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229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docx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形体分析法读图》

形体分析法读图

1.物体视图的读图方法

画图是将三维物体用正投影法表示成二维图形。

而读图〔看图〕那么是根据已有的二维图形,想象出三维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

具体说,读物体三视图就是通过分析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运用逆向思维,综合分析和判断,把平面视图复原为立体形状。

所以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

为了能正确又快速地读懂视图,必须掌握读图的根本要领和根本方法。

〔1〕读图的根本要领

1〕弄清视图中的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物体的视图是由各种图线和线框组成的,要正确识读视图,就必须弄清视图中的图线和线框的含义。

1〕图线的含义视图中任何一条粗实线或虚线,分别属于三种情况中的一种:

有积聚性的平面或曲面的投影;两面交线的投影;曲面的轮廓素线的投影。

以图5-27的左视图为例,图线1"是圆柱面的轮廓素线的投影,图线2"是有积聚性的平面的投影,图线3"是两面的交线的投影。

图5-27图线的含义

2〕线框的含义视图中的每一封闭线框〔由粗实线、虚线或粗实线与虚线围成〕是物体上不与相应投影面垂直的一个外表的投影或孔的投影。

这个面可能是平面、曲面或平面与曲面相切形成的组合面;可能是外外表也可能是内外表。

以图5-27的主视图中的几个实线框为例,线框b′、c′、d′是平面的投影,线框a′的下部是曲面的投影,上部是平面与曲面相切所形成的连续外表投影。

3〕线框的相对位置关系视图中相邻的线框表示同向错位或斜交的外表的投影,其相对位置需对照其它视图予以判别。

假设线框中套有线框,那么里边的线框表示凸起的外表、凹陷的外表或孔的内外表的投影。

在图5-27主视图中,相邻线框c′、d′是两相交外表的投影,而b′、d′是前后错位的外表的投影。

在图5-27的俯视图中,m、p、q是孔的投影;n是凸起的筋的投影。

2〕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并且要遵循投影规律

一个视图只反映物体的一个方向的形状。

仅仅由一个或两个视图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一物体的形状。

看图时,必须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按照投影规律,进行对照、分析、判断、构思,才能正确地想象出物体的真实形状。

如图5-28给出三个物体的视图,它们的主、俯视图均相同,但表达的却是三个不同的物体。

a切掉方块的长方体b切掉三角块的长方体c切掉1/4圆柱块的长方体

图5-28几个视图配合看图

〔2〕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读图的根本方法,其思路是:

先将某一视图分解为几个封闭线框,按投影规律,找出这些线框在其它视图中相对应的线框。

这样,每组有投影关系的封闭线框,就是一个简单形体的投影。

其次,从反映形状特征的线框开始,想象出每组线框所表示的简单形体的结构形状。

再从反映物体整体形状特征的视图开始,结合其他视图,确定各几何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相邻外表的连接方式,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下面以识读图5-29的组合体三视图为例,说明形体分析法读图的一般步骤:

1〕按投影,分线框:

从反映组合体整体形状特征的主视图开始,将主视图分为四个封闭线框,由于左右三角形线框完全一样,仅标出三个线框1′、2′、3′,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从俯视图和左视图上分别找出相对应的线框1、2、3和1"、2"、3",如图5-29a。

这样就把复杂的视图分成了几组相对简单的视图。

2〕由特征,明形体:

对于分线框后的各简单形体,从其特征视图出发,想象其具体形状。

对于线框1、1′、1"〔如图5-29b〕,由线框1′、结合线框1、1",可知其表示三角形筋板〔如图5-29e中Ⅰ〕。

对于线框2、2′、2"〔如图5-29c〕,由线框2′、结合线框2、2"可知其表示开半圆槽的四棱柱〔如图5-29e中Ⅱ〕。

对于线框3、3′、3"〔如图5-29d〕,由线框3"、结合线框3、3′可知其表示开了两个圆柱孔的底板〔如图5-29e中Ⅲ〕。

3〕综合想,得整体:

从反映整体形状特征的主视图〔图5-29a〕可知,形体Ⅰ、Ⅱ在形体Ⅲ的上方,Ⅱ和Ⅲ的对称面重合,Ⅰ在Ⅱ的左右两侧。

由俯视图〔或左视图〕,形体Ⅰ、Ⅱ、Ⅲ的后面平齐。

至此,各简单形体的相对位置确定,从而可得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如图5-29f。

a按投影分线框b线框1、1′、1"

c线框2、2′、2"d线框3、3′、3"

e组合体分解图f组合体立体图

图5-29形体分析法读三视图举例

形体分析法读图过程中的注意点:

