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110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docx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718

 

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十一五”时期惠州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有旅游景区(点)70多个、星级饭店71家、旅行社44家、旅游餐馆和农家乐1000多家,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2.75万,间接从业人数达16.5万,旅游的软硬件水平逐年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3510”旅游工程,强力推进南昆山、罗浮山生态旅游项目和环大亚湾五星级标准的酒店群建设,全市新增国家五星级酒店4家、四星级酒店12家、国家4A级景区8处,3A级景区2处。

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达2501.03万人次,过夜人数达1073.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0.82亿元。

旅游总收入五年增长2.82倍,过夜人数增长2.35倍,年均增长分别从“十五”期间的14%、13%上升到“十一五”期间23.04%、18.48%。

2008年,我局与中山大学合作,由国内著名专家保继刚教授为我市编制了《惠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东江游策划案》及象头山等六个景区的概念性规划,以保护规范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实现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惠州市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市”。

龙门、博罗两县荣获“广东省旅游强县”,龙门还荣获了“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温泉养生旅游名县”、“中国温泉之乡”等荣誉称号。

南昆山温泉旅游大观园、惠州海滨温泉旅游渡假区、龙门尚天然温泉度假村、龙门铁泉度假村等荣获“广东省温泉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惠州西湖中国旅行社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的“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惠州康帝国际酒店获得中国规模最大的酒店行业年会评出的全国业内最有影响力的年度酒店大奖——“2008年度中国酒店星光奖”和“2008中国十佳城市商务酒店”大奖、惠州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获得由绿色环球亚太国际组织签发的“绿色环球21可持续设计达标评估”认证,并获得了由百年世界专业协会――美国景观设计协会颁发的“全球景观设计大奖”。

(二)主要成果

“十一五”时期,为贯彻落实《纲要》,建设旅游强市,惠州市提出“打造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3510”旅游工程,使旅游业成为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具体体现如下:

1、抓贯彻,旅游工作执行力不断增强。

为促进和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出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政府主导机制逐步形成。

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市领导经常深入景区景点进行旅游调研,各县(区)党委、政府把旅游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发改、财政、规划建设、交通、工商、文化、公安、环保、林业等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议案和提案,纷纷为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惠州旅游业正朝着“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目标迈进。

2、抓指导,旅游项目引领力不断提高。

2006年,为保证我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市成立了市旅游发展专家组,力求在旅游项目立项等方面更具科学性。

一是全市范围内的所有重大旅游建设项目(3000万元以上),在市有关职能部门核准立项以及审核、审批规划建设方案之前,必须征询市旅游发展专家组的意见,在征得专家组同意后才能立项建设,以保证项目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二是定期、不定期召开专家组会议,研究惠州市旅游产业宏观发展战略,为市政府在旅游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进行咨询论证、研究分析,做到科学决策。

3、抓规划,科学谋划旅游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非常重视旅游规划工作,强化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是与中山大学合作,由国内著名专家保继刚教授为我市编制了《惠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东江游策划案》及象头山等六个景区的概念性规划,以保护规范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为全市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实现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层层推进,指导重点县(区)及景区做好旅游规划。

2009年,惠阳、大亚湾、博罗、龙门、惠东相继进行了旅游专项规划。

4、抓招商,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旅游项目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取得较大突破。

一是市旅游局指导各县(区)旅游部门对全市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登记造册,积极引导外资到惠投资旅游项目。

二是通过多路招商,即专业招商、网上招商、项目招商,上大项目、引大企业,以大项目带动和推动旅游经济大发展,特别是高星级饭店的建设,拉动旅游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投资超亿元的旅游项目有25个,总投资额达400亿元。

建成旅游景区72个,突现种类齐全、水平较高等新亮点。

5、抓统筹,县域旅游竞争力不断增强。

通过强化县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性,我市各县(区)旅游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一是中部的西湖旅游组团,以惠州西湖为核心的主城区初步建成了粤港澳地区顶级的旅游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胜地。

二是东部的环大亚湾滨海旅游组团,以巽寮湾、大亚湾为核心的滨海旅游新城已具雏形。

积极开展平海地区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把平海古城、双月湾、海龟湾、南门海等优势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巽寮湾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稔平半岛成为了广东省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示范基地。

