他人,好不好?

请注意听清要求。

二、活动与训练。

1、宣布活动规则与程序。

⑴将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编上号码,并推举一位小组长来主持。

⑵每个同学在纸条上写给同组好友的“悄悄话”。

⑶从1号同学开始,将写好的“悄悄话”纸条折起来,并注上你要传递对象的号码,由同学传递下去。

依号码逐个传递,纸条不得回传给写“悄悄话”的人,而应尽量传给其他人,特别是那些还没有收到纸条的人。

⑷每个同学最好只传递一张纸条,最多不能超过两张。

2、开始活动。

请收到纸条的同学仔细阅读、收藏好。

3、当你们收到纸条,看到同学给你的“悄悄话”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这个活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4、归纳小结。

师:

收到同学的“悄悄话”,哪怕是简单的一声问候,一句关心、祝愿的话,或者一声感谢或道歉,都让我们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我们会为自己有这样真诚的小伙伴而感到愉快。

这些写着“悄悄话”的纸条,使我们同学间感到无比的温暖,使我们彼此间的友谊更加深了。

可是,刚才我也注意到有小部分同学没有收到其他同学们递上的“悄悄话”。

试想,如果你没有得到传递“悄悄话”的纸条,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学生:

会不开心)下面我们再来一次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