1〕读图时,要善于找出各简单形体间相对位置特征明显的视图。

在图5-30所示物体的主视图中,线框1'、2'表示组合体的两个组成局部,其相对位置只在左视图中才清楚的反映出来。

所以左视图是反映组合体各组成局部相对位置特征明显的视图。

图5-30左视图是置特征明显的视图

2〕读图时,要正确找出线框的对应投影。

有些物体的视图中线框的对应投影关系并不明显,需要进行分析判断。

如图5-31a所示,主视图中有三个线框,圆线框1'、圆弧与直线围成的线框2'以及多边形线框3'。

线框3'与俯视图中的轮廓线框3对应,表达一个切槽四棱柱,如图5-31b所示;线框1'与俯视图中线框1对应〔线框1'中的小圆与俯视图中的虚线对应〕,表示一个穿孔圆柱,如图5-31c所示。

对于线框2',如果按长对正关系,在俯视图中有两个矩形线框2或4与之对应,究竟线框2'对应的线框是2还是4?

结合主视图中的线框可见性,可以断定线框2'只能与线框2对应。

实际上,线框2'表示的形体如图5-31d,不过在俯视图中它的后半局部被穿孔圆柱挡住了,只显示前半局部如图5-31e。

图5-31a所表达的物体形状如图5-31f。

为了更清晰的理解线框2'为什么只能与线框2对应,请读者画出物体图5-31g的主、俯视图,与图5-31a作一比拟。

a原视图b线框3'、3对应的形体

c线框1'、1对应的形体d线框2'、2对应的形体e被遮挡后2'、2对应的形体

f原视图表达的物体g〕请读者练习的物体

图5-31正确找出线框之间的对应关系

2.补画视图或视图的缺线

由的两个视图补画所缺的第三个视图,或补画三视图中的缺线,是培养和检验读图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画图能力和读图能力。

补画第三视图或补画视图中的缺线,首先要看懂视图、想象出物体形状。

然后根据物体各组成局部的结构和相互位置,依据投影规律画出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补画第三视图

例1:

根据图5-36a所示两视图,想像出组合体形状,补画左视图。

〔1〕读视图,想象出组合体形状。

根据给出的两视图上对应的封闭线框,可以看出该组合体是由长方形底板Ⅰ、竖板Ⅱ和拱形板Ⅲ叠加后〔竖板立在底板之上,后面平齐,拱形板立在底板之上,与竖板前面接触,整体左右对称〕,又切去一个长方形凹槽及钻一个圆孔而成的,见图5-36b。

〔2〕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分别画出各组成形体的左视图,如图5-36c。

再检查是否有多画线或漏画线,无误后加深图线,如图5-36c最右侧图。

a组合体的主、俯视图b组合体分解图

c补画过程

图5-36补画视图

例2:

根据图5-37a中的主视图和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根据主视图中的粗实线封闭线框,可将组合体大致分成三局部:

拱形底板、开槽厚肋板、打孔圆柱体,如图5-37e所示。

补画左视图步骤如图5-37b、c、d所示。

a组合体主、俯视图b补画主要可见轮廓

c补画虚线d补画开槽轮廓、修改加深

e立体图

图5-37例2

2.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例3:

根据图5-38a所示三视图,补画所缺图线。

根据已给出的视图特点可想象出,该组合体由一圆柱底板Ⅰ和一圆柱Ⅱ叠加后,又切割而成,如图图5-38b。

补画所缺图线的作图步骤如图5-38c、d、e所示。

a缺少图线的组合体的三视图b组合体立体图

c补画底板槽口图线d补画上部圆柱前后切口图线

e补画上下通孔图线

图5-38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例3

例4根据图5-39a所示三视图,补全遗漏的图线。

根据已给出的视图特点可想象出,组合体的可分为Ⅰ、Ⅱ上下两局部,如图5-39b所示。

视图上主要缺少Ⅰ和Ⅱ的交线投影、半圆柱孔的轮廓线投影、切割后产生的截交线的投影等。

在各个视图中补画过程如图5-39c、d、e、f、g、h。

注意,在补画图线中要充分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来分析所补图线的合理性。

a缺少图线组合体的三视图b组合体立体图

c补画Ⅰ和Ⅱ的交线的投影d补画Ⅱ的半圆孔的投影

e补画Ⅰ的前面水平面的边线的投影f补画Ⅰ的顶面两侧边线的投影

g补画Ⅰ的凹槽的投影h完整的三视图

图5-39补画视图中的缺线——例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