三是西部的罗浮山旅游组团,集祈福观光、生态旅游、会议休闲为一体的大罗浮山旅游区正在成型。

四是北部的南昆山旅游组团,正朝着森林度假、温泉养生品牌的生态休闲基地方向发展。

五是南部的秋长镇隆旅游组团,正在不断挖掘惠州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内涵,将成为惠州旅游的又一响亮名片。

2008、2011年,龙门县和博罗县先后获得“广东省旅游强县”荣誉称号,这对于提升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全市旅游业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6、抓扶贫,山区旅游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积极争取省旅游扶贫资金、市旅游发展基金,扶持县区旅游项目建设。

“十一五”期间,向省旅游局申请旅游扶贫资金共计1590万元,扶持了龙门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南昆山温泉大观园及惠东的巽寮、百坵田、惠阳崇林世居、惠东皇思扬古围村和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利用市旅游发展基金1030万元扶持了十余个旅游项目,并开展了概念性规划和招商引资工作。

二是帮助山区景区做好旅游宣传工作。

为扶持山区景区的发展,在广惠高速公路设了多块旅游景区指示牌,借助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和信息流,宣传景区形象。

三是以“旅游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开展乡村旅游。

借助市旅游局的工作优势,充分利用市旅游局挂点村—南昆山乌坭村的自然资源,打造乌坭村乡村游项目。

四是推动罗浮山-南昆山旅游一体化建设。

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南昆山旅游畅通工程,连接罗浮山和南昆山的旅游通道已经打通,罗浮山和南昆山的旅游交通变得更为便利。

南昆山南麓的温泉旅游带初具规模,麻榨名村古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经开展,指导香溪堡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罗浮山――南昆山的旅游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7、抓宣传,旅游品牌号召力不断提升。

灵活采取多种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大手笔宣传惠州旅游,以每年200万元的宣传经费达到2000万元的宣传效果,大大提升了惠州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力地促进了惠州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为惠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加强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宣传。

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惠货西进”、“惠货北上”的要求,随政府代表团赴武汉、成都、昆明、西安、沈阳等地宣传推介惠州旅游;组织旅游企业到珠三角及周边省市和地区开展旅游宣传推介会和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五年间,共举办旅游宣传推介会达20场之多。

二是结合各类会展,宣传惠州旅游资源。

积极参加旅游专业会展,如中国国际和国内旅游交易会、香港国际旅游展览会、和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等会展活动。

同时,还通过惠州国际数码节、台商精品展示会、房展旅游交易会以及各类会展活动,组织来宾赴景区观光旅游,通过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宣传惠州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三是开展“万人游惠州”等主题活动。

先后邀请了300多家旅行社到惠踩线,并开展了“惠州万人游惠州”、“广州万人游惠州”、“东莞万人游惠州”、“香港名车游惠州”、“中山万人游惠州”、“万人车游深莞惠”大型野外定向团体友谊赛、广惠生态之旅自驾游等,既提升了宣传效果,又加强了区域的旅游交流合作。

四是丰富载体,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

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广东卫视、南方电视台、英国PILOT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台等到惠拍摄旅游风光片和专题片;先后邀请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境内外媒体100多家、200名记者到惠采访。

五是编印各类宣传资料。

包括《惠州旅游》、《人文惠州》、《导游带您游惠州》、《生态休闲惠州游》、《休闲惠州――百事通》、《中国旅游资讯》(英文版)10万册(其中8万册由中国驻世界各国领事馆发放,2万册在国内发放),“鹅城十景”“惠州十名胜”邮资名信片、《广东旅游一票通》(珠三角版)等,刊物和光碟等宣传品20余种,印制100多万份。

六是加强互联网宣传。

建立了惠州旅游网站和今日惠州旅游频道等,月浏览量达17万人次。

七是做活“生态休闲”旅游节庆品牌。

“十一五”期间,我市举办了五届生态休闲旅游节、五届美食嘉年华、三届龙门南昆山生态旅游节、三届惠东旅游文化节、二届大亚湾渔家风情欢乐节、二届惠阳客家美食节、二届罗浮山道教文化节、三届国际休闲度假高峰论坛、三届惠州旅游行业文艺汇演等。

8、抓合作,区域旅游合作成效显著。

充分利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整体优势,积极融入珠三角旅游圈,努力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旅游联合发展体系,抓住泛珠三角和大京九合作的契机,开展与港澳地区、广、深、莞周边城市及内地城市旅游部门的合作。

一是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

为进一步推进旅游区域的合作,我市以千里客家文化长廊为纽带,加强与相关地区的旅游协作:

积极探索开辟沿东江河源-惠州-广州的水上黄金旅游线路的可行性方案;促进红色旅游、东坡文化、东樵文化等惠州特色旅游资源与其它相关地区的专业性协作,扩大惠州旅游的影响力。

二是贯彻《纲要》,推动珠三角九市旅游合作。

由惠州市旅游局发起,珠三角地区九市旅游局长齐聚岭南名山——惠州罗浮山,共同签署了珠三角地区旅游合作《罗浮山宣言》,达成了珠三角旅游合作的九大共识。

三是发起《广东旅游一票通》(珠三角版)。

《一票通》跨越珠三角九市,涉及旅游企事业单位近百家,它的成功出版发行,是整合珠三角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的创举,对推动珠三角旅游业及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创造性地落实《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深莞惠旅游一体化工作进展顺利。

2009年,三市签署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式启动,三市旅游局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五是惠港旅游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把香港作为惠州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跳板,通过香港媒体、香港旅游交易会、144小时便利签证等多种途径,开拓香港和国际旅游市场。

与香港旅游业议会签署了惠港旅游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惠州旅游行业协会和企业也和香港旅游行业协会与旅游企业签署了相应的合作文件,作为开展惠港旅游合作的基本依据。

加强稔平半岛与香港的旅游直接联系,积极把稔平半岛建设成为香港的后花园,港人的第二居所。

六是启动“万车互游深莞惠”活动。

12月18日,“万车互游深莞惠”活动惠州首发团仪式在中航国旅门前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也是2010深莞惠三地旅游合作联席会议确定的三地旅游互动合作的主体活动内容之一,由三市旅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深莞惠三地旅游一体化进程。

9、抓管理,旅游行业监管力不断提高。

通过建章立制,在旅游企业建立系列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分会的自律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整顿旅游市场,净化旅游环境,认真受理和处理各类投诉案件,有效地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全市旅游企业中建立健全了旅游质监员队伍体系,并要求各旅游企业实行旅游投诉24小时制度。

“十一五”期间旅游质量管理所共接到各种投诉案件326宗,同比“十五”期间减少32%,投诉全部圆满解决,结案率达100%,为旅游投诉者挽回经济损失8.3万元,依法维护了旅游投诉者合法权益,受到投诉者高度赞扬。

10、抓培训,旅游队伍战斗力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培训。

2006年,市旅游服务中心改革为市导游管理中心;2008年,市委组织部和市旅游局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惠州市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班,2010年,市委组织部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组织了为期5天的惠州市旅游与文化产业建设专题研修班,进一步加强了我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履行职责的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全面推进我市旅游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举办旅游行业各类型培训班79期,参训人数达8599人。

二是以赛促训。

“十一五”期间,共举办四届导游员服务技能大赛、四届饭店服务技能大赛。

每年都通过大赛评选出惠州市十佳导游和十优导游,5年累计产生80名十佳导游、十优导游和一批优秀饭店服务人员,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

目前,我市共有在册导游员(持IC卡导游员)1306名。

其中初级导游员1264名,中级导游员38名,高级导游员4名;英语导游员38名。

二、惠州旅游2011年上半年工作亮点

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行业贯彻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惠州特色旅游品牌,办好第六届惠州国际(休闲文化)旅游节,粤港澳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家国家4A和1家五星级酒店进入申评阶段;累计接待游客1181.45万人次,同比增长17.15%,其中:

宾馆、酒店接待过夜游客486.51万人次(包括其它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景区(点)接待一日游游客694.94万人次,分别比增16.73%、17.09%。

旅游总收入65.41亿人民币,比增25.92%。

(一)抓好旅游规划,科学谋划十二五全市旅游发展新格局

积极参与《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组稿工作,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开展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使惠州旅游发展计划在全市十二五规划和省旅游总体规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是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的成功经验,与十二五规划形成紧密的链接和继续。

二是开展专家研讨。

邀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等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对惠州的旅游发展献言献策,规划惠州未来的旅游发展蓝图。

三是积极开展实地调研。

对惠州主要旅游开发区开展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并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其他城市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四是积极征求各县区和主要旅游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基层旅游发展的诉求。

六是开展专题研究。

依托惠州市社科联科研项目,配合《广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题调研,开展惠州旅游发展战略的专题研究,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服务。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在招商思路上,通过多路招商,上大项目、引大企业,以大项目带动和推动旅游经济大发展,特别是高星级饭店的建设,拉动旅游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目前,在建投资超亿元的旅游项目有7个,总投资额达243亿元;达成投资意向的超亿元项目有34项,计划投资额达270亿元。

在招商项目上,从过去的小而多,到现在的大而精,做好旅游项目的筛选工作。

一是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

二是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升级改造。

三是加强重点项目的后续投资。

四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

五是加强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六是进一步完善大型公共旅游基础设施。

2、树立服务意识,跟踪服务好项目建设。

为跟踪服务好旅游重点项目,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我局制定了局班子成员挂点各县(区)工作制度,明确项目跟踪落实责任人和责任科室。

在跟踪项目时,提供资讯服务,如酒店和景区在建时,我们主动与他们联系,提供星级酒店和A级景区的评分标准,并提出建议,以免走弯路。

如惠阳温泉度假村发展公司投资25亿元的惠阳温泉度假村项目、龙门地派温泉度假村发展公司投资10亿元的龙门地派温泉度假村项目、龙门南昆山旅游发展公司投资15亿元的龙门南昆山温泉大观园二期和北京国华投资500亿元的南昆山乌坭综合旅游项目等,我局提前介入,用创建国家4A级、5A级景区的标准指导景区建设。

3、加强重大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

一是争取资金扶持。

今年为金海湾项目申请省财政大项目300万元扶持资金(报告已送省财政),加快金海湾的开发步伐,使金海湾成为南中国海最具独特魅力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二是加强金海湾等重大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

一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围绕打造惠州旅游3510工程,将金海湾等项目列入全市旅游总体宣传计划,通过举办旅游节、参加旅游展会(广州国际旅游展、香港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以及制作各类的宣传片、宣传品(印制两期《惠州旅游》杂志金海湾专辑)等进行宣传。

二是完善交通道路指引。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局与交通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沟通,建立深汕高速、广惠高速、沿海高速、国道、县道等立体的道路交通指示系统(景区指示牌),并结合户外大型广告牌、深圳LED户外宣传片播放,以及运用网络营销等各种方式与手段,极大地提升金海湾的区域形象和认知度。

三是配合重大项目招商。

金海湾已开发建成了区域市政道路及相关配套、凤池岛一期及二期、天后宫岭南民俗文化街、海尚湾畔、喜来登度假酒店、高尔夫练习场等。

我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金海湾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四是推进资源整合与交流。

利用金海湾在珠三角九个城市以及内地多个城市的上千家旅行社、旅游相关企业等建立的良好互动与联系,加强惠州旅游区域宣传推;加强金海湾滨海旅游资源与稔平半岛惠州海滨温泉等景区企业的合作,做到淡旺季互补,互送客源。

(三)加强宣传推介,高标准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1、创新宣传模式,吸引游客。

一是结合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惠货全国行”的要求,随政府代表团赴南宁、重庆开展惠州工业商品展示暨旅游推介会的有关工作。

二是巩固去年赴昆明、西安、沈阳推介会成果,结合武广高速客运专线的开通,上半年我局又发动旅游企业自发组团赴沿线城市开展旅游产品推销活动,巩固惠州滨海旅游产品在云南、陕西及辽宁等地的旅游市场。

三是结合旅游专业会展,宣传惠州旅游资源。

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港澳主题推广活动、中国国际和国内旅游交易会、香港国际旅游展览会和省旅游局组织的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等会展活动。

四是积极开展旅行商到惠踩线活动。

五是加大力度吸引国际游客。

通过到港澳进行旅游宣传推介,吸引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际游客到惠旅游。

六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加强与中央、省、市和港澳媒体的合作。

与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周刊联合开展了“龙脉仙山、罗浮传奇”的系列宣传活动,并连续2个月在凤凰卫视黄金时段播放博罗旅游形象广告;邀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到惠拍摄《快乐汉语》惠州专辑,加大对全市旅游景点的宣传,弘扬客家美食,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惠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借“势”造市、打造旅游节庆品牌。

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旅游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惠州国际(休闲文化)旅游节、第二届东坡节暨2011年惠州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于7月15—18日在惠举行。

本届旅游节作为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分会场活动之一,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来自国家、省、市的领导,有关兄弟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领导,旅游界有关人士和企业界代表以及25000多名观众出席并现场观看了开幕式晚会。

开幕式晚会开幕式晚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各项活动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举办本届旅游节、东坡节,是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是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的重要载体。

一是高品位策划。

本届旅游节、东坡节通以“大美惠州·幸福生活”为主题,举办开幕式晚会、招商引资签约仪式、“惠州绿道”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大美惠州·幸福生活”主题展、东坡诗文书法篆刻展、东坡文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发挥各项活动的叠加效应,全面推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体育、旅游与生态、旅游与招商深度融合,推动我市旅游业从传统旅游向主题旅游转变、从娱乐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从单一旅游向综合旅游转变。

二是组织协调到位。

今年的旅游节内容丰富,时间紧、任务重,旅游、文化、体育、经信、外贸等各单位狠抓工作落实,在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做到了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目标一致,一级抓一级,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地举办各项活动营造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三是活动安全有序。

由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安全保障到位,本届旅游节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的四统一。

四是成效成效显著。

本届旅游节各项活动特点鲜明、内容丰富、成果显著,集表演性、参与性、休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对提高惠州休闲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凸现“大美惠州·幸福生活”这一主题。

通过本届旅游节,进一步加强了与海内外朋友和广大客商的交流,推进经贸、文化、旅游、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开创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新局面;全面展示了惠州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谐文明的新形象、宜居宜业宜旅的新魅力,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提升惠州特色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走进惠州观光旅游,饱览名胜古迹,博采人文精华,感受惠州人民的热情好客。

(四)率先贯彻《纲要》,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我局充分利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整体优势,积极融入珠三角旅游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细则等三个重要文件,率先启动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率先发起珠三角旅游合作《罗浮山宣言》;率先发起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抓住泛珠三角合作的契机,开展与港、澳以及广、深、莞等周边城市旅游部门的合作,推动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旅游联合发展体系。

一是进一步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

为推进旅游区域的合作,我市以千里客家文化长廊为纽带,加强与相关地区的旅游协作:

积极探索开辟沿东江河源-惠州-广州的水上黄金旅游线路的可行性方案;促进红色旅游、东坡文化、东樵文化等惠州特色旅游资源与其它相关地区的专业性协作,扩大惠州旅游的影响力。

二是贯彻《纲要》,推动珠三角九市旅游合作。

推动珠三角九市旅游合作《罗浮山宣言》的实施,做好《广东旅游一票通》(珠三角版)的发行和宣传工作。

《一票通》跨越珠三角九市,涉及旅游企事业单位近百家,它的成功出版发行,是整合珠三角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的创举,对推动珠三角旅游业及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创造性地落实《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3月4日,2011年深莞惠三地旅游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东莞市召开,深莞惠旅游一体化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三地旅游总体规划正在进行。

四是推进惠港旅游合作。

把香港作为惠州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跳板,通过香港媒体、香港旅游交易会、144小时便利签证等多种途径,开拓香港和国际旅游市场。

加强稔平半岛与香港的旅游直接联系,积极把稔平半岛建设成为香港的后花园,港人的第二居所。

五是推进惠澳旅游合作。

进一步推进惠澳旅游合作,推动澳门中旅“澳门—惠州”直通车的开通;应澳门中旅的邀请,参加澳门中旅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和“2011第五届两岸四地感受澳门之旅”活动,并与澳门中旅达成合作意向。

(五)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旅游强市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质量强省工作会议”精神,我局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按照“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强化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树立旅游行业良好形象,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旅游强